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孩子學說話的成語

形容孩子學說話的成語


1侃侃而談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2喃喃自語 [ nán nán zì yǔ ]

解釋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小聲地自己跟自己說話。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84回:「知圓聽到這裏,不覺嘻嘻一笑,喃喃自語道:‘救兵救兵,隻落得狗咬洞賓。’」

3牙牙學語 [ yá yá xué yǔ ]

解釋 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出處 唐·司空圖《障車文》:「二女則牙牙學語,五男則雁雁成行。」

4呀呀學語 [ yā yā xué yǔ ]

解釋 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出處 巴金《還魂草》:「朋友那個新生的男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養育起來的,現在開始呀呀學語了。」

5滔滔不絕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釋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不斷的樣子。像水流一樣不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出處 五代 後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6天花亂墜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釋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

出處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7能說會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8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9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釋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10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釋 喋喋:形容說話的聲音。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11談笑風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釋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生:有興致;很風趣。

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12伶牙俐齒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釋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於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講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13繪聲繪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釋 繪:指繪;描摹。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繪聲繪影,能令閱者拍案叫絕。」

14吞吞吐吐 [ tūn tūn tǔ tǔ ]

解釋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15油嘴滑舌 [ yóu zhuǐ huá shé ]

解釋 形容人說話油滑輕浮;耍嘴皮子。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內,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騙得爹娘允了,方好進去。」

16張口結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釋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於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公子被他問得張口結舌,麵紅過耳。」

17對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解釋 回答問話像流水一樣流暢迅速。形容對問話的內容熟悉;反應敏捷;口才極好。

出處 唐 黃滔《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和尚蓋行高而言寡,是日對答如流。」

18誇誇其談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釋 誇誇:說大話。言辭浮誇;大談特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時浮誇;不切實際而又滔滔不絕。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誇誇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坐下。」

19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釋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

出處 清 黃雲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20理直氣壯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釋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21妙語連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釋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

22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釋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裏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23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釋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24娓娓而談 [ wěi wěi ér tán ]

解釋 連續不倦地談論著。形容健談。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新文學大係>小說二集序》:「隻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25口齒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解釋 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一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26痛痛快快 [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

解釋 馬上,毫不猶豫。盡情。

出處 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依我看來,泰山是五嶽之一,既然來到此地,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27能言快語 [ néng yán kuài yǔ ]

解釋 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

出處 元·高文秀《誶範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備能言快語之士,往聘齊國。」

28三寸之舌 [ sān cùn zhī shé ]

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29舌戰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釋 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30冰雪聰明 [ bīng xuě cōng míng ]

解釋 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坐知七曜曆,手畫三軍勢。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31乖嘴蜜舌 [ guāi zuǐ mì shé ]

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於說討好人的甜言蜜語。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夥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惡。」

32滿舌生花 [ mǎn shé shēng huā ]

解釋 比喻能說會道。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發想,變男為女作妾,以聽其言語,真詞令妙品,滿舌生花者。」

33咿咿呀呀 [ yī yī yā yā ]

解釋 物體轉動或搖動的聲音,小兒學語或低哭聲,也指鳥叫聲。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全村的大人娃娃,說說笑笑,咿咿呀呀,手舞足蹈,都穿上了自己最體麵的衣裳,紛紛走出家門。」

34人情之常 [ rén qíng zhī cháng ]

解釋 通常情況下人們共有的情理或態度。

出處 宋 司馬光《應詔論體要》:「凡用一人,必或以為賢,或以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

35在所不免 [ zài suǒ bù miǎn ]

解釋 由於某種限製而難於避免。

出處 郭沫若《序引》:「晝為校課所迫,僅以夜間偷閑趕譯,草率之處,在所不免。」

36大辯不言 [ dà biàn bù yán ]

解釋 大辯:善於辯論。有口才、善於辯論的人,並不多說話以顯示自己。

出處 《莊子·齊物論》:「大辯不言,大仁不仁。」

37鬥唇合舌 [ dòu chún hé shé ]

解釋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出處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鬥唇合舌。」

38慧心妙舌 [ huì xīn miào shé ]

解釋 聰明的心靈,巧妙的口才。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