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帶置字的成語

形容帶置字的成語


1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釋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2置之度外 [ zhì zhī dù wài ]

解釋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3置若罔聞 [ zhì ruò wǎng wén ]

解釋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隻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4置之不理 [ zhì zhī bù lǐ ]

解釋 置:放。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處 清 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

5置身事外 [ zhì shēn shì wài ]

解釋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6無可置疑 [ wú kě zhì yí ]

解釋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出處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二節:「戰國時某些地區已能製鋼,無可置疑。」

7一笑置之 [ yī xiào zhì zhī ]

解釋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邊了;表示不當一回事。

出處 宋 陸遊《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8不容置喙 [ bù róng zhì huì ]

解釋 置:安放;喙:嘴。不許在一旁插嘴。

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不容置喙。」

9漠然置之 [ mò rán zhì zhī ]

解釋 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事態度冷淡;不關心;不理不睬。

出處 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10無庸置疑 [ wú yōng zhì yí ]

解釋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無庸置疑,處在他眼下的地位,這種被別人關懷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11無庸置辯 [ wú yōng zhì biàn ]

解釋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用不著爭辯。

出處 郭沫若《抗戰以來的文藝思潮》:「尊重民族形式並不是複古,那是無庸置辯的。」

12別置一喙 [ bié zhì yī huì ]

解釋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見。

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此等書不知出於何傖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誑世之聾瞽。人家子弟,輒奉以為聖經賢傳,不敢別置一喙,聞人出一議,輒搖手閉目,以為侮聖人之言。」

13不容置辯 [ bù róng zhì biàn ]

解釋 置:安放。不容許別人進行辯解。指沒有辯護的餘地。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後至,不容置辯,立斬之。」

14無從置喙 [ wú cóng zhì huì ]

解釋 沒有話可說,沒有可插嘴的。

出處 清·慶蘭《瑩窗異草三編·寵眉叟》:「盧年禾三旬,斷獄精嚴,令人無從置喙。」

15淡然置之 [ dàn rán zhì zhī ]

解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出處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不過他經的大風大浪太多,雖未到寵辱不驚,名利皆忘的境地,卻已能不動聲色,淡然置之。」

16推誠置腹 [ tuī chéng zhì fù ]

解釋 同「推心置腹」。

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吾推誠置腹,何愁彼不賓服?」

17置錐之地 [ zhì zhuī zhī dì ]

解釋 置:放。錐:錐子。插錐子的地方。形容極小的地方。亦作「立錐之地」。

出處 《莊子·盜蹠》:「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18置水之情 [ zhì shuǐ zhī qíng ]

解釋 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龐參傳》:「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19姑置勿論 [ gū zhì wù lùn ]

解釋 姑:姑且。置:放在一邊。姑且放在一邊不去談論。亦作「姑置不論」、「姑置勿陳」。

20冠履倒置 [ guān lǚ dào zhì ]

解釋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出處 清 趙翼《廿二史劄記》第22卷:「明宗之於強藩已多所包容,不能製馭矣。至石晉尤甚,幾有冠履倒置之勢。」

21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22立錐之地 [ lì zhuī zhī dì ]

解釋 立錐:插錐子。指插錐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極小的地方。也作「置錐之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

23束之高閣 [ shù zhī gāo gé ]

解釋 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出處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24置之腦後 [ zhì zhī nǎo hòu ]

解釋 放在一邊不再想起。

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黃二人自問無愧,遂亦置之腦後。」

25不置可否 [ bù zhì kě fǒu ]

解釋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出處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於政事無所可否。」

26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解釋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出處 金 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番,則亦未嚐不本末倒置。」

27難以置信 [ nán yǐ zhì xìn ]

解釋 不容易相信。

出處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麵,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28輕重倒置 [ qīng zhòng dào zhì ]

解釋 置:放;擺。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擺顛倒了。

出處 宋 劉安世《盡言集》:「輕重倒置,有害政體。」

29貧無立錐 [ pín wú lì zhuī ]

解釋 窮得連插錐子的地方都沒有。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誌》:「富者田連阡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30置之不顧 [ zhì zhī bù gù ]

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它;顧:照管;注意。放在那兒不管。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那薛蟠得了寶蟾,如獲珍寶,一概都置之不顧。」

31不容置疑 [ bù róng zhì yí ]

解釋 容:容許;疑:懷疑。不容許有什麼懷疑。指真實、正確和可靠。

出處 宋 陸遊《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32毫不關心 [ háo bù guān xīn ]

解釋 對人對事態度冷淡,絲毫不在意。

出處 鄧小平《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對群眾利益毫不關心,而盡情地耗費人力和物力。」

33無可置辯 [ wú kě zhì biàn ]

解釋 沒有什麼可爭辨的。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此譬至明,以詰形家,亦無可置辯。」

