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效果明顯的成語

形容效果明顯的成語


1立竿見影 [ lì gān jiàn yǐng ]

解釋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出處 宋 朱熹《參同契考異》中篇:「立竿見影,呼穀傳響,豈不靈哉!」

2行之有效 [ xíng zhī yǒu xiào ]

解釋 實行起來有成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

出處 西晉 張華《博物誌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達,其論養性法則可施用,大略雲……武帝行之有效。」

3卓有成效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解釋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績效果顯著突出。

出處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訪勸諭著有成效者,縣官備禮親造其廬,重加獎勵。」

4百治百效 [ bǎi zhì bǎi xiào ]

解釋 效:效果,功用。形容醫術高明,效果很好。

出處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一回:「來了一個搖串鈴的道士,說是曾受異人傳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

5對症下藥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解釋 症:病症;下藥:用藥。醫生針對病人的病情開方用藥。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有效措施。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1卷:「克己複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

6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7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8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9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0分秒必爭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釋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出處 柯岩《奇異的書簡 船長》:「我們現在要搞四化,分秒必爭哩!」

11東施效顰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解釋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裏醜女(後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醜(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2適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解釋 恰恰得到相反的結果。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

出處 清 魏源《籌海篇 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禦諸內河不若禦諸海口,禦諸海口不若禦諸外洋。’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13數一數二 [ shǔ yī shǔ èr ]

解釋 不數第一;也數第二。形容突出。

出處 元 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此乃金陵數一數二的歌者,與學士遞一杯。」

14事半功倍 [ shì bàn gōng bèi ]

解釋 使用一半的力卻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費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5捷足先登 [ jié zú xiān dēng ]

解釋 登:方言「得來」的合音。腳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優先達到目的。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16任勞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釋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17通宵達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釋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達:到;旦:天亮。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旦。」

18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9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釋 名:名次;前茅:春秋時楚國用茅草做報警用的旌旗;行軍時拿著走在隊伍的前麵;作為報警的信號;故稱「前茅」。比喻名次掛在前麵。多指考試或競賽等。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

20爐火純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釋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裏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21品學兼優 [ pǐn xué jiān yōu ]

解釋 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都很優秀。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學兼優,閱曆通達的老長輩。」

22金榜題名 [ jīn bǎng tí míng ]

解釋 金榜:科舉時代殿試揭曉的黃榜;題名:寫上名字。名字寫在金榜上。泛指通過考試後被錄取。

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隻一人?’」

23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解釋 扳指頭計數;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 施侍讀閏章》:「海論詩輒為首屈一指。」

24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釋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25豐功偉績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釋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勳和成就。

出處 宋 周行己《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

26手不釋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27翻來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釋 翻:翻轉;覆:轉回。躺在床上來回翻轉身體。形容睡不著覺;也形容事情多次反複。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橫說也如此,豎說也如此,翻來覆去,說都如此。」

28爭分奪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釋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出處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29焚膏繼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釋 點起燈燭;接替日光照明。(焚:燒;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發憤讀書或勤奮學習。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30聽而不聞 [ tīng ér bú wén ]

解釋 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1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 老舍《文藝學徒》:「在他的一幅作品裏,四妙鹹備,樣樣表現著他終生勤學苦練、奮鬥不懈的精神。」

32建功立業 [ jiàn gōng lì yè ]

解釋 建:建立;功:功勳;業:事業。建立功勳和事業。

出處 宋 蘇軾《應製舉上兩製書》:「古之聖賢建功立業、興利捍患,至於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觀。」

33百舉百全 [ bǎi jǔ bǎi quán ]

解釋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郭嘉傳》:「夫智者審於量主,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34磨穿鐵硯 [ mó chuān tiě yàn ]

解釋 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出處 元 範康《竹葉舟》第一折:「坐破寒氈,磨穿鐵硯。自誇經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須憂。」

35一哄而起 [ yī hòng ér qǐ ]

解釋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36如水投石 [ rú shǔ tóu shí ]

解釋 象水潑向石頭,絲毫不入。比喻聽而不聞或言無效果。

出處 宋·楊時《龜山語錄》:「時謝顯道亦在。謝為人誠實,但聰悟不及先生。故明道每言楊君聰明,謝君如水投石,然亦未嚐不稱其善。」

37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解釋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於政事;後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解薑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38以觀後效 [ yǐ guān hòu xiào ]

解釋 後效:以後的效果。指對犯法或犯錯誤的人給予從寬處理後;在一定時期內要觀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現。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安帝紀》:「設張法禁,懇惻分別,而有司惰任,訖不奉行。秋節既立,鷙烏將用,且複重申,以觀後效。」

39目不窺園 [ mù bù kuī yuán ]

解釋 窺:瞥看。原指漢代董仲舒專心治學;幾年中都無暇觀賞花園中的景致。後用以比喻埋頭鑽研;不為外事分心。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麵。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40順風而呼 [ shǔn fēng ér hū ]

