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德育的成語

形容德育的成語


1謙虛謹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釋 謙虛:虛心;不自滿;謹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慎。

出處 《晉書 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2愛人以德 [ ài rén yǐ dé ]

解釋 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3果行育德 [ guǒ xíng yù dé ]

解釋 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

出處 《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4專心致誌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 心裏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誌:心意;誌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

5剛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解釋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6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解釋 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指對自己的(優)缺點了解得透徹。明:明智。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7執法如山 [ zhí fǎ rú shān ]

解釋 執行法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形容執法嚴厲。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8足智多謀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釋 足夠的才智;大量的計謀。形容善於動腦筋出主意。謀:計謀。

出處 元 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9威風凜凜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釋 形容威嚴可畏;氣勢逼人。威風: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凜凜:可敬畏的樣子。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見如今禦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10隻爭朝夕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解釋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出處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誌》:「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11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12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誌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13鐵麵無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解釋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麵。鐵麵:比喻剛直無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社禦史’,鐵麵無私才好。」

14正人君子 [ zhèng rén jūn zǐ ]

解釋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出處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鎛相附離,多中傷正人君子。」

15自始至終 [ zì shǐ zhì zhōng ]

解釋 從開始到末了。也指一貫。

出處 《宋書 謝靈運傳》:「以晉氏一代,自始至終,竟無一家之史,令靈運撰《晉書》,粗立條流,書竟不就。」

16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釋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

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17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18學以致用 [ xué yǐ zhì yòng ]

解釋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出處 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鬥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並且勤學苦學。」

19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解釋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種主張。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20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釋 高尚的品德;堅貞的節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餘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21不恥下問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釋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22大義滅親 [ dà yì miè qīn ]

解釋 為了維護正義;對犯了罪的親屬不包庇;使之受到應得的懲處。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23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釋 克己:克製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24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釋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發展。形容發展速度快。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25助人為樂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釋 把幫助別人作為一種快樂。

出處 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裏,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26清正廉潔 [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

解釋 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

出處 陸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為有很多人開始時都是想當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天長日久之後就忘記了初衷。」

27忠貞不渝 [ zhōng zhēn bù yú ]

解釋 忠誠堅定;永不改變。忠:忠誠;貞:有操守;堅定;渝:改變。

出處 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

28大義凜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釋 臨難不苟的節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為了正義而堅強不屈。大義:正義、正氣;凜然:嚴肅使人敬畏的樣子。

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孫氏西齋錄》:「至於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條高後擅政之年,下係中宗,大義凜然。」

29專心一誌 [ zhuān xīn yī zhì ]

解釋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誌,思索熟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

30風行草偃 [ fēng xíng cǎo yǎn ]

解釋 行:過;吹過;偃:臥倒;倒伏。風吹過來;草就倒伏。比喻上麵的意圖傳下來;下級一律絕對服從。也比喻人們順從身邊的形勢而采取自己的行動。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31超絕非凡 [ chāo jué fēi fán ]

解釋 智力或精神道德狀況或力量超群或超過常人。

32修身養性 [ xiū shēn yǎng xìng ]

解釋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陶冶心性。

出處 清·薑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說:‘可不必生氣,出家人修身養性。’」

33草靡風行 [ cǎo mí fēng xíng ]

解釋 見「風行草偃」。

34振民育德 [ zhèn mín yù dé ]

解釋 振:通「賑」,救濟。指接濟、幫助人民,涵養自己的德性。

出處 《周易·蠱》:「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