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東西沒用的成語

形容一個東西沒用的成語


1一無是處 [ yī wú shì chù ]

解釋 是:對,正確。沒有一點兒對的或好的地方。

出處 宋 歐陽修《與王懿敏公》:「事與心違,無一是處,未知何日遂得釋然。」

2百無一用 [ bǎi wú yī yòng ]

解釋 百樣之中無一有用的。形容毫無用處。

出處 清 黃景仁《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3老婆當軍 [ lǎo pó dāng jūn ]

解釋 比喻毫無用處,隻是充數而已。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6回:「俺們說話不中聽,老婆當軍,充數罷了。」

4牛溲馬勃 [ niú sōu mǎ bó ]

解釋 牛溲:牛屎;一說指車前草。馬勃:一種生長在濕地及腐木上的菌類植物;俗稱牛尿和馬屁菌。借指不值錢的下賤而有用的東西。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5冬扇夏爐 [ dōng shàn xià lú ]

解釋 比喻不合時宜。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逢遇》:「作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6附贅懸疣 [ fù zhuì xuán yóu ]

解釋 附贅:附生於皮膚上的肉瘤;懸疣:皮膚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餘無用的東西。

出處 莊周《莊子 駢拇》:「附贅懸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

7飯囊衣架 [ fàn náng yī jià ]

解釋 囊:口袋。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無用之人。

出處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

8樗櫟庸材 [ chū lì yōng cái ]

解釋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出處 唐 楊炯《顯川縣令李公墓誌銘》:「炯樗櫟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於金環;俯逮婚姻,荷深知於玉潤。」

9道邊苦李 [ dào biān kǔ lǐ ]

解釋 比喻庸才,無用之才。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王戎七歲,嚐與諸小兒遊,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0懸疣附贅 [ xuán yóu fù zhuì ]

解釋 比喻累贅無用之物。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疚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

11塵垢粃糠 [ chén gòu mó kāng ]

解釋 灰塵和汙垢,穀粃和米糠。喻卑微無用之物。

出處 《莊子·逍遙遊》:「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

12炊沙成飯 [ chuī shā chéng fàn ]

解釋 煮沙子做飯。比喻費力而無用。

出處 唐 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食。

13附贅縣疣 [ fù zhuì xiàn yóu ]

解釋 附生在皮膚上的小瘤。比喻多餘無用之物。

出處 《莊子·駢拇》:「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贅肉,懸係之小疣。」

14駢拇枝指 [ pián mǔ zhī zhǐ ]

解釋 駢母:腳上的拇指與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餘的、無用的東西。

出處 莊周《莊子 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

15不合時宜 [ bù hé shí yí ]

解釋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哀帝紀》:「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獲福,卒亡嘉應。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16過猶不及 [ guò yóu bù jí ]

解釋 事情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17行屍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解釋 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裏糊塗過日子的人。行屍:會走動的屍體。

出處 晉 王嘉《拾遺記 後漢》:「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18畫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19物極必反 [ wù jí bì fǎn ]

解釋 極:盡頭;反:轉向反麵。指事物發展到極端;必定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出處 宋 朱熹《近思錄》引宋 程頤曰:「如《複卦》言七日來複,其間無不斷續,陽已複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

20多此一舉 [ duō cǐ yī jǔ ]

解釋 舉:行動、舉動。做出不必要的;多餘的舉動。表示這一行動毫無必要。

出處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況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舉,以身累者乎?」

21不務正業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幹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22徒勞無功 [ tú láo wú gōng ]

解釋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功效。

出處 宋 朱熹《詩集傳》:「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無功也。」

23矯枉過正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解釋 矯:糾正;枉:彎曲;過正:超過了限度。彎向另一方。把彎曲的東西扭直;超過了限度而彎向另一方。比喻糾正謬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複入矯枉過正之檢。」

24繁文縟節 [ fán wén rù jié ]

解釋 文;節:舊時指禮節;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也指繁瑣多餘的事項或手續。

出處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25酒囊飯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釋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隻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出處 宋 陶嶽《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嚐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26應有盡有 [ yīng yǒu jìn yǒu ]

解釋 應該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齊備。

出處 《宋書 江智淵傳》:「懷文每稱之曰:‘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其江智淵乎!’」

27百無一是 [ bǎi wú yī shì ]

解釋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出處 宋·袁采《袁氏世範》:「至於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28徒勞無益 [ tú láo wú yì ]

解釋 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

出處 宋 袁燮《伐武岡林守進治要劄子》:「夫溺於卑者,固不足論;而過於高者,徒勞無益。」

29百無是處 [ bǎi wú shì chù ]

解釋 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出處 宋 辛棄疾《浣溪沙 漫興作》詞:「一似舊時春意思,百無是處老形骸,也曾頭上帶花來。」

