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井底之蛙的成語

形容井底之蛙的成語


1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解釋 井底下的青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2坐井觀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解釋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狹小;見識有限。

出處 唐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釋 老鼠的眼睛隻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讚。」

4一孔之見 [ yī kǒng zhī jiàn ]

解釋 孔:小窟窿。從一個小窟窿裏麵所看到的。比喻狹隘片麵的見解。

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5井蛙之見 [ jǐng wā zhī jiàn ]

解釋 像井底青蛙的見解。比喻偏狹的見識。

出處 《弘明集 明佛論》:「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淺,而奕秋之心,何嚐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妾抑大猷。」

6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解釋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出處 孫中山《行易知難》第六章:「不圖彼國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國之強,尤畏民黨得誌而礙其蠶食之謀。」

7井蛙醯雞 [ jǐng wā xī jī ]

解釋 醯雞:昆蟲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細小的東西。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出處 唐·劉禹錫《送惟良上人詩序》:「信神與之而不能測神之所以付,信術通之而不能知術之所以泄哉!餘聞乎蛙醯雞哉之不若也。」

8半途而廢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釋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9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10義無反顧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釋 義:宜;應該做的事;反顧:回頭看。做正當合理的事;隻有上前的事;絕不回頭。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

11日新月異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釋 新:更新;異:不同。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出處 宋 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

12活蹦亂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釋 歡蹦亂跳。

出處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13竭澤而漁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釋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14一覽無餘 [ yī lǎn wú yú ]

解釋 覽:看。餘:剩餘。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裏。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15見多識廣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釋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16浩如煙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解釋 浩:廣大;眾多;煙海:茫茫大海。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海。形容書籍、資料、文獻等非常豐富。

出處 宋 司馬光《進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枝計毫厘。」

17孤陋寡聞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釋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18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釋 如同看火那樣看得清楚。比喻對事物觀察得十分明白透徹。

出處 明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後,勇怯強弱,進退疾徐,洞若觀火。」

19手足無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釋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20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21管中窺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解釋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隻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比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隻是片麵了解。也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22一葉障目 [ yī yè zhàng mù ]

解釋 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

23夜郎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解釋 夜郎:漢代我國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自大:自以為很大。比喻孤陋寡聞;妄自尊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24目不暇接 [ mù bù xiá jiē ]

解釋 暇:閑暇;接:接收。可看的東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過來了。

出處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之二》:「見其揚翬振彩,倏來倏往,目不暇給。」

25管窺蠡測 [ guǎn kuī lǐ cè ]

解釋 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狹窄、片麵;見識膚淺。

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鍾,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26盲人摸象 [ máng rén mō xiàng ]

解釋 佛經故事;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說不一;爭論不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麵;看問題片麵。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麼生?’」

27蠅頭小利 [ yíng tóu xiǎo lì ]

解釋 如同蒼蠅頭那樣小的利益。指極其微小的私利。

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28略見一斑 [ lüè jiàn yī bān ]

解釋 略:大致;斑:斑紋。大致可以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見到的一點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29見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解釋 微:微小;著:明顯。看到一點苗頭;就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出處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30天長日久 [ tiān cháng rì jiǔ ]

解釋 時間長,日子久。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天長日久,這等幾間小屋子,弄一對大猱頭獅子,不時的對吼起來,更不成事!」

31各種各樣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釋 具有多種多樣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種類。

出處 朱自清《萊茵河》:「坐在輪船上兩邊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種各樣的堡壘曆曆的從眼前過去。」

32可見一斑 [ kě jiàn yī bān ]

解釋 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一點可以推知全貌。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諸如此類,雖未得其皮毛,也略見一斑了。」

33以蠡測海 [ yǐ lǐ cè hǎi ]

解釋 以:用;蠡:貝殼;利用貝殼當瓢;測:量。用貝殼來量海水。比喻觀察或了解得很狹窄、片麵;也比喻知識淺薄。

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34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解釋 少:年少。更:經曆。指年紀輕;閱曆不多。形容缺乏經驗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處 《晉書 周顗傳》:「君少年未更事。」

35井底蛤蟆 [ jǐng dǐ há má ]

解釋 指井底的癩蛤蟆,比喻沒有見識的人。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彈絲》:「妾閱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鳳。」

