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老虎的凶猛的成語

形容老虎的凶猛的成語


1凶神惡煞 [ xiōng shén è shà ]

解釋 原指凶惡的神。後來指凶惡的壞人。煞:迷信說法中的凶神。

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凶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2威風凜凜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釋 形容威嚴可畏;氣勢逼人。威風: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凜凜:可敬畏的樣子。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見如今禦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3張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釋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凶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凶惡的樣子。

出處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遊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4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釋 假:假借;憑借。狐狸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5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解釋 如同老虎長了翅膀。比喻強大的更加強大了。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沒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個女兒教道,教得個女兒如虎添翼一般,那裏聽薛夫人的解勸。」

6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解釋 如虎般寬厚的背;似熊樣粗壯的腰。形容人的身體魁梧強壯。

出處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一折:「這廝倒是一條好漢……哦,是虎背熊腰。」

7虎頭虎腦 [ hǔ tóu hǔ nǎo ]

解釋 形容長得壯健憨厚的樣子。

出處 老舍《趙子曰》:「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

8調虎離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解釋 設計讓老虎離開原來的山頭。比喻用計謀引誘對方離開原來有利的地勢。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53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

9虎口拔牙 [ hǔ kǒu bá yá ]

解釋 在老虎嘴裏拔牙。比喻冒著極大危險去做某一事情。

出處 元 弦濟《一山國師語錄》:「蒼龍頭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10虎視眈眈 [ hǔ shì dān dān ]

解釋 眈眈:注視的樣子。像老虎一樣凶狠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良;伺機攫取。

出處 《周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11縱虎出匣 [ zòng hǔ chū xiá ]

解釋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同「縱虎出柙」。

出處 明 唐順之《谘總督都禦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滿之夜,駕船衝出港門,及扛船隨處下海……是縱虎出匣,禍豈勝言。」

12餓虎攢羊 [ è hǔ cuán yáng ]

解釋 攢:趕。饑餓的老虎追趕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將無作有》:「可憐歐滁山被那大漢捉住,又有許多漢子來幫打,像餓虎攢羊一般,直打得個落花流水。」

13虎狼之勢 [ hǔ láng zhī shì ]

解釋 形容極凶猛的聲勢。

出處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14養虎自貽災 [ yǎng hǔ zì yí zāi ]

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同「養虎自遺患」。

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裏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15三三兩兩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解釋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四 嬌女詩》:「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

16昂首闊步 [ áng shǒu kuò bù ]

解釋 昂:仰;抬頭;闊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頭;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奮勇往直前的樣子。有時也用來形容態度高傲。

出處 李大釗《青春》:「惟有昂首闊步,獨往獨來,何待他人之援手。」

17馬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釋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單辦那八個廠,四十多萬也就馬馬虎虎混得過。」

18虎頭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釋 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後來勁頭很小。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麵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19凶相畢露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解釋 凶惡的麵目完全暴露了出來。畢:完全。

出處 柯岩《追趕太陽的人》:「吳丙治向他征收稅款時,他凶相畢露地威脅:‘誰有錢給你,小心你的腦袋吧!’」

20龍騰虎躍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釋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出處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讚序》:「聖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雲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鹹係天者也。」

21殺氣騰騰 [ shā qì téng téng ]

解釋 殺氣:凶惡的氣勢;騰騰:氣勢旺盛的樣子。指殺伐之氣很盛;凶神惡煞的樣子。

出處 《前漢書平話》:「戰塵鬱鬱,殺氣騰騰,遮籠四野、蔽塞五方。」

22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3放虎歸山 [ fàng hǔ guī shān ]

解釋 歸: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敵人放走;留下後患。也作「縱虎歸山」。

出處 晉 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複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

24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釋 像狼虎一樣。比喻非常凶暴。

出處 《尉繚子 武議》:「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25初生之犢 [ chū shēng zhī dú ]

解釋 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26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解釋 城裏本沒有虎;但隻要有三個人說城裏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

27橫眉怒目 [ héng méi nù mù ]

解釋 眉毛橫豎;雙目怒睜。形容強、凶狠的神情。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不一時,隻聽得院子裏許多腳步響,早進來了橫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28意氣風發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意氣:意誌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淩殘,義氣風發。」

