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理由充分的成語

形容理由充分的成語


1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2侃侃而談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3振振有詞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釋 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

出處 清 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4萬無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釋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出處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5理直氣壯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釋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6言之成理 [ yán zhī chéng lǐ ]

解釋 之:代詞;指所說的事。講話講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7義正辭嚴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釋 義:道理;辭:言辭。理由正當充足;言辭嚴正有力。

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8氣壯理直 [ qì zhuàng lǐ zhí ]

解釋 謂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出處 義俠《為滇越鐵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無端廢約於先,吾滇人要求廢約於後,氣壯理直,諒法人不複狡焉思逞。」

9義正詞嚴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釋 義:道理。詞:言辭。道理正當公允,嚴肅的措詞。亦作「義正辭嚴」、「辭嚴義正」、「辭嚴意正」、「詞嚴理正」、「正義嚴辭」。

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子玄之論,義正詞嚴,聖人複起,弗能易矣。」

10兵精糧足 [ bīng jīng liáng zú ]

解釋 兵:兵士。指兵士精銳,糧草充足。形容軍隊十分強盛。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

11有備無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釋 備:防備;患:患難;災禍。事先有防備就可能避免災禍。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12無所畏懼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釋 畏懼:害怕。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形容什麼也不怕。

出處 《魏書 董紹傳》:「此是紹之壯辭,雲巴人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瞎也。」

13無牽無掛 [ wú qiān wú guà ]

解釋 形容沒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1回:「北俠原是無牽無掛之人,不能推辭,同上茉花村去了。」

14分秒必爭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釋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出處 柯岩《奇異的書簡 船長》:「我們現在要搞四化,分秒必爭哩!」

15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16有恃無恐 [ yǒu shì wú kǒng ]

解釋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無所畏懼;毫無顧忌。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17未雨綢繆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釋 綢繆:修繕房屋。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作好準備;防患未然。

出處 《詩經 豳風 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18欣欣向榮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釋 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榮:茂盛。

出處 晉 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19以逸待勞 [ yǐ yì dài láo ]

解釋 逸:安閑;勞:疲勞。用安閑之己待疲勞之敵。指自己養精蓄銳;等敵人疲勞後;待機痛擊疲勞之敵。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20欲擒故縱 [ yù qín gù zòng ]

解釋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縱:放開。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更好地控製別人;先故意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或充分暴露;然後再下手。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無如作者要作這等欲擒故縱的文章,令讀者猜一猜。」

21大顯神通 [ dà xiǎn shén tōng ]

解釋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89回:「他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大顯神通。」

22大顯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解釋 顯:表示;顯露;身手:武藝;指本領。充分顯露自己的本領;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出處 趙樹理《三裏灣》七:「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裏大顯身手。」

23就地取材 [ jiù dì qǔ cái ]

解釋 就在原地尋取所需要的材料。

出處 《詩經 豳風 七月》:「蠶月條桑。」唐 孔穎達疏《十字注疏》:「條其桑而采之,謂斬條於地,就地采之也。」

24各抒己見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釋 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4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25擲地有聲 [ zhì dì yǒu shēng ]

解釋 金石:鍾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26無所不能 [ wú suǒ bù néng ]

解釋 沒有什麼不能做的。指樣樣能做。

出處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一:「近歲迎紫姑者極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詩,有極工者,予屢見之,多自稱蓬萊謫仙,醫卜無所不能,棋與國手為敵。」

27人盡其才 [ rén jìn qí cái ]

解釋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若乃人盡其才,悉用其力,以少勝眾者。」

28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釋 防:防備;患:災禍;然:這樣;如此;未然:沒有成為事實;沒有這樣。在事故或災難發生之前就采取預防措施。

出處 《明史 於謙傳》:「乞敕內外守備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

29臨陣磨槍 [ lín zhèn mó qiāng ]

解釋 到了快要上陣打仗的時候才磨刀擦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備。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30語重心長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釋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出處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歎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31師出有名 [ shī chū yǒu míng ]

解釋 師:軍隊;名:名義,引伸為理由。出兵必有正當的理由。後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下》:「師必有名。」

32溢於言表 [ yì yú yán biǎo ]

解釋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出處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於言表。」

33麵麵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釋 俱:都。各方麵都照顧到。也指雖然各方麵都照顧到;但重點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辦起事來亦就麵麵俱到了。」

34據理力爭 [ jù lǐ lì zhēng ]

解釋 據:依據;按照。依據正確的道理;盡力爭取。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陽固傳》:「崇雖貴盛,固據理不撓,談者欣焉。」

35嚴陣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解釋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著敵人。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36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解釋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

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麼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37迎頭痛擊 [ yìng tóu tòng jī ]

解釋 迎麵給以狠狠地打擊。

出處 清 吳趼人《發財秘訣》第十回:「倘使此輩都是識事務熟兵機之員,外人擾我海疆時,迎頭痛擊,殺他個片甲不回。」

38豐富多彩 [ fēng fù duō cǎi ]

