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超脫的成語

形容超脫的成語


1不生不死 [ bù shēng bù sǐ ]

解釋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出處 《入楞伽經》第八卷:「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恒清涼不變。」

2出凡入勝 [ chū fán rù shèng ]

解釋 指超出了一般,進入了極高的境界。形容造詣精深,也指超脫世俗進入仙界。

出處 《雍熙樂府 第三卷 端正好(我恰才出塵寰)》:「點化的長生出凡入勝,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3超然不群 [ chāo rán bù qún ]

解釋 超脫於世俗之外。不與眾人合群。《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為人有韜略,超然不群,能作蘇門長嘯。」

出處 《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為人有韜略,超然不群,能作蘇門長嘯。」

4離世絕俗 [ lí shì jué sú ]

解釋 猶言離世異俗。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可謂離世絕俗矣。」

5超然象外 [ chāo rán xiàng wài ]

解釋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出處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6超然遠舉 [ chāo rán yuǎn jǔ ]

解釋 為超脫世事,遠由而去。末·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於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亦作「超然遠引」。渭·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嚐怪樂毅之於燕,伍子胥之於吳,皆以受任於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於是毅遂

出處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於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

7不死不生 [ bù sǐ bù shēng ]

解釋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8超然遠引 [ chāo rán yuǎn yǐn ]

解釋 見「超然遠舉」

出處 清·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嚐怪樂毅之於燕,伍子胥之於吳,皆以受任於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於是毅遂超然遠引,而子胥乃戀戀不去,終以諫死於吳。」

9避世離俗 [ bì shì lí sú ]

解釋 逃避濁世,超脫凡俗。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定賢》:「以清節自守,不降誌辱身為賢乎?是則避世離俗,長沮、桀溺之類也。」

10超以象外 [ chāo yǐ xiàng wài ]

解釋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出處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11餐雲臥石 [ cān yún wò shí ]

解釋 指超脫塵世的隱逸生活。

出處 明 袁宏道《隆中偶述》詩:「始知伊呂蕭曹輩,不及餐雲臥石人。」

12不聞不問 [ bù wén bù wèn ]

解釋 聞:聽。不聽也不問。形容對有關的事情不關心;不過問。也作「不問不聞」。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首回:「(唐明皇)除了選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聞不問。」

13與眾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釋 和大家不一樣。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故富貴之家,役使奴童,育養牛馬,必有與眾不同者矣。」

14看破紅塵 [ kàn pò hóng chén ]

解釋 紅塵:佛家稱人世間。看破人生事情;對一切持超脫態度。這是一種消極厭世態度。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43回:「看這話頭,他明明看破紅塵,貪圖仙景,任俺尋找,總不出來。」

15與世無爭 [ yǔ shì wú zhēng ]

解釋 和社會上的人沒有爭執。多指一種消極回避矛盾的處世態度。

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16漠不關心 [ mò bù guān xīn ]

解釋 漠:冷淡;冷漠。對人對事感情冷漠;淡然處之;不放在心上。

出處 明 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17無邊無際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釋 際:邊緣處。形容範圍極為廣闊。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66回:「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

18回頭是岸 [ huí tóu shì àn ]

解釋 回頭:回過頭來;指改邪歸正。佛家語;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脫苦海的彼岸。後借來比喻犯錯的人;隻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處 元 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嗬吃些個,有嗬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19仙風道骨 [ xiān fēng dào gǔ ]

解釋 骨:氣概。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

出處 唐 李白《大鵬賦序》:「餘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20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釋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極大折磨、摧殘的狀況。沒有精神;毫無生氣;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業蕭條。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聽說停刑的頭一日,即是昨日,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監了。」

21置身事外 [ zhì shēn shì wài ]

解釋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22苦海無邊 [ kǔ hǎi wú biān ]

解釋 苦海:原為佛家語。苦難像大海無邊無際。形容深重無比的苦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59卷:「適見道人題壁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

23星星之火 [ xīng xīng zhī huǒ ]

解釋 一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興的革命力量。

出處 明 張居正《答雲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24風流瀟灑 [ fēng liú xiāo sǎ ]

解釋 英俊有才華,氣度超脫。

出處 明 徐複祚《紅梨記 投雍》:「素娘,似你這般風流瀟灑,如花似玉,向在東塵,知心有幾。」

25閑雲野鶴 [ xián yún yě hè ]

解釋 閑:無拘束。飄浮的雲,野生的鶴。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人。

出處 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州亦難添,詩亦難改,然閑雲孤鶴,何天而不可飛。」

26超凡脫俗 [ chāo fán tuō sú ]

解釋 超出常人,脫離凡俗。指與眾不同。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裏閃爍著超凡脫俗的光芒,艱難地爬蜒著走向聖地麥加……」

27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釋 形容神氣十足,非常得意。

出處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觀魚》:「春暖長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28超然物外 [ chāo rán wù wài ]

