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畫筆的成語

形容畫筆的成語


1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釋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後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

出處 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2畫龍點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釋 畫龍之後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出處 唐 張彥遠《曆代名畫記 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3畫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4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釋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歎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5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釋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

出處 清 吳趼人《發財秘訣》:「那個人做得才和棗核般大,頭便像一顆綠豆,手便像兩粒芝麻,卻做得須眉欲活,栩栩如生。」

6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解釋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聲;他就會出來似的。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生動。

出處 宋 蘇軾《郭忠恕畫讚序》:「空蒙寂曆,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7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解釋 形容描寫或摹仿得非常逼真、傳神。惟:語氣助詞。

出處 宋 嶽珂《英光堂帖讚》:「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體,峭以健。馬牛其風,神合誌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8痛快淋漓 [ tòng kuài lín lí ]

解釋 形容盡情盡意;非常暢快。淋漓:心情舒暢。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3回:「買了一票磚,害得人家一個痛快淋漓。」

9揮灑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解釋 揮灑;揮筆灑墨。指寫詩、作文、寫字、繪畫;運用筆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處理事務十分幹練、嫻熟。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一百多字。」

10一揮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解釋 就:成。筆一揮就寫(畫)成了。

出處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東坡一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11行雲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12丹青妙手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解釋 善於運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兩種可製顏料的礦砂;後泛指繪畫的顏色)。多指國畫大師。

出處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13耐人尋味 [ nài rén xún wèi ]

解釋 耐:經得住;尋味:認真體會。經得住認真體味。

出處 清 張貴勝《遣愁集 卷一 絕倒》:「盧家子年暮而為校書郎‘條眉批’,從對麵托出,耐人尋味。」

14畫中有詩 [ huà zhōng yǒu shī ]

解釋 繪畫當中具有詩意。形容畫畫得很好。

出處 宋 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15龍飛鳳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釋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出處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16活靈活現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解釋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出處 鬱達夫《皋亭山》:「凡此種種,以及香灰療病,娘娘托夢等最近的奇跡,他們都說得活靈活現。」

17意味深長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釋 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出處 宋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18鐵畫銀鉤 [ tiě huà yín gōu ]

解釋 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剛鍵柔美。

出處 唐 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19妙手丹青 [ miào shǒu dān qīng ]

解釋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繪畫的顏料,比喻繪畫的藝術。指優秀的畫家。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莊濯江尋妙手丹青畫了一幅‘登高送別圖’,在會諸人,都做了詩。」

20筆走龍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解釋 筆一揮動就能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

出處 唐 李白《草書歌行》:「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隻見龍蛇走。」

21點指畫字 [ diǎn zhǐ huà zì ]

解釋 指在合同文約或供詞上按手印簽字畫押。

出處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家禮·婚禮》:「諸婚娶兩家,並用點指畫字,寫立合同文約,明白具載往回聘禮。」

22下筆有神 [ xià bǐ yǒu shén ]

解釋 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湧,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寫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筆如神」、「下筆如有神」。

出處 唐·王勃《綿州北亭公宴序》:「五際飛文,想群眾之不讓;一言留贈,知下筆之有神。」

23銀鉤鐵畫 [ yín gōu tiě huà ]

解釋 同「鐵畫銀鉤」。

出處 唐·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24銀鉤玉唾 [ yín gōu yù tuò ]

解釋 比喻他人的書法筆畫有如銀鉤,遒勁有力;言談有如吐玉,彌足珍貴。

出處 宋·黃庭堅《次韻錢穆父贈鬆扇》:「銀鉤玉唾明繭紙,鬆蓮輕涼並送似。」

25畫龍刻鵠 [ huà lóng kè hú ]

解釋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同「畫虎刻鵠」。

出處 清 唐孫華《送吳振西北遊》詩:「東箭南金誰國士,畫龍刻鵠半虛名。」

26畫水鏤冰 [ huà shuǐ lòu bīng ]

解釋 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 漢 桓譚《新論》:「畫水鏤冰,與時消釋。」

27沉著痛快 [ chén zhuó tòng kuài ]

解釋 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沉著痛快。」

28龍蛇飛動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解釋 仿佛龍飛騰,蛇遊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出處 宋 蘇軾《西江月 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29筆底春風 [ bǐ dǐ chūn fēng ]

解釋 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出處 元 黃溍《瑤池春宴圖》詩:「西飛青雀幾時還,貝闕琳宮縹緲間,筆底春風殊未老,蟠桃積核已如山。」

30畫脂鏤冰 [ huà zhī lòu bīng ]

解釋 鏤:雕刻。在沒脂上繪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殊路》:「故內無其質而外學其文,雖有賢師良友,若畫脂鏤冰,費日損功。」

31揮毫落紙 [ huī háo luò zhǐ ]

解釋 毫:毛筆。指寫字或作畫。

出處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揮毫落紙如雲煙。」

32畫沙聚米 [ huà shā jù mǐ ]

解釋 在沙上畫地圖,聚米為山穀,指畫軍事形勢,運籌決策。

出處 清 錢謙益《李秀東六十壽序》:「[餘]與之規輿圖,講戰守,畫沙聚米,方略井然。」

33筆墨橫姿 [ bǐ mò héng zī ]

解釋 指書畫詩文美妙多姿。

出處 清 伍崇曜《〈陶庵夢憶〉跋》:「雖間涉遊戲三昧,而奇情壯采,議論風生,筆墨橫姿,幾令讀者心目俱眩,亦異才也。」

34揮翰成風 [ huī hàn chéng fēng ]

解釋 翰:鳥毛,指毛筆。握筆寫字,腕下生風。形容寫字作畫極為快捷和熟練。

出處 清·李漁《意中緣·名逋》:「終日價揮翰成風,潑墨如雨,給不盡好事之求。」

35排奡縱橫 [ pái ào zòng héng ]

解釋 排奡:矯健的樣子。指詩文書畫筆力矯健奔放,不受約束

出處 《清史稿·髡殘傳》:「道濟排奡縱橫,以奔放勝;髡殘沉著痛快,以謹嚴勝。」

36丹青不渝 [ dān qīng bù yú ]

解釋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料,不易褪色。始終不渝,光明顯著。

出處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