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詞典 伊藤博文
téngwén

伊藤博文



詞語解釋

伊藤博文[ yī téng bó wén ]

1.(1841-1909)日本首相。早年參加明治維新運動。1871年赴歐美考察。首相任內發動中日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接受《馬關條約》,奪取中國台灣,並將朝鮮置於日本統治之下。1909年在中國哈爾濱車站被朝鮮愛國誌士安重根擊斃


國語辭典

1.人名。(西元1841~1900)​日本政治家。明治維新時,任第一次內閣總理,手定日本憲法,三次組閣,先後與我國締結天津條約、馬關條約。後任朝鮮總監,赴哈爾濱,被韓人安重根刺殺而死


網絡解釋

1.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出身德川幕府末期長州藩士。嘉永六年(1853年),伊藤博文寄宿於寺院,後入鬆下村塾,受教於改革派下級武士的領導人吉田鬆陰門下,深受吉田器重。文久二年(1862年)12月12日夜,伊藤與久阪玄瑞、高杉晉作等十幾名誌士,潛入品川禦殿山新建的英國公使館周圍,沉醉於攘夷的狂熱之中。明治維新之後,伊藤博文曾經四次組閣,任期長達七年,任內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獲勝後,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韓國統監,並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使日本登上了東亞頭號強國的地位。

伊藤博文的不朽功業是建立了一種有生命力的立憲製度,使日本人能夠有秩序的進行政治和平演變,民眾得到日益擴大的參政機會。縱觀伊藤博文一生,其東亞政策的核心放在朝鮮上。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在哈爾濱受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刺殺而身亡,終年68歲,死後日本政府為其舉行國葬。

伊藤博文(日語:いとう 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字俊輔,號春畝,日本長州(今山口縣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他還是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首任韓國總監,明治憲法之父,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官至從一位、大勳位、公爵。


英語翻譯 ITŌ Hirobumi (1841-1909)​, Japanese Meiji restoration politician, prime minister on four occasions, influential in Japanese expansionism in Korea, assassinated in Harbin

德語翻譯 Itō, Hirobumi (Eig, Pers, 1840 - 1909)​

相關漢字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伊藤博文造句

伊藤博文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