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有順序的成語

形容有順序的成語


1有條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釋 紊:亂。有條理;不紊亂。

出處 【出處】《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2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解釋 按:按照;部:類別;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層次;選擇、組織好詞句。後來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步驟做事。

出處 西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3井井有條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釋 井井: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出處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4井然有序 [ jǐng rán yǒu xù ]

解釋 井然:整整齊齊的樣子。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

出處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製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5先斬後奏 [ xiān zhǎn hòu zòu ]

解釋 斬:殺頭;奏:臣子向皇帝陳述或請示報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出處 《新五代史 梁臣傳 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後白。’」

6魚貫而入 [ yú guàn ér rù ]

解釋 像遊魚那樣首尾連貫地進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繼而進。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7頭頭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後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清楚;道理充分;麵麵俱到。

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8爭先恐後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釋 爭著向前;唯恐落後。

出處 明 屠勳《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後。」

9先禮後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解釋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10有板有眼 [ yǒu bǎn yǒu yǎn ]

解釋 板;眼:民族音樂的節拍。每節中的最強音叫板;其餘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條理和有層次。

出處 周立波《山那邊人家》:「哭起來一數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聽極了。」

11一板一眼 [ yī bǎn yī yǎn ]

解釋 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12論資排輩 [ lùn zī pái bèi ]

解釋 論:根據;資:資曆;資格;輩:大小或前後順序。根據資曆深淺;輩分的大小決定級別、待遇的高低。

出處 鄧小平《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實現要考組織路線來保證》:「現在有些地方對選進領導班子的年輕人,還是論資排輩,發揮不了他們的作用。」

13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解釋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出處 金 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番,則亦未嚐不本末倒置。」

14先來後到 [ xiān lái hòu dào ]

解釋 指按照來到的先後早晚而確定次序;受到優惠。

出處 宋 梅堯臣《宛陵文集》:「何作嗟遲疾,從來有後先,所期皆一到,我到爾應還。」

15平鋪直敘 [ píng pū zhí xù ]

解釋 平:沒有起伏;鋪:鋪陳;直:沒有曲折;敘:敘述。形容說話、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了當地敘述。也指說話;寫文章平平淡淡;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處 明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 具品 狐裘》:「記孟嚐君事,平鋪直敘,祥略稍未得法。」

16絲絲入扣 [ sī sī rù kòu ]

解釋 每條絲線都從筘齒中穿過。比喻文章、藝術表演等細密合拍。扣:織綢的筘;絲絲:每一根絲。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為絲絲入扣:‘暗中拋索,如道家所雲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輒被風引回也。’」

17先人後己 [ xiān rén hòu jǐ ]

解釋 首先考慮別人,然後想到自己。

出處 《禮記·坊記》:「子雲:‘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18有條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解釋 有條理;有次序;形容層次脈絡清楚。

出處 《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孔安國傳:「如網在綱,各有條理而不亂也。」

19先公後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解釋 先以公事為重,然後考慮私事。

出處 《三國誌·魏誌·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後私即自辦也。」

20一板三眼 [ yī bǎn sān yǎn ]

解釋 板、眼:戲曲音樂的節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時勢,就是孔聖人活過來,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

21挨門逐戶 [ āi mén zhú hù ]

解釋 挨家挨戶,一家也沒有漏掉。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61回:「寫出嶽元帥父子受屈情由,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嶽爺申冤。」

22剝繭抽絲 [ bō jiǎn chōu sī ]

解釋 剝:去掉外層。比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出處 朱光潛《藝文雜談 談對話體》:「疑難是思想的起點與核心,思想由此出發,根據有關事實資料,尋求關係條理,逐漸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23鱗次櫛比 [ lín cì zhì bǐ ]

解釋 鱗次:像魚鱗那樣挨著。櫛比:像篦子齒那樣並排著。形容像魚鱗或梳篦的齒那樣緊密的排列著。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隻密集。

出處 明 陳貞慧《秋園雜佩 蘭》:「自長橋以至大街,鱗次櫛比,春光皆馥也。」

24秩序井然 [ zhì xù jǐng rán ]

解釋 井然:形容整齊。仔細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場麵。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7回:「隻好抹桌另起從頭寫來,方才有頭有緒,秩序井然。」

25井井有序 [ jǐng jǐng yǒu xù ]

解釋 有條理,有秩序。

出處 駱賓基《鄉親——康天剛》:「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樣。」

26先號後慶 [ xiān hào hòu qìng ]

解釋 謂初凶後吉。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申屠剛鮑永等傳讚》:「鮑永沉吟,晚乃歸正,誌達義全,先號後慶。」

27不次之遷 [ bù cì zhī qiān ]

解釋 次:順序,等第;遷:官位升遷。比喻超出常規的提升官級。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東方朔傳》:「武帝初即位,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28先號後笑 [ xiān hào hòu xiào ]

解釋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後以「先號後笑」指命運先凶後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結尾比開頭精彩。

出處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29先憂後樂 [ xiān yōu hòu lè ]

解釋 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後。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後。

出處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0倒鳳顛鸞 [ dǎo fèng diān luán ]

