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學壞了的成語

形容學壞了的成語


1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2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不恥下問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釋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4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 老舍《文藝學徒》:「在他的一幅作品裏,四妙鹹備,樣樣表現著他終生勤學苦練、奮鬥不懈的精神。」

5專心致誌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 心裏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誌:心意;誌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

6亂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釋 形容亂糟糟的樣子;毫無條理或秩序。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裏的圖書字畫,家夥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潔,不像公坊以前亂七八糟的樣子了。」

7名落孫山 [ míng luò sūn shān ]

解釋 名字排在孫山後麵。指考試未被錄取;榜上無名。

出處 宋 範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8窮凶極惡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釋 窮:極端。形容非常的凶惡。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乃始恣睢,奮其威詐,滔天虐民,窮凶極惡。」

9良莠不齊 [ liáng yǒu bù qí ]

解釋 莠:長得像穀子一樣的野草。莊稼和野草混雜在一起分不出來。比喻好人壞人在一起不易區分。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至我輩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

10目不識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解釋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 《舊唐書 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11犬牙交錯 [ quǎn yá jiāo cuò ]

解釋 錯:雜、交叉。比喻交界線很曲折;象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也比喻情況複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12詭計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解釋 詭計:欺詐的計謀;端:事物的另一頭;一方麵。狡詐的計謀是多方麵的。形容壞主意很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7回:「緒曰:‘維詭計多端,詐取雍州。’」

13走馬觀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釋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出處 唐 孟郊《登科後》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14遊手好閑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釋 遊手:閑著手不幹事;好閑:喜歡安逸。遊蕩懶散;不願意參加勞動。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章帝紀》:「今肥田尚多,未有墾辟,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遊手。」

15邯鄲學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釋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步伐;相傳戰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姿勢特別優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國壽陵地方有幾個年輕人結伴到趙國去學習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果不但沒有把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學到手;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隻好爬著回去。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丟掉了。

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16不學無術 [ bù xué wú shù ]

解釋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讚》:「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17馬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釋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單辦那八個廠,四十多萬也就馬馬虎虎混得過。」

18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釋 心腸凶狠;手段毒辣。

出處 清 藤穀古香《轟天雷》:「唐敬宗之於劉克明,未嚐欲誅之也,而克明卒弑之於飲酒燭滅時矣。刑餘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19差強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解釋 差:稍微地;強:振奮。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誌。現形容某人某事還不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20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釋 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21淺嚐輒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釋 淺:初步;輒:就。略微嚐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鑽研。

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嚐,苟文人墨客,淺嚐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22氣急敗壞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釋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裏叫道:‘苦也!苦也!’」

23天壤之別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在極上;另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內篇 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24心猿意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釋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製不住。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25狼狽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解釋 狼狽:疲憊、窘迫的樣子;堪:忍受。指困頓窘迫的樣子。

出處 宋 朱熹《與政府劄子》:「風痰大作,頭目旋暈,幾欲僵臥,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

26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釋 像狼虎一樣。比喻非常凶暴。

出處 《尉繚子 武議》:「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27參差不齊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聖。」

28一落千丈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解釋 原指琴聲陡然降落。後用來形容聲譽、地位或經濟狀況急劇下降。

出處 唐 韓愈《聽穎師彈琴》:「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29勤能補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釋 勤:勤奮;拙:愚笨。勤勉地幹;就能夠補償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處 宋 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

30作惡多端 [ zuò è duō duān ]

解釋 惡: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端:項目;方麵。形容做的壞事極多。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2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裏就積得過來。」

31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釋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32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誌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33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解釋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隻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處 晉 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4才疏學淺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釋 才:才能;疏:空虛;淺薄。才能不高;學問不深。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合巹》:「欲步蟾宮,奈才疏學淺,未得蜚衝。」

35心不在焉 [ xīn bù zài yān ]

解釋 心思不在這裏;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漢語助詞;相當於「於此」。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6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37參差錯落 [ cēn cī cuò luò ]

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錯落:交錯、交織的樣子。各種不同的事物,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回:「那七個鈴便不一齊都響,亦複參差錯落,應機赴節。」

38雜亂無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解釋 雜亂:多而亂;無章:沒有條理。混亂而沒有條理。

出處 唐 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39錯綜複雜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釋 錯:交叉;交錯;綜:合在一起;錯綜:縱橫交叉。交錯綜合;重複雜亂。形容頭緒繁多;情況複雜。

