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董仲舒的意思 董仲舒造句

董仲舒造句


10字左右

  • 1、董仲舒下帷講誦,有客來詣。
  • 2、董仲舒恐久獲罪,疾免居家。
  • 3、董仲舒的天人理論與君權神授
  • 4、董仲舒為人廉直,以弘為從諛,弘嫉之。
  • 5、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 6、董仲舒即春秋學之初傳者。
  • 7、胡母生年齡比董仲舒稍長。
  • 8、公孫弘心明如鏡,深恨董仲舒
  • 9、和漢武帝利用了李斯和董仲舒
  • 10、董仲舒君權天授說的積極意義

20字左右

  • 1、董仲舒的天命災異思想,雖無知識的意義,但有道德的價值。
  • 2、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這一過程中尤為重要。
  • 3、董仲舒用「災異說」來解釋天與人之間的關係。
  • 4、時勢造英雄,先聖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聖策。
  • 5、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典故讓人不禁讚歎和敬佩。
  • 6、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是董仲舒天人關係的核心。
  • 7、董仲舒講天人感應,其實大謬,應該是人天感應。
  • 8、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董仲舒
  • 9、孟、董仲舒等人加工為「德主刑輔」,成為封建社會的法製原則。
  • 10、不知道就問,不能就學。mdash;mdash;董仲舒

30字左右

  • 1、後漢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經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2、一時輿論喧囂,各地儒生群起響應,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級人物站台力挺。
  • 3、董仲舒學有「源委」,曾說過:「仁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 4、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亡以加,管、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 5、因為這裏不僅沒有董仲舒的對策,「絀」在字麵上也不是「罷黜」,而是「貶退」的意思。
  • 6、而董仲舒興滅繼絕,休學著書,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春秋公羊學由此而生。
  • 7、董仲舒一生梗直,始終是一個直言快語不識時務、認為原則比現實更重要的迂夫子。
  • 8、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為善也。董仲舒
  • 9、自從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孔孟之學便被改造成了中規中矩的儒家學說。
  • 10、登上讀書台,仿佛看見董仲舒正在認真授課,告誡我們少年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

40字左右

  • 1、孔夫子讀書「發奮忘食」,董仲舒「三年不窺園」,達摩祖師「麵壁九年」,我們要學習他們這種求學問的精神。
  • 2、西周時朞,周公提出「明德慎罰」,後經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為「德主刑輔」,成為封建社會的法製原則。
  • 3、解釋:窺:瞥看。原指漢代董仲舒專心治學;幾年中都無暇觀賞花園中的景致。後用以比喻埋頭鑽研;不為外事分心。
  • 4、如果沒有董仲舒的欣賞,儒家的那些聖賢們就不會有今天駕淩在其它諸子百家之上的地位。
  • 5、由這段話開始了漢代政治曆史的演變,有叔孫通、公孫弘、董仲舒,然後就有了漢武帝的複古更化。
  • 6、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為善也。董仲舒 
  • 7、他反對董仲舒以來所謂「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價值觀,主張學術文化,「貴致其實」。
  • 8、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少年好學,如日出之陽;壯年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冰燭之明。
  • 9、許多古人的肖像與流傳千古的作品紛紛雕刻在了石頭上,有王通、楊雄、董仲舒……許多文學者的作品與介紹。
  • 10、它肇始於西周時朞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罰」,中經春秋戰國儒家傳揚的「為政以德」,形成於董仲舒的「德主刑輔」。

50字左右

  • 1、漢武帝知人善任,重用一大批有識之士,霍去病、衛青、東方朔、東方慧、主父偃、董仲舒、汲暗、竇英等等治國方略,軍事策略,都為之煥然一新。
  • 2、西漢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他的書房後有一個花園;但他發奮苦讀、一心學習,三年時間裏未曾踏進花園一步、去花園看過一眼。
  • 3、司馬遷從小拜董仲舒為師,十歲就開始學習古文書傳,二十歲從長安南下,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帶,考察風俗,采集傳說。
  • 4、大家熟悉的董仲舒是曆史上的大儒,在一次漢武帝舉行的「策問」中,他的「天人三策」應對如響,自此迎來了「經、政合璧」的蜜月時光。
  • 5、曆代的聖賢們,從傳說中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再到孔子、董仲舒、朱熹,最後是康有為,他們對這條道路的開拓和探尋,就構成了「道統」。

60字左右

  • 1、唐朝一位宰相,當時的儒學代表人之一的董仲舒,不正是集儒、道、法三家之精華令儒學煥發生機,獨領風騷近百年嗎?我相信,作為新一代的學子也能同樣做到。
  • 2、西漢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個重要代表,他為了專心讀書力求上進,曾蟄居樓上,三年不窺園,從中體現出對功名利祿的極端重視和對自然風物的無知拒絕。
  • 3、文景之秋,世人多慕道學。孝武如董仲舒言而尊儒。孔明之法類申商。魏晉之世尚玄風。而墨氏,今者猶可閱也。百家書,秦後尚存,何為數秦過,又項氏罪耶?
  • 4、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為善也。董仲舒 當時,和太子司儀郎來濟俱以文翰見重,時稱來李。
  • 5、河北自古屬於燕趙之地,文化底蘊豐厚,名人輩出,戰國時朞的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荀況,西漢時朞的董仲舒,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者李大釗等均出自燕趙大地。
  • 6、是有多大的毅力束縛著董仲舒,使他能夠拒絕放縱,約束自我?自是有了這份定力,董仲舒才有了後來非凡的成就。拒絕放縱,約束自我,成功之門才會開啟。
  • 7、比如懸梁刺股的孫敬與蘇秦,囊螢映雪的孫康,負薪掛角的朱買臣,鑿壁偷光的匡衡,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管寧割席分坐,陳平忍辱苦讀書等。
  • 8、董仲舒選擇了專心致誌讀書學習,放棄了進屋外花園觀賞景色,終成一代大師;愛因斯坦選擇了專心探索科學,放棄了千萬財富和當總統的機會,成為科學巨人。

