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狼的精神的成語

形容狼的精神的成語


1狼狽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釋 狼狽:傳說狽是與狼同類的野獸;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動。狼和狽常一起出外傷害牲畜。奸:做壞事。比喻壞人互相勾結一起幹壞事。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癡男鴛鴦並命。」

2狼狽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解釋 狼狽:疲憊、窘迫的樣子;堪:忍受。指困頓窘迫的樣子。

出處 宋 朱熹《與政府劄子》:「風痰大作,頭目旋暈,幾欲僵臥,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

3引狼入室 [ yǐn láng rù shì ]

解釋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

出處 元 張國寶《羅李郎》:「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裏窩,尋得蛐蜒鑽耳朵。」

4杯盤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釋 狼藉:像狼窩裏的草那樣雜亂不堪。形容喝酒吃飯快要完了的時候或吃完以後;桌上的杯子、盤子、碗筷等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5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解釋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裏,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6狼煙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解釋 狼煙:古代邊境點燃狼糞以報警;即烽火。四處都有報警的烽火。形容外敵侵犯或內敵動蕩;到處是戰火。

出處 明 沈采《千金記 宵征》:「如今狼煙四起,虎鬥龍爭,我到街坊上打聽楚國招兵文榜消息。」

7狼子野心 [ láng zǐ yě xīn ]

解釋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獸凶殘的本性。狼崽子雖小卻有野獸的凶殘本性。比喻壞人凶殘的秉性或瘋狂的欲望。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8豺狼當道 [ chái láng dāng dào ]

解釋 豺、狼:兩種凶殘的野獸;當:正當;當道:橫在路中間擋路。豺狼兩種凶殘的野獸橫在道路中間。比喻殘暴的人掌權得勢或違法橫行;也作「虎狼當路」。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平帝紀》:「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9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釋 比喻心腸如狼和狗 一樣凶惡、狠毒。也比喻忘恩負義。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負義忘恩。」

10鬼哭狼嚎 [ guǐ kū láng háo ]

解釋 嚎:大聲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樣哭喊。形容哭聲很淒慘。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裏麵嚷打做鬼哭狼號。」

11聲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解釋 聲名:名譽;名聲;狼藉: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後借以形容散亂;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蒙恬列傳》:「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於諸侯。」唐 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布於諸國。」

12豺狼成性 [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

解釋 豺:一種類似狼的凶殘野獸;也叫「豺狗」。像豺狼一樣凶惡殘暴成了習性。

出處 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加以虺蜴為人,豺狼成性。」

13狼奔豕突 [ láng bēn shǐ tū ]

解釋 豕:豬。像狼那樣奔跑;像豬那樣衝撞。比喻成群的壞人到處亂闖;任意搔擾;或敵人倉皇逃跑。

出處 清 歸莊《擊築餘音 重調》:「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14狼子獸心 [ láng zǐ shòu xīn ]

解釋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殘忍,有如野獸。

出處 《晉書 虞預傳》:「然狼子獸心,輕薄易動。」

15拒虎進狼 [ jù hǔ jìn láng ]

解釋 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出處 明 張煌言《複郎廷佐書》:「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於河北。」

16鷹視狼顧 [ yīng shì láng gù ]

解釋 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17狼蟲虎豹 [ láng chóng hǔ bào ]

解釋 ①泛指凶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出處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裏麵藏著什麼狼蟲虎豹。」

18驅羊戰狼 [ qū yáng zhàn láng ]

解釋 喻以弱擊強。

出處 宋·張耒《唐論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勁騎,此驅羊戰狼,則明皇與重兵選卒所不得行之也。」

19狼奔鼠竄 [ láng bēn shǔ cuàn ]

解釋 狼群鼠輩到處流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

出處 明 沉鯨《雙珠記》第十四出:「忽聞訪察怕如雷,狼奔鼠竄,無由懺悔。」

20狼奔兔脫 [ láng bēn tù tuō ]

解釋 形容倉皇逃竄。

出處 《冷眼觀》第四回:「遠遠聽見吆喝之聲,由遠而近……眾人手忙腳亂,將桌上杯盤收拾幹淨,轉眼間,狼奔兔脫,如鳥獸散去。」

21狼吞虎餐 [ láng tūn hǔ cān ]

解釋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3回:「他們把飯煮熟,菜燒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麥場上,狼吞虎餐的吃。」

22狼貪虎視 [ láng tān hǔ shì ]

