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來回走動的成語

形容人來回走動的成語


1東張西望 [ dōng zhāng xī wàng ]

解釋 這裏那裏地到處看。形容尋找東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三巧兒隻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隻想丈夫回來,此時經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2後來居上 [ hòu lái jū shàng ]

解釋 居;處在。後來的人坐在了上麵的位子。指後起的勝過先前的;後輩勝過前輩。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3不懷好意 [ bù huái hào yì ]

解釋 懷:包藏。沒安好心。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鬆聽了這話,自家肚裏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4瞻前顧後 [ zhān qián gù hòu ]

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5大搖大擺 [ dà yáo dà bǎi ]

解釋 走路時身子搖擺;亂晃。形容舉動無所顧忌;揚揚自得的樣子。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6來者不拒 [ lái zhě bù jù ]

解釋 對於來的人或送來的物品一概不拒絕。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7來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解釋 易:輕易、容易。形容獲得成功或得到財物非常不容易。

出處 明 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8來龍去脈 [ lái lóng qù mài ]

解釋 來龍:龍頭之所在。過去看風水的人把山脈比作一條龍;認為從頭到尾都像血脈似的連貫著;可以看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比喻事情前後關聯的線索或事情的前因後果。

出處 明 吾丘瑞《運壁記 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

9左顧右盼 [ zuǒ gù yòu pàn ]

解釋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態。顧、盼:看;望。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吳季重書》:「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誌哉!」

10周而複始 [ zhōu ér fù shǐ ]

解釋 繞完一圈;又從頭開始。指循環往複。周:環繞一圈;複:又、再。

出處 《文子 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複始。」

11休養生息 [ xiū yǎng shēng xī ]

解釋 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蕩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複元氣。生息:人口繁殖。

出處 唐 韓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養生息,至於玄宗,受報收功。」

12高視闊步 [ gāo shì kuò bù ]

解釋 眼睛向上看邁大步走路。形容氣概不凡。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氣。

出處 漢魏 劉楨《隋書 盧思道傳》:「俄而抵掌揚眉,高視闊步。」

13前因後果 [ qián yīn hòu guǒ ]

解釋 佛教講;先前種什麼因;後來就結什麼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出處 梁 蕭子顯《南齊書 高逸傳論》:「史臣曰:‘今樹以前因,報以後果,業行交酬,連瑣相襲。’」

14躊躇不前 [ chóu chú bù qián ]

解釋 躊躇:遲疑不決的樣子。猶豫不定;不敢前進。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孝武李夫人傳》:「哀裴回以躊躇。」

15循環往複 [ xún huán wǎng fù ]

解釋 周而複始;去而複來。形容不斷反複。循環:沿環行走;無始無終。

出處 唐 李華《祭亡友故揚州功曹蕭公文》:「古稱管鮑,今則蕭李,有過必須,無文不講,知名當世,實賴吾人。循環往複,何日亡此。」

16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釋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隻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17來勢洶洶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釋 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

出處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接著便是來勢洶洶地展開了追查一封寫給黨中央的所謂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牽扯到我。」

18步履蹣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釋 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出處 宋 龔熙正《釋常談 步履蹣跚》:「患腳謂之步履蹣跚。」

19後起之秀 [ hòu qǐ zhī xiù ]

解釋 秀:特異;優秀。指從後輩中成長起來優秀人物。

出處 清 餘懷《板橋雜記 麗品》:「崔科,後起之秀,目未見前輩典型,然有一種韶令之致。」

20寸步難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解釋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出處 元 白仁甫《東牆記》:「聽了他淒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21來去匆匆 [ lái qù cōng cōng ]

解釋 形容來和去迅速

出處 王朔《許爺》:「也許他們在那條街就曾見過麵,但來去匆匆,或淡然一瞥或偶一回眸。」

22來者不善 [ lái zhě bù shàn ]

解釋 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範。

出處 清 趙翼《陔餘叢考 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

23跌跌撞撞 [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解釋 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

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2回:「腳底下不曉得高低,跌跌撞撞,進了右首房間。」

24大步流星 [ dà bù liú xīng ]

解釋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飛快。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邊,大步流星地走著。」

25翻來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釋 翻:翻轉;覆:轉回。躺在床上來回翻轉身體。形容睡不著覺;也形容事情多次反複。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橫說也如此,豎說也如此,翻來覆去,說都如此。」

26來路不明 [ lái lù bù míng ]

解釋 來曆未驗明。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5回:「如今爹也沒了,大娘他養出個墓生兒來,莫不也是來路不明?」

27來日方長 [ lái rì fāng cháng ]

解釋 來日:未來的日子。方:正。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

出處 宋 文天祥《與洪瑞明雲岩書》:「某利郡後,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處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28步履如飛 [ bù lǚ rú fēi ]

解釋 形容行進很快。

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飛,一直往西去了。」

29東奔西走 [ dōng bēn xī zǒu ]

解釋 到處奔跑。形容四處奔忙或為某個目的而四下活動。也形容到處逃竄。走:跑。

出處 元 魏初《沁園春 留別張周卿韻》:「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遙望神州,故人千裏。」