30花拳繡腿 [ huā quán xiù tuǐ ]

解釋 比喻隻做些表麵上好看實際上並無用處的工作。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69回:「隻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後麵跟著,走上台來,兩邊坐定。」

31海底撈月 [ hǎi dǐ lāo yuè ]

解釋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32繁文末節 [ fán wén mò jié ]

解釋 文:規定、儀式;節:禮節。過分繁瑣的儀式和禮節。比喻瑣碎多餘的事情。

出處 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六儀》:「儀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33久別重逢 [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解釋 指朋友或親人在長久分別之後再次見麵。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卻好多年不見了,說了幾句久別重逢的話,招呼大家坐下,書僮送上茶來。」

34能工巧匠 [ 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

解釋 技藝高超的工匠。

出處 宋 李恪非《洛陽園記》:「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

35不舞之鶴 [ bù wǔ zhī hè ]

解釋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嚐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36空心蘿卜 [ kōng xīn luó bó ]

解釋 比喻無用,肚裏無貨的人。

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誰的妹兒吃過啞巴虧,出嫁時是個空心蘿卜。」

37隔年皇曆 [ gé nián huáng lì ]

解釋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陳舊的經驗,在新的情況下已經用不上。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年的皇曆,好一本子冷帳,閑著手要捉虱子,沒工夫去揭他了。」

38金漆飯桶 [ jīn qī fàn tǒng ]

解釋 飯桶:比喻無用的人。用金漆漆過的飯桶。指服飾華麗而無德無才的人。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說說也氣人!他背後說老師是個‘金漆飯桶’。」

39化腐為奇 [ huà fǔ wéi qí ]

解釋 見「化腐成奇」。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遊》:「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

40廢銅爛鐵 [ fèi tóng làn tiě ]

解釋 一堆破爛金屬。借指無用的東西。

出處 李雲德《沸騰的群山》:「殘缺不全的鑿岩機,卷揚機,糟電線,破桌子,鐵鏽斑斑的破罐籠,還有一堆堆廢銅爛鐵,沒有一件完整的東西。」

41白磨嘴皮 [ bái mó zuǐ pí ]

解釋 指說了一些無用的話,不能說動對方。

42枯木朽株 [ kū mù xiǔ zhū ]

解釋 朽:腐爛。株:露出地麵的樹樁。枯朽的樹木。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出處 漢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

43匠門棄材 [ jiàng mén qì cái ]

解釋 能工巧匠廢棄的材料。比喻無用的人。

出處 清 馮桂芬《林文忠公祠記》:「公馳驅絕域,猶手箋酬答無間。匠門棄材,累公之明。」

44禍棗災梨 [ huò zǎo zāi lí ]

解釋 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六》:「至於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聖,不但有明未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

45櫟樗之材 [ lì chū zhī cái ]

解釋 櫟:木名;樗:俗名「臭椿」。比喻無用之材或平庸無用的人。

46棄如弁髦 [ qì rú biàn máo ]

解釋 弁:古代的帽子;髦:兒童的垂發。比喻毫不可惜地丟棄無用之物。

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服飾》:「棄如弁髦,《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47蟠木朽株 [ pán mù xiǔ zhū ]

解釋 株:樹根。盤曲之木,朽爛的根。比喻無用之材。

出處 唐·駱賓王《上李少常伯啟》:「賓王蟠木朽株,散欐賤質,牆麵難用,灰心易寒。」

48化腐成奇 [ huà fǔ chéng qí ]

解釋 謂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或變無用為有用。語本《莊子·知北遊》:「是其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腐朽。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

出處 語出《莊子·知北遊》:「是其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腐朽。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

49牆上泥皮 [ qiáng shàng ní pí ]

解釋 比喻無用或低賤的附屬物,也比喻妾。

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牆上泥皮。」

50附贅懸肬 [ fù zhuì xuán shé ]

解釋 見「附贅縣疣」。

51道傍苦李 [ dào bàng kǔ lǐ ]

解釋 同「道邊苦李」。

出處 唐·許渾《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遊瓜洲別業,題舊書齋》詩 :「道傍苦李猶垂實,城外甘棠已布陰。」

52災梨禍棗 [ zāi lí huò zǎo ]

解釋 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至於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聖,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矣。」

53臭腐化神奇 [ xiù fǔ huà shén qí ]

解釋 腐敗臭惡的轉化為神奇美好的。比喻壞事變為好事,無用變有用。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遊》:「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作惡者為臭腐,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

54化腐朽為神奇 [ 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

解釋 神奇:神妙奇特的東西。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變無用為有用。

出處 《莊子 知北遊》:「腐朽複化為神奇。」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