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分不清時間的成語

形容分不清時間的成語


1影影綽綽 [ yǐng yǐng chuò chuò ]

解釋 模模糊糊,不真切。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62回:「我不知怎的,但沒人在房裏,心裏隻害怕,恰似影影綽綽,有人在眼前一般。」

2霧裏看花 [ wù lǐ kàn huā ]

解釋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後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處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3迷離恍惚 [ mí lí huǎng hū ]

解釋 模糊閃爍;分辨不清;似有若無。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銀海一般的白,一半卻迷離惝恍,搖曳著桐葉的黑影。」

4隱隱約約 [ yǐn yǐn yuē yuē ]

解釋 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隻見山坡旁隱隱約約,倒象攛出一箭,直向大蟲麵上射去。」

5五裏霧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解釋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裏霧。」

6渺渺茫茫 [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

解釋 遼闊無際的樣子,也指模糊不清楚。

出處 明 劉基《六幺令》詞:「追尋疇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7雲霧迷蒙 [ yún wù mí méng ]

解釋 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雲霧籠罩,使景物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8臨危不懼 [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釋 臨:碰到;麵臨;懼:害怕;畏懼。麵對危難;絲毫也不畏懼。

出處 《鄧析子 無厚》:「死生有命,貧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9魚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解釋 魚目:魚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出處 漢 魏伯陽《參同契》上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

10糊裏糊塗 [ hú lǐ hú tú ]

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11暈頭轉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釋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

12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3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14信口開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釋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裏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15信口雌黃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釋 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雞冠石;黃赤色。

出處 南北朝 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16光陰似箭 [ guāng yīn sì jiàn ]

解釋 時光流逝像飛箭一樣迅速。比喻時間消逝得極快。

出處 前蜀 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17心直口快 [ xīn zhí kǒu kuài ]

解釋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出處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

18無時無刻 [ wú shí wú kè ]

解釋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19白駒過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釋 白駒:白色的少壯馬;喻指太陽;過隙:經過縫隙。白色的駿馬飛快地馳過縫隙。現指日影在縫隙前一掃而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20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21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解釋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動的範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指謹慎老實;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不越軌外求;亦指安於現狀。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22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解釋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出處 金 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番,則亦未嚐不本末倒置。」

23模模糊糊 [ mó mó hū hū ]

解釋 思想上不清晰。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雪雁出來一看,模模糊糊認得是薛姨媽那邊的人。」

24皂白不分 [ zào bái bù fēn ]

解釋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處 清 林則徐《劄澳門同知傳諭義律準駁條款》:「不得混入驅逐奸夷之內,紛紛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25日日夜夜 [ rì rì yè yè ]

解釋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出處 洪深《青龍潭》第二幕:「這裏,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26口不擇言 [ kǒu bù zé yán ]

解釋 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出處 《北史 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口不擇言,手自捶擊。」

27是非不分 [ shì fēi bù fēn ]

解釋 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正領而誦之,此見是非之分不明。」

28不明真相 [ bù míng zhēn xiàng ]

解釋 明:了解清楚;真相:本來麵目。不明白事情的本來麵目。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新文字》:「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來胡說八道,欺騙不明真相的人。」

29惹是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解釋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安分守己,並不惹是生非。」

30光陰荏苒 [ guāng yīn rěn rǎn ]

解釋 荏苒: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雙是新春。」

31沒日沒夜 [ méi rì méi yè ]

解釋 猶言不分白天夜晚。

出處 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見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沒日沒夜的支使欺負她,才給我出這口氣!」

32日以繼夜 [ rì yǐ jì yè ]

解釋 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出處 《國語 吳語》:「孤日夜相繼,匍匐就君。」

33安分守常 [ ān fèn shǒu cháng ]

解釋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規。規矩老實,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學習,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細。」

34迷離惝恍 [ mí lí chǎng huǎng ]

解釋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誌三》:「惟留二百餘金,恰足兩月餘酒食費,一家迷離惝恍,如夢乍回。」

35暮色蒼茫 [ mù sè cāng máng ]

解釋 指時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處 《茅盾散文 旅蹤屐痕 海參崴印象》:「海參崴在冬季白晝時間極短。上午八時天還未大亮,下午五時,已經暮色蒼茫。」

36迷離徜仿 [ mí lí cháng fǎng ]

解釋 見「迷離惝恍」。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