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吐的厲害的成語

形容吐的厲害的成語


1搜腸刮肚 [ sōu cháng guā dù ]

解釋 比喻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出處 明 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隻覺得口內生煙。」

2不吐不快 [ bù tǔ bù kuài ]

解釋 吐:傾訴;快:痛快。不說出來就不痛快。

出處 葉聖陶《在民間》:「龐懷著一腔的意思,又豐富,又熱烈,不吐不快,故而高興地這樣問。」

3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解釋 把大江大海都翻轉過來;形容水勢很大;現在多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亂不堪破壞極甚的情況。

出處 唐 李筌《太自陰經》:「東溫而層冰澌散,西烈則百卉摧殘,鼓怒而走石飛沙,翻江倒海。」

4上吐下瀉 [ shàng tǔ xià xiè ]

解釋 嘔吐與腹瀉。指人患病。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0回:「化及見軍士焦頭爛額,後忽然又上吐下瀉,一齊病倒,便放聲大哭。」

5吐肝露膽 [ tǔ gān lù dǎn ]

解釋 喻赤誠相待,說出心裏話。

出處 明·李贄《複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

6吐哺握發 [ tǔ bǔ wò fà ]

解釋 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發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7吐哺輟洗 [ tǔ bǔ chuò xǐ ]

解釋 據《韓詩外傳》卷三載,周公殷勤待客,甚至於「一飯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據《史記·高祖本紀》載,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方踞床洗足。酈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於是劉邦起而謝之,延上坐。後世遂以「吐哺輟洗」為禮賢下士之典實。

出處 據《韓詩外傳》卷三載,周公殷勤待客,甚至於「一飯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據《史記·高祖本紀》載,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方踞床洗足。酈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於是劉邦起而謝之,延上坐。

8吐哺捉發 [ tǔ bǔ zhuō fā ]

解釋 見「吐哺握發」。

出處 唐·韓愈《後廿九日複上書》:「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捉發,亦宜引而進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9陽奉陰違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釋 陽:表麵;奉:奉行;遵守;陰:背後;暗裏;違:違背。表麵上遵從;暗地裏違背。

出處 明 範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後。」

10揚眉吐氣 [ yáng méi tǔ qì ]

解釋 揚眉:揚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後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出處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11助紂為虐 [ zhù zhòu wéi nüè ]

解釋 幫助壞人幹壞事(紂: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紂王;虐:暴行)。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

12暈頭轉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釋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

13人麵獸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釋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讚》:「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左衽,人麵獸心。」

14吞吞吐吐 [ tūn tūn tǔ tǔ ]

解釋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15趨炎附勢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釋 趨:趨向;迎合。炎:熱。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出處 宋 陳善《捫虱新話 趨炎附勢自古而然》:「蓋趨炎附勢,自古然矣。」

16吐故納新 [ tǔ gù nà xīn ]

解釋 原指人體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新鮮氧氣。後比喻揚棄舊的;吸進新的;不斷更新。故:舊的;納:吸入。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17卑鄙無恥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釋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無廉恥。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賈某總辦河工,浮開報銷,濫得保舉。到京以後,又複花天酒地,任意招搖,並串通黃某,到處鑽營,卑鄙無恥。」

18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釋 做種種壞事。為:做;歹:指壞事。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我且拿起來,隻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哩。」

19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釋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裏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20喪盡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釋 喪:喪失;盡:全部;天良:良心。沒有一點良心。形容壞人惡毒到了極點。

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今人既高貴驕奢矣,而又喪盡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21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解釋 全國或世界局勢穩定。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22真心實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釋 心意真實誠懇;毫無虛假。形容沒有絲毫虛偽。

出處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個真心實意。」

23笑裏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釋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藏:隱藏。

出處 《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24表裏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釋 表麵和內在不一樣。

出處 《逸周書 諡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25令人作嘔 [ lìng rén zuò ǒu ]

解釋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出處 梁遇春《黑暗》:「一麵是令人作嘔的名士,一麵是令人作嘔的俗物。」

26居心叵測 [ jū xīn pǒ cè ]

解釋 叵:不可;測:推測;料想;居心:存心;指懷著某種念頭。存心險惡;估摸不透。

出處 清 林則徐《使粵奏稿》:「且其居心叵測,反覆靡常。」

27絞盡腦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解釋 絞:擠;用;盡:完。形容用盡了心機;想盡了一切辦法。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她思索。」

28吐氣揚眉 [ tǔ qì yáng méi ]

解釋 形容受壓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出處 明·孫仁孺《東郭記·與之大夫》:「吐氣揚眉,青雲激勵,卻憐小友尚窮乏。」

