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老虎氣勢磅礴的成語

形容老虎氣勢磅礴的成語


1威風凜凜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釋 形容威嚴可畏;氣勢逼人。威風: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凜凜:可敬畏的樣子。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見如今禦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2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釋 假:假借;憑借。狐狸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3龍騰虎躍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釋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出處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讚序》:「聖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雲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鹹係天者也。」

4虎視眈眈 [ hǔ shì dān dān ]

解釋 眈眈:注視的樣子。像老虎一樣凶狠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良;伺機攫取。

出處 《周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5餓虎撲食 [ è hǔ pū shí ]

解釋 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衝去。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雙手使降妖杖丟一個丹鳳朝陽餓虎撲食。」

6餓虎撲羊 [ è hǔ pū yáng ]

解釋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麼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猶)如餓虎吞羊。」

7餓虎攢羊 [ è hǔ cuán yáng ]

解釋 攢:趕。饑餓的老虎追趕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將無作有》:「可憐歐滁山被那大漢捉住,又有許多漢子來幫打,像餓虎攢羊一般,直打得個落花流水。」

8餓虎逢羊 [ è hǔ féng yáng ]

解釋 逢:碰到,遇到。饑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饑虎逢羊,蒼蠅見血。」

9虎頭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釋 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後來勁頭很小。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麵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10放虎歸山 [ fàng hǔ guī shān ]

解釋 歸: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敵人放走;留下後患。也作「縱虎歸山」。

出處 晉 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複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

11凶神惡煞 [ xiōng shén è shà ]

解釋 原指凶惡的神。後來指凶惡的壞人。煞:迷信說法中的凶神。

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凶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12凶相畢露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解釋 凶惡的麵目完全暴露了出來。畢:完全。

出處 柯岩《追趕太陽的人》:「吳丙治向他征收稅款時,他凶相畢露地威脅:‘誰有錢給你,小心你的腦袋吧!’」

13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14張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釋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凶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凶惡的樣子。

出處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遊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15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釋 像狼虎一樣。比喻非常凶暴。

出處 《尉繚子 武議》:「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16龍爭虎鬥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解釋 龍與虎之間的爭鬥。形容鬥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後,枉以後龍爭虎鬥,都是俺鸞交鳳友。」

17龍潭虎穴 [ lóng tán hǔ xué ]

解釋 潭:深水坑;穴:動物的窩。龍潛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窩。比喻極其凶險的地方。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0回:「有分教,盧浚義撇卻錦簇珠圍,來試龍潭虎穴。」

18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解釋 如同老虎長了翅膀。比喻強大的更加強大了。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沒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個女兒教道,教得個女兒如虎添翼一般,那裏聽薛夫人的解勸。」

19串通一氣 [ chuàn tōng yī qì ]

解釋 串通:互相勾結。暗中勾結;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語行動。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鴛鴦聽了,便紅了臉,說道:‘怪道,你們串通一氣來算計我!’」

20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解釋 如虎般寬厚的背;似熊樣粗壯的腰。形容人的身體魁梧強壯。

出處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一折:「這廝倒是一條好漢……哦,是虎背熊腰。」

21炯炯有神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解釋 炯炯:明亮的樣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出處 晉 潘嶽《秋興賦》:「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22虎頭虎腦 [ hǔ tóu hǔ nǎo ]

解釋 形容長得壯健憨厚的樣子。

出處 老舍《趙子曰》:「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

23調虎離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解釋 設計讓老虎離開原來的山頭。比喻用計謀引誘對方離開原來有利的地勢。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53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

24虎口拔牙 [ hǔ kǒu bá yá ]

解釋 在老虎嘴裏拔牙。比喻冒著極大危險去做某一事情。

出處 元 弦濟《一山國師語錄》:「蒼龍頭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25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解釋 城裏本沒有虎;但隻要有三個人說城裏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

26臥虎藏龍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釋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出處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27龍吟虎嘯 [ lóng yín hǔ xiào ]

解釋 吟:鳴、叫;嘯:獸類長聲吼叫。像龍一樣長鳴;像虎一樣咆哮。原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現多比喻吟誦的聲音抑揚頓挫。也用以形容響聲洪大;氣勢盛大。

出處 唐 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28餓虎吞羊 [ è hǔ tūn yáng ]

解釋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29餓虎見羊 [ è hǔ jiàn yáng ]

解釋 饑餓的老虎見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一見了,猶如餓虎見羊,不勾大嚼,頃刻吃個幹淨。」

30人中龍虎 [ rén zhōng lóng hǔ ]

解釋 比喻人中豪傑。

出處 《晉書 宋纖傳》:「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31虎皮羊質 [ hǔ pí yáng zhì ]

解釋 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出處 西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32餓虎擒羊 [ è hǔ qín yáng ]

解釋 像餓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樣。形容動作迅猛。亦作「餓虎吞羊」、「餓虎撲羊」。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七回:「兄聽得索郎郎的叉盤聲響,使個‘餓虎擒羊’勢,叫道:‘你敢來麼?’」

33眈眈虎視 [ dān dān hǔ shì ]

解釋 眈眈:注視的樣子。像老虎那樣凶狠地盯著

出處 《舊唐書·張仲武傳》:「漁陽突騎,燕歌壯氣。赳赳元戎,眈眈虎視。」

34縱虎出匣 [ zòng hǔ chū xiá ]

解釋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同「縱虎出柙」。

出處 明 唐順之《谘總督都禦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滿之夜,駕船衝出港門,及扛船隨處下海……是縱虎出匣,禍豈勝言。」

35虎嘯龍吟 [ hǔ xiào lóng yín ]

解釋 嘯:獸類大聲吼叫;吟:鳴。像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比喻聲音洪大或英雄豪傑叱吒風雲。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72卷:「經雲:鶴鳴在陰,其子和之。又雲:虎嘯龍吟,物類相感,豈謬言哉!」

36龍驤虎步 [ lóng xiāng hǔ bù ]

解釋 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出處 三國 魏 嵇康《卜疑》:「將如毛公藺生之龍驤虎步,慕為壯士乎?」

37虎嘯風生 [ hǔ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釋 嘯:長鳴。猛虎長鳴,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並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亦指豪傑奮起,大展宏圖。

出處 《北史·張定和傳論》:「虎嘯生風,龍騰雲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

38縱虎出柙 [ zòng hǔ chū xiá ]

解釋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遼王托克托,乘國有隙,誅屠骨肉……如令歸藩,臂之縱虎出柙。」

39養虎自齧 [ yǎng hǔ zì niè ]

解釋 齧:咬。養老虎,咬傷自己。比喻縱容敵人而自受其害。

出處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齧,長虺成蛇。」

40虎狼之勢 [ hǔ láng zhī shì ]

解釋 形容極凶猛的聲勢。

出處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41狐虎之威 [ hú hǔ zhī wēi ]

解釋 狐狸與老虎相互勾結而表現出來的威勢。比喻權貴當道者與其爪牙串通一氣而發出的淫威。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因為段祺瑞總理和他的幫閑們的迫壓,我已經逃到廈門,但北京的狐虎之威還正是無窮無盡。」

42惡虎不食子 [ è hǔ bù shí zǐ ]

解釋 即使凶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43養虎自遺患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

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44三夫成市虎 [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

解釋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出處 《宋書 樂誌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趨。」

45養虎自貽災 [ yǎng hǔ zì yí zāi ]

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同「養虎自遺患」。

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裏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