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無聲的成語

形容無聲的成語


1無聲無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釋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出處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裏麵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

2一聲不響 [ yī shēng bù xiǎng ]

解釋 指不發出一點聲音。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聲不響的閃了進來,像貓兒戲蝶一般,擒擒縱縱地把自己搏弄。」

3萬籟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4萬馬齊喑 [ wàn mǎ qí yīn ]

解釋 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比喻人們都沉默不語。形容死氣沉沉的局麵。喑:啞;失音。

出處 宋 蘇軾《三馬圖讚》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

5噤若寒蟬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釋 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6風平浪靜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釋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裏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複沉靜。

出處 宋 楊萬裏《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麵渾如鏡麵新。」

7鴉雀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8夜深人靜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釋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9萬籟無聲 [ wàn lài wú shēng ]

解釋 一點聲音也沒有。多形容自然環境的清靜或冷清。

出處 唐 皎然《戛銅碗為龍吟歌》:「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

10寂然無聲 [ jì rán wú shēng ]

解釋 寂靜沒有聲音。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為何寂然無聲?」

11鴉默雀靜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釋 默:靜默。形容人們或活動場所非常安靜。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裏,鴉默雀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找園裏來。」

12悄無聲息 [ qiǎo wú shēng xī ]

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13寂然不動 [ jì rán bù dòng ]

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出處 《周易·係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14寂若死灰 [ jì ruò sǐ huī ]

解釋 寂:靜悄悄,沒有聲音。一點聲響也沒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靜。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37卷:「誌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

15大音希聲 [ dà yīn xī shēng ]

解釋 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出處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16悄然無聲 [ qiǎo rán wú shēng ]

解釋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東舟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17平步青雲 [ píng bù qīng yún ]

解釋 平:平穩;穩當;步:行步;走上;登上;青雲: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輕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舊時用以形容科舉及第;或陡然富貴。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張邦昌納為婿。當徽宗時自謂平步青雲。」

18充耳不聞 [ chōng ěr bù wén ]

解釋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出處 清 李漁《奈何天 鬧封》:「邊陲告急,司轉運者,充耳不聞。」

19搖旗呐喊 [ yáo qí nà hǎn ]

解釋 呐喊:奮力激呼。指古代作戰時;搖動旗子;大聲喊殺助威。

出處 元 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呐喊,簸土揚沙。」

20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出處 明 李楨《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21理屈詞窮 [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釋 理:道理;理由;屈:短;盡;窮:窮盡。理由站不住腳;無話可說。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禦人耳。」

22啞口無言 [ yǎ kǒu wú yán ]

解釋 像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

23不聲不響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解釋 不說話,不出聲。

出處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獨自低著頭不聲不響的,那一定是失敗者。」

24人聲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25竊竊私語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釋 私:私下;背地裏。指背著人悄悄地說話。

出處 宋 蘇舜欽《上範公參政書》:「時尚竊竊私語,未敢公然言之。」

26夜闌人靜 [ yè lán rén jìng ]

解釋 夜闌:夜將盡。夜深了;人都安靜下來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靜。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霧障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

27默不作聲 [ mò bù zuò shēng ]

解釋 一句話也不說。

出處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時也可以‘默不作聲’,有時也可以老實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28安安靜靜 [ ān ān jìng jìng ]

解釋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隻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29杳無音信 [ yǎo wú yīn xìn ]

解釋 杳:不見蹤影;沒有跡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斷絕;了解不到對方的情況。

出處 宋 黃孝邁《詠水仙》詞:「警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30輕言細語 [ qīng yán xì yǔ ]

解釋 形容說話輕而柔和。

出處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我們好像是久別重逢,彼此有說不完的話和藏在這些輕言細語後邊的無限的擔心。」

31低聲細語 [ dī shēng xì yǔ ]

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湯阿英在枕邊低聲細語說了最近的往來,時斷時續,還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難為情。」

32無聲無臭 [ wú shēng wú xiù ]

解釋 臭:氣味。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出處 《詩經 大雅 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33戛然而止 [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釋 戛然:像聲詞。聲音突然停止。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滿場生旦淨末,同聲一個曲牌,也聽不來南腔北調,隻覺得如出一口。唱了幾套,戛然而止。」

34默默無言 [ mò mò wú yán ]

解釋 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憂的我神思竭,默默無言;愁的我魂膽喪,兢兢打戰。」

35沒沒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麼名聲。

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3回:「你我要是見的到此,雖不能和大帥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沒沒無聞了。」

36寂寂無聞 [ jì jì wú wén ]

解釋 指毫無聲息,默默無聞,沒有名氣。

出處 清 錢學倫《語新》上卷:「雖與予居不遠,幾年來寂寂無聞。」

37渺無人煙 [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釋 一片渺茫,沒有人煙

出處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將淮北千裏,掃蕩個渺無人煙。」

38鴉雀無聞 [ yā què wú wén ]

解釋 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不想步入院中,鴉雀無聞,一並連兩隻仙鶴在芭蕉下都睡著了。」

