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有很大功勞的成語

形容有很大功勞的成語


1勞苦功高 [ láo kǔ gōng gāo ]

解釋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2汗馬功勞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釋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後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出處 韓非《韓非子 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3豐功偉績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釋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勳和成就。

出處 宋 周行己《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

4功德無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解釋 世界各地:功業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現多用來稱讚做了好事。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南陽慧忠國師》:「功德無量,非口所說,非意所陳。」

5功高蓋世 [ gōng gāo gài shì ]

解釋 功勞極大,當代沒人能比。

出處 唐浩明《曾國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處聽說將軍功高蓋世。」

6功標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釋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出處 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古人日以遠,青史自不泯。」

7不世之功 [ bù shì zhī gōng ]

解釋 不世:非凡。指極大的功勞。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隗囂傳》:「足下將建伊、呂之業,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創,英雄未集。」

8赫赫之功 [ hè hè zhī gōng ]

解釋 赫赫:盛大顯著貌。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出處 《大戴禮·勸學》:「無綿綿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9前功盡棄 [ qián gōng jìn qì ]

解釋 以前的功勞、成績完全丟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

10視死如歸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釋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11一事無成 [ yī shì wú chéng ]

解釋 連一樣事情都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出處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12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釋 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艱難環境中起支柱作用的個人或集體。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黃河三門峽東的石山。

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諫下》:「吾嚐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13仗義疏財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釋 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幫助別人。

出處 元 無名氏《看錢奴》:「他父親在日,人都叫他做錢舍,如今那小的仗義疏財,比老員外甚是不同。」

14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處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

15大有作為 [ dà yǒu zuò wéi ]

解釋 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做出顯著成績。作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績。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下》:「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為之君,大有作為,非常之君也。」

16帶罪立功 [ dài zuì lì gōng ]

解釋 讓犯罪的人立功贖罪。

出處 清 李漁《蜃中樓 獻壽》:「正要議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報亢旱,上帝就著俺去帶罪立功。」

17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8見義勇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釋 義:正義;勇:勇敢;為;做。見到正義的事情勇於去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9論功行賞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釋 論: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勞的大小給以不同獎賞。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顧譚傳》:「時論功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

20不厭其詳 [ bù yàn qí xiáng ]

解釋 厭:嫌;詳:詳細。不嫌過於詳細。指越詳細越好。也作「不厭求詳。」

出處 宋 朱熹《答劉公度》:「講學不厭其詳,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冊聖賢之言,皆須子細反複究竟。」

21專心一誌 [ zhuān xīn yī zhì ]

解釋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誌,思索熟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

22任勞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釋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23前功盡滅 [ qián gōng jìn miè ]

解釋 見「前功盡棄」。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西周策》:「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24力挽狂瀾 [ lì wǎn kuáng lán ]

解釋 力:竭力;挽:挽回;狂瀾: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轉險惡危急的局勢。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

25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釋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26卓有成效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解釋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績效果顯著突出。

出處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訪勸諭著有成效者,縣官備禮親造其廬,重加獎勵。」

27天下第一 [ tiān xià dì yī ]

解釋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治平為天下第一。」

28將功補過 [ jiāng gōng bǔ guò ]

解釋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出處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29廉潔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解釋 廉潔: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貪汙;不受賄;一心為公。

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12章:「你廉潔奉公,不就是個大公務員嗎?」

30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解釋 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錢袋。非常豪爽地打開錢袋;拿出錢來。指十分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慳吝,隻要下山。」

31無功受祿 [ wú gōng shòu lù ]

解釋 祿:俸祿;古代官吏的薪俸。沒有功勞或不做事情卻享受俸祿。現多指沒有什麼才卻白受報酬或獎勵。

出處 《詩經 魏風 伐檀序》:「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

32知難而進 [ zhī nán ér jìn ]

解釋 指不怕困難;敢於迎著困難上。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後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33舍己救人 [ shě jǐ jiù rén ]

解釋 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舍己救人也要湊好了機會,不然,你把肉割下來給別人吃,人們還許說你的肉中含有傳染病的細菌。」