解釋 彩:顏色;花色。數量充足、品種繁多;且極出色。也形容藝術形式應有盡有;絢麗多彩。

出處 峻青《秋色賦》:「一個不久前才由機關、工廠的業餘戲劇愛好者所組織進來的呂劇團,演出了豐富多彩的節目,非常令人興奮。」

39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40痛快淋漓 [ tòng kuài lín lí ]

解釋 形容盡情盡意;非常暢快。淋漓:心情舒暢。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3回:「買了一票磚,害得人家一個痛快淋漓。」

41養精蓄銳 [ yǎng jīng xù ruì ]

解釋 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積蓄力量。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4回:「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

42人之常情 [ rén zhī cháng qíng ]

解釋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出處 南朝 粱 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序:「文貴遠賤近,人之常情;重耳輕目,俗之恒弊。」

43淋漓盡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釋 淋漓:盡情;暢快;盡致:達到極點。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態充分地刻畫、表現了出來。

出處 明 李清《三垣筆記 崇禎補遺》:「敘次大內規製井井,而所紀客氏、魏忠賢驕橫狀,亦淋漓盡致,其為史家必采無疑。」

44曲盡其妙 [ qū jìn qí miào ]

解釋 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致地充分表達出來。形容表達能力很強。

出處 晉 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45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解釋 理:道理;事理;喻:開導;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他。形容態度蠻橫不講理。

出處 明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褐蓋》:「要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

46好說歹說 [ hǎo shuō dǎi shuō ]

解釋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櫃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說我們都是鄉鄰,你們也犯不著來害我。」

47不敗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解釋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的境地。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於不敗之地。」

48以理服人 [ yǐ lǐ fú rén ]

解釋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9臨渴掘井 [ lín kě jué jǐng ]

解釋 臨: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準備;事到臨頭才動手想辦法。

出處 明 朱伯廬《遊家格言》:「宣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50爭分奪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釋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出處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51熱情洋溢 [ rè qíng yáng yì ]

解釋 熱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來。

出處 曹靖華《羅漢嶺前吊秋白》:「對全世界來說,這些熱情洋溢的報導,正是撥雲霧而見青天啊!」

52言不盡意 [ yán bù jìn yì ]

解釋 言:說的話;盡:完全。指說的話不能表達全部的意思。多用於信的末尾。

出處 《周易 係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53各抒所見 [ gè shū suǒ jiàn ]

解釋 見「各抒己見」。

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中國曆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籲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

54振振有辭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釋 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出處 巴金《探索集 究竟屬於誰?》:「這些人振振有辭、洋洋得意,經常發號施令,在大小會上點名訓人。」

55興旺發達 [ xīng wàng fā dá ]

解釋 興盛繁榮,發展壯大。指事物或事業充分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處 毛澤東《學習和時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誌,這是我們的黨興旺發達的標誌之一。」

56百無一失 [ bǎi wú yī shī ]

解釋 失:差錯;過錯。形容十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也作「百不一失」、「萬無一失」。

出處 唐 裴鉶《聶隱娘》:「(隱娘)一年後刺猿穴百無一失。」

57取精用宏 [ qǔ jīng yòng hóng ]

解釋 精:精華。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從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58意前筆後 [ yì qián bǐ hòu ]

解釋 謂先構思成熟,然後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

出處 晉·衛鑠《筆陣圖》:「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

59兵出無名 [ bīng chū wú míng ]

解釋 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亦泛指行事無正當理由。亦作「師出無名」。

出處 《漢書·高帝紀》:「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60出師無名 [ chū shī wú míng ]

解釋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出處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莫離支殺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師無名哉?」

61書不盡言 [ shū bù jìn yán ]

解釋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出處 《周易 係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62出師有名 [ chū shī yǒu míng ]

解釋 有正當理由進行征伐。

出處 京劇《將相和》第一場:「趙若獻璧,乃懼怕我邦,不難臣服;若是不獻,再去征討,方算出師有名。」

63理虧心虛 [ lǐ kuī xīn xū ]

解釋 因理由不充分而擔心。

64穩操左券 [ wén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挌執一聯,左券就是左聯,常用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65物盡其用 [ wù jìn qí yòng ]

解釋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出處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66筆酣墨飽 [ bǐ hān mò bǎo ]

解釋 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出處 秦牧《藝海拾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67言之有據 [ yán zhī yǒu jù ]

解釋 說話和寫文章有充分的證據或事實根據。

68持之有故 [ chí zhī yǒu gù ]

解釋 持:持論;立論;故:根據。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根據。

出處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69詞嚴義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措詞嚴肅,道理正當。

出處 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諡武宣劉公神道碑》:「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

70大計小用 [ dà jì xiǎo yòng ]

解釋 用於大事的計策,結果隻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計策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孔明連夜驅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軍兵,重賞薑維。維曰:‘某恨不得殺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計小用矣。’」