70字左右

  • 1、董仲舒,他在書房苦讀三年,書房後麵就是一座美麗的花園。但是三年她都沒有進去看一眼,這是因為他這樣的努力,這樣的有定力,是他成為了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 2、我想對齊國蔡桓公說,不掩蓋錯誤的人最美。著名儒家學者董仲舒說過,匿病者不得良醫。不能因怕批評而掩蓋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這樣的病人就得不到良好的治療。
  • 3、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儒家學派,由孔子創立,孟子發展,再到董仲舒結合百家,使其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再到後來的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儒學隨著時代的變遷有著不同的變化。
  • 4、年少時的董仲舒非常愛學習,常常就是一整天把自己鎖緊屋裏,專心致誌的學習,父母擔心自己的兒子被憋壞了,就在後院建造了一個華麗的大花園,希望他可以緩解一下壓力。

80字左右

  • 1、但是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都能抵得住誘惑呢?大人抵不住金錢的誘惑,抵不住權力的誘惑,兒童也抵不住電遊的誘惑呀!文中的董仲舒就是因為他抗拒了誘惑,沒有瞧過花園一眼,所以才能成為博士。
  • 2、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誌讀書研習儒家經典,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誌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建立了他自己的思想理論體係。
  • 3、沒錯,董仲舒和錢學森就是兩個很鮮明的例子。當然不是人人都像他們一樣有神一般的頭腦。我們隻需要努力讀書並且盡自己所能去回報家庭,回報社會。將自己的潛力最大化,便會得到出乎意料的成績。
  • 4、西漢時朞的董仲舒,在學習時朞專心致誌,善於思考與研究。書房旁有個花園,他卻連續三年不曾踏進,更不曾偷窺過,他也放飛了自己的夢想。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努力,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90字左右

  • 1、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榮曆史,曾出現過許多傑出少年:司馬光砸缸、孔融四歲讓梨、董仲舒三年不窺園、匡衡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讀、車胤囊螢夜讀……這些古代的少年這些古代的少年都為現代的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 2、漢武帝聽取董仲舒之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就了大一統;唐魏征直言進諫,成就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明劉伯溫勸諫太祖,成就了明朝經濟之繁榮;以史為鑒,若臣民言不由衷,言不出自己,何以談興國之夢?言若由衷,誰與匹敵?
  • 3、是啊,看那錐刺股的蘇秦,頭懸梁的孫敬,臨池苦學的王羲之,為學三年窺園的董仲舒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不付出血汗,就不會有智慧和靈感,這些名人有著這麼多的成就,離不開他們少年時朞超人的毅力與刻苦的精神。
  • 4、匡衡為讀書,又因為家裏沒錢買燈油。就在與富人家之間牆上,鑿了一個洞。透過洞裏光看書。蘇秦為讀書更是頭懸梁。董仲舒在家刻苦讀書,後花園三年年僅去過一次。這樣勤奮不言而喻,後來他們都成功了。難道不能證明成功源於勤奮。

100字左右

  • 1、從春秋戰國時朞的百家爭鳴,到漢朝儒生董仲舒雜兵家,縱橫家,陰陽家所創立的儒學,成為正統思想,亦或是魏晉南北朝時朞儒,道,佛三教合一衍變成的新儒學––理學都表現其強大的包容性,豐富原有思想內涵,促進中國思想體係不斷完善與發展。
  • 2、最近在忙些什麼?還在坐上拉著滿滿的竹簡的牛車東奔西跑去講學嗎?還在向那些昏庸的君主們推行儒家的仁禮思想嗎?您還不知道吧,現在經過漢武帝、董仲舒他們的大力宣揚,儒家文化和思想精華正逐步發揚光大,成為了中國,不,乃至全世界的正統。
  • 3、該是時候,發一陣少年的狂,用不停歇的力量在卷子戰場上馳騁翱翔,忍受一時的孤獨,用一顆沉靜的心去做高考這一件大事西漢的董仲舒未來專心讀書,三年也不曾窺園,現在的50歲大媽可以從早晨5點到晚上11點兩年背22萬英語單詞。
  • 4、匡衡為讀書,又因為家裏沒錢買燈油。就在與富人家之間的牆上,鑿了一個洞。透過洞裏的光看書。蘇秦為讀書更是頭懸梁。董仲舒在家刻苦讀書,後花園三年年僅去過一次。這樣的勤奮不言而喻,後來他們都成功了。難道不能證明成功源於勤奮。

詞語解釋

董仲舒[ dǒng zhòng shū ]

1.西漢哲學家。廣川(今河北景縣)人。曾建議漢武帝廢除各家之學,獨尊儒術,為漢武帝采納。此後,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都以儒學為正統。將天道和人事牽強比附,提出「天人感應」說,還提出「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董仲舒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