解釋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陷關》:「狼貪虎視威風大,鎮漁陽兵雄將多。待長驅直把淆函破,奏凱日齊聲唱歌。」

23豺狼虎豹 [ chái láng hǔ bào ]

解釋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猛獸。也比喻凶殘的惡人。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八回:「實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把,我們就壞了。

24如狼如虎 [ rú láng rú hǔ ]

解釋 見「如狼似虎」。

出處 《尉繚子·武議》:「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25鴟視狼顧 [ chī shì láng gù ]

解釋 ①如鴟鳥舉首而視,如狼反顧。②形容人的凶狠貪戾。

出處 《文選·馬融》:「魚鱉禽獸聞之者,莫不張耳鹿駭,熊經鳥伸,鴟視狼顧拊噪踴躍。」

26鷹視狼步 [ yīng shì láng bù ]

解釋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27狼羊同飼 [ láng yáng tóng sì ]

解釋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出處 明·張居正《答兩廣淩洋山計羅旁善後》:「若但務招徠,不加審別,蘭棘並植,狼羊同飼,將複為昔日之羅旁矣。」

28虎狼之勢 [ hǔ láng zhī shì ]

解釋 形容極凶猛的聲勢。

出處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29鷙狠狼戾 [ zhì hěn láng lì ]

解釋 形容凶狠乖戾。

出處 元·脫脫《金史》卷一百十一:「塔為人鷙狠狼戾,好結小人,不聽朝廷節製。」

30狼心狗行 [ láng xīn gǒu xíng ]

解釋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凶狠,卑鄙無恥。

出處 元 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13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狼心狗行潛蹤闞,鵝行鴨步懷愚濫。」

31狼吃襆頭 [ láng chī fú tóu ]

解釋 狼銜去人的襆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你便罵我一千場,便拷我三十頓,我則索狼吃襆頭,心兒自忍。」

32梟視狼顧 [ xiāo shì láng gù ]

解釋 如梟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出處 戰國·衛·吳起《吳子·勵士》:「今使一死賊伏於曠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視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33鷙擊狼噬 [ zhì jī láng shì ]

解釋 謂凶狠地殘害人。

出處 《新唐書·王鉷傳》:「林甫方興大獄,撼東宮,誅不附己者,以鉷險刻,可動以利,故倚之,使鷙擊狼噬。」

34鸇視狼顧 [ yīng shì láng gù ]

解釋 謂如同鸇狼視物。形容目光貪婪。

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其餘鋒捍特起,鸇視狼顧,爭為嫋雄者,不可勝數。」

35橫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解釋 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橫不講道理。形容蠻不講理;胡作非為。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36亂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釋 形容亂糟糟的樣子;毫無條理或秩序。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裏的圖書字畫,家夥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潔,不像公坊以前亂七八糟的樣子了。」

37瞻前顧後 [ zhān qián gù hòu ]

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38信口開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釋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裏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39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釋 像狼虎一樣。比喻非常凶暴。

出處 《尉繚子 武議》:「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40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解釋 心裏高興得像花兒盛開一樣。形容極其高興。怒放:盛開。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隻他這一番言語舉動,便把個舅爺騙得心花怒放。」

41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解釋 沾沾:輕浮的;自鳴得意的樣子。形容自滿得意的樣子。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42卑鄙無恥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釋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無廉恥。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賈某總辦河工,浮開報銷,濫得保舉。到京以後,又複花天酒地,任意招搖,並串通黃某,到處鑽營,卑鄙無恥。」

43信以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釋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隻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後,在人前誇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曆,信以為真,把他十分敬重。」

44視死如歸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釋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45千秋萬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釋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萬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處 唐 劉長卿《哭陳歙州》:「千秋萬古葬平原,素業清風及子孫。」

46動蕩不安 [ dòng dàng bù ān ]

解釋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47貪官汙吏 [ tān guān wū lì ]

解釋 貪贓枉法的官吏。

出處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一應貪官汙吏,準許先斬後聞。」

48虎頭虎腦 [ hǔ tóu hǔ nǎo ]

解釋 形容長得壯健憨厚的樣子。

出處 老舍《趙子曰》:「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

49舉案齊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釋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後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50絞盡腦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解釋 絞:擠;用;盡:完。形容用盡了心機;想盡了一切辦法。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她思索。」

51膽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解釋 膽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怕惹麻煩。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9回:「誰知四下裏物色遍了,遇著的,倒大多數是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膽小怕事、買進賣出的商人。」