71詞不逮意 [ cí bù dǎi yì ]

解釋 猶言詞不達意。

出處 清·龍啟瑞《覆唐子實書》:「嗣有四鄉聯團之議,曾泐數行奉達,倉卒中詞不逮意。」

72百中百發 [ bǎi zhòng bǎi fā ]

解釋 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陳桐聞腦後鸞鈴響處,料是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

73推三阻四 [ tuī sān zǔ sì ]

解釋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出處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74喻之以理 [ yù zhī yǐ lǐ ]

解釋 喻:曉喻,開導。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人。

出處 宋·洪邁《夷堅誌·丙誌》第14卷:「然此婦見鷙獸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難能也。」

75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76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解釋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出處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77讜言嘉論 [ dǎng yán jiā lùn ]

解釋 公正、正直而有說服力的言論。

出處 《元史 張孔孫傳》:「孔孫素以文學名,且善琴,工畫山水竹石,而騎射尤精,及其立朝,讜言嘉論,有可觀者,士論服之。」

78理不勝辭 [ lǐ bù shèng cí ]

解釋 道理不能勝過文辭。指由於不善於推理立論,盡管文辭豐富多彩,道理並不充分。

79三餘讀書 [ sān yú dú shū ]

解釋 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出處 《三國誌·魏誌·王肅傳》裴鬆之注引《魏略》:「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80溢於言外 [ yì yú yán wài ]

解釋 溢:水滿外流,引申為超出。超出語言之外。指某種意思、感情通過語言文字充分表露出來。亦作「溢於言表」。

出處 葉聖陶《倪煥之》:「鄭重叮嚀的意思,溢於言外。」

81多錢善賈 [ duō qián shàn jiǎ ]

解釋 亦作「多財善賈」。謂錢多好作買賣。比喻具備充分條件,則事容易辦成。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82厚積薄發 [ hòu jī bó fā ]

解釋 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隻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83人給家足 [ rén jǐ jiā zú ]

解釋 給:富裕,充足。家家戶戶豐衣足食。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準書》:「漢興七十餘年,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

84雄辭閎辯 [ xióng cí hóng biàn ]

解釋 雄:宏大,強有力;閎:宏大。雄健的言辭,強有力的辯論。

85富有天下 [ fù yǒu tiān xià ]

解釋 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國。充分享有全國的財富。形容帝王最為富有。

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榮辱》:「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所同欲也。」

86展翅高飛 [ zhǎn chì gāo fēi ]

解釋 形容鳥展開翅膀向高空飛去,也可以比喻事業的興旺發達或人才高度發展。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風淒雲慘,鶴唳猿啼。便是那樹上的鳥兒,也忒楞楞展翅高飛。」

87糧多草廣 [ liáng duō cǎo guǎng ]

解釋 比喻戰備物資充足。

出處 明 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一折:「俺這蒲州,地方寬闊,糧多草廣,軍民好漢,我何不起兵播亂。」

88大展經綸 [ dà zhǎn jīng lún ]

解釋 經綸:整理絲縷,比喻治理國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先取荊州後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

89以逸擊勞 [ yǐ yì jī láo ]

解釋 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出處 《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為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90曲盡人情 [ qū jìn rén qíng ]

解釋 曲:委婉。委婉巧妙地刻畫人的心思

出處 宋·邵雍《觀詩吟》:「愛君難得似當時,曲盡人情莫若詩。」

91百不一爽 [ bǎi bù yī shuǎng ]

解釋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清史稿·戴敦元傳》:「至老,或問僻事,指革書案卷,百不一爽。」

92嚴陳以待 [ yán chén yǐ dài ]

解釋 見「嚴陣以待」。

93詞正理直 [ cí zhèng lǐ zhí ]

解釋 言詞嚴正,理由充足。

出處 《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按院見說得詞正理直,更不再問。」

94左券之操 [ zuǒ quàn zhī cāo ]

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各執一聯,左聯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95詞不逮理 [ cí bù dài lǐ ]

解釋 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出處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長卿(司馬相如)工而未速,孟堅(班固)辭不逮理,平子(張衡)意不及文。」

96極情盡致 [ jí qíng jìn zhì ]

解釋 謂將意趣風致表現得很充分。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果然蔣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後神情,把那一種憐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極情盡致。」

97曲盡其態 [ qū jìn qí tài ]

解釋 曲:委婉細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達其姿態。形容表達技巧非常高明。

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敘畫》:「畫之為用大矣,盈天地間者萬物,悉皆含豪運思,曲盡其態。」

98厭聞飫聽 [ yàn wén yù tīng ]

解釋 謂充分聽取。

出處 宋·曾鞏《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處之樂,而厭聞飫聽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聰明敏急之材。」

99充類至盡 [ chōng lèi zhì jìn ]

解釋 充類:推究同類事理;至盡:到極精密處。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論。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夫謂非其有而取之者,盜也。充類至義之盡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