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這句話很有道理的成語

形容這句話很有道理的成語


1頭頭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後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清楚;道理充分;麵麵俱到。

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2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解釋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3顯而易見 [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釋 顯:明顯。很明顯;極容易看清。

出處 宋 王安石《洪範傳》:「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難知,莫若質諸天物之顯而易見,且可以為戒也。」

4茅塞頓開 [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釋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裏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5入情入理 [ rù qíng rù lǐ ]

解釋 形容合乎情況和道理。入:合乎。

出處 明 張岱《陶庵夢憶 柳敬亭說書》:「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6言之成理 [ yán zhī chéng lǐ ]

解釋 之:代詞;指所說的事。講話講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7言之有理 [ yán zhī yǒu lǐ ]

解釋 說的話有道理。

出處 明 無心子《金雀記 守貞》:「還是左兄言之有理,極是曲體人情。」

8文以載道 [ wén yǐ zài dào ]

解釋 載:裝載,引伸為闡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

出處 宋 周敦頤《通書 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9妙言要道 [ miào yán yào dào ]

解釋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處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宮室之疾,食色之害,宜聽妙言要道,以疏神導體。」

10闡幽明微 [ chǎn yōu míng wēi ]

解釋 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孝子》:「司風教者,重務良多,無暇彰表,則闡幽明微。」

11詞嚴義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措詞嚴肅,道理正當。

出處 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諡武宣劉公神道碑》:「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

12顛撲不磨 [ diān pū bù mó ]

解釋 見「顛撲不破」。

出處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你不信,試看將來不遠的,便應有一個窮源反本、顛撲不磨的定論。」

13名正理順 [ míng zhèng lǐ shùn ]

解釋 謂名義正當,合乎道理。

出處 唐·顏真卿《請複七聖諡號狀》:「高祖諡太武,用漢製;太宗諡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順,垂之無窮。」

14洞徹事理 [ dòng chè shì lǐ ]

解釋 洞徹:透徹,深遠;理:道理,規律。深入透徹了解事物規律。

15不言而諭 [ bù yán ér yù ]

解釋 言:解釋,說明。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

出處 宋 蘇軾《卻鼠刀銘》:「嗚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諭,是亦何勞。」

16言之有禮 [ yán zhī yǒu lǐ ]

解釋 說的話有道理。

17攧撲不破 [ diān pū bù pò ]

解釋 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

18義正辭約 [ yì zhèng cí yuē ]

解釋 道理嚴正公允,措詞簡煉。亦作「辭順理正」。

19至德要道 [ zhì dé yào dào ]

解釋 至:極,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出處 《孝經·開宗明義》:「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20通元識微 [ tōng yuán shí wēi ]

解釋 通曉玄奧微妙的道理。

出處 明·張居正《禮樂記》:「孔子睹廟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識微之士,能於器數之間,仰溯聖人之蘊者,則有司存焉。」

21析精剖微 [ xī jīng pōu wēi ]

解釋 指剖析精微深奧的道理。

出處 清惲敬《讀一》:「蓋知者至廣極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22高深莫測 [ gāo shēn mò cè ]

解釋 究竟高深到什麼程度無法推測。形容摸不準;度量不得。莫:不。測:估測。

出處 宋 高似孫《緯略 沃焦山》引《物類相感誌》:「沃焦山,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

23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24一針見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釋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常用來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能抓住本質;切中要害。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郭玉傳》:「一針即瘥。」

25諱莫如深 [ huì mò rú shēn ]

解釋 諱:瞞著不說;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隱瞞不言。後比喻隱瞞得非常嚴;唯恐別人知道。

出處 《穀梁傳 莊公三十二年》:「何也?諱莫如深,深則隱。苟有所見,莫如深也。」

26模棱兩可 [ mó léng liǎng kě ]

解釋 模棱:說話處事含混;兩可:這樣也行;那樣也行。形容對事情的兩麵沒有明確的態度或主張。

出處 《舊唐書 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27名正言順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解釋 名正:名義或名分正當;言順:道理講得通。指名分或名義正當說起話來便順理;逆理也講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當的理由。

