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培養人才的成語

形容培養人才的成語


1人才濟濟 [ rén cái jǐ jǐ ]

解釋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2濟濟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解釋 濟濟:人多的樣子;堂:大廳。形容很多的人彙聚在一起。

出處 清 歸莊《靜觀樓講義序》:「今也名賢秀士,濟濟一堂,大義正言,洋洋盈耳。」

3人才輩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解釋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輩出:成批地連續出現。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湧來。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斷湧現。

出處 清 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格局第六》:「猶之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人才輩出,一人勝似一人。」

4藏龍臥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解釋 龍、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隱藏著的龍;睡臥著的虎。比喻潛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或英雄。

出處 北周 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5百年樹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解釋 百年:形容時間長;樹: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養不容易;需要很長時間。也指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6孺子可教 [ rú zǐ kě jiào ]

解釋 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複返,曰:‘孺子可教矣。’」

7十步芳草 [ shí bù fāng cǎo ]

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 漢 劉向《說苑 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漢 王符《潛夫論 實貢》:「夫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8不堪造就 [ bù kān zào jiù ]

解釋 堪:能;造就:培養並使有成就。沒有培養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出處 茅盾《蝕 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9朽木糞牆 [ xiǔ mù fèn qiáng ]

解釋 朽壞的木頭,汙穢的土牆。比喻沒有培養前途的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10求賢如渴 [ qiú xián rú kě ]

解釋 慕求賢人,如渴思飲。形容求賢心情十分迫切。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

11伯樂相馬 [ bó lè xiàng mǎ ]

解釋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處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帶上多年寫下的社會科學論文和空前的決心去接受伯樂相馬的考驗了。」

12鍾靈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解釋 鍾:彙聚;集中;毓:孕育;產生。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產生優秀的人物。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了!」

13十步香草 [ shí bù xiāng cǎo ]

解釋 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14十年生聚 [ shí nián shēng jù ]

解釋 比喻培養實力,為報仇雪恥作長期的準備。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15彬彬濟濟 [ bīn bīn jǐ jǐ ]

解釋 形容人才盛多的樣子。

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 技藝》:「而目前由學塾以升入學院教育者彬彬濟濟,於工藝之道無不各造精微,此皆廣設書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16鴉巢生鳳 [ yā cháo shēng fèng ]

解釋 烏鴉的窩裏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如何是異類?’顯端曰:‘鴉巢生鳳。’」

17白首北麵 [ bái shǒu běi miàn ]

解釋 北麵:古以南麵為尊,北麵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 隋 王通《中說 立命》:「瓊曰:‘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麵,豈以年乎?瓊聞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18四方輻輳 [ sì fāng fú còu ]

解釋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貨物像車輪上的輻條聚集在轂上那樣彙集到一處。後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

出處 《漢書 孫叔通傳》:「人人奉職,四方輻輳。」

19傳道受業 [ chuán dào shòu yè ]

解釋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 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0果行育德 [ guǒ xíng yù dé ]

解釋 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

出處 《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21熏陶成性 [ xūn táo chéng xìng ]

解釋 熏陶:感化,培養;性:習慣。經常受到某方麵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種習性。

出處 《宋史·程頤傳》:「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熏陶成性。」

22桃李滿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解釋 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出處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23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24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出處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25大材小用 [ dà cái xiǎo yòng ]

解釋 大器物派小用場;表示使用不當。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於下職位。不能充分發揮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當而屈才。

出處 宋 陸遊《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大材小用古所歎,管仲蕭何實流亞。」

26言傳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釋 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麵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麵在行動上示範。指言語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27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釋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28德才兼備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釋 品德和能力都具備。兼備:都具備。

出處 《元史 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

29為人師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解釋 指在人品德學問方麵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多指教師。師表:榜樣;表率。

出處 《北齊書 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

30青出於藍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釋 青:靛春;藍:蓼藍;一種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從蓼藍草中煉出來;但顏色比蓼藍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31博學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各方麵的才能。

出處 《晉書 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黨,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32才高八鬥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釋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不佞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33才華橫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釋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麵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出處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6年4月16日》:「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

34棟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釋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出處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鬆,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35不恥下問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釋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36愛才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釋 愛惜人才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31回:「本帥愛才如命,何必過謙?」

37愛才若渴 [ ài cái ruò kě ]

解釋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樣,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出處 清 沈德潛《說詩晬語》下卷:「讀少陵詩,如見其憂國傷時;其世不我容,愛才若渴者,昌黎之詩也。」

38七步成詩 [ qī bù chéng shī ]

解釋 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與「七步成章」義同。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嚐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39報仇雪恥 [ bào chóu xuě chǐ ]

解釋 雪:洗刷;除去。報冤仇;除恥辱;也作「報怨雪恥」。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報仇雪恥,夷萬乘之強國。」

40學富五車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釋 學問很多;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41無師自通 [ wú shī zì tōng ]

解釋 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

出處 唐 賈島《送賀蘭上人》詩:「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誇。」

42八鬥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釋 八鬥: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出處 唐 李商隱《可歎》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鬥才。」

43師道尊嚴 [ shī dào zūn yán ]

解釋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 《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44文武全才 [ wén wǔ quán cái ]

解釋 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藝。

出處 《舊五代史 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誌氣,後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

45珠聯璧合 [ zhū lián bì hé ]

解釋 珍珠聯成串;美玉合成雙。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律曆誌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46卓爾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讚》:「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47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願加三思。」

48一字之師 [ yī zì zhī shī ]

解釋 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指改正別人詩文中的一個字或糾正一個誤讀、誤寫的字。

出處 明 張岱《與周伯戩之書》:「張乖崖以蕭楚才為一字之師。」

49學貫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解釋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