29頭暈目眩 [ tóu yūn mù xuàn ]

解釋 頭發昏,眼發花。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滿屋裏的東西都是耀眼爭光,使人頭暈目眩。」

30阿諛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解釋 阿諛: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奉承:恭維;討好。巴結拍馬;說恭維人的話;向人討好。

出處 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

31吐剛茹柔 [ tǔ gāng rú róu ]

解釋 柔:軟;剛:硬。吐出硬的,吃下軟的。比喻怕強欺軟。

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32赤誠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解釋 赤誠: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這所剩的數千饑餓疲憊之師因感學生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和平日赤誠相待,暫時不忍離去,勉強可以一戰。」

33卑鄙齷齪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釋 齷齪:肮髒。品行惡劣下流。

出處 明 唐順之《答俞教諭》:「其於卑鄙齷齪越禮放法者,固未嚐敢有雷同隨俗之心,而其間尚可告語轉移者。」

34惡意中傷 [ è yì zhòng shāng ]

解釋 出自惡毒用心去攻擊誹謗誣陷傷害別人。中傷:說壞話攻擊陷害別人。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35不省人事 [ bù xǐng rén shì ]

解釋 省:知覺。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有時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出處 《明史 艾穆傳》:「穆遣戍涼州,創重不省人事,既而複蘇,遂詣戍所。」

36半吞半吐 [ bàn tūn bàn tǔ ]

解釋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五卷:「仿王孟以為高,而半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

37深惡痛疾 [ shēn wù tòng jí ]

解釋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願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38開誠相見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釋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對人坦白直率;真誠相見。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39不吐不茹 [ bù tǔ bù rú ]

解釋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軟怕硬。

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40半吐半露 [ bàn tǔ bàn lù ]

解釋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出處 《紅樓夢》第五十回:「因賈母尚未說明,自已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41噴雲吐霧 [ pēn yún tǔ wù ]

解釋 噴吐出雲霧來。形容吸煙;也形容水花飛騰的瀑布等。

出處 安正福《敵後插刀》:「炕上還斜躺著幾個,正在噴雲吐霧抽大煙。」

42一吐為快 [ yī tǔ wéi kuài ]

解釋 盡情說出要說的話而感到暢快。

出處 諶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積鬱在胸中多時的由衷之言,今日終於得以一吐為快。」

43伸眉吐氣 [ shēn méi tǔ qì ]

解釋 伸:伸展;吐氣:吐出怨氣。伸展眉毛,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抑後高興痛快的樣子。

出處 宋·陳亮《與石天民書》:「對後有何指揮曲折,幸一見報。士人於被呂得對,遂可以伸眉吐氣,亦丈夫遇合之會也。」

44茹柔吐剛 [ rú róu tǔ gāng ]

解釋 柔:軟;剛:硬。吃下軟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強欺軟。

出處 《詩經·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45談吐風雅 [ tán tǔ fēng yǎ ]

解釋 風雅:風流儒雅。指有文化修養和生活風度。

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一回:「錢江聽罷,暗忖這人氣宇非凡,談吐風雅,倒把人民兩字記在心中,料不是等閑的。」

46談吐風生 [ tán tǔ fēng shēng ]

解釋 見「談吐生風」。

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1回:「一呼一吸興致豪,談吐風生議論高。」

47納新吐故 [ nà xīn tǔ gù ]

解釋 吸入新鮮的吐出陳舊的。

出處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 呂岩》:「熊經鳥伸,納新吐故,無七情以奪魂魄。」

48含苞吐萼 [ hán bāo tǔ è ]

解釋 苞:花未開時包著花骨朵的葉片;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形容花朵即將開放的狀態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又命摧花使者,往來保護,以期含苞吐萼之時,加式呈妍。」

49傾吐衷腸 [ qīng tǔ zhōng cháng ]

解釋 完全吐露出內心的真實思想或心理狀態

50吐膽傾心 [ tǔ dǎn qīng xīn ]

解釋 比喻痛快地說出了心裏話。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承信方敢吐膽傾心,告訴道:‘小將建州人,實姓範。’」

51吐絲自縛 [ tǔ sī zì fù ]

解釋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為阻礙了自己的行動自由。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誌公和尚十四科頌》:「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

52橫眉吐氣 [ héng méi tǔ qì ]

解釋 猶言揚眉吐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後高興痛快的樣子。

出處 五代 齊己《輕薄行》:「玉鞭金鐙驊騮蹄,橫眉吐氣如虹霓。」

53握發吐餐 [ wò fà tǔ cān ]

