漢語查 成語 形容探索的成語

形容探索的成語


1追本溯源 [ zh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釋 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本:根本;溯:追窮;探求)。比喻追尋根源。

出處 石三友《金陵野史 圓明園與基泰工程司》:「說到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時的總長朱啟鈐。」

2暗中摸索 [ àn zhōng mō suǒ ]

解釋 摸索:探索、尋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尋求。②指寫作時隻是憑空虛構。③比喻無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門徑、鑽研事理。

出處 唐 劉餗《隋唐嘉話》中卷:「許敬宗性輕傲,見人多忘之。或謂其不聰。曰:‘卿自難記,若遇何(何遜)、劉(劉孝綽)、沈(沈約)、謝(謝眺),暗中摸索著,亦可識之。’」

3東尋西覓 [ dōng xún xī mì ]

解釋 指到處張羅。

出處 《平妖傳》第十回:「比及讓了他罷了,又來東尋西覓,隻恐還在左近,放心不下。」

4推本溯源 [ t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釋 探索根源,尋找原因。

5探奧索隱 [ tàn ào suǒ yǐn ]

解釋 奧:深奧;隱:秘密。探索幽深隱微的事理。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一卷:「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見其終,探奧索隱,孰窺其宗?」

6鉤玄提要 [ gōu xuán tí yào ]

解釋 鉤:探索;玄:精微之處;提:舉出;要:綱要。探取精微,摘出綱要。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7冥行擿埴 [ míng xíng zhì zhí ]

解釋 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

8探賾索隱 [ tàn zé suǒ yǐn ]

解釋 探:尋求,探測;賾:幽深玄妙;索:搜求;隱:隱秘。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的事情。

出處 《周易 係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

9鉤深索隱 [ gōu shēn suǒ yǐn ]

解釋 鉤:鉤取;索:探索。色取深處的,探索隱秘的。指鑽研深奧的學問,探索隱秘的事情。

出處 《周易·係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10元元本本 [ yuán yuán běn běn ]

解釋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細。後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11東張西望 [ dōng zhāng xī wàng ]

解釋 這裏那裏地到處看。形容尋找東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三巧兒隻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隻想丈夫回來,此時經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12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3不遺餘力 [ bù yí yú lì ]

解釋 遺:保留;餘力:剩餘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秦不遺餘力矣,必且破趙軍。」

14瞻前顧後 [ zhān qián gù hòu ]

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15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6大海撈針 [ dà hǎi lāo zhēn ]

解釋 在大海裏撈一枚針。比喻範圍大;沒有線索;事情很難辦成。含有白費力氣之意。

出處 明 王錂《春蕪記 定計》:「覓利如大海撈針,攪禍似幹柴引火。」

17淺嚐輒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釋 淺:初步;輒:就。略微嚐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鑽研。

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嚐,苟文人墨客,淺嚐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18左顧右盼 [ zuǒ gù yòu pàn ]

解釋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態。顧、盼:看;望。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吳季重書》:「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誌哉!」

19目不轉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釋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20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釋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複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21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22海底撈針 [ hǎi dǐ lāo zhēn ]

解釋 在大海裏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一麵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

23探囊取物 [ tàn náng qǔ wù ]

解釋 囊:口袋;探囊:向袋裏摸取。伸手到口袋裏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

出處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

24求同存異 [ qiú tóng cún yì ]

解釋 尋求彼此的共同處;保留彼此的分歧處。

出處 《人民日報》1965.3.23:「共同點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異。」

25春暖花開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釋 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形容美麗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順利發展的良好環境或機遇。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 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26尋根究底 [ xún gēn jiū dǐ ]

解釋 尋找根源;追究底細;弄清來龍去脈。尋:尋求;尋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細。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劉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要尋根究底。」

27孤孤單單 [ gū gū dān dān ]

解釋 單身無靠,感到寂寞。

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三回:「孤孤單單,寂寞的可憐。」

28目不斜視 [ mù bù xié shì ]

解釋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

29殫精竭慮 [ dān jīng jié lǜ ]

解釋 用盡精力;費盡心思(殫;竭:用盡;慮:心思)。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其用總之工,傳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殫力不能追步者。」

30翻箱倒櫃 [ fān xiāng dǎo guì ]