34舍生取義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釋 為了正義而犧牲生命。舍生:舍棄生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5謙虛謹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釋 謙虛:虛心;不自滿;謹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慎。

出處 《晉書 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36賞罰嚴明 [ shǎng fá yán míng ]

解釋 同「賞罰分明」。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

37任其自然 [ rèn qí zì rán ]

解釋 任:聽憑;不管。指對人、對事聽憑他(它)自由發展;不加約束或引導。

出處 宋 周密《齊東野語 小兒瘡痘》:「大要在固髒氣之外,任其自然耳。」

38功成不居 [ gōng chéng bù jū ]

解釋 居:承當,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後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39占為己有 [ zhàn wéi jǐ yǒu ]

解釋 將不是自己的東西占為自己所有。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劉姓》:「又以他人之物,占為己有。」

40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解釋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然而毛潤之不但毫無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異常謙遜地說:‘這算什麼功。」

41恃才傲物 [ shì cái ào wù ]

解釋 恃:依靠、憑借;物:人,公眾。仗著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出處 《梁書 蕭子顯傳》:「恃才傲物,宜諡曰驕。」

42洗心自新 [ xǐ xīn zì xīn ]

解釋 自新:自己改正錯誤。清洗邪惡的心思,改過自新。比喻徹底悔改。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丁誌·謝花六》:「其黨康花七者,家已豐餘,欲洗心自新,佯為出探官軍,密以告尉。」

43助人為樂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釋 把幫助別人作為一種快樂。

出處 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裏,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44論功行封 [ lùn gōng xíng fēng ]

解釋 評定功勞之大小給予封賞。

出處 《史記·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

45馬到功成 [ mǎ dào gōng chéng ]

解釋 見「馬到成功」。

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隻願你馬到功成,奏凱而還。」

46功德圓滿 [ gōng dé yuán mǎn ]

解釋 比喻舉辦事情圓滿結束。

出處 唐 陳集原《龍龕道場銘》:「更於道場之南造釋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圓滿。」

47功成弗居 [ gōng chéng fú jū ]

解釋 見「功成不居」。

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赧王》:「功成弗居,賢將所難。」

48功蓋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解釋 功勞天下第一。

出處 唐·李複言《續玄怪錄·李衛公靖》:「其後竟以兵權靜寇難,功蓋天下。」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正此之謂也。」

49功高不賞 [ gōng gāo bù shǎng ]

解釋 功:功勳,功業。賞:賞賜。功勞極大,無法賞賜。形容功勞之大。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50功高望重 [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釋 功:功勞,功績。望:名望,聲望。功勞和名望都很大。

出處 明·孫梅錫《琴心記·相如受世》:「將軍不必怨悵,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51同心戮力 [ tóng xīn lù lì ]

解釋 指齊心合力。

出處 晉 袁宏《後漢紀 靈帝紀》:「太後新攝政,政之巨細,多委陳蕃、竇武,同心戮力,以獎王室。」

52塹山堙穀 [ qiàn shān yīn gǔ ]

解釋 指挖山填穀。亦作「堙穀塹山」。

出處 《史記 秦始皇本記》:「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直通之。」

53將功折罪 [ jiāng gōng zhé zuì ]

解釋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出處 元 無名氏《隔江鬥智》楔子:「如今權饒你將功折罪,點起人馬,隨我追趕出來。」

54將功贖罪 [ jiāng gōng shú zuì ]

解釋 將:用;拿;贖:抵嚐;彌補。拿功勞來抵償罪過。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1回:「今雲長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容將功贖罪。」

55開國功臣 [ kāi guó gōng chén ]

解釋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回:「他見單雄信好客,是一個做得開國功臣的,因此借寓東嶽廟中,圖與交往。」

56涓滴之勞 [ juān dī zhī láo ]

解釋 涓:細流;滴:水珠。很小的一點功勞。

出處 唐 李世民《賜劉洎自盡詔》:「劉洎出自閭武,言行罕稱,於國無涓滴之勞,在朕匪粉榆之舊。」

57英雄豪傑 [ yīng xióng háo jié ]