30鵝行鴨步 [ é xíng yā bù ]

解釋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出處 元 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13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狼心狗行潛宗闞,鵝行鴨步懷愚濫。」

31徘徊不定 [ pái huái bù dìng ]

解釋 在難於接受的或同樣緊迫的兩者之間作出抉擇時為難猶豫。

出處 李雲德《沸騰的群山》:「嚴浩目前是在十字路口,毫無主意地轉遊,何去何從徘徊不定。」

32來處不易 [ lái chù bù yì ]

解釋 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經過了艱苦努力。

出處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33搖頭晃腦 [ yáo tóu huàng nǎo ]

解釋 晃:搖動。腦袋搖來搖去;形容舊時讀書人吟誦的姿態或自得其樂、自以為是的樣子。也作「搖頭擺腦」。有時也形容輕狂之態。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至乾禪師》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牽犁,直是搖頭擺腦。」

34來者勿拒 [ lái zhě wù jù ]

解釋 見「來者不拒」。

出處 《公羊傳·隱公二年》:「公令戎於潛。」漢·何休注:「來者勿拒,去者勿追。」

35東奔西跑 [ dōng bēn xī pǎo ]

解釋 指到處奔波。

出處 楊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東奔西跑的,什麼不得幹?幹的營生多,經曆的也古怪。」

36來去無蹤 [ lái qù wú zōng ]

解釋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37來情去意 [ lái qíng qù yì ]

解釋 事情的內容和原因。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當下戴院長與宋公明說罷了來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38來蹤去跡 [ lái zōng qù jì ]

解釋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曆或事物的前因後果。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幹涉,隻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39來曆不明 [ lái lì bù míng ]

解釋 來曆:由來。人或事物的來曆與經過不清楚。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 前集 鄭仙姑》:「適新建縣有闕氏者,雇一婢,來曆不明。」

40來回來去 [ lái huí lái qù ]

解釋 指動作或說話來回不斷地重複。

41來因去果 [ lái yīn qù guǒ ]

解釋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出處 謝覺哉《不惑集 領會》:「領會是‘心領神會’,不僅懂得文件的意義,而且懂得文件的來因去果。」

42來來往往 [ lái lái wǎng wǎng ]

解釋 指多次來和去交往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3回:「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番番複複,攪做一團,扭做一塊。」

43來來去去 [ lái lái qù qù ]

解釋 來和去。指往來不斷的樣子。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這裏接連著親戚族中的人來來去去,鬧鬧穰穰,車馬填門,貂蟬滿座,真是:花到正開蜂蝶鬧,月逢十足海天寬。」

44徘徊歧路 [ pái huí qí lù ]

解釋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

出處 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若或眷戀窮城,徘徊歧路。」

45步履安詳 [ bù lǚ ān xiáng ]

解釋 步履:步行;安詳:安穩。邁步走路,從容安穩。

出處 《小學·嘉言》:「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

46來去分明 [ lái qù fēn míng ]

解釋 形容手續清楚或為人在財物方麵不含糊。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那時叫世人知我冰清玉潔,來去分明。」

47來迎去送 [ lái yíng qù sòng ]

解釋 來者迎之,去者送之。

出處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銷魂橋》:「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橋,為離別之地,故人呼之‘銷魂橋’。」

48來蹤去路 [ lái zōng qù lù ]

解釋 見「來蹤去跡」。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筆,把我的來蹤去路,實打實有一句說一句,給我說這麼一篇。」

49來者居上 [ lái zhě jū shàng ]

解釋 後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後亦用以稱讚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出處 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50來鴻去燕 [ lái hóng qù yàn ]

解釋 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出處 清 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幹路,露宿風飛各朝暮。」

51獨行踽踽 [ dú xíng jǔ jǔ ]

解釋 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路。

出處 《詩唐·風杕杜》:「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毛傳:「踽踽,無所親也。」

52來者可追 [ lái zhě kě zhuī ]

解釋 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53來好息師 [ lái hǎo xī shī ]

解釋 招致和好,停止戰爭。

54踟躕不前 [ chí chú bù qián ]

解釋 遲疑不決,不敢前進。

出處 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陌上桑古辭》:「使君從南業,五馬立踟躕。

55亡羊之歎 [ wáng yáng zhī tàn ]

解釋 亡:丟失。歎:歎息。為丟失了羊而歎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56道而不徑 [ dào ér bù jìng ]

解釋 道:走路。徑: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險。

出處 《呂氏春秋·孝行覽》:「故舟而不遊,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57來軫方遒 [ lái zhěn fāng qiú ]

解釋 軫:古代車後的橫木;方:正;遒:有力。相繼而來的車子正有力地行進。比喻人事的相繼不斷。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左雄等傳論》:「往車雖折,而來軫方遒。」

58來日大難 [ lái rì dà nàn ]

解釋 表示前途困難重重。

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幹。」

59來世不可待 [ lái shì bù kě dài ]

解釋 對於未來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出處 《莊子·人間世》:「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