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樸實無華的成語

形容樸實無華的成語


1文質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釋 原義為人的文采和本質都很適宜。後形容言談舉止斯文閑雅。彬彬:配合諧調。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樸實無華 [ pǔ shí wú huá ]

解釋 質樸實在而不浮華。

出處 巴金《〈爝火集〉後記》:「他隻是平鋪直敘,樸實無華地講會見的事情。」

3溫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釋 原指態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溫柔:溫和柔順;敦:誠懇。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經解》:「入其國,其教不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4沉厚寡言 [ chén hòu guǎ yán ]

解釋 樸實穩重,不愛多說話。同「沉重少言」。

出處 《舊五代史 梁書 末帝本紀上》:「美容儀,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5沉重寡言 [ chén zhòng guǎ yán ]

解釋 樸實穩重,不愛多說話。同「沉重少言」。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 陳同甫談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誤發,若醒而悟,必殺我滅口。」

6還淳返樸 [ huán chún fǎn pǔ ]

解釋 回複到人本來的淳厚、樸實的狀態或本性。

出處 《梁書·明山賓傳》:「處士阮孝緒聞之,歎曰:‘此言足使還淳還樸,激薄停澆矣。」

7彬彬文質 [ bīn bīn wén zhì ]

解釋 彬彬:配合諧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繡襦記·催子趙試>》:「知本末,重綱常,彬彬文質好行藏。」

8還淳反樸 [ hái chún fǎn pǔ ]

解釋 同「還淳反樸」。

出處 《梁書·明山賓傳》:「處士阮孝緒聞之,歎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9反樸還淳 [ fǎn pǔ hái chún ]

解釋 複歸於樸實、淳正。

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樸還淳,而見諸行事之實乎;抑將美其言辭,而徒以譊譊於世也?」

10還樸反古 [ hái pǔ fǎn gǔ ]

解釋 見「還淳反古」。

出處 《陳書·周弘正傳》:「夫文質遞變,澆淳相革,還樸反古,今也其時。」

11反正還淳 [ fǎn zhèng hái chún ]

解釋 見「反樸還淳」。

出處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張羅峰》:「今乃人人侈用,一變至此,誠不可不反正還淳。」

12還淳反素 [ hái chún fǎn sù ]

解釋 同「還淳反樸」。

出處 《周書·蘇綽傳》:「先王之所以移風易俗,還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莫不由此。」

13還醇返樸 [ hái chún fǎn pǔ ]

解釋 同「還淳反樸」。

出處 胡樸安《序》:「玄宗雅尚儒術,崇實黜華,群臣亦厭虛浮,還醇返樸。」

14樸訥誠篤 [ pǔ nè chéng dǔ ]

解釋 為人樸實敦厚,不善言詞。

出處 《聊齋誌異 蕙芳》:「馬生其名混,其業褻,蕙芳奚取哉?於此見仙人之貴樸訥誠篤也。」

15不同凡響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解釋 凡響:平凡的音樂;不同於平凡的音樂。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後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雙炯炯的攝人魂魄的眼睛,聰明的人一定會看出這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

16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出處 明 李楨《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17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解釋 泛指平庸的人。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

18粗茶淡飯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釋 粗:粗糙;淡飯:指沒有多少下飯的菜。指粗糙簡單的飯食;形容生活儉樸清苦。也作「淡飯粗茶」。

出處 宋 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自號四休居士。山穀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

19平淡無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釋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麼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20平鋪直敘 [ píng pū zhí xù ]

解釋 平:沒有起伏;鋪:鋪陳;直:沒有曲折;敘:敘述。形容說話、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了當地敘述。也指說話;寫文章平平淡淡;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處 明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 具品 狐裘》:「記孟嚐君事,平鋪直敘,祥略稍未得法。」

21一表非凡 [ yī biǎo fēi fán ]

解釋 儀表和普通人不一樣。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氣度不凡;氣宇軒昂。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適才有東土大唐差來拜佛取經的一個和尚,倒換關文,卻一表非凡。」

