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登上山頂的成語

形容登上山頂的成語


1空前絕後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釋 空:空白;絕:斷絕。以前沒有過;以後也沒有。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一無二的事物。

出處 宋 朱象賢《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後。」

2歎為觀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解釋 看到這裏就夠了;不必再看別的。指讚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3無與倫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釋 倫:類;同類。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處 唐 盧氏《逸史》:「置於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4登峰造極 [ dēng fēng zào jí ]

解釋 登:上;峰:山頂;造;達到;極:最高點。攀登到山峰的頂點。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幹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5超群絕倫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釋 超:超過;超群:超出眾人;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絕倫。」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關羽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6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7無以複加 [ wú yǐ fù jiā ]

解釋 複:再。再也不能超過。指程度達到了頂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宜崇其製度,宣視海內,且令萬世之後無以複加也。」

8高瞻遠矚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釋 站得高;看得遠。多形容目光遠大。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這粉白黛綠,鶯聲燕語,都付之不見不聞,一路高瞻遠矚,要領略湖山真景。」

9東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解釋 東晉時謝安退職後曾在會稽東山隱居(今浙江上虞縣);後來又出任要職。現以此比喻隱退後再度任職或失勢後又重新得勢。

出處 唐 杜甫《暮秋……呈蘇渙侍禦》:「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10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釋 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艱難環境中起支柱作用的個人或集體。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黃河三門峽東的石山。

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諫下》:「吾嚐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11高不可攀 [ gāo bù kě pān ]

解釋 攀:攀登。高得無法攀登。形容很難達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難以親近。

出處 漢 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12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13至高無上 [ zhì gāo wú shàng ]

解釋 形容高於一切。至:最。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繆稱訓》:「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

14望而生畏 [ wàng ér shēng wèi ]

解釋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5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釋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16旗開得勝 [ qí kāi dé shèng ]

解釋 形容戰鬥順利;一出兵就取得了勝利。

出處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17爐火純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釋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裏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18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釋 戰馬一到陣前就取得勝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處 元 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

19卓爾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讚》:「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20百無一成 [ bǎi wú yī chéng ]

解釋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無成。

出處 清 曾國藩《複陳右銘太守書》:「在軍日久,舉業益荒,忽忽衰老,百無一成。」

21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釋 安:安穩;泰山:我國著名的高山;在山東省。像泰山一樣穩固;形容事物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西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22成敗論人 [ chéng bài lùn rén ]

解釋 論:衡量;評定。以成功或失敗為評價人物的標準。

出處 宋 蘇軾《孔北海讚序》:「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23指日成功 [ zhǐ rì chéng gōng ]

解釋 謂不久即可成功。

出處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覷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與我謹守堤岸,不可滲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24成敗利鈍 [ chéng bài lì dùn ]

解釋 利:鋒利;順利;鈍:不鋒利;不順利。指事業的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泛指處事的各種情況和結果。也作「成敗得失」。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5攀蟾折桂 [ pān chán shé guì ]

解釋 攀登蟾宮,折取月桂。喻科舉登第。

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閉月羞花貌。」

26攀藤攬葛 [ pān téng lǎn gě ]

解釋 手拉葛藤向上。形容在險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藤附葛」。

出處 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三折:「峨嵋嶺下,攀藤攬葛采樵人。」

27飛牆走壁 [ fēi qiáng zǒu bì ]

解釋 飛:形容迅速如飛。指能飛越房簷,攀登牆壁。形容武藝高強,身體矯捷如飛。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5回:「拿出飛牆走壁的本事,進到庵中。」

28臨水登山 [ lín shuǐ dēng shān ]

解釋 臨:到,靠近。原意是到達水邊又登上高山,寫送別的情景。現也泛指遊覽山水名勝。

出處 唐·楊炯《送並州旻上人詩序》:「況乎人生天地,嶽鎮東驅,良時美景,始雲蒸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

29道傍之築 [ dào bàng zhī zhù ]

解釋 比喻無法成功的事。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鄭玄注:「如當路築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30步月登雲 [ bù yuè dēng yún ]

解釋 步上月亮,攀登雲霄。形容誌向遠大。明·謝讜《四喜記·赴試秋闈》:「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頓忘步月登雲誌。」

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赴試秋闈》:「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頓忘步月登雲誌。」

31登高去梯 [ dēng gāo qù tī ]

解釋 攀登到高處後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出處 《孫子 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