52羊狠狼貪 [ yáng hěn láng tān ]

解釋 狠:凶狠。原指為人凶狠,爭奪權勢。後比喻貪官汙吏的殘酷剝削。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53所見略同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解釋 所持的見解大致相同。

出處 明·唐順之《與王芳湖中丞書》:「愚意方欲經營,而來敘適反,此豈古謂所見略同者乎!」

54驚恐萬狀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釋 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出處 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55漫無邊際 [ màn wú biān jì ]

解釋 漫:不受約束;隨便;邊際:邊緣;界限。大水廣闊;一望無際。形容非常廣闊;一眼望不到邊。或指談話、寫文章等沒有中心;離題很遠。也作「茫無邊際、渺無邊際。」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4章:「隻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

56進退狼狽 [ jìn tuì láng bèi ]

解釋 進退兩難;陷於困境。

出處 《三國誌·蜀誌·馬超傳》:「阜敘起於鹵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57雷霆之怒 [ léi tíng zhī nù ]

解釋 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出處 《三國誌 吳誌 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58接踵而來 [ jiē zhǒng ér lái ]

解釋 踵:腳後跟。一個跟著一個到來;腳步緊相連。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當此內憂外患接踵而來,老夫子係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閑情逸致!」

59狼號鬼哭 [ láng háo guǐ kū ]

解釋 形容哭聲淒慘。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況且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也不敢說話,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哭的!」

60識文斷字 [ shí wén duàn zì ]

解釋 知曉文字。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當著人家識文斷字的人兒呢?別掄葷,看人家笑話。」

61狗肺狼心 [ gǒu fèi láng xīn ]

解釋 同「狼心狗肺」。

出處 昆曲《十五貫》第二場:「謀財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62贓汙狼藉 [ zāng wū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出處 《三國誌 魏誌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

63鼠心狼肺 [ shǔ xīn láng fèi ]

解釋 形容心腸陰險狠毒。

出處 清·鄭燮《後孤兒行》:「丈丈翁,得錢歸,鼠心狼肺,側目吞肥,千謀萬算伏危機。」

64杯盤狼籍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釋 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出處 見「杯盤狼藉」。

65狼餐虎噬 [ láng cān hǔ shì ]

解釋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出處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淨盤將軍,若有人請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將各樣好下飯,狼餐虎噬,則一頓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號為淨盤將軍。」

66豕突狼奔 [ shǐ tū láng bēn ]

解釋 豕:豬;突:猛衝。象豬那樣衝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衝亂撞,到處搔擾。

出處 明 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67狼顧虎視 [ láng gù hǔ shì ]

解釋 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凶狠。

出處 《三國誌·蜀誌·楊戲傳》「亮南征,留邵為治中從事,是歲卒」裴鬆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誌》:「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

68豺狼之吻 [ chái láng zhī wěn ]

解釋 比喻殘酷貪婪的官吏。

出處 《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注:「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69豺狼當路 [ chái láng dāng lù ]

解釋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出處 《三國誌 魏誌 杜襲傳》:「方今豺狼當路而狐狸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

70豺狼橫道 [ chái láng héng dào ]

解釋 橫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出處 《漢書 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複問狐狸。」

71狼餐虎咽 [ láng cān hǔ yān ]

解釋 見「狼餐虎咽」。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二回:「[行者]迎著裏麵燈光,仔細觀看。隻見那大小群妖,一個個狼餐虎咽,正都吃東西哩。」

72狼顧鳶視 [ láng gù yuān shì ]

解釋 如狼鷹視物。形容凶狠而貪婪。

出處 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間,強諸侯狼顧鳶視者莫敢先發陵上之言,必至於周禮盡廢而後肆,道之化民也。」

73狼顧狐疑 [ láng gù hú yí ]

解釋 指左顧右昐,存有畏懼和猶豫之心。狼顧,狼走路時常常回頭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處 孫中山《布告全國同胞書》:「行事或虎頭鼠尾,而存心複狼顧狐疑。」

74狼突鴟張 [ láng tū chī zhāng ]

解釋 像狼一樣奔突,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

出處 清·林則徐《會諭澳同知再行諭餉義律繳土凶稿》:「如此狼突鴟張,豈能將就姑容,致貽民害。」

75狼突豕竄 [ láng tū shǐ cuàn ]

解釋 見「狼奔豕突」。

出處 清·錢謙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申公神道碑銘》:「狼突豕竄,無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驗於事後者也。」

