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謊言的成語

形容謊言的成語


1信口開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釋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裏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2昧地瞞天 [ mèi dì mán tiān ]

解釋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

出處 明 無名氏《活拿蕭天佑》頭折:「你這般昧地瞞天,諂佞奸僻。」

3昧地謾天 [ mèi dì mán tiān ]

解釋 比喻昧著良心隱瞞真實情況,用謊言欺騙他人。亦作「昧地瞞天」。

出處 金侯善淵《酹江月》詞:「昧地謾天,多能已會,以巧翻為拙。」

4謾辭嘩說 [ màn cí huá shuō ]

解釋 謊言亂語。

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君王國於會稽,窮於入吳,言悲辭苦……而君王何為謾辭嘩說,用而相欺,臣誠不取。」

5空心架子 [ kōng xīn jià zǐ ]

解釋 空話、謊言或無實際內容的東西。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24回:「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麵前搗鬼,扯甚麼空心架子!」

6花言巧語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釋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後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7自圓其說 [ zì yuán qí shuō ]

解釋 自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周全。形容不露破綻。圓:使圓滿;說:觀點;論點。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躊躇了半天,隻得仰承憲意,自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8信口雌黃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釋 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雞冠石;黃赤色。

出處 南北朝 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9弄虛作假 [ nòng xū zuò jiǎ ]

解釋 虛假;不實;製造假的現象以欺騙別人。

出處 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誇和弄虛作假。」

10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解釋 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騙別人。形容別有用心或虛偽無力的欺騙行為。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卷:「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1誇誇其談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釋 誇誇:說大話。言辭浮誇;大談特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時浮誇;不切實際而又滔滔不絕。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誇誇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坐下。」

12胡說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解釋 指沒有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氣。也作「胡說亂道」。

出處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13文過飾非 [ wén guò shì fēi ]

解釋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文、飾:掩飾;過、非:過失、錯誤。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惑經》:「期則聖人設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稱非以委屈。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14瞞天過海 [ mán tiān guò hǎi ]

解釋 瞞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謊言和偽裝蒙蔽別人以達到目的的欺騙行為。

出處 明 阮大铖《燕子箋 購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今年大比期又臨。」

15胡言亂語 [ hú yán luàn yǔ ]

解釋 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二折:「你省可裏胡言亂語。」

16掩耳盜鈴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釋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17欺上瞞下 [ qī shàng mán xià ]

解釋 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出處 唐 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屍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18鬼話連篇 [ guǐ huà lián piān ]

解釋 鬼話:不真實的話。連篇:一篇接一篇。滿口說的全是蒙騙人的胡言亂語。

出處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四回:「鬼話連篇,捏造出許多洞府,許多法術。」

19彌天大謊 [ mí tiān dà huǎng ]

解釋 彌:充滿。天大的謊話。

出處 元 王伯成《李太白貶夜郎》:「那廝主置定亂宮心,醞釀著漫天謊。」

20妄下雌黃 [ wàng xià cí huáng ]

解釋 胡亂塗改文字。雌黃:古人抄書校書時塗改文字用的顏料。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校定書籍,亦何容易?自揚雄劉向方稱此職耳。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21漫天大謊 [ màn tiān dà huǎng ]

解釋 彌天大謊,沒有邊際的假話

出處 魯迅《南腔北調集 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於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小百姓信以為真,也就漸漸的成了諺語,流行開來。」

22瞞天大謊 [ mán tiān dà huǎng ]

解釋 指天大的謊話。形容漫無邊際的假話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把偏房說成正房,一味瞞天大謊,全無半點真實。」

23坑蒙拐騙 [ kēng méng guǎi piàn ]

解釋 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陷害他人。

出處 《文彙報》1986.7.19:「坑蒙拐騙發不了大財,發了小財也長不了。」

24釣名欺世 [ diào míng qī shì ]

解釋 作偽求取虛名,欺騙世人。

出處 清 鄭燮《濰縣寄舍弟墨第四書》:「不過挪移借貸,改竄添補,便爾釣名欺世。」

25淆惑視聽 [ xiáo huò shì tīng ]

解釋 故意用假象或謊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偽。

出處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第一,這些人一般都打著所謂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視聽。」

26瞞天昧地 [ mán tiān mèi dì ]

解釋 指瞞上欺下,沒有一句真話

出處 元 無名氏《鬧銅台》第一折:「我那日離山營,到銅城見倉官壞法胡行徑,專瞞天昧地不公平。」

27東誑西騙 [ dōng kuáng xī piàn ]

解釋 誑:欺騙,迷惑。形容到處說謊欺騙。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應二哥,銀子便與他,隻不叫他打著我的旗兒,在外邊東誑西騙。」

28一麵虛詞 [ yī miàn xū cí ]

解釋 單方麵所說的假話

出處 《三國誌通俗演義·薑維避禍屯田計》:「明公休聽外人一麵虛詞,欲殺某也。」

29架謊鑿空 [ jià huǎng záo kōng ]

解釋 扯謊作假。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這楊大朗名喚楊光彥,綽號鐵指甲,專一糶風賣雨,架謊鑿空,撾著人家本錢就使。」

30東誆西騙 [ dōng kuāng xī piàn ]

解釋 指到處說謊詐騙。

出處 《孤本元明雜劇 東籬賞菊》第二折:「若論我,半個字也不識,若說道抵換官物,盜使印信,東誆西騙,天下絕魁。」

31張眼露睛 [ zhāng yǎn lù jīng ]

解釋 謂瞪著眼睛說瞎話。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這晁大哥可是聽著人張眼露睛的沒要緊!」

32訛言謊語 [ é yán huǎng yǔ ]

解釋 訛言:謠言。造謠說謊話

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俺孩兒也不曾訛言謊語,又不曾方頭不律。」

33說謊調皮 [ shuō huǎng tiáo pí ]

解釋 說謊話,不老實。

出處 元·無名氏《度柳翠》楔子:「你這和尚,風張風勢,說謊調皮,沒些兒至誠的。」

34撒詐搗虛 [ sā zhà dǎo xū ]

解釋 指說謊騙人。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裏修甚幺道果。」

35無謊不成媒 [ wú huǎng bù chéng méi ]

解釋 謊:謊言。媒人說親沒有不說謊的。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顏俊道:‘常言無謊不成媒。你與我包謊,隻說十二分人才,或者該是我的姻緣,一說便就。」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