出處 春秋 孔子《論語 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28不在話下 [ bù zài huà xià ]

解釋 原多用於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四折:「以下各隨次第加官賜賞,這且不在話下。」

29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30有目共睹 [ yǒu mù gòng dǔ ]

解釋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雲在天,有目共睹。」

31有條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釋 紊:亂。有條理;不紊亂。

出處 【出處】《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32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釋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後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

出處 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33微言大義 [ wēi yán dà yì ]

解釋 包含在精微語言裏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後指深遠或深刻的意義。

出處 清 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大義,苟非工大積久,能見本體。」

34據理力爭 [ jù lǐ lì zhēng ]

解釋 據:依據;按照。依據正確的道理;盡力爭取。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陽固傳》:「崇雖貴盛,固據理不撓,談者欣焉。」

35麵麵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釋 俱:都。各方麵都照顧到。也指雖然各方麵都照顧到;但重點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辦起事來亦就麵麵俱到了。」

36通情達理 [ tōng qíng dá lǐ ]

解釋 對事理認識得透徹、明了。指說話、做事很講情理。通、達:明白、通曉。通達人情事理。

出處 清 天花才子《後西遊記》:「還是這位師兄通情達理,請坐奉茶。」

37昭然若揭 [ zhāo rán ruò jiē ]

解釋 昭然:明明白白的樣子;揭:高舉。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顯。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38可想而知 [ kě xiǎng ér zhī ]

解釋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39一板一眼 [ yī bǎn yī yǎn ]

解釋 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40井井有條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釋 井井: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出處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41至理名言 [ zhì lǐ míng yán ]

解釋 至理:最正確的道理;名言:精辟;有價值的話。最正確、最有價值的話。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俗語雲‘揭債要忍,還債要狠。’這兩句話不是聖經傳賢,卻是至理名言。」

42井然有序 [ jǐng rán yǒu xù ]

解釋 井然:整整齊齊的樣子。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

出處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製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43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釋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出處 明 薑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44一望而知 [ yī wàng ér zhī ]

解釋 一看就明白。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又說了一回話,大約言語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45以理服人 [ yǐ lǐ fú rén ]

解釋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6圖窮匕見 [ tú qióng bǐ xiàn ]

解釋 比喻到最後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47顛撲不破 [ diān pū bù pò ]

解釋 顛:跌倒;撲:拍打。無論怎樣摔打都不會破。形容理論、學說等完全正確;無可辯駁。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既能體之而樂,則亦不患不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不破,絕滲漏,無病敗耳。」

48字字珠璣 [ zì zì zhū jī ]

解釋 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談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美。珠璣:珠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任憑是篇篇錦繡,字字珠璣,會不上一名進士。」

49金玉良言 [ jīn yù liáng yán ]

解釋 金、玉:比喻十分珍貴。良言:好話。比喻寶貴的勸告或教誨。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銘之肺腑。」

50彰明較著 [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

解釋 極其明顯。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51如墮煙海 [ rú duò yān hǎi ]

解釋 好像掉在煙霧彌漫的大海裏。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

52辭嚴義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53振聾發聵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釋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54言近旨遠 [ yán jìn zhǐ yuǎn ]

解釋 旨:題旨;所要表達的意思。言語雖然淺近;含意卻很深遠。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55義正辭嚴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釋 義:道理;辭:言辭。理由正當充足;言辭嚴正有力。

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56因人而異 [ yīn rén ér yì ]

解釋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出處 魯迅《準風月談·難得糊塗》:「然而風格和情緒、傾向之類,不但因人而異,而且因事而異,因時而異。」

57一語中的 [ yī yǔ zhōng de ]

解釋 見「一語破的」。

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一語中的,抓住了要害。」

58發聾振聵 [ fā lóng zhèn kuì ]

解釋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也能聽到。發:開啟;振:振動;聵:耳聾。比喻言論文章等喚醒麻木糊塗的;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

出處 清 蕊珠舊史《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誌》:「如洛鍾之應銅山,蒲牢夜半鳴,足以發聾振聵。」

59如墮煙霧 [ rú duò yān wù ]

解釋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後以「如墮煙霧」、「如墮煙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領或認不清方向。