解釋 指才能超眾或勇武超群的人。

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蓋天下,四海揚名,英雄豪傑,莫不歸附。」

58計功受賞 [ jì gōng shòu shǎng ]

解釋 同「計功行賞」。受,授。

出處 《淮南子·人間訓》:「是故忠臣事君也,計功而受賞,不為苟得;積力而受官,不貪爵祿。其所能者,受之勿辭也。」《後漢書·南匈奴傳》:「其南部斬首獲生,計功受賞如常科。」

59震古爍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釋 爍:光亮的樣子。震動古代,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非常偉大。

出處 清 譚嗣同《仁學》:「稱震古爍今之仁政焉。」

60驕傲自大 [ jiāo ào zì dà ]

解釋 盛氣淩人,過分抬高自己。

出處 鄧小平《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特別提出謙虛,反對驕傲自大。」

61信賞必罰 [ xìn shǎng bì fá ]

解釋 有功勞的一定獎賞,有罪過的一定懲罰。形容賞罰嚴明。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信賞必罰,其足以戰。」

62協力同心 [ xié lì tóng xīn ]

解釋 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且天下嚐同心並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周書·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台,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複興於茲日矣。」

63毛發之功 [ máo fà zhī gōng ]

解釋 形容極微小的功勞。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求自試表》:「竊不自量,誌在授命,庶立毛發之功,以報所受之恩。」

64馬革裹屍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釋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65功高震主 [ gōng gāo zhèn zhǔ ]

解釋 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66尺寸之功 [ chǐ cùn zhī gōng ]

解釋 尺寸:形容數量少。微末的功勞。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夫民勞而實費,又無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負其禍矣。」

67矜功伐能 [ jīn gōng fá néng ]

解釋 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出處 三國 魏 劉劭《人物誌 卷下 釋陵人》:「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68以功補過 [ yǐ gōng bǔ guò ]

解釋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出處 《雲笈七簽》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於壯齒,冀收之於晚節。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69功蓋天地 [ gōng gài tiān dì ]

解釋 蓋:勝過。功績勝過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勞極大。

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70將功折過 [ jiāng gōng zhé guò ]

解釋 同「將功折罪」。

出處 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三折:「既然他複殺了一陣,奪的人口牛羊馬匹回來了,這等嗬將功折過,饒了他項上一刀。」

71無功而祿 [ wú gōng ér lù ]

解釋 見「無功受祿」。

出處 《魏略》:「而佞幸之徒,但姑息人主,至無德而榮,無功而祿。」

72汗馬之勞 [ hàn mǎ zhī láo ]

解釋 ①指征戰的勞苦。亦指戰功。②指用馬運輸的勞累。

出處 《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73照功行賞 [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釋 按照功勞大小給予不同獎賞。

出處 明 郭勳《英烈傳》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協力同心,輔成大事,所有富貴,我當照功行賞。」

74計功程勞 [ jì gōng chéng láo ]

解釋 計算功勞。

出處 明·張居正《答督撫吳環洲言敬事後食之義書》:「人臣自靖之義,若銖銖兩兩,計功程勞,以責望於上,似非所謂懷仁義以事君者也。」

75計功行封 [ jì gōng xíng fēng ]

解釋 猶言計功行賞。

出處 《晉書·齊王冏傳》:「計功行封,事殷未遍。」

76計功行賞 [ jì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釋 按功勞的大小給於獎賞。

出處 韓非《韓非子 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

77計勳行賞 [ jì xūn xíng shǎng ]

解釋 同「計功行賞」。

出處 《舊唐書·房玄齡傳》:「今計勳行賞,玄齡等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漢之蕭何,雖無汗馬,指蹤推轂,故得功居第一。」

78論功受賞 [ lùn gōng shòu shǎng ]

解釋 評定功勞,接受賞賜。

出處 宋·王禹偁《刻石為丘行恭讚序》:「奮匹夫之命,輕若鴻毛,救萬乘之尊,急於虎口,論功受賞,我無愧焉。」

79論功封賞 [ lùn gōng fēng shǎng ]