出處 《周易 係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40喪盡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釋 喪:喪失;盡:全部;天良:良心。沒有一點良心。形容壞人惡毒到了極點。

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今人既高貴驕奢矣,而又喪盡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41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解釋 浮光:水麵上的反光。掠影: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

出處 唐 禇亮《臨高台》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42博學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各方麵的才能。

出處 《晉書 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黨,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43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形容意誌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出處 宋 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

44一塌糊塗 [ yī tā hú tú ]

解釋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麵,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塗,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45惡貫滿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釋 惡:罪惡;貫:穿錢的繩子;每一千枚為一貫;盈:滿。罪惡多得像穿錢一樣;已經穿滿了一貫還沒完。形容罪大惡極已經到該受懲罰的時候了。

出處 《尚書 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46手不釋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47人微言輕 [ rén wēi yán qīng ]

解釋 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孟嚐傳》:「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

48天誅地滅 [ tiān zhū dì miè ]

解釋 指為天地所不容而喪命。多用作賭咒語。誅:殺死。

出處 宋 朱暉《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

49囫圇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釋 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

出處 宋 圓悟禪師《碧岩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圇吞個棗。」

50離心離德 [ lí xīn lí dé ]

解釋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出處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51鑿壁借光 [ záo bì jiè guāng ]

解釋 鑿:挖。在牆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出處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52胸無點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解釋 肚子裏沒有一點墨水。舊指人沒有文化。點:一點;比喻極小;墨:墨水;比喻學問。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師自讚曰:‘匙桃不上個村夫,文墨胸中一點無;曾把空虛揣出骨,惡聲贏得滿江湖。’」

53天打雷劈 [ tiān dǎ léi pī ]

解釋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罵人或賭咒的話。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2回:「我在嫂子麵前,若有一句謊話,天打雷劈!」

54不足為法 [ bù zú wéi fǎ ]

解釋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學習、效法。

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 李青蓮詩》:「騷人斯起,然詞多哀怨,已非正聲;至楊、馬益流宕。建安以後更綺麗,不足為法。」

55敷衍塞責 [ fū yǎn sè zé ]

解釋 敷衍:做事不認真;塞責:搪塞責任。做事不認真負責;表麵應付了事。

出處 清 張集磬《道鹹宦海見聞錄》:「而嚴令願為恪遵,委勘幾及年餘,始克竣事,半屬敷衍塞責。」

56貪贓枉法 [ tān zāng wǎng fǎ ]

解釋 貪贓:官吏接受賄賂;枉法:歪曲和違背法律。指貪汙受賄;違法亂紀。

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

57深惡痛疾 [ shēn wù tòng jí ]

解釋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願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58博學多聞 [ bó xué duō wén ]

解釋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出處 《文子 精誠》:「雖博學多聞,不免於亂。」

59壞法亂紀 [ huài fǎ luàn jì ]

解釋 破壞法製和紀律。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禮運》:「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

60犬牙相錯 [ quǎn yá xiāng cuò ]

解釋 錯:錯落。比喻交界線很曲折,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也比喻情況複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61困而不學 [ kùn ér bù xué ]

解釋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出處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62將勤補拙 [ jiāng qín bǔ zhuō ]

解釋 以勤奮彌補笨拙。

出處 唐 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63博學洽聞 [ bó xué qià wén ]

解釋 博學:廣博。學問廣博,見識豐富。

出處 《晉書 荀顗傳》:「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

64壞人壞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釋 有害於社會的人或事。

出處 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不了解縣區鄉三級幹部中存在著許多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的壞人壞事。」

65蟻穴潰堤 [ yǐ xué kuì dī ]

解釋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66貪贓壞法 [ tān zāng huài fǎ ]

解釋 見「貪贓枉法」。

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

67映雪讀書 [ yìng xuě dú shū ]

解釋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出處 《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68錯落參差 [ cuò luò cēn cī ]

解釋 錯落:錯雜;參差:長短不齊。形容錯雜不齊。

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後,後者忽前,錯落參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駭。」

69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 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係頭,懸屋梁。」

70貪汙受賄 [ tān wū shòu huì ]

解釋 利用職權非法取得錢財。

出處 鄧小平《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盜竊國家財產,貪汙受賄,這是現錢買賣,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錯。」

