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沒有遠見的成語

形容沒有遠見的成語


1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解釋 井底下的青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2坐井觀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解釋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狹小;見識有限。

出處 唐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目光短淺 [ mù guāng duǎn qiǎn ]

解釋 缺乏遠見卓識的、隻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後,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

4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釋 老鼠的眼睛隻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讚。」

5一孔之見 [ yī kǒng zhī jiàn ]

解釋 孔:小窟窿。從一個小窟窿裏麵所看到的。比喻狹隘片麵的見解。

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6井蛙之見 [ jǐng wā zhī jiàn ]

解釋 像井底青蛙的見解。比喻偏狹的見識。

出處 《弘明集 明佛論》:「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淺,而奕秋之心,何嚐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妾抑大猷。」

7孤陋寡聞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釋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8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解釋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出處 孫中山《行易知難》第六章:「不圖彼國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國之強,尤畏民黨得誌而礙其蠶食之謀。」

9初出茅廬 [ chū chū máo lú ]

解釋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後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10殺雞取卵 [ shā jī qǔ luǎn ]

解釋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出處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裏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11竭澤而漁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釋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12睚眥必報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釋 睚眥:瞪眼怒視;引申為小怨小忿;報:報複。連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報複。形容氣量極其狹小。也作「睚眥之恨」。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範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13少見多怪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解釋 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

出處 漢 牟融《理惑論》:「諺雲:'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14錙銖必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釋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錙:四分之一兩;銖:二十四分之一兩;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

出處 《荀子 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15才疏學淺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釋 才:才能;疏:空虛;淺薄。才能不高;學問不深。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合巹》:「欲步蟾宮,奈才疏學淺,未得蜚衝。」

16目光如鼠 [ mù guāng rú shǔ ]

解釋 形容人眼神奸滑。

出處 魯迅《兩地書 致許廣平112》:「雖然他的目光如鼠,各處亂翻,我有時也有些覺得討厭。」

17管窺蠡測 [ guǎn kuī lǐ cè ]

解釋 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狹窄、片麵;見識膚淺。

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鍾,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18蠅頭小利 [ yíng tóu xiǎo lì ]

解釋 如同蒼蠅頭那樣小的利益。指極其微小的私利。

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19短見薄識 [ duǎn jiàn bó shí ]

解釋 指見識短淺。

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龐涓久後得地嗬!此人是個短見薄識、絕恩絕義的人。」

20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解釋 少:年少。更:經曆。指年紀輕;閱曆不多。形容缺乏經驗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處 《晉書 周顗傳》:「君少年未更事。」

21單見淺聞 [ dān jiàn qiǎn wén ]

解釋 見識短淺。

出處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二四:「其末年所以為天下後世慮者,未易為單見淺聞者道也。」

22少不經事 [ shào bù jīng shì ]

解釋 少:年輕;更:經曆。年紀輕,沒有經曆過什麼事情。指經驗不多。

出處 劉豐《後生可愛》:「所以在實際中,毛頭小夥子幹出一番大事業出來的也畢竟不少,‘少不經事’的話不盡全對。」

23不經世故 [ bù jīng shì gù ]

解釋 經:經曆;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

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序言》:「然而他們不經世故,偶爾‘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釘子。」

24鬥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解釋 鬥:容十升。筲:竹器;容一鬥二升。鬥、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鬥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25用管窺天 [ yòng guǎn kuī tiān ]

解釋 從管子裏看天。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

出處 《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猶以管窺天,詎知天之闊狹。」

26鬥筲之徒 [ dǒu shāo zhī tú ]

解釋 鬥:容器,1鬥=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劉田等傳讚》:「鬥筲之徒,何足選也。」

27尺澤之鯢 [ chǐ zé zhī ní ]

解釋 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28夏蟲疑冰 [ xià chóng yí bīng ]

解釋 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出處 語出《莊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29夏蟲語冰 [ xià chóng yǔ bīng ]

解釋 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30管蠡窺測 [ guǎn lǐ kuī cè ]

解釋 窺:從小孔中看物。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片麵,見識短淺。

出處 明·胡應麟《詩藪·唐下》:「唐以來選詩不下數十家,皆管蠡窺測,刊落靡蕪,獨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禮氏。」

31以管窺豹 [ yǐ guǎn kuī bào ]

解釋 用竹管看豹,隻能見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見識短淺。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出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32井中視星 [ jǐng zhōng shì xīng ]

解釋 從井裏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狹隘。

出處 《屍子·廣釋》:「因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

33眼光如豆 [ yǎn guāng rú dòu ]

解釋 指目光短淺,缺乏深遠的見解。

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昔人謂東坡詞非正聲,此特拘於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

34吹毛數睫 [ chuí máo shù jié ]

解釋 比喻目光短淺,隻注意微末細節。

出處 《明史·黃道周傳》;「自古迄今,決無數米量薪,可成遠大之猷;吹毛數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35蕃籬之鷃 [ fán lí zhī yàn ]

解釋 蕃:通「藩」;蕃籬:籬笆;鷃:鵪鶉。棲息在籬笆上的鵪鶉。比喻鼠目寸光,見識狹小的人。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