解釋 論:按照。按功勞的大小給於獎賞。

出處 《晉書 石季龍傳上》:「季龍入遼宮,論功封賞各有差。」

80拔劍論功 [ bá jiàn lùn gōng ]

解釋 指爭論功勞激烈到幾乎動武。

出處 語出《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81有功之臣 [ yǒu gōng zhī chén ]

解釋 指有功勞的人。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庶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容流,而保護有功之臣。是一舉兩得之意,願陛下準臣施行。」

82洗手奉公 [ xǐ shǒu fèng gōng ]

解釋 見「洗手奉職」。

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11卷:「宮闈日用之數,視前代不過什二三,而內務府堂郎中皆視為脂膏窟澤,相沿積習,幾無一洗手奉公之人。」

83貪天之功 [ tān tiān zhī gōng ]

解釋 貪:貪圖。把天所成就的功績說成是自己的力量。現指抹殺群眾或領導的力量,把功勞歸於自己。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84邀功求賞 [ yāo gōng qiú shǎng ]

解釋 求取功勞和獎賞。

出處 唐 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本無運慮深謀,意在邀功求賞。」

85不賞之功 [ bù shǎng zhī gōng ]

解釋 形容功勞極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86功薄蟬翼 [ gōng bó chán yì ]

解釋 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形容功勞很小。常用作謙詞。

出處 漢·蔡邕《讓高陽鄉侯章》:「臣事輕葭莩,功薄蟬翼。」

87橫草之功 [ héng cǎo zhī gōng ]

解釋 橫草:把草踩倒。如同將草踩倒的那樣功勞。比喻輕微的功勞。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終軍傳》:「軍無橫草之功,得到宿衛,食祿五年。」

88潔己奉公 [ jié jǐ fèng gōng ]

解釋 保持自身廉潔,一心奉行公事。

出處 《宋書·林邑傳》:「法命肅齊,文武畢力,潔己奉公,以身率下。」

89班功行賞 [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釋 班:排列等級,依次。按照功勞大小,依次給予賞賜。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李雲傳》:「舉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賞,宜應其實。」

90砥節奉公 [ dǐ jié fèng gōng ]

解釋 磨礪名節,奉行公事。

出處 《明史·周延傳》:「延顏麵寒峭,砥節奉公。權臣用事,政以賄成,延未嚐有染。」《明史·梁材傳》:「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91計功補過 [ jì gōng bǔ guò ]

解釋 計:考定。過失。考定一個人的功績以彌補其過失。

出處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齊恒先有匡周之功,後有來項之罪,君子計功補過。」

92酬功給效 [ chóu gōng jǐ xiào ]

解釋 賞賜有功勞者。

出處 《敦煌變文集 伍子胥變文》:「子胥隨帝部卒入城,檢納幹戈,酬功給效。」

93阿保之功 [ ē bǎo zhī gōng ]

解釋 阿保:保護養育。保護養育幼兒的功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是時掖庭宮婢則令民夫上書,自陳嚐有阿保之功。」

94阿保之勞 [ ē bǎo zhī láo ]

解釋 阿保:保護養育。保護養育幼兒的功勞。

出處 《晉書 顧和傳》:「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勞,頜假其名號,內外皆奉詔。」

95伐功矜能 [ fá gōng jīn néng ]

解釋 伐、矜:誇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

96前功皆棄 [ qián gōng jiē qì ]

解釋 功:功績。皆:全部。棄:丟掉。以前取得的功勞全部丟掉了。亦作「前功盡棄」、「前功盡滅」。

97功勞汗馬 [ gōng láo hàn mǎ ]

解釋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在戰場上建立了很大的戰功

出處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子父全忠不到頭,功勞汗馬一時休。」

98名垂竹帛 [ míng chuí zhú bó ]

解釋 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出處 《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聲可托於弦管,名可留於竹帛。」

99將功抵罪 [ jiāng gōng dǐ zuì ]

解釋 用功勞來抵罪。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