71天理難容 [ tiān lǐ nán róng ]

解釋 雖然一時對惡人無可奈何;但覺得上天不會放過他。

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才見得冤冤相報,方信道天理難容。」

72自壞長城 [ zì huài cháng chéng ]

解釋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乃壞汝萬裏長城。」

73骨肉至親 [ gǔ ròu zhì qīn ]

解釋 指關係最密切的親屬。

出處 《三國誌·魏書·鮮卑傳》:「不如還我,我與汝是骨肉至親,豈與仇等。」

74禮壞樂崩 [ lǐ huài yuè bēng ]

解釋 古代製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把製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範。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出處 《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75獨學寡聞 [ dú xué guǎ wén ]

解釋 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出處 《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76蟻穴壞堤 [ yǐ xué huài dī ]

解釋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同「蟻穴潰堤」。

出處 清 錢謙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斷腕,蟻穴壞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漢者也。」

77篤實好學 [ dǔ shí hào xué ]

解釋 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出處 《北史·張袞傳》:「袞篤實好學,有文才。」

78篤學不倦 [ dǔ xué bù juàn ]

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倦:疲倦。專心好學,不知疲倦。

出處 明·方孝儒《與鄭叔度書》:「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篤學不倦,其至於古人也奚禦,願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79囊螢照書 [ náng yíng zhào shū ]

解釋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出處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80囊螢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解釋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出處 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81映月讀書 [ yìng yuè dú shū ]

解釋 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出處 《南史 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

82棟折榱崩 [ dòng zhé cuī bēng ]

解釋 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毀壞了。比喻當政的人倒台或死去。

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

83鶻侖吞棗 [ gǔ lún tūn zǎo ]

解釋 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出處 宋·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正是鶻侖吞棗。」

84不愧下學 [ bù kuì xià xué ]

解釋 愧:慚愧。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是以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

85閉戶讀書 [ bì hù dú shū ]

解釋 關著門在家裏埋頭讀書。

出處 《隋書 盧思道傳》:「思道讀之,多所不解,於是感激,閉戶讀書,師事河間邢才子。」

86多歧亡羊 [ duō qí wáng yáng ]

解釋 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麵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87折節讀書 [ zhé jié dú shū ]

解釋 折節:改變過去的誌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出處 《後漢書·段熲傳》:「熲少便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

88棟折榱壞 [ dòng shé cuī huài ]

解釋 猶棟折榱崩。比喻傾覆。

出處 康有為等《上清帝第二書》:「舉人等棟折榱壞,同受傾壓,故不避斧鉞之誅,犯冒越之罪,統籌大局,為我皇上陳上。」

89猿穴壞山 [ yuán xué huài shān ]

解釋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造成大災禍。

出處 漢·孔融《臨終》詩:「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90禮崩樂壞 [ lǐ bēng yuè huài ]

解釋 指封建禮教的規章製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出處 清 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製則,而事不稽古。」

91刺股讀書 [ cì gǔ dú shū ]

解釋 比喻刻苦攻讀。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92壞人心術 [ huài rén xīn shù ]

解釋 使人意誌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出處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東守約問八條(其一)》:「若真能學者,如明鏡在懸,凡物之來,妍媸立辨,豈為彼物所移,何能壞人心術?」

93牛角掛書 [ niú jiǎo guà shū ]

解釋 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94篤學好古 [ dǔ xué hào gǔ ]

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出處 《三國誌·吳誌·孫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

95懸梁刺骨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禦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係頭,懸屋梁。後為當世大儒。」

96壞植散群 [ huài zhí sàn qún ]

解釋 ①解散朋黨。②指離心離德。

出處 章炳麟《別錄》第一卷:「經涉人事,憂患漸多,目之所睹,耳之所聞,壞植散群,四海皆是。」

97壞裳為褲 [ huài shang wéi kù ]

解釋 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裝;褲,指軍裝。後以之代指從軍。

出處 《南史 劉穆之傳》載,劉裕召劉穆之為主簿(軍吏),穆之「壞布裳為褲」,往見劉裕。

98據鞍讀書 [ jù ān dú shū ]

解釋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出處 《淵鑒類函·驢三》:「江鄰幾調藍山尉,騎驢赴官,第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覺。」

99山頹木壞 [ shān tuí mù huài ]

解釋 冊:泰山;頹: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斷。比喻眾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出處 《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