76拒狼進虎 [ jù láng jìn hǔ ]

解釋 見「拒虎進狼」。

出處 呂誌伊《讀史感賦》:「拒狼進虎豈良謀,亡國圖存夫。」

77引狼自衛 [ yǐn láng zì wèi ]

解釋 猶言引虎自衛。

出處 王樹楠《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後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狼自衛之喻。」

78狼狽萬狀 [ láng bèi wàn zhuàng ]

解釋 狼狽:窘迫的樣子;萬狀:多種樣子。形容極其困頓、窘迫。

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太上因暑熱成病,狼狽萬狀。」

79狼吞虎噬 [ láng tūn hǔ shì ]

解釋 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比喻極為貪婪殘忍。

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二相爭朝》:「你辟私門,賄賂行,半朝臣,皆從順。你狼吞虎噬傷殘了萬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無成。」

80狗行狼心 [ gǒu xíng láng xīn ]

解釋 比喻行為凶狠,心腸毒辣。

出處 元·白樸《惱煞人》套曲:「恨馮魁,趨恩奪愛,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81引虎拒狼 [ yǐn hǔ jù láng ]

解釋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其禍患將更甚。

出處 清·陳天華《猛回頭》:「斷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勸列位萬萬莫做。」

82豺狼野心 [ chái láng yě xīn ]

解釋 比喻壞人的狠毒用心。

出處 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

83引狼拒虎 [ yǐn láng jù hǔ ]

解釋 見「引虎拒狼」。

出處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而引狼拒虎之禍,勢又緣茲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84贓汙狼籍 [ zāng wū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出處 元黃氏《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故事劉公神道碑》:「要束木之黨八人為道州路總管,敗政害民,贓汙狼籍。」

85贓私狼籍 [ zāng sī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出處 《晉書 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私狼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86贓私狼藉 [ zāng sī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出處 《晉書 會稽文孝王道子傳》:「[茹千秋]其子壽齡為樂安令,贓私狼藉,畏法奔逃,竟無罪惡罰,傲然還縣。」

87贓穢狼藉 [ zāng huì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出處 《古今小說 沉小霞相會出師表》:「一到京師,看見嚴家贓穢狼藉,心中甚怒。」

88贓貨狼藉 [ zāng huò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出處 《宋書 劉穆之傳》:「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贓貨狼藉,揚州刺史王弘遣從事檢校。」

89贓賄狼籍 [ zāng huì láng jí ]

解釋 見「贓賄狼藉」。

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三年》:「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銓衡,傾附勢要,贓賄狼籍,數外留人,授擬不中,逆用三年闕,選法大壞。」

90豺狼當塗 [ chái láng dāng tú ]

解釋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出處 《晉書 熊遠傳》:「孝懷皇帝宮未反,豺狼當塗,人神同忿。」

91贓賄狼藉 [ zāng huì láng jí ]

解釋 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亦作「贓賄狼籍」。

出處 《陳書 蔡景曆傳》:「天嘉之世,贓賄狼藉,聖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複。」

92豕竄狼逋 [ shǐ cuàn láng bū ]

解釋 狼狽逃竄貌。

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看這賴功賊容顏如糞土,出轅門豕竄狼逋。」

93鷹睃狼顧 [ yīng suō láng gù ]

解釋 見「鷹視狼顧」。

出處 《天雨花》第二一回:「鷹睃狼顧為非善,柳黛蛾眉殺氣橫。」

94鼠竄狼奔 [ shǔ cuàn láng bēn ]

解釋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竄狼奔,都奔東平府來。」

95狼顧鴟張 [ láng gù chī zhāng ]

解釋 如狼凶視,如鴟張翼。形容凶暴,囂張。

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平等寺》:「故推立長樂王子攸以續絕業……然群飛未寧,橫流且及,皆狼顧鴟張,嶽立基趾。」

96狼眼鼠眉 [ láng yǎn shǔ méi ]

解釋 形容人相貌凶惡。

97狼前虎後 [ láng qián hǔ hòu ]

解釋 前門趕走狼,後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出處 清·感惺《斷頭台·黨爭》:「早知道狼前虎後,一樣憤難消。」

98鷹摯狼食 [ yīng zhì láng shí ]

解釋 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沒。

99髒汙狼藉 [ zāng wū láng jí ]

解釋 貪汙、受賄,名聲敗壞,不可收拾。

出處 《三國誌·魏書·武帝紀》:「長吏多阿富貴戚,髒汙狼藉。」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