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眼光長遠的成語

形容眼光長遠的成語


1高瞻遠矚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釋 站得高;看得遠。多形容目光遠大。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這粉白黛綠,鶯聲燕語,都付之不見不聞,一路高瞻遠矚,要領略湖山真景。」

2殺雞取卵 [ shā jī qǔ luǎn ]

解釋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出處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裏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3遠見卓識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釋 卓:高超;識:見識。遠大的目標和卓越的見識。

出處 明 焦靖《玉堂叢話 調護》:「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識,朔不及也。」

4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釋 明:明晰;察:看;觀察;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現象。目光犀利;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眼觀六路 [ yǎn guān liù lù ]

解釋 眼睛因看到四麵八方。形容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麵了解。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6目光如炬 [ mù guāng rú jù ]

解釋 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出處 《南史 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

7百年大計 [ bǎi nián dà jì ]

解釋 百年:泛指長久;計:策略。關係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

出處 清 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數月之間,而其權力已深入鞏固,而百年大計於以定矣。」

8涸澤而漁 [ hé zé ér yú ]

解釋 抽幹池水捉魚。比喻隻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出處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9別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解釋 慧:聰明;有才智。具有獨到眼光;高明的見解。

出處 宋 葉寘《愛日齋叢鈔》:「(楊萬裏)又有《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隻眼,要踏唐人最上關。’」

10獨具隻眼 [ dú jù zhī yǎn ]

解釋 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力。形容看待問題目光敏銳;見解新穎、深刻。

出處 宋 楊萬裏《送彭元忠縣丞北歸》詩:「近來別具一隻眼,要踏唐人最上關。」

11深謀遠略 [ shēn móu yuǎn lüè ]

解釋 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12放眼世界 [ fàng yǎn shì jiè ]

解釋 放眼:放開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狹小範圍內。放開眼界,縱觀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處 元 張養浩《過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獨倚欄,古今如夢水雲間。」

13長算遠略 [ cháng suàn yuǎn lüè ]

解釋 猶言深謀遠慮。

出處 宋 洪邁《容齋續筆 名將晚謬》:「搴旗陷陣,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

14深計遠慮 [ shēn jì yuǎn lǜ ]

解釋 猶深思遠慮。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魏誌·田疇傳》:「竊恐未得其誌,而輕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時,無深計遠慮。」

15高明遠識 [ gāo míng yuǎn shí ]

解釋 高明:(見解或技能)高超。遠識:遠大的眼光。指見識高遠。亦作「高明遠見」。

出處 宋·錢世昭《錢氏私誌·蔡魯公》:「公高明遠識,洞鑒古今,知國家之事,必至於斯乎?」

16登高望遠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解釋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 《荀子 勸學》:「我嚐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 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7百世之利 [ bǎi shì zhī lì ]

解釋 世世代代長遠的利益。

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18焚林而狩 [ fén lín ér shòu ]

解釋 同「焚林而田」。

出處 南朝·宋·袁淑《防禦索虜議》:「是由涸澤而漁,焚林而狩。」

19焚林而田 [ fén lín ér tián ]

解釋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出處 《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後必無複。」

20焚林而畋 [ fén lín ér tián ]

解釋 同「焚林而田」。

出處 宋·秦觀《李訓論》:「焚林而畋,明年無獸;竭澤而魚,明年無魚。」

21焚藪而田 [ fén sǒu ér tián ]

解釋 同「焚林而田」。藪,林藪。

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22防微慮遠 [ fáng wēi lǜ yuǎn ]

解釋 慮:考慮,思慮。指在錯誤或壞事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防止,並考慮長遠的計策。

出處 唐·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製集序》:「由是洞啟宸衷,大破群議,運籌製勝,舉無遺策,防微慮遠。」

23開闊眼界 [ kāi kuò yǎn jiè ]

解釋 指對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於狹隘的範圍內,眼光要放寬。

24登山小魯 [ dēng shān xiǎo lǔ ]

解釋 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5深惟重慮 [ shēn wéi zhòng lǜ ]

解釋 猶深思熟慮。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嚴助傳》:「今天深惟重慮,明太平以弼朕失。」

26放長線釣大魚 [ 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 ]

解釋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我們不妨看看他們如何活動,放長線,釣大魚,說不定深水裏還有大家夥。」

27老謀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釋 老:老練;謀:計謀;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籌劃;深遠地打算。形容人老練精細;很有謀略。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革命家。」

28未雨綢繆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釋 綢繆:修繕房屋。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作好準備;防患未然。

出處 《詩經 豳風 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29因勢利導 [ yīn shì lì dǎo ]

解釋 因:循;順著;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推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30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釋 老鼠的眼睛隻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讚。」

31目光短淺 [ mù guāng duǎn qiǎn ]

