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悄悄話的成語

形容悄悄話的成語


1交頭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解釋 交頭:頭挨著頭;接耳:嘴挨著耳朵。頭挨著頭;嘴對著耳朵。指湊在一起低聲說話。

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2竊竊私語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釋 私:私下;背地裏。指背著人悄悄地說話。

出處 宋 蘇舜欽《上範公參政書》:「時尚竊竊私語,未敢公然言之。」

3竊竊私議 [ qiè qiè sī yì ]

解釋 竊竊:偷偷;私:私下;議:議論。背地裏小聲議論。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幹人正在那裏竊竊私議。」

4喃喃細語 [ nán nán xì yǔ ]

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北史 隋 房陵王勇傳》:「乃向西北奮飛,喃喃細語。」

5附耳低言 [ fù ěr dī yán ]

解釋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遂附耳低言道:‘這樁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種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與你商量後事。’」

6自言自語 [ zì yán zì yǔ ]

解釋 言、語:說。自己跟自己說話。

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裏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

7不聲不響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解釋 不說話,不出聲。

出處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獨自低著頭不聲不響的,那一定是失敗者。」

8鴉雀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9耳鬢廝磨 [ ěr bìn sī mó ]

解釋 鬢:鬢發;臉頰兩旁靠近耳朵的軟發;廝:互相;磨:擦。頭靠得很近;耳邊的頭發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兒女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情態。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10洗耳恭聽 [ xǐ ěr gōng tīng ]

解釋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恭:恭敬地。洗幹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11噤若寒蟬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釋 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12不辭而別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釋 辭:告辭;別:離別。沒有打招呼;就離開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辭而行」、「不告而別」。

出處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於是,大家想不辭而別。」

13人微言輕 [ rén wēi yán qīng ]

解釋 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孟嚐傳》:「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

14閑言碎語 [ xián yán suì yǔ ]

解釋 ①不滿意的話;沒有根據的話。②與正事無關的話。

出處 明·馮惟敏《正宮端正好·徐我亭歸田》:「一個道緊急軍情奉火牌,閑言碎語須耽待。」

15低聲細語 [ dī shēng xì yǔ ]

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湯阿英在枕邊低聲細語說了最近的往來,時斷時續,還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難為情。」

16口耳相傳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

解釋 口說耳聽地往下傳授。

出處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口耳相傳,或逮後世。」

17輕言細語 [ qīng yán xì yǔ ]

解釋 形容說話輕而柔和。

出處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我們好像是久別重逢,彼此有說不完的話和藏在這些輕言細語後邊的無限的擔心。」

18寂然無聲 [ jì rán wú shēng ]

解釋 寂靜沒有聲音。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為何寂然無聲?」

19喃喃自語 [ nán nán zì yǔ ]

解釋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小聲地自己跟自己說話。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84回:「知圓聽到這裏,不覺嘻嘻一笑,喃喃自語道:‘救兵救兵,隻落得狗咬洞賓。’」

20屏聲靜氣 [ píng shēng jìng qì ]

解釋 見「屏聲斂息」。

出處 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門外兩個白長衫黑緞子坎肩的仆人,屏聲靜氣的在伺候傳遞著湯水。」

21悄無人聲 [ qiǎo wú rén shēng ]

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人的聲音。指非常寂靜。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6回:「寶玉信步走入,隻見湘簾垂地,悄無人聲。」

22悄無聲息 [ qiǎo wú shēng xī ]

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23竊竊細語 [ qiè qiè xì yǔ ]

解釋 竊竊:偷偷;語:說話。背地裏小聲說話

24呢喃細語 [ ní nán xì yǔ ]

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北史 隋 房陵王勇傳》:「乃向西北奮飛,喃喃細語。」

25附耳低語 [ fù ěr dī yǔ ]

解釋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出處 茅盾《幻滅》:「抱素向李克走進一步,附耳低語道……」

26附耳密談 [ fù ěr mì tán ]

解釋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出處 茅盾《動搖》:「胡國光遠遠地看見王榮昌站在一家小雜貨鋪前和一個人附耳密談。」

27嘀嘀咕咕 [ dí dí gū gū ]

解釋 小聲說,私下裏說。

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7回:「他們兩個水手在那裏嘀嘀咕咕的,兩個人交頭接耳,不知議論什麼事情。」

28藏蹤躡跡 [ cáng zōng niè jī ]

解釋 躡:輕步行走的樣子。隱秘行蹤,悄悄行動。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4回:「且說張橫將引三二百人,從蘆葦中間,藏蹤躡跡,直到寨邊,撥開鹿角,徑奔中軍。」

29滿坐寂然 [ mǎn zuò jì rán ]

解釋 坐:同「座」,座位。全場靜悄悄的。

出處 清·張潮《虞初新誌·秋聲詩自序》:「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30嘁嘁嚓嚓 [ qī qī chā chā ]

解釋 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24章:「他們咬著耳朵嘁嘁嚓嚓地說了幾句什麼,兩個人又都得意地笑了。」

31花遮柳掩 [ huā zhē liǔ yǎn ]

解釋 比喻行動或說話躲躲閃閃,不實在。亦作「花遮柳隱」。

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竊符記·如姬竊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覓常山寶符。」

32花遮柳隱 [ huā zhē liǔ yǐn ]

解釋 形容不讓人看見,悄悄地走。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五兒聽罷,便心下要分些贈芳官,遂用紙另包了一半,趁黃昏人稀之時,自己花遮柳隱的來找芳官。」

33憂心悄悄 [ yōu xīn qiāo qiāo ]

解釋 憂慮不安貌。

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於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34切切私語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釋 指私下小聲說話。

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35傾耳細聽 [ qīng ěr xì tīng ]

解釋 側耳留意而聽。

36躡足附耳 [ niè zú fù ěr ]

解釋 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說悄悄話。

出處 《史記 淮陰侯傳》:「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

37悄然無聲 [ qiǎo rán wú shēng ]

解釋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東舟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38交頭互耳 [ jiāo tóu hù ěr ]

解釋 猶交頭接耳。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