22返樸還淳 [ fǎn pǔ huán chún ]

解釋 返:返回,還。樸:樸實。淳:誠實,厚道。指恢複原始的誠實和樸實厚道的社會風氣。

出處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則神清誌靜;用之治國,則返樸還淳。」

23不見經傳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解釋 經傳:指經典的著作。經傳裏沒有記載;也指人或事物沒多大名氣;又指說話或行文沒有書本根據。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六卷:「俗語雲:‘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三字雖不見於經傳,卻亦甚雅。」

24綠衣使者 [ lǜ yī shǐ zhě ]

解釋 原指鸚鵡,近代稱郵遞員。

出處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鸚鵡告事》:「其時仆妾輩並無所覺,惟有鸚鵡一隻在堂前架上。……封鸚鵡為‘綠衣使者’。」

25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解釋 質量中等或低於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處 錢鍾書《圍城》:「像現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為負擔這也是頂好的,至少是頂舒服的。」

26沉重少言 [ chén zhòng shǎo yán ]

解釋 樸實穩重,不愛多說話。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出處 《魏書·道武七王傳·河南王曜傳》:「少有父風,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

27樸素無華 [ pǔ sù wú huá ]

解釋 儉樸:不浮華。

出處 《元史·烏古孫澤傳》:「常曰:‘士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身一布袍數年,妻子樸素無華,人皆言之,澤不以為意也。」

28文質斌斌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釋 見「文質彬彬」。

出處 《南史·庾杲之劉懷珍等傳論》:「懷珍宗族文質斌斌,自宋至梁,時移三代,或從隱節取高。」

29碌碌無奇 [ lù lù wú qí ]

解釋 平凡,無特殊才能。

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眾,碌碌無奇。」

30質樸無華 [ zhì pǔ wú huá ]

解釋 質樸:樸實;華:華麗,華而不實。樸實而毫不虛誇。

出處 林語堂《蕭伯納一席談》:「然而一見其為人,又是質樸無華的文人本色。」

31凡夫肉眼 [ fán fū ròu yǎn ]

解釋 比喻缺乏觀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見識。

出處 《法華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 唐·玄奘譯《讚彌勒四禮文》:「凡夫肉眼未曾識,為現千尺一金軀。」

32無名小輩 [ wú míng xiǎo bèi ]

解釋 對平凡人物的蔑稱。

出處 《龍圖耳象》第92回:「俺隻道是藍驍那廝,原來是個無名小輩!」

33破觚為圓 [ pò gū wéi yuán ]

解釋 觚:棱角。毀方為圓。比喻去嚴刑而從簡政。

出處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縛虎手》:「又用事皆破觚為圓,挫剛成柔,如為有功者,昔人所謂縛虎手也。」

34還淳反古 [ hái chún fǎn gǔ ]

解釋 謂回複到原來的淳厚古樸的狀態。

出處 《宋書·孔琳之傳論》:「先宜削華止偽,還淳反古,抵璧幽峰,捐珠清壑。」

35抱樸含真 [ bào pǔ hán zhēn ]

解釋 抱:保;樸: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並蘊含樸素、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汙、損傷人的天性。

出處 《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晉 陶潛《勸農》:「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36常鱗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釋 一般的魚類、貝類。比喻平凡的人。

出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彙儔也。」

37凡桃俗李 [ fán táo sú lǐ ]

解釋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處 明·王冕《題墨梅圖》:「凡桃俗李爭芬芳,隻有老梅心自常。」

38斫雕為樸 [ zhuó diāo wéi pǔ ]

解釋 見「斫雕為樸」。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後漢書·皇後傳序》:「及光武中興,斫雕為樸,六宮稱號,唯皇後及貴人。」

39捐華務實 [ juān huá wù shí ]

解釋 捐:舍棄;務:勉力從事。拋棄浮華,務求樸實。

出處 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禁采供不時詔》:「收豪家之利,籠非膳之翼,為童戲之資,豈所以還風尚本,捐華務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