解釋 缺乏遠見卓識的、隻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後,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

32竭澤而漁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釋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33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34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解釋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隻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權勳》:「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35真知灼見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解釋 真:真實;真知:正確的認識;灼:明白透徹;見:見解。正確透徹的認識和見解。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真知灼見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

36炯炯有神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解釋 炯炯:明亮的樣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出處 晉 潘嶽《秋興賦》:「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37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解釋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安靜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38發憤圖強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釋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出處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並不多,隻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憤圖強,徹底革命。」

39不留餘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釋 說話、辦事走極端;沒有可以回旋的餘地。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40聰明能幹 [ cōng míng néng gàn ]

解釋 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而又有能力會做事。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聖人說,人生少時,心思才力,樣樣聰明能幹,實在是可怕的。」

41鑒往知來 [ jiàn wǎng zhī lái ]

解釋 鑒:仔細考察。仔細考察過去;就可以推知未來。

出處 《詩經 大雅 蕩》:「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42一舉一動 [ yī jǔ yī dòng ]

解釋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所有的行動。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著力。」

43深謀遠慮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釋 深:深入;周詳;謀:謀劃;計劃;遠:長遠;慮:考慮;打算。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44深思熟慮 [ shēn sī shú lǜ ]

解釋 熟:細致。反複細致地思索考慮。

出處 《魏書 程駿傳》:「且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

45獨具慧眼 [ dú jù huì yǎn ]

解釋 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能作出精細判斷。

出處 豐子愷《談自己的畫》:「隻有孩子們保住天真,獨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賞者。」

46深思遠慮 [ shēn sī yuǎn lǜ ]

解釋 謀劃周密,老虎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出處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複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47世世代代 [ shì shì dài dài ]

解釋 泛指延續的各代。

出處 丁玲《在嚴寒的日子裏》第四章:「受苦人,受了世世代代的苦,幾千年都在黑暗的地獄裏過日子受煎熬。」

48萬裏長城 [ wàn lǐ cháng chéng ]

解釋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裏長城!’」

49長久之計 [ cháng jiǔ zhī jì ]

解釋 計:計劃,策略。長遠的打算。

出處 《戰國策 趙策》:「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漢書 元帝紀》:「東垂被虐耗之害,關中有無聊之民,非長久之計。

50識時通變 [ shí shí tōng biàn ]

解釋 見「識時達變」。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69回:「爾祖子文,為楚名臣,識時通變。」

51鶯聲燕語 [ yīng shēng yàn yǔ ]

解釋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後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楔子:「嫋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52未卜先知 [ wèi bǔ xiān zhī ]

解釋 測知未來的吉凶禍福;這是一種迷信行為。形容有預見。卜:占卜;算卦。

出處 元 無名氏《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三折:「賣弄殺《周易》陰陽誰似你,還有個未卜先知意。」

53目光遠大 [ mù guāng yuǎn dà ]

解釋 指一個人的見解及處世觀高遠而偉大。

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四章:「我為自己有這麼一個目光遠大的姐而驕傲。」

54百年之業 [ bǎi nián zhī yè ]

解釋 百年的事業。指長遠的事業。

出處 東漢·班固《西都賦》:「國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業。」

55有膽有識 [ yǒu dǎn yǒu shí ]

解釋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56拍案驚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歎。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出處 明末·淩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57憂深思遠 [ yōu shēn sī yuǎn ]

解釋 深刻憂慮,長遠打算。

出處 《詩經 唐風 蟋蟀》小序:「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58隨俗浮沉 [ suí sú fú chén ]

解釋 自己沒有一定的想法,隨著潮流走。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59長慮顧後 [ cháng lǜ gù hòu ]

解釋 慮:思考;顧:回頭看。從長遠考慮問題。

出處 荀況《荀子 榮辱》:「彼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後,而保萬世也。」

60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解釋 睛:眼珠。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識別真偽。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0回:「我老孫火眼金睛,認得好歹。」

61長慮後顧 [ cháng lǜ hòu gù ]

解釋 顧及未來而作長遠打算。

出處 宋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方今公卿大夫,莫肯為陛下長慮後顧,為宗廟萬世計。」

62與世推移 [ yǔ shì tuī yí ]

解釋 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出處 《楚辭 漁父》:「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63遠謀深算 [ yuǎn móu shēn suàn ]

解釋 猶言深謀遠慮。

出處 葉聖陶《冥世別》:「他們這樣說,就見得我們的行動都出於他們的計劃,他們有何等的遠謀深算。」

64遠矚高瞻 [ yuǎn zhǔ gāo zhān ]

解釋 猶言高瞻遠矚。

出處 清·黃鈞宰《金壺浪墨·平山堂》:「既而憚其勞也,攜筇散步,隨意所之,遠矚高瞻,不複造極。」

65趨時附勢 [ qū shí fù shì ]