出處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

60無庸贅述 [ wú yōng zhuì shù ]

解釋 用不著多說。

61盜亦有道 [ dào yì yǒu dào ]

解釋 強盜也有強盜的一套道理;做強盜的人;有時也講道義。

出處 莊周《莊子 胠篋》:「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

62言之有據 [ yán zhī yǒu jù ]

解釋 說話和寫文章有充分的證據或事實根據。

63義正詞嚴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釋 義:道理。詞:言辭。道理正當公允,嚴肅的措詞。亦作「義正辭嚴」、「辭嚴義正」、「辭嚴意正」、「詞嚴理正」、「正義嚴辭」。

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子玄之論,義正詞嚴,聖人複起,弗能易矣。」

64持之有故 [ chí zhī yǒu gù ]

解釋 持:持論;立論;故:根據。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根據。

出處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65醍醐灌頂 [ tí hú guàn dǐng ]

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66不可言傳 [ bù kě yán chuán ]

解釋 言:言語。指對某些事理隻能揣摩領悟,不能用言語來表達。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諸法寂滅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為人? 明 圓極居頂《續傳燈錄》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證不可以言傳。

67金玉之言 [ jīn yù zhī yán ]

解釋 金玉:黃金和美玉。象黃金美玉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銘之肺腑。」

68貫通融會 [ guàn tōng róng huì ]

解釋 猶言融會貫通。

出處 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學,講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寢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貫通融會,美在其中,不勞外索。」

69辭嚴意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同「辭嚴義正」。

出處 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辭嚴意正質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

70貫穿融會 [ guàn chuān róng huì ]

解釋 見「貫通融會」。

出處 清·戴名世《方舟傳》;「年十四五,盡通六經諸史及百家之書,貫穿融會,發揮為義理之文,窮微闡幽,務明其所以然之故。」

71煥然冰釋 [ huàn rán bīng shì ]

解釋 煥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熱消融一般。多比喻疑慮、誤會、隔閡等很快消除。

出處 《清史稿·梅文鼎傳》:「複取《授時曆草》觀之,乃煥然冰釋,駘名異而實同,非徒似之而已。」

72通幽洞微 [ tōng yōu dòng wēi ]

解釋 通曉、洞察幽深而細微的道理。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佛光滿禪師法嗣》:「並鉤深索隱,通幽洞微。」

73衡情酌理 [ héng qíng zhuó lǐ ]

解釋 估量情況,斟酌道理。

出處 《宦海》第四回:「這兩位師老爺援古證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個巴字。」

74闡幽探賾 [ chǎn yōu tàn zé ]

解釋 闡;闡明;賾:幽深莫測。闡明和探究深奧精微的道理。

出處 明·唐順之《吳儒人挽詩》序:「豈史主於紀大而略小,詩主於闡幽探賾,其為教一而其為體則異耶。」

75孕大含深 [ yùn dà hán shēn ]

解釋 孕:包涵。包含著博大精深的道理。

出處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於是乎孕大含深,貫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氣泰。」

76理正詞直 [ lǐ zhèng cí zhí ]

解釋 道理正當,言詞樸直。

出處 宋·樓鑰《答綦君更生論文書》:「心平氣和,理正詞直,然後為文之體,可以追配古作。」

77詞言義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詞: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78詞嚴義密 [ cí yán yì mì ]

解釋 措詞嚴謹,道理周密。

出處 《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宋朝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詞嚴義密,無餘蘊。」

79彰明昭著 [ zhāng míng zhāo zhe ]

解釋 猶彰明較著。

80入理切情 [ rù lǐ qiē qíng ]

解釋 合乎道理,切合實情。

出處 清·惲敬《與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攜遊屐,是以逸情遠興,蒼莽而來,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暢也。」

81神會心融 [ shén huì xīn róng ]

解釋 猶言融會貫通。

出處 明·宋濂《無隱君子東陽陳先生鹿皮子墓誌銘》:「餘悉屏去傳注,獨取遺經,精思至四十春秋,一旦神會心融,灼見聖賢之大指。」

82圖窮匕首見 [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

解釋 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出處 《戰國策 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