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方圓的成語

形容方圓的成語


1外圓內方 [ wài yuán nèi fāng ]

解釋 形容外表隨和;內裏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2言方行圓 [ yán fāng xíng yuán ]

解釋 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交際》:「凡今之人,言方行圓,口正心邪。」

3智圓行方 [ zhì yuán xíng fāng ]

解釋 圓:圓滿,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識要廣博周備,行事要方正不苟。

出處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誌欲大;智欲圓,行欲方。」

4方底圓蓋 [ fāng dǐ yuán gài ]

解釋 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

5削方為圓 [ xiāo fāng wéi yuán ]

解釋 雕琢方正為滾圓。比喻磨礪個性,改變不良行為。

出處 《晉書·熊遠傳》:「遂便世人削方為圓,撓直為曲。」

6隨方就圓 [ suí fāng jiù yuán ]

解釋 處事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待人隨和而不固執。

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好使的錢,你好隨的方就的圓,可又分的愚別的賢。」

7規圓矩方 [ guī yuán jǔ fāng ]

解釋 比喻夠標準,合法度。

出處 《漢書·律曆誌上》:「夫推曆生律製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

8枘鑿方圓 [ ruì záo fāng yuán ]

解釋 枘、鑿,榫頭與卯眼。一方一圓,則無法投合。比喻不調協,扞格不入。

出處 明吾邱瑞《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9方領圓冠 [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

解釋 方形的衣領和圓形的帽冠,為古代儒生的服飾。亦借指儒生。

出處 南朝·梁·何遜《七召·儒學》:「方領圓冠,金口木舌。談章句之遠旨,構紛綸之雅說。」

10方鑿圓枘 [ fāng záo yuán ruì ]

解釋 鑿:榫眼;枘:榫頭。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出處 戰國·楚·宋玉《九辨》:「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11戴圓履方 [ dài yuán lǚ fāng ]

解釋 履:踩著;圓、方:古人以為天圓地方。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內能治身,外能得人。」

12圓首方足 [ yuán shǒu fāng zú ]

解釋 代指人類。

出處 《淮南子·精神訓》:「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13圓顱方趾 [ yuán lú fāng zhǐ ]

解釋 方腳圓頭。指人類。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精神訓》:「故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14圓孔方木 [ yuán kǒng fāng mù ]

解釋 把方木頭放到圓孔裏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

15鑿圓枘方 [ záo yuán ruì fāng ]

解釋 鑿:榫卯;枘:榫頭。榫眼是圓的,榫頭卻是方的。比喻雙方齟齬不合。

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16文圓質方 [ wén yuán zhì fāng ]

解釋 謂外表隨和而內心方正。

17指方畫圓 [ zhǐ fāng huà yuán ]

解釋 謂談論時以手指比畫。

出處 明·宋濂《王府君墓誌銘》:「或共其議論,輒掀眉吐氣,指方畫圓,滾滾數千言不休。」

18毀方投圓 [ huǐ fāng tóu yuán ]

解釋 比喻拋棄立身行事準則,曲意投合別人。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漢過》:「毀方投圓,麵從響應者,謂之‘絕倫之秀’。」

19斫方為圓 [ zhuó fāng wéi yuán ]

解釋 斫:砍,削。把方的東西砍削成圓的。比喻人變方正為圓滑。

出處 漢·荀悅《漢紀·成帝紀》:「撓直為曲,斫方為圓,穢素絲之潔,推亮直之心。」

20方圓可施 [ fāng yuán kě shī ]

解釋 施:施行,實施。方圓都能適應。比喻具有多方麵的才能。

出處 《南齊書·沈憲傳》:「補烏程令,甚著政績。太守褚淵歎之,曰:‘此人方圓可施。’」

21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解釋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入:融洽。

出處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後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入。」

22不成方圓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解釋 方圓:借指規矩。形容言語行動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3外方內圓 [ wài fāng nèi yuán ]

解釋 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出處 《後漢書·致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圓),朋黨奸,罔上害人。」

24方枘圓鑿 [ fāng ruì yuán záo ]

解釋 枘:榫頭;圓鑿:圓榫眼;卯眼。方形的榫頭;圓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適宜。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

25方足圓顱 [ fāng zú yuán lú ]

解釋 方形腳、圓形頭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類。同「方趾圓顱」。

出處 《陳書 高祖紀上》:「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圓顱,萬不遺一。」

26隨圓就方 [ suí yuán jiù fāng ]

解釋 同「隨方就圓」。

出處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恭孝儀王大節》:「濮祖之後,性比山麋,貌同野瘦,隨圓就方,似無惟有。」

27刓方為圓 [ wán fāng wéi yuán ]

解釋 《楚辭 九章 懷沙》:「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為圜,……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圓」。把方的削成圓的。比喻改變忠直之性,隨俗俯仰。

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懷沙》:「刓方以為圓兮,常度未替。」

28圓鑿方枘 [ yuán záo fāng ruì ]

解釋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知其齟齬而難入。」

29圓頂方趾 [ yuán dǐng fāng zhǐ ]

解釋 同「圓首方足」。

出處 清·龔自珍《〈升平分類讀史雅詩〉自序》:「彼非圓頂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30方趾圓顱 [ fāng zhǐ yuán lú ]

解釋 趾:腳;顱:頭。方趾圓頭;原指人的腳和頭;代指人類。

出處 《南史 陳紀上 高祖》:「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圓顱,萬不遺一。」

31枘圓鑿方 [ ruì yuán záo fāng ]

解釋 比喻不調協,扞格不入。參見「枘鑿方圓」。

出處 《好逑傳》第十五回:「不過冥冥中若無作合,則日東月西,何緣相會,枘圓鑿方,入於參差。」

32隨方逐圓 [ suí fāng zhú yuán ]

解釋 ①謂立身行事無定則。②根據物體的形狀、地形的高低等作出與之相適應的設計構造。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8回:「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隨方逐圓,不以廉恥為重。」

33方圓殊趣 [ fāng yuán shū qù ]

解釋 殊趣:不同的意趣。因方圓形狀各異,意趣大相徑庭。比喻人或事物各異,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出處 《宋書·禮誌一》:「今者見生,或年在扞格,方圓殊趣,宜聽其去就,各從所安。」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