解釋 把箱子櫃子都倒過來;形容徹底搜尋查看。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31苦心孤詣 [ kǔ xīn gū yì ]

解釋 苦心:用心良苦。孤詣:獨到的成就或境地。用盡苦心;達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鑽研學問或技藝;很有獨到之處。

出處 清 翁方綱《複初齋文集 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32追根究底 [ zhuī gēn jiū dǐ ]

解釋 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細。

出處 洪深《飛將軍》:「你們這些做新聞記者的,就是喜歡這樣追根究底地問。」

33反複推敲 [ fǎn fù tuī qiāo ]

解釋 多次捉摸,選擇最佳方案。

出處 《詩話總龜》:「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著‘推’字,煉之未定。」

34翻箱倒篋 [ fān xiāng dǎo qiè ]

解釋 翻:倒,反轉;篋:小箱子。把箱子櫃子都翻倒過來。形容徹底翻檢。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船上買辦又仗著洋人勢力,硬來翻箱倒篋的搜了一遍。」

35覓柳尋花 [ mì liǔ xún huā ]

解釋 覓:尋找。欣賞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那兒子卻是風流博浪的人,專要結識朋友,覓柳尋花。」

36東搜西羅 [ dōng sōu xī luó ]

解釋 指到處尋找與搜集。

出處 許地山《空山靈雨 補破衣的老婦人》:「我們所為,原就和你一樣,東搜西羅,無非是些綢頭布尾,隻配用來補補破衲襖罷了。」

37沿波討源 [ yán bō tǎo yuán ]

解釋 沿波: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後點出主題。後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

出處 晉 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38探淵索珠 [ tàn yuān suǒ zhū ]

解釋 淵:深潭。深探九重之淵,索求千金之珠。比喻反複推敲文詞,務求中肯得宜。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109卷:「恐非發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

39尋根問底 [ xún gēn wèn dǐ ]

解釋 見「尋根究底」。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至於內中曖昧情節,誰曾親眼見來,何必去尋根問底!」

40孜孜以求 [ zī zī yǐ qiú ]

解釋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孫犁《芸齋瑣談》:「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有根有據、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也為人所熟知了。」

41翻箱倒籠 [ fān xiāng dǎo lǒng ]

解釋 翻:反轉;籠:大的竹箱。形容徹底搜尋、查檢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42東翻西倒 [ dōng fān xī dǎo ]

解釋 翻:翻轉,倒下;倒:顛倒,翻轉。形容四處翻撿找尋。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廚房,搜尋食物,那知這廟中,竟無隔宿之糧,東翻西倒,隻有一個醃菜壇。」

43探本窮源 [ tàn běn qióng yuán ]

解釋 探:求索。本:樹根。窮:探尋。源:水源。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來可以擴擴眼界,長長見識。二來也可以把這工藝一項探本窮源。」

44索隱行怪 [ suǒ yǐn xíng guài ]

解釋 索:探索;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名聲。

出處 《漢書 藝文誌》:「孔子曰:'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45摘埴索塗 [ zhāi zhí suǒ tú ]

解釋 盲人以杖點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為。

出處 嚴複《救亡決論》:「凡舟車之運轉流行,道裏之險易澀滑,岩牆之必壓,坎陷之至凶,摘埴索塗,都忘趨避。」

46鉤元提要 [ gōu yuán tí yào ]

解釋 鉤:探索;提:舉出;要:綱要。探取精微,摘出綱要。

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47尋尋覓覓 [ xún xún mì mì ]

解釋 覓:找尋。指反複尋求探索。形容六神無主,像是找尋失掉的東西似的。

出處 宋·李清照《聲聲慢》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48覓跡尋蹤 [ mì jì xún zōng ]

解釋 覓:找;蹤:跡,腳印,指行蹤。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蹤。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斷風花雪夜》第一折:「卻待要拄眼睜睛,覓跡尋蹤,莫非他錦陣花營,不曾廝共,險教咱風月無功。」

49求知若渴 [ qiú zhī ruò kě ]

解釋 知:知識。探求知識像口渴想喝水一樣迫切。形容求知願望十分迫切。

50研精鉤深 [ yán jīng gōu shēn ]

解釋 鉤深:探取深沉的東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奧的學問。

出處 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第三道》:「雖言微旨遠,而學者苟能研精鉤深,優柔而求之,則壼奧指趣,將焉廋哉!」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