解釋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於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出處 宋 葉夢得《石林詩話》:「淵明正以脫略世故,超然物外為適,顧區區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29放縱不拘 [ fàng zòng bù jū ]

解釋 見「放縱不羈」。

出處 《漢書·遊俠傳·陳遵》:「竦博學通達,以謙儉自守,而遵放縱不拘,操行雖異,然相親友。」

30飄飄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解釋 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動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輕鬆爽快;沾沾自喜。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到了次日,老殘起來,見那天色陰得很重,西北風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

31蕭然塵外 [ xiāo rán chén wài ]

解釋 蕭然:清靜寂寞的樣子;塵:塵世。形容極為超脫,不被俗情雜物所累。

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又詩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閑話之趣,故筆墨間時覺蕭然塵外。」

32瀟灑風流 [ xiāo sǎ fēng liú ]

解釋 氣度超脫,風度大方。亦作「風流瀟灑」。

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幾年蹤跡歎江湖,瀟灑風流人怎知。」

33蕭然物外 [ xiāo rán wù wài ]

解釋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極為超脫,不為俗情雜務所煩擾。

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卷九:「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

34高情邁俗 [ gāo qíng mài sú ]

解釋 邁:超過,超逸。情致高雅脫俗。

出處 元·夏文彥《圖繪寶鑒·唐》:「野逸不群,高情邁俗,張藻之亞也。」

35離世異俗 [ lí shì yì sú ]

解釋 超脫世俗。

出處 《莊子·刻意》:「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穀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

36餐風吸露 [ cān fēng xī lù ]

解釋 餐:吃;露:露水。吃的是風,喝的是露水。形容超脫的生活。

出處 明·張景《飛丸記·意傳飛稿》:「武陵津傍,藐姑山上,餐風吸露乘雲,那許塵眸相通。」

37遺世越俗 [ yí shì yuè sú ]

解釋 超脫世俗。

出處 三國·魏·曹植《七啟》:「亦將有才人妙妓,遺世越俗,揚《北裏》之流聲,紹《陽阿》之妙曲。」

38飄然欲仙 [ piāo rán yù xiān ]

解釋 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動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輕鬆爽快、沾沾自喜。

出處 宋·鄧牧《伯牙琴·續補·自陶山遊雲門》:「奇詭萬狀,使人飄然欲仙,不知在人間世。」

39風流跌宕 [ fēng liú diē dàng ]

解釋 跌宕:為人放縱,不拘束。氣度超脫,瀟灑放逸。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那寶玉素聞北靜王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隻是父親拘束,不克如願。今見反來叫他,自是喜歡。」

40超然自引 [ chāo rán zì yǐn ]

解釋 謂超脫世事,自動引退。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出處 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41超然自逸 [ chāo rán zì yì ]

解釋 超脫世事,安閑快樂。

出處 漢·袁紹《與公孫瓚書》:「故為薦書懇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詐,謂天罔可吞,豪雄可滅。」

42遺形忘性 [ yí xíng wàng xìng ]

解釋 見「遺形藏誌」。

出處 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樸還淳皆至理,遺形忘性盡真銓。」

43遺形藏誌 [ yí xíng cáng zhì ]

解釋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出處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誌,與道相得。」

44遺世拔俗 [ yí shì bá sú ]

解釋 見「遺世越俗」。

出處 明·張居正《與司成馬孟河書》:「夫遺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濟物者,大賢之宏量也。」

45羚羊掛角 [ líng yáng guà jiǎo ]

解釋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

46遺俗絕塵 [ yí sú jué chén ]

解釋 謂超脫塵俗而避世隱居。

出處 清·戴名世《和陶詩》序:「其後蘇文忠謫居海外,流離患難之際,深懲世網慨然有遺俗絕塵之誌。」

47超然自得 [ chāo rán zì dé ]

解釋 超脫世事,自覺快樂和滿足。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光自幼誌氣不群,博涉詩書,尤精玄理,而不事家產,好遊山水,後覽佛書,超然自得。」

48離世遁上 [ lí shì dùn shàng ]

解釋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出處 《韓非子·八說》:「為故人行私,謂之‘不棄’;以公財分施,謂之‘仁人’;輕祿重身,謂之‘君子’;枉法曲親,謂之‘有行’;棄官寵交,謂之‘有俠’;離世遁上,謂之‘高傲’;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49高節邁俗 [ gāo jié mài sú ]

解釋 邁:超逸。指誌節高超脫俗。

出處 《晉書·江統傳》:「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節邁俗。」

50濯纓滄浪 [ zhuó yīng cāng làng ]

解釋 濯:洗滌;纓:帽帶。在清水中洗滌冠纓。比喻超脫塵俗,操守高潔

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51濠濮間想 [ háo pú jiān xiǎng ]

解釋 濠濮:古代二水名。比喻悠然自得的會心或情趣。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