36甕天之見 [ wèng tiān zhī jiàn ]

解釋 甕天:坐在甕中觀天,見天不大。比喻短淺的見識。

出處 宋·黃庭堅《再次韻奉答子由》詩:「似逢海若談秋水,始覺醯雞守甕天。」

37沉灶生蛙 [ chén zào shēng wā ]

解釋 見「沉灶產蛙」。

出處 晉·成公綏《陰霖賦》:「百川泛濫,潢潦橫流,沉灶生蛙,中庭運舟。」

38坎井之蛙 [ kǎn jǐng zhī wā ]

解釋 廢井裏的青蛙。比喻見識不多的人。

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

39焚林而獵 [ fén lín ér liè ]

解釋 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隻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40蛙蟆勝負 [ wā má shèng fù ]

解釋 青蛙與蛤蟆鬥爭的勝負。比喻不足介意的榮哀得失。

出處 宋 劉克莊《水龍吟 丙辰生日》詞之二:「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

41井底鳴蛙 [ jǐng dǐ míng wā ]

解釋 猶井蛙。

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則你那自尊自貴無高下,真乃是井底鳴蛙。」

42吳下阿蒙 [ wú xià ā méng ]

解釋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出處 晉 虞溥《江表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複吳下阿蒙。」

43晉惠聞蛙 [ jìn huì wén wā ]

解釋 比喻愚昧寡聞。

出處 語出《晉書 惠帝記》:晉惠帝昏庸愚昧,嚐在華林園聽到蛙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亂,百姓餓死,曰:「何不食肉糜?」

44蛙鳴鴟叫 [ wā míng chī jiào ]

解釋 鴟:鴟鳥。青蛙鳴,鴟鳥叫。比喻淺陋拙劣的文詞。

出處 韓愈《平淮西碑》清·儲欣評:「段文昌以駢四儷六蛙鳴鴟叫之音,易鈞天之奏,真不識人間有廉恥事。」

45沉灶產蛙 [ chén zào chǎn wā ]

解釋 灶沒與水中,產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出處 《國語·晉語九》:「晉師圍而灌之,沉灶產蛙,民無叛意。」《戰國策·趙策一》:「今城不沒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馬相食。」

46蕃籬之鷃 [ fán lí zhī yàn ]

解釋 蕃:通「藩」;蕃籬:籬笆;鷃:鵪鶉。棲息在籬笆上的鵪鶉。比喻鼠目寸光,見識狹小的人。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47吹毛數睫 [ chuí máo shù jié ]

解釋 比喻目光短淺,隻注意微末細節。

出處 《明史·黃道周傳》;「自古迄今,決無數米量薪,可成遠大之猷;吹毛數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48蠅聲蛙噪 [ yíng shēng wā zào ]

解釋 蒼蠅、青蛙無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無病呻呤的詩文。

出處 清·錢謙益《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蠅聲蛙噪,追配古人,儷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49蠅聲蛙躁 [ yíng shēng wā zào ]

解釋 蒼蠅、青蛙無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無病呻吟的詩文。

出處 清 錢謙益《〈範璽卿詩集〉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蠅聲蛙躁,追配古人,儷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50兩部鼓吹 [ liǎng bù gǔ chuī ]

解釋 鼓吹:古時儀仗樂隊的器樂合奏。兩部器樂合奏。特指蛙鳴。

出處 《南齊書·孔稚珪傳》:「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

51臼灶生蛙 [ jiù zào shēng wā ]

解釋 灶沒與水中,產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出處 《戰國策·越策一》:「今城不沒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馬相食。」

52蛙鳴蟬噪 [ wā míng chán zào ]

解釋 蛙聲和蟬聲,使人聽了厭煩。比喻拙劣的議論或文章。

出處 明 顧大典《青衫記 裴興私歎》:「蛙鳴蟬噪,魂繞神勞。」

53春蛙秋蟬 [ chūn wā qiū chán ]

解釋 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出處 晉·楊泉《物理論》:「夫虛無之談,尚其華藻,此無異於春蛙秋蟬,聒舌而已。」

54雲龍井蛙 [ yún lóng jǐng wā ]

解釋 雲端的龍,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出處 清·周魯《類書纂要》:「雲龍喻貴,井蛙喻賤。」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