解釋 指織品上的花紋圖案。也比喻男女間的性行為。

出處 金 元好問《贈答張教授仲文》詩:「天孫繰絲天女織,倒鳳顛鸞金粟尺。」

31顛鸞倒鳳 [ diān luán dǎo fèng ]

解釋 比喻順序失常。舊小說用來形容男女交歡。

出處 金 元好問《促拍醜奴兒 學閑閑公體》詞:「無情六合乾坤裏,顛鸞倒鳳,撐霆裂月,直被消磨。」

32先聲後實 [ xiān shēng hòu shí ]

解釋 聲:聲勢;實:實力。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後交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

33挨門挨戶 [ āi mén āi hù ]

解釋 挨:按照順序。按照住戶的順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門逐戶」。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計,挨門挨戶問人家要不要水。」

34承先啟後 [ chéng xiān qǐ hòu ]

解釋 繼承前代的,啟發後代的。

出處 清 王昶《湖海詩傳 尹繼善》:「文端公曆任封疆,晚歸台閣,歲曆五十餘載,承先啟後,三代平章。」

35恐後爭先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解釋 指害怕落後,追求上進。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8回:「他卻橫衝直撞,恐後爭先。」

36平鋪直序 [ píng pù zhí xù ]

解釋 鋪:鋪陳。序:敘述。形容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地敘述。也形容說話或寫文章平淡乏味,重點不突出。亦作「平鋪直敘」。

出處 清·錢謙益《讀蘇長公文》:「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37登高自卑 [ dēng gāo zì bēi ]

解釋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38甲乙丙丁 [ jiá yǐ bǐng dīng ]

解釋 古代天幹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順序或事物大概輪廓。

出處 林語堂《中國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連續的、整個的,一經邏輯家之分析,乃成斷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麵。」

39先行後聞 [ xiān xíng hòu wén ]

解釋 猶先斬後奏。

出處 《後漢書·酷吏列傳》:「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

40一絲不紊 [ yī sī bù wěn ]

解釋 一點兒也不亂。形容極有條理。

出處 老舍《神拳》第二幕:「我服了,萬沒想到你會這麼細心,井井有條,一絲不紊。」

41顛倒衣裳 [ diān dǎo yī cháng ]

解釋 顛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時上為衣,下為裳。形容匆忙而亂了順序。

出處 《詩經 齊風 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42先斷後聞 [ xiān duàn hòu wén ]

解釋 謂先處理後奏聞。

出處 《北史·宇文護傳》:「護第屯兵禁衛,盛於宮闕,事無巨細,皆先斷後聞。」

43撥亂反治 [ bō luàn fǎn zhì ]

解釋 猶撥亂反正。指消除混亂局麵,恢複正常秩序。

出處 元 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區區見五代之亂,天下塗炭極矣,常有撥亂反治之誌。」

44先笑後號 [ xiān xiào hòu hào ]

解釋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後以「先笑後號」指命運先吉後凶。

出處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45超階越次 [ chāo jiē yuè cì ]

解釋 謂越過原有的等級順序,多指越級提升官吏。《晉書·趙五倫傳》:「其餘同謀者鹹超階越次,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參見「不次之遷」。

出處 《晉書·趙五倫傳》:「其餘同謀者鹹超階越次,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

46尊卑有倫 [ zūn bēi yǒu lún ]

解釋 尊:地位或輩分高,與「卑」相對。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

出處 《舊唐書·禮儀誌一》:「製禮定名,合從事實,使名實相副,則尊卑有倫。」

47先花後果 [ xiān huā hòu guǒ ]

解釋 舊時比喻先生女後生男。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李玉英獄中訟冤》:「生下三女一男:兒子名承祖,長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來是先花後果的,倒是玉英居長,次即承祖。」

48先難後獲 [ xiān nán hòu huò ]

解釋 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49顛衣到裳 [ diān yī dào shang ]

解釋 同「顛倒衣裳」。到,通「倒」。

出處 漢·揚雄《太玄·上》:「次六。升於堂,顛衣到裳,廷人不慶。」

50不次之位 [ bù cì zhī wèi ]

解釋 次:順序,等級;位:職位,地位。指對於有才幹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東方朔傳》:「武帝初即位,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51先河後海 [ xiān hé hòu hǎi ]

解釋 謂分清源流。

出處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52尊卑有序 [ zūn bēi yǒu xù ]

解釋 尊:地位或輩分高,與「卑」相對;序:次第。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樂記下》:「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

53越次躐等 [ yuè cì liè děng ]

解釋 次:次序;躐等:越級。超越等級次序。

出處 宋·蘇軾《禦試製科第一道》:「今陛下所震怒而賜譴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問訊之者何人也?」

54按堵如故 [ àn dǔ rú gù ]

解釋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

出處 《漢書 高帝紀上》:「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顏師古注:「應劭曰:‘按,按次第。堵,牆堵也。’言不遷動也。」

55升高自下 [ shēng gāo zì xià ]

解釋 升:上升,提高。比喻事情循序進行由淺入深。

出處 《尚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56止循資序 [ zhǐ xún zī xù ]

解釋 止:隻,僅;循:順著,引申為沿襲,依照;資序:論資排輩。指隻靠資曆。

出處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第五卷:「若專引知識,則嫌於私;若止循資序,未必皆才。」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