解釋 迎合時尚,依附權勢。多用作貶義。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如此人趨時附勢以得富貴而自為樂者也。」元 劉壎《隱居通議 經史二》:「蓋趨時附勢人情則然,古今所同也。何責於薄俗哉?」

66趨時奉勢 [ qū shí fèng shì ]

解釋 迎合時尚,依附權勢。多用作貶義。同「趨時附勢」。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時去看他,教人道我趨時奉勢。」

67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解釋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68識時達變 [ shí shí dá biàn ]

解釋 認清時勢,通達權變。

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漢兒字聖旨》:「若蒙聖慈,特發使命,宣示德音,開其生路,彼亦識時達變之士也,寧不以數萬生靈為念乎!」

69深圖遠算 [ shēn tú yuǎn suàn ]

解釋 見「深謀遠慮」。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朱佑景丹等傳論》:「然原夫深圖遠算,固將有以焉爾。」

70與時推移 [ yǔ shí tuī yí ]

解釋 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出處 唐 李白《冬夜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吾不凝滯於物,與時推移。」

71焚林而獵 [ fén lín ér liè ]

解釋 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隻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72長計遠慮 [ cháng jì yuǎn lǜ ]

解釋 指長遠打算。

出處 宋 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為子孫長計遠慮者,類皆如此。」

73高明遠見 [ gāo míng yuǎn jiàn ]

解釋 高明:精明高妙。指見識精明高遠。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遠見的,不消鄉民多說。」

74竭澤焚藪 [ jié zé fén sǒu ]

解釋 竭:排水。藪:指草野。排幹池水捕魚,燒光草野捉獸。比喻做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利益。

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可,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複,非長術也。」

75從俗浮沉 [ cóng sú fú chén ]

解釋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76深猷遠計 [ shēn yóu yuǎn jì ]

解釋 見「深謀遠慮」。

出處 明·李東陽《桃溪雜稿>序》:「先生好古力踐,深猷遠計,發而為言者,固其所自立也。」

77渴而掘井 [ kě ér jué jǐng ]

解釋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出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78識時達務 [ shí shí dá wù ]

解釋 認清時勢,通達事務。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9回:「他不多幾年,已巴到極頂的分兒,也隻為識時達務,能夠上和下睦罷了。」

79與時俯仰 [ yǔ shí fǔ yǎng ]

解釋 時:時勢;俯仰:隨宜應付。跟著世風進退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80飲馬長江 [ yǐn mǎ cháng jiāng ]

解釋 在長江邊給戰馬喝水。謂渡江南下進行征伐。

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裏長城。’魏人聞之,……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誌。」

81長慮卻顧 [ cháng lǜ què gù ]

解釋 顧及未來而作長遠打算。

出處 宋 李綱《與宰相論捍賊劄子》:「綱竊觀自古人主,必有親兵,所以製障表裏,為長慮卻顧之術也。」

82桑土綢繆 [ sāng tǔ chóu miù ]

解釋 《詩 豳風 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朱熹集傳:「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陰雨之時,而往取桑根以纏綿巢之隙穴,使之堅固,以備陰雨之患。」後遂以「桑土綢繆」喻勤於經營,防患未然。

出處 《詩·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朱熹集傳:「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陰雨之時,而往取桑根以纏綿巢之隙穴,使之堅固,以備陰雨之患。」

83綢繆牖戶 [ chóu móu yǒu hù ]

解釋 綢繆:緊密纏縛;牖:窗。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防患未然。

出處 《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84粉白黛綠 [ fěn bái dài lǜ ]

解釋 泛指女子的妝飾。

出處 唐 韓愈《送李願歸盤穀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

85適時應務 [ shì shí yīng wù ]

解釋 適合時宜,順應世務。

出處 《魏書·良吏傳序》:「但廉平常跡,聲問難高;適時應務,招響必速。」

86百年大業 [ bǎi nián dà yè ]

解釋 指關係到長遠利益的重要計劃或措施。同「百年大計」。

87伏龍鳳雛 [ fú lóng fèng chú ]

解釋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後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出處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裴鬆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88與時偕行 [ yǔ shí xié xíng ]

解釋 變通趨時。

出處 《易 損》:「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89姱容修態 [ kuā róng xiū tài ]

解釋 姱:美好;修:長遠;態:誌向。美麗的容貌,長遠的智慧。

出處 戰國楚·宋玉《招魂》:「姱容修態,絙洞房些。」

90億萬斯年 [ yì wàn sī nián ]

解釋 形容長遠的年代。

出處 《詩經 大雅 下武》:「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91匿瑕含垢 [ nì xiá hán gòu ]

解釋 比喻為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