解釋 順著風向呼喊,聲音傳得遠,使人聽得清。比喻憑借外力可有較好效果。

出處 《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41疑事無功 [ yí shì wú gōng ]

解釋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會有效果。

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42無冬無夏 [ wú dōng wú xià ]

解釋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出處 《詩經 陳風 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43政簡刑清 [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

解釋 指官吏的政績顯著;社會安定;人民樂業。政簡:施行輕微的賦役或減免繁文縟節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齊太公世家》:「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

44成效卓著 [ chéng xiào zhuó zhù ]

解釋 獲得的成績非常顯著。

45竹籃打水 [ zhú lán dǎ shuǐ ]

解釋 比喻白費氣力,勞而無功。

出處 唐 寒山《詩》:「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裏何曾有?」

46東家效顰 [ dōng jiā xiào pín ]

解釋 見「東施效顰」。

出處 參見「東施效顰」。

47開花結實 [ kāi huā jié shí ]

解釋 見「開華結果」。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56卷:「腹中無滓穢,但有精元氣,淘汰修煉不輟,自然開花結實矣。」

48積思廣益 [ jī sī guǎng yì ]

解釋 指集中眾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集,亦作「積」。

49屢試屢驗 [ lǚ shì lǚ yàn ]

解釋 驗:有效果。多次試驗,都很靈驗。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四卷:「我祖上傳得個落花返枝的法術,屢試屢驗。」

50韋編三絕 [ wéi biān sān jué ]

解釋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51大哄大嗡 [ dà hōng dà wēng ]

解釋 形容動員眾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實際效果並不好。

52以刑去刑 [ yǐ xíng qù xíng ]

解釋 用刑罰遏止刑罰,意謂從重量刑,使百姓畏懼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出處 《商君書·靳令》:「行罰,重其輕者,輕其重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輕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韓非子·飭令篇》無,是其證。」又《去強》:「以刑去刑,國治。」

53以湯沃雪 [ yǐ tāng wò xuě ]

解釋 湯:開水;沃:澆。用開水澆雪。比喻效果明顯。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若以水滅火,若以湯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54卓著成效 [ zhuó zhù chéng xiào ]

解釋 卓著:突出。形容有突出的成績或效果。

出處 梁啟超《王荊公傳》第十章:「則知當時青苗法,實卓著成效,而民之涵濡其澤者既久,雖欲強沒其美而有所不可得也。」

55圓木警枕 [ yuán mù jǐng zhěn ]

解釋 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處 宋·範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56明效大驗 [ míng xiào dà yà ]

解釋 顯著而又巨大的效驗。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禍幾及身,子孫誅絕,此天下之所共見也。是非其明效大驗邪?」

57疑行無成 [ yí xíng wú chéng ]

解釋 疑:懷疑,猶豫。行動猶豫疑慮,就不能成功。

出處 《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58開華結果 [ kāi huá jié guǒ ]

解釋 比喻修養、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

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萬壽普信禪師》:「無影樹栽人不見,開華結果自馨香。」

59朝乾夕惕 [ zhāo qián xī tì ]

解釋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出處 《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60翠綸桂餌 [ cuì lún guì ěr ]

解釋 翠綸:用翡翠鳥羽做釣線;桂餌:用桂花做魚餌。比喻過分追求奢華,並不會有好的結果。

出處 《闕子》:「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黃金之鉤,錯以銀碧,乘翡翠之綸,其持竿處位即是,然其得魚不幾矣。」

61如湯潑蟻 [ rú tāng pō yǐ ]

解釋 湯:沸水。像用熱水去潑螞蟻,一潑即散,既而又聚。比喻效果不明顯。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各處申達表文求救,累次調兵前去征剿交鋒,如湯潑蟻。」

62鳴琴而治 [ míng qín ér zhì ]

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63緣鵠飾玉 [ yuán hú shì yù ]

解釋 緣鵠:因某種機緣把鵠鳥做成羹,獻給對方吃;飾玉:修飾玉鼎,造成美觀的效果,讓對方看了高興。指因緣時會而登上高位。

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天問》:「緣鵠飾玉,後帝是饗。」

64幼學壯行 [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

解釋 幼時勤於學習,壯年施展報負。

出處 《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

65反行兩登 [ fǎn xíng liǎng dēng ]

解釋 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獲得。從反麵著手行事收到正反兩麵的效果。

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徠民》:「此其損敵也,與戰勝同實;而秦得之以為粟,此反行兩登之計也。」

66三盈三虛 [ sān yíng sān xū ]

解釋 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效果好,影響大。

出處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並,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

67明刑弼教 [ míng xíng bì jiào ]

解釋 弼:輔助。用刑法曉喻人民,使人們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達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出處 《尚書 大禹漠》:「汝作士,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

68一棒一條痕 [ 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

解釋 比喻做事紮實。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十卷:「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69一摑一掌血 [ yī guó yī zhǎng xuè ]

解釋 摑:用巴掌打。打一掌出現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見影。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大概聖人做事,如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直是恁地。」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