29畫虎類犬 [ huà hǔ lèi quǎn ]

解釋 畫虎畫得像隻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30精神抖擻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釋 抖擻:振奮的樣子。精神振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31龍潭虎穴 [ lóng tán hǔ xué ]

解釋 潭:深水坑;穴:動物的窩。龍潛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窩。比喻極其凶險的地方。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0回:「有分教,盧浚義撇卻錦簇珠圍,來試龍潭虎穴。」

32龍吟虎嘯 [ lóng yín hǔ xiào ]

解釋 吟:鳴、叫;嘯:獸類長聲吼叫。像龍一樣長鳴;像虎一樣咆哮。原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現多比喻吟誦的聲音抑揚頓挫。也用以形容響聲洪大;氣勢盛大。

出處 唐 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33龍爭虎鬥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解釋 龍與虎之間的爭鬥。形容鬥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後,枉以後龍爭虎鬥,都是俺鸞交鳳友。」

34餓虎撲食 [ è hǔ pū shí ]

解釋 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衝去。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雙手使降妖杖丟一個丹鳳朝陽餓虎撲食。」

35貪官汙吏 [ tān guān wū lì ]

解釋 貪贓枉法的官吏。

出處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一應貪官汙吏,準許先斬後聞。」

36臥虎藏龍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釋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出處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37子孫後代 [ zǐ sūn hòu dài ]

解釋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樹活皮,人活臉,他金家的子孫後代都成了眾人唾罵的對象!」

38養虎傷身 [ yǎng hǔ shāng shēn ]

解釋 飼養老虎,自傷其身。比喻縱敵留患。

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入關》:「大王,你隻宜乘早擊之,若遲便有養虎傷身之害矣。」

39蠶食鯨吞 [ cán shí jīng tūn ]

解釋 食:吃;吞:整個兒咽下去。像蠶啃桑葉一樣一點一點來;或像鯨魚吃食一樣大口大口吞。比喻強國用逐步侵占或一舉吞並的方式侵略弱國領土。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六》:「汝先遺二孤侄,汝蠶食鯨吞,幾無餘瀝。」

40人中龍虎 [ rén zhōng lóng hǔ ]

解釋 比喻人中豪傑。

出處 《晉書 宋纖傳》:「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41橫眉冷眼 [ héng méi lěng yǎn ]

解釋 憤怒、輕蔑的樣子。

出處 李季《周總理啊,大慶兒女想念你》詩:「橫眉冷眼不怕鬼,心紅膽壯看咱們誰怕誰?」

42虎皮羊質 [ hǔ pí yáng zhì ]

解釋 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出處 西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43熊腰虎背 [ xióng yāo hǔ bèi ]

解釋 腰粗壯如熊,背寬厚如虎。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出處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一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44餓虎撲羊 [ è hǔ pū yáng ]

解釋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麼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猶)如餓虎吞羊。」

45虎嘯龍吟 [ hǔ xiào lóng yín ]

解釋 嘯:獸類大聲吼叫;吟:鳴。像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比喻聲音洪大或英雄豪傑叱吒風雲。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72卷:「經雲:鶴鳴在陰,其子和之。又雲:虎嘯龍吟,物類相感,豈謬言哉!」

46畫虎刻鵠 [ huà hǔ kè hú ]

解釋 ①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

出處 《東觀漢記 馬援傳》:「與兄子嚴敦書曰:‘學龍伯高不就,猶為謹飭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47橫眉冷目 [ héng méi lěng mù ]

解釋 憤怒、輕蔑的樣子。同「橫眉冷眼」。

出處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三章:「現在他又橫眉冷目地喝了一聲‘走’,更把個張溫嚇沒了真魂。」

48狼顧虎視 [ láng gù hǔ shì ]

解釋 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凶狠。

出處 《三國誌·蜀誌·楊戲傳》「亮南征,留邵為治中從事,是歲卒」裴鬆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誌》:「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

49放虎遺患 [ fàng hǔ yí huàn ]

解釋 謂放掉老虎,必留後患。

出處 唐·陳子昂《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麵獸心,親之則順,疑之則亂……今阻其善,逆其歡心,古人所謂放虎遺患,不可不察。」