解釋 握發:握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

出處 南朝·宋·何承天《宋鼓吹饒歌·思悲公篇》:「萬國康,猶弗已。握發吐餐,下群士。惟我君,繼殷周。」

54傾心吐膽 [ qīng xīn tǔ dǎn ]

解釋 比喻痛快地說出了心裏話。

出處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每買不轉的,都是傾心吐膽說真實話。」

55出詞吐氣 [ chū cí tǔ qì ]

解釋 猶談吐。

出處 宋·蘇軾《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經百家說為歌詩,與揚州豪俊交遊,頭骨磽然,有古丈夫風。其出詞吐氣,亦往往驚世俗。」

56出言吐語 [ chū yán tǔ yǔ ]

解釋 見「出言吐氣」。

出處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見冷絳雪出言吐語伶牙利齒,先有三分懼怯,不敢多言,隻喏喏而已。」

57輟食吐哺 [ chuò shí tǔ bǔ ]

解釋 輟:停止;哺:口中的食物。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

58出言吐詞 [ chū yán tǔ cí ]

解釋 見「出言吐氣」。

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詞采》:「無論生為衣冠仕宦,旦為小姐夫人,出言吐詞,當有雋雅雍容之度。」

59談吐生風 [ tán tǔ shēng fēng ]

解釋 談話機敏風趣。

出處 清·王韜《淞濱瑣話·田荔裳》:「則其人殊魁梧俊偉,談吐生風。」

60吐心吐膽 [ tǔ xīn tǔ dǎn ]

解釋 同「吐肝露膽」。

出處 宋·朱熹《答劉季章書》:「日用之間,應事接物,直是判斷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膽,亦隻如此,更無回互。」

61出言吐氣 [ chū yán tǔ qì ]

解釋 猶言談吐。指說話。

出處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魏公]與國夫人盧氏偶坐於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訝而訊之,曰:‘此中有樂人孫子,多出言吐氣,甚令人笑。’」

62獸心人麵 [ shòu xīn rén miàn ]

解釋 麵貌雖是人,心卻如野獸。形容人凶惡殘暴。

出處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時台中謂之語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張琮自請起複……皆非名教中人,並是王化外物。獸心人麵,不其然乎!」

63吞雲吐霧 [ tūn yún tǔ wù ]

解釋 原形容道士修煉養氣,不吃五穀,後形容人吸煙。

出處 《梁書 沈約傳》:「始餐霞而吐霧,終淩虛而倒影。」

64交疏吐誠 [ jiāo shū tǔ chéng ]

解釋 交:交情;疏:不親近;吐:談吐,說話;誠:真誠,誠懇。交往雖然不密切,但說話非常真誠懇切。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吐誠,今人以為難。」

65嘔心吐膽 [ ǒu xīn tǔ dǎn ]

解釋 嘔:吐。形容費盡心血,曆盡艱辛。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隱秀》:「嘔心吐膽,不足語窮;鍛發煉年,奚能喻苦?」

66談吐如流 [ tán tǔ rú liú ]

解釋 形容說話滔滔不絕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是日焦大郎安排晚飯與滿生同吃,滿生一席之間,談吐如流,更加酒興豪邁,痛飲不醉,大郎一發投機,以為相見之晚。」

67揮沐吐餐 [ huī mù tǔ cān ]

解釋 謂禮賢下士。

出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68握發吐哺 [ wò fā tǔ bǔ ]

解釋 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出處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69直吐胸懷 [ zhí tǔ xiōng huái ]

解釋 直率而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處 明·楊循吉《朱先生詩序》:「餘觀詩不以格律體裁為論,惟求能直吐胸懷,實敘景象,讀之可以喻。」

70搖首吐舌 [ yáo shǒu tǔ shé ]

解釋 搖著頭,咬住舌頭。形容驚訝或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良久,乃搖首吐舌道:‘長公子太不良了。’」

71引新吐故 [ yǐn xīn tǔ gù ]

解釋 猶言吐故納新。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即吐納術。

出處 晉·陸機《列仙賦》:「引新吐故,雲飲霞餐。」

72興雲吐霧 [ xīng yún tǔ wù ]

解釋 興:興起。興起雲彩,掀起霧氣。比喻神魔鬼怪法術高明。

出處 明·無名氏《哪吒三變》第一折:「此鬼興雲吐霧莫測,利害利害!」

73發號吐令 [ fā hào tǔ lìng ]

解釋 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君道》:「發號吐令,則訇若雷霆之激響,而不為邪辨改其正。」

74口吐珠璣 [ kǒu tǔ zhū jī ]