34毫不在意 [ háo bù zài yì ]

解釋 絲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一回:「我佛原是個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35毋庸置疑 [ wú yōng zhì yí ]

解釋 毋庸:不必。不必懷疑。

出處 柯崗《逐鹿中原》第七章:「勝利仍操我手,這是毋庸置疑的。」

36措置裕如 [ cuò zhì yù rú ]

解釋 措置:安排、料理;裕如:從容不迫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從容不費力氣;又完成得很好。

出處 漢 揚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雖山川丘陵,草木鳥獸,裕如也。」

37安身之處 [ ān shēn zhī chù ]

解釋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38貧無置錐 [ pín wú zhì zhuī ]

解釋 猶言貧無立錐。語本《莊子·盜蹠》:「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出處 語出《莊子·盜蹠》:「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39置之死地 [ zhì zhī sǐ dì ]

解釋 有意使人處於無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出處 《孫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40置之高閣 [ zhì zhī gāo gé ]

解釋 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出處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41置諸高閣 [ zhì zhū gāo gé ]

解釋 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出處 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幹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

42不屑置辯 [ bù xiè zhì biàn ]

解釋 屑:認為值得;置辯:辯論,申辯。認為不值得分辯。

出處 魯迅《孔乙己》:「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43不理不睬 [ bù lǐ bù cǎi ]

解釋 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麵罩重霜的不發一言,任憑這邊賠盡小心,那邊隻是不理不睬。」

44奮勇前進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解釋 奮:發揚。鼓起勇氣,一直向前。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齊鳴鼓,鼓聲如雷,各各奮勇前進。」

45投閑置散 [ tóu xián zhì sàn ]

解釋 投、置:安放;閑、散:沒有事幹。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職位或沒有安排工作。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

46高自標置 [ gāo zì biāo zhì ]

解釋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處 《晉書 劉惔傳》:「溫曰:‘第一複誰?’曰:‘故在我輩。’其高自標置如此。」

47置而不問 [ zhì ér bù wèn ]

解釋 置:設置。對設置任命的官員放在一旁不再過問。指對事情不加過問。

出處 宋·蘇軾《漢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嗇夫,才之過人者也,才者遺而不錄,不才者置而不問,則事之不廢壞者有幾?」

48頭足倒置 [ tóu zú dào zhì ]

解釋 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係。

49置諸度外 [ zhì zhū dù wài ]

解釋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出處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慮得很純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諸度外的。」

50束置高閣 [ shù zhì gāo gé ]

解釋 同「束之高閣」。

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序》:「至於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束置高閣,視如糟粕。」

51無可置喙 [ wú kě zhì huì ]

解釋 猶言沒話可說。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8回:「則上下猜疑盡釋,讒口無可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豈不善哉!」

52無置錐地 [ wú zhì zhuī dì ]

解釋 見「無立錐之地」。

出處 唐·韋應物《答故人見諭》詩:「況本濩落人,歸無置錐地。」

53置之不問 [ zhì zhī bù wèn ]

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聖上置之不問。」

54置之弗論 [ zhì zhī fú lùn ]

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出處 魯迅《無常》:「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隻得姑且置之弗論了。」

55不置褒貶 [ bù zhì bāo biǎn ]

解釋 置:安放,這裏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讚,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操嚐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隻取筆於門上一‘活’字而去。」

56置之不論 [ zhì zhī bù lùn ]

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出處 魯迅《文藝和革命》:「這之前,有時恐怕也有青年潛入宣傳,工人起來暗助,但這些人們大抵已經死掉,或則無從查考了,置之不論。」

57置水不漏 [ zhì shuǐ bù lòu ]

解釋 置:安放。放著的水一滴也不漏掉。形容說話行事縝密,毫無差錯。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錄》第114卷:「今有學者在某門者,其於考理,非不精當,說得來置水不漏,真是理會得好。」

58置水之清 [ zhì shuǐ zhī qīng ]

解釋 置:放。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出處 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勵,則人知敬。」

59倒置幹戈 [ dào zhì gān gē ]

解釋 倒著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幹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複用兵。」

60高自位置 [ gāo zì wèi zhì ]

解釋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姑妄聽之二》:「狂生某者,性悖妄,詆訾今古,高自位置。」

61置酒高會 [ zhì jiǔ gāo huì ]

解釋 置:設,辦。舉行盛大宴會。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漢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貨賂。置酒高會。」

62讚歎不置 [ zàn tàn bù zhì ]

63無立錐之地 [ wú lì zhuī zhī dì ]

解釋 沒有立錐子的地方。比喻連極小的地方也沒有。後常形容貧窮。

出處 《莊子 盜蹠》:「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呂氏春秋 為欲》:「無立錐之地,至貧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