50養虎留患 [ yǎng hǔ liú huàn ]

解釋 同「養虎自遺患」。

出處 《東周列國誌》第五六回:「今其子乃欲見逐,豈非養虎留患耶?」

51養虎自殘 [ yǎng hǔ zì cán ]

解釋 見「養虎自齧」。

出處 《魏書·羯胡石虎傳》:「丞相便相淩蹈,恐國祚之滅不複久矣。真可謂養虎自殘者也。」

52養虎貽患 [ yǎng hǔ yí huàn ]

解釋 同「養虎自遺患」。

出處 明·張居正《答宣大巡撫計處黃把二虜》:「此所謂引賊入家,養虎貽患,是何等計策乎?」

53養虎自斃 [ yǎng hǔ zì bì ]

解釋 見「養虎自齧」。

出處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養虎自斃,作繭自纏。」

54猛虎出山 [ měng hǔ chū shān ]

解釋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樣。形容動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離山」。

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12回:「毀公路老百姓暴風卷土,殲敵人八路軍猛虎出山。」

55餓虎逢羊 [ è hǔ féng yáng ]

解釋 逢:碰到,遇到。饑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饑虎逢羊,蒼蠅見血。」

56豺狼虎豹 [ chái láng hǔ bào ]

解釋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猛獸。也比喻凶殘的惡人。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八回:「實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把,我們就壞了。

57龍驤虎步 [ lóng xiāng hǔ bù ]

解釋 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出處 三國 魏 嵇康《卜疑》:「將如毛公藺生之龍驤虎步,慕為壯士乎?」

58九關虎豹 [ jiǔ guān hǔ bào ]

解釋 比喻凶殘的權臣。語本《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出處 語出《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宋·趙臒齋《買陂塘(聞掀髯)》詞:「功名事,不信朝鱗暮羽。九關虎豹如許。」

59以肉啖虎 [ yǐ ròu dàn hǔ ]

解釋 見「以肉餧虎」。

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赧王》:「以攬權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60養虎自齧 [ yǎng hǔ zì niè ]

解釋 齧:咬。養老虎,咬傷自己。比喻縱容敵人而自受其害。

出處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齧,長虺成蛇。」

61縱虎出柙 [ zòng hǔ chū xiá ]

解釋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遼王托克托,乘國有隙,誅屠骨肉……如令歸藩,臂之縱虎出柙。」

62開柙出虎 [ kāi xiá chū hǔ ]

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63血盆大口 [ xuè pén dà kǒu ]

解釋 指野獸凶殘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剝削者、侵略者蠶食鯨吞的巨大胃口。

出處 唐 變文《葉淨能詩》:「眼如懸鏡,口若血盆,毒氣成雲。」

64雕虎焦原 [ diāo hǔ jiāo yuán ]

解釋 《屍子》:「中黃伯曰:餘左執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後以「雕虎焦原」謂壯士履險。

出處 《屍子》:「中黃伯曰:餘左執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谿,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

65鳳歎虎視 [ fèng tàn hǔ shì ]

解釋 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出處 《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足下鷹揚其體,鳳歎虎視,謂蕭曹不足儔,衛霍不足侔也。」李善注:「鳳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歎猶歌也。取美壯之意。」

66如虎傅翼 [ rú hǔ fù yì ]

解釋 好象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強者愈強,惡者愈惡。

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7卷:「得習吉之才筆,如虎之傅翼也。」

67將門虎子 [ jiàng mén hǔ zǐ ]

解釋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後生子弟不辱門庭。

出處 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將門虎子!這孩子麵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68養虎自齧 [ yǎng hǔ zì niè ]

解釋 比喻姑息敵人,終致損害自己。齧,同「齧」。

69斷蛟刺虎 [ duàn jiāo cì hǔ ]

解釋 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後以「斷蛟刺虎」謂武藝高強,行為俠義。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載: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

70養虎自遺患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

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71三夫成市虎 [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

解釋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出處 《宋書 樂誌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趨。」

72苛政猛於虎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

解釋 苛政:指反動統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賦稅等。反動統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凶惡暴虐。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