解釋 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出處 元 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因俺夫人聞知蘇軾胸懷錦繡,口吐珠璣,有貫世之才。」

75析肝吐膽 [ xī gān tǔ dǎn ]

解釋 見「析肝劌膽」。

出處 明·高以儉《〈太師張文公集〉跋》:「受顧命,輔衝聖,秉國十年,乃舉其生平,析肝吐膽獻之天子。」

76柔茹剛吐 [ róu rú gāng tǔ ]

解釋 軟的吃下去,硬的吐出來。比喻欺軟怕硬。

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惟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77幺麽小醜 [ yāo mǒ xiǎo chǒu ]

解釋 指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壞人。

出處 《明史·楊漣傳》:「何為受製幺麽小醜,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

78吐屬不凡 [ tǔ shǔ bù fán ]

解釋 吐屬:談吐。形容談吐出眾,不同一般。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開道闊達,吐屬不凡。」

79噴珠吐玉 [ pēn zhū tǔ yù ]

解釋 嘴裏噴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80吐食握發 [ tǔ shí wò fā ]

解釋 同「吐哺握發」。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交際》:「雖筆不集劄,菽麥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發。」

81握發吐飧 [ wò fā tǔ sūn ]

解釋 見「握發吐哺」。

82申冤吐氣 [ shēn yuān tǔ qì ]

解釋 洗雪冤屈,發泄怨恨。

83握沐吐餐 [ wò mù tǔ cān ]

解釋 沐: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出處 《新唐書·張玄素傳》:「周公資聖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周公之人哉!」

84吞刀吐火 [ tūn dāo tǔ huǒ ]

解釋 古雜劇之一,泛稱魔術。

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吞刀吐火,雲霧杳冥。」

85輕吞慢吐 [ qīng tūn màn tǔ ]

解釋 形容歌唱時聲音輕柔,吐詞緩慢。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妥娘唱畢,大家又稱讚了一會兒,朱貴兒方在輕吞慢吐,嘹嘹嚦嚦,唱將起來。」

86吸新吐故 [ xī xīn tǔ gù ]

解釋 吸進新氣,吐出濁氣。

出處 漢·王吉《諫昌邑王疏》:「吸新吐故以練臧,專意積精以適神,於以養生,豈不長哉!」

87啜食吐哺 [ chuò shí tǔ bǔ ]

解釋 輟:中止,停止。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

88醉吐相茵 [ zuì tǔ xiāng yīn ]

解釋 後以這一典故喻指寬以待人必然會有好的回報。

出處 典出《漢書·丙吉傳》:「吉馭吏耆酒,數逋蕩,嚐從吉出,醉歐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複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遂不去也。」此馭吏為邊郡人,熟悉邊事,後來為防務工作提出切實有用的建議。

89格格不吐 [ gé gé bù tǔ ]

解釋 謂有所格礙,不能盡情論述。

出處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元豐類稿》:「《上歐陽舍人書》文弱而碎,其論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

90張口吐舌 [ zhāng kǒu tǔ shé ]

解釋 形容很驚奇的樣子。

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大家張口吐舌,忍氣吞聲,簇擁翠蓮上轎。」

91咽苦吐甘 [ yàn kǔ tǔ gān ]

解釋 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出處 《舊唐書 禮儀誌七》:「子之於母,慈愛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濕,咽苦吐甘,生養勞瘁,恩斯極矣。」

92周公吐哺 [ zhōu gōng tǔ bǔ ]

解釋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後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出處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93三吐三握 [ sān tǔ sān wò ]

解釋 《史記 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後以「三吐三握」為求賢殷切之典。

出處 《史記·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

94氣吐虹霓 [ qì tǔ hóng ní ]

解釋 虹霓:彩虹。吐氣能成為天上的彩虹。形容氣魄宏大。

出處 明·無名氏《聚獸牌》:「氣吐虹霓興宇宙,赤心忠孝保江山。」

95指佞觸邪 [ zhǐ nìng chù xié ]

解釋 佞:花言巧語的小人;觸:衝撞。指斥奸小,抵製邪惡。

出處 唐·李世民《唐太宗敕》:「憲宦之職,在指佞觸邪。」

96一沐三捉發 [ yī mù sān zhuō fà ]

解釋 沐:洗頭;捉:用手攥住。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97一飯三吐哺 [ yī fàn sān tǔ bǔ ]

解釋 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出處 《史記 魯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勿以國驕人。」

98吃人不吐骨頭 [ chī rén bù tǔ gǔ tóu ]

解釋 比喻又殘暴,又貪婪。

出處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隻能拉攏,不能得罪。」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