39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釋 沸:翻滾;反:翻轉;盈:充滿。沸騰翻滾的聲浪喧天。形容人聲嘈雜喧囂;亂成一片。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隻見外麵的人雪片打進來,沸反盈天,喊聲不絕。」

40清清靜靜 [ qīng qīng jìng jìng ]

解釋 安安靜靜,不嘈雜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我這一進去,他又賭氣走了,不如咱們回去罷,讓他兩個清清靜靜的說一回。」

41鉗口不言 [ qián kǒu bù yán ]

解釋 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出處 《莊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42緘口無言 [ jiān kǒu wú yán ]

解釋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師雲:'汝若不會,老僧即緘口無言。'」

43鴉鵲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形容非常靜。同「鴉雀無聲」。

出處 《痛史》第二回:「此時隻覺得靜悄悄的鴉鵲無聲。」

44聲振林木 [ shēng zhèn lín mù ]

解釋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45悄無人聲 [ qiǎo wú rén shēng ]

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人的聲音。指非常寂靜。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6回:「寶玉信步走入,隻見湘簾垂地,悄無人聲。」

46更深夜靜 [ gēng shēn yè jìng ]

解釋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夜已很深,沒有一點聲響。形容夜深處於一片寂靜之中。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靜,共伊相商。」

47萬籟俱靜 [ wàn lài jù jìng ]

解釋 籟:古代的一種簫,泛指聲音;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靜:安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出處 清·許奉恩《裏乘》第三卷:「漏二下,行蹤已絕,萬籟俱靜。」

48呢喃細語 [ ní nán xì yǔ ]

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北史 隋 房陵王勇傳》:「乃向西北奮飛,喃喃細語。」

49寂若無人 [ jì ruò wú rén ]

解釋 寂:寂靜。寂靜得就像沒有人一樣。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箋本·德行下》:「傅茂遠泊然靜處,不妄交遊民,袁司徒第經其戶,輒歎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得非名賢。’」

50夜靜更深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解釋 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51喃喃細語 [ nán nán xì yǔ ]

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北史 隋 房陵王勇傳》:「乃向西北奮飛,喃喃細語。」

52仆旗息鼓 [ pū qí xī gǔ ]

解釋 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比喻無聲無息地停止運動。

出處 《新唐書·南蠻傳》:「會蠻踵來,還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53嘀嘀咕咕 [ dí dí gū gū ]

解釋 小聲說,私下裏說。

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7回:「他們兩個水手在那裏嘀嘀咕咕的,兩個人交頭接耳,不知議論什麼事情。」

54昧昧無聞 [ mèi mèi wú wén ]

解釋 聞:出名。指無聲無息,無人知曉。

出處 《剪燈餘話·長安夜行錄》:「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55漠漠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聞:出名。指無聲無息,無人知曉。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5回:「漠漠無聞至於百姓忘其姓名還是好的,還有提其名諱而訕罵及之者。」

56杳無人跡 [ yǎo wú rén jì ]

解釋 見「杳無人跡」。

出處 唐·常沂《靈鬼誌·鄭紹》:「至明年春,紹複至此,但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杳無人跡。紹乃號慟經日而返。」

57無聲無色 [ wú shēng wú sè ]

解釋 沒有聲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

出處 《新華月報》1965年第9期:「影片並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無聲無色。」

58啞口無聲 [ yǎ kǒu wú shēng ]

解釋 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同「啞口無言」。

出處 《再生緣》第三九回:「話說孟夫人聽了這些言語,隻氣的啞口無聲。」

59夜靜更闌 [ yè jìng gēng lán ]

解釋 闌:盡。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60雅雀無聲 [ yǎ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形容靜默之極。雅,「鴉」的古字。

出處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文櫻宣讀報告,台下靜聽,一時雅雀無聲的,但聞時鍾叮當。」

61以莛扣鍾 [ yǐ tíng kòu zhōng ]

解釋 見「以莛撞鍾」。

出處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下:「白馬與陳思答贈,偉長與公幹往複,雖日以莛扣鍾,亦能閑雅矣。」

62劍頭一吷 [ jiàn tóu yī xuè ]

解釋 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出處 莊周《莊子 則陽》:「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63以莛撞鍾 [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

解釋 ①用草莖打鍾,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②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鍾,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64寂寂寞寞 [ jì jì mò mò ]

解釋 指人冷清孤單或環境靜寂無聲。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8回:「惟此冬時寂寂寞寞,毫無意趣,隻好時刻在枕衾中過日,出戶便覺掃興。」

65金人之緘 [ jīn rén zhī jiān ]

解釋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出處 《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後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66闃然無聲 [ qù rán wú shēng ]

解釋 形容寂寞得一點聲音也沒有。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那些眠鷗宿鷺,闃然無聲。」

67韜光斂彩 [ tāo guāng liǎn cǎi ]

解釋 收斂光采。比喻隱匿才華,無聲無息。

出處 明·宋濂《史處士墓碑文》:「自是益韜光斂彩,係情山水間。」

68削鐵無聲 [ xuē tiě wú shēng ]

解釋 形容刀劍鋒利。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刃兒薄,尖兒長,靶兒短,削鐵無聲,吹毛過刃。」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