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中看不中用的成語

形容中看不中用的成語


1華而不實 [ huá ér bù shí ]

解釋 華;同「花」;開花;實:結果實。光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裏空虛;有名無實。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2外強中幹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釋 指外表好像很強大;實際上很虛弱。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外強中幹,進退不可,周旋不能。」

3名不副實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釋 名:名稱;副:相稱;相符合。名聲與事實不相符合。指空有虛名。

出處 三國 魏 劉邵《人物誌 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4徒有虛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解釋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5虛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解釋 表麵上看起來很好;實際上並不好。虛:空;表:外表。

出處 唐 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退,上擲其草於地:‘虛有其表耳!’」

6一塵不染 [ yī chén bù rǎn ]

解釋 原為佛教用語。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說道者不為六塵所玷汙;保持心地清靜。形容不受壞思想、壞作風的沾染和腐蝕。也形容環境清靜整潔。

出處 宋 張耒《臘初小雪後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7有名無實 [ yǒu míng wú shí ]

解釋 光有虛名;並無事實。指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好。

出處 《國語 晉語八》:「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8行屍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解釋 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裏糊塗過日子的人。行屍:會走動的屍體。

出處 晉 王嘉《拾遺記 後漢》:「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9糊裏糊塗 [ hú lǐ hú tú ]

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10濫竽充數 [ làn yú chōng shù ]

解釋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11繡花枕頭 [ xiù huā zhěn tóu ]

解釋 外麵繡著花;裏麵裝稻草的枕頭。比喻外表好看;但無真才實學。

出處 清 彭養歐《黑籍冤魂》第六回:「頂冠束帶,居然官宦人家,誰敢說他是個繡花枕頭,外麵繡得五色燦爛,裏麵卻包著一包稻草?」

12百家爭鳴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解釋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後指各種政治、學術思想;鳴:指發表意見。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陰陽、名、縱橫、雜、農等名家稱為諸子百家。他們各自著書立說;在政治上、學術上展開爭論呈現出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今指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誌》:「凡諸子百家,……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合諸侯。」

13物美價廉 [ jià lián wù měi ]

解釋 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出處 清 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十回:「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要印一部書。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所以特來求教。」

14南郭先生 [ nán guō xiān shēng ]

解釋 比喻無才而占據其位的人。

出處 《晉書 劉寔傳》:「推賢之風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於朝矣。」

15花拳繡腿 [ huā quán xiù tuǐ ]

解釋 比喻隻做些表麵上好看實際上並無用處的工作。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69回:「隻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後麵跟著,走上台來,兩邊坐定。」

16南郭處士 [ nán guō chǔ shì ]

解釋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後用以比喻無真正的才幹而混在行家裏麵充數的人。參見「濫竽充數」。

出處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17不舞之鶴 [ bù wǔ zhī hè ]

解釋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嚐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18質非文是 [ zhì fēi wén shì ]

解釋 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質非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19蠅頭微利 [ yíng tóu wēi lì ]

解釋 如同蒼蠅頭那樣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潤。

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20備位將相 [ bèi wèi jiàng xiàng ]

解釋 備位:充數,徒有其位。指白占據將相要位。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蕭望之傳》:「吾嚐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21備位充數 [ bèi wèi chōng shù ]

解釋 備位:如同屍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盡職;充數:用不夠格的人來湊足數額。是自謙不能做事的話。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蕭望之傳》:「吾嚐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22空心湯圓 [ kōng xīn tāng yuán ]

解釋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利或不能落實的諾言

出處 茅盾《「九一八」周年》:「華盛頓也許要來‘周年’:重申《九國條約》,再給高等華人空心湯圓。」

23徒有其表 [ tú yǒu qí biǎo ]

解釋 徒:隻,僅。隻有光鮮的外表而已。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金漆飯桶’,大約說徒有其表,麵子上好看,其實內骨子一無所有。」

24走肉行屍 [ zǒu ròu xíng shī ]

解釋 行屍:會走動的屍體。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裏糊塗過日子的人。

出處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謀擢》:「盡熱衷瞞神嚇鬼,扮花麵走肉行屍。」

25賣狗懸羊 [ mài gǒu xuán yáng ]

解釋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出處 明·蘇子文《桂枝香》:「賣狗懸羊,驢糞毯兒外麵光,瞞不慌。」

26徒擁虛名 [ tú yōng xū míng ]

解釋 見「徒有虛名」。

出處 高陽《慈禧全傳》:「兵部徒擁虛名,擬正名為陸軍部,以練兵處、太仆寺並入,而海軍部暫隸焉。」

27土偶蒙金 [ tǔ ǒu méng jīn ]

解釋 在泥塑人像外麵塗上金粉。比喻因襲模仿,徒有其表。

出處 清·吳喬《答萬季野詩問》:「宋詩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個人。明詩土偶蒙金。」

28土龍芻狗 [ tǔ lóng chú gǒu ]

解釋 泥土捏的龍,稻草紮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杜微傳》:「曹丕篡弑,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29挹鬥揚箕 [ yì dòu yáng jī ]

解釋 《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孔穎達疏:「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維此天上,其北則有鬥星,不可以挹U其酒漿。」因以「挹鬥揚箕」謂徒有虛名。

出處 《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孔穎達疏:「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維此天上,其北則有鬥星,不可以挹■(奭鬥)其酒漿。」

30強鳧變鶴 [ qiáng fú biàn hè ]

解釋 語本《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後以「強鳧變鶴」謂硬把野鴨變作仙鶴。喻濫竽充數,徒多無益。

出處 語出《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31玉卮無當 [ yù zhī wú dàng ]

解釋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後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32蝸角虛名 [ wō jiǎo xū míng ]

解釋 蝸角:蝸牛的角,比喻細微。微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

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 或注警悟》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33銀樣蠟槍頭 [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

解釋 樣子像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出處 吳晗《神仙會和百家爭鳴》:「反對那種強不知以為知,專業知識貧乏而自封專家、權威的銀樣蠟槍頭。」

34銀樣鑞槍頭 [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

解釋 樣子象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原來‘苗而不秀’,呸,一個銀樣鑞槍頭。」

35掛羊頭賣狗肉 [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

解釋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

36可望而不可即 [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

解釋 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出處 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37強不知以為知 [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

解釋 不懂裝懂。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為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後麵去。」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