50愛才如渴 [ ài cái rú kě ]

解釋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一樣。

出處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麵目也。」

51世世代代 [ shì shì dài dài ]

解釋 泛指延續的各代。

出處 丁玲《在嚴寒的日子裏》第四章:「受苦人,受了世世代代的苦,幾千年都在黑暗的地獄裏過日子受煎熬。」

52百世之師 [ bǎi shì zhī shī ]

解釋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53尊師貴道 [ zūn shī guì dào ]

解釋 亦作「尊師重道」。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儒林列傳上》:「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裏,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德;至於光榮,非非所敢承。」

54尊師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解釋 尊:尊敬;重:重視;道:道理。尊敬師長;重視應該遵循的道理。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敬道。」

55長久之計 [ cháng jiǔ zhī jì ]

解釋 計:計劃,策略。長遠的打算。

出處 《戰國策 趙策》:「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漢書 元帝紀》:「東垂被虐耗之害,關中有無聊之民,非長久之計。

56衣缽相傳 [ yī bō xiāng chuán ]

解釋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出處 《舊唐書 方伎傳 神秀》:「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57千裏之足 [ qiān lǐ zhī zú ]

解釋 原指千裏馬。後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裏之足。造父亦無千裏之手矣。」

58敬賢下士 [ jìng xián xià shì ]

解釋 尊敬賢者,屈身交接士人。舊時謂封建帝王或官員重視人才。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穀永傳》:「敬賢下士,樂善不倦。」

59授業解惑 [ shòu yè jiě huò ]

解釋 授:教,傳授。惑:疑難。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出處 唐·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60愛人好士 [ ài rén hào shì ]

解釋 愛護、重視人才。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先主傳》:「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61景星鳳皇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

解釋 傳說太平之世才能風到景星和鳳凰。後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傑出的人才。

出處 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62昆山之玉 [ kūn shān zhī yù ]

解釋 昆山:昆侖山。昆侖山的美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出處 秦·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63楚璧隋珍 [ chǔ bì suí zhēn ]

解釋 指和氏璧與隋侯珠。喻傑出的人才。

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想天朝羅網收豪儁,獻皇家楚璧隋珍。」

64師嚴道尊 [ shī yán dào zūn ]

解釋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於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出處 《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65學如穿井 [ xué rú chuān jǐng ]

解釋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學道當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難出。」

66東南之秀 [ dōng nán zhī xiù ]

解釋 謂東南地方的傑出人才。

出處 《南史·王筠傳》:「筠曰:‘陸平原東南之秀,王文度獨步江東,吾得比蹤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職。」

67老師宿儒 [ lǎo shī xiǔ rú ]

解釋 宿儒:原指長期鑽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並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老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亦作「老手宿儒」。

出處 宋·陸九淵《語錄》:「三百篇之詩,有出於婦人女子,而後世老師宿儒,且不能注釋得分明,豈其智有所不若。」

68能者為師 [ néng zhě wéi shī ]

解釋 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出處 《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69發奮為雄 [ fā fèn wéi xióng ]

解釋 發奮:振作興起。決心奮鬥使自己成為傑出人才。

出處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雖處布衣而以天下為己任,此其人必能發奮為雄,卓異自立。」

70青過於藍 [ qīng guò yú lán ]

解釋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同「青出於藍」。

出處 宋 朱熹《答呂季克書》:「其所著書乃如此,若《原說》者,則可謂青過於藍矣。」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山穀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穀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藍者。」

71國士無雙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解釋 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72吐哺握發 [ tǔ bǔ wò fà ]

解釋 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發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73口傳心授 [ kǒu chuán xīn shòu ]

解釋 心授:不立文字;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通過口頭講述和心中悟解來傳授。

出處 明 解縉《春雨雜述 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74高才疾足 [ gāo cái jí zú ]

解釋 同「高才捷足」。

出處 宋·陳傑《金石客》詩:「高才疾足長歎息,禦卿無權挽無力。」

75龍翰鳳翼 [ lóng hàn fèng yì ]

解釋 喻傑出的人才。

出處 三國·陳壽《三國誌·魏誌·邴原傳》:「所謂龍翰鳳翼,國之重寶。舉而用之,不仁者遠。」

76一夔已足 [ yī kuí yǐ zú ]

解釋 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製樂。指隻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呂氏春秋·察傳》:「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77連珠合璧 [ lián zhū hé bì ]

解釋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出處 北周·庚信《郊廟歌辭·昭複》:「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勾陳開。」

78盤龍臥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解釋 盤;盤旋;屈曲。盤屈的龍;臥居的虎。常比喻隱藏的人才。

79皓齒青蛾 [ hào chǐ qīng é ]

解釋 皓:白的樣子;青蛾:指女子用青黛畫的眉。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人才。

出處 清·方文《寄懷倪臣北初度》:「美人勿用傷遲暮,皓齒青蛾寧久微。」

80百載樹人 [ bǎi zǎi shù rén ]

解釋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計,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同「百年樹人」。

出處 粵劇《搜書院》第五幕第二場:「百載樹人是我一生抱負。」

81命世之才 [ mìng shì zhī cái ]

解釋 原指順應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後多指名望才能為世人所重的傑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

82奔逸絕塵 [ bēn yì jué chén ]

解釋 奔逸:疾馳;絕塵:腳不沾塵土。形容走得極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眾,無人企及。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成玄英疏:「奔逸絕塵,急走也。」

83鬥南一人 [ dǒu nán yī rén ]

解釋 鬥南:北鬥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出處 《新唐書·狄仁傑傳》:「狄公之賢,北鬥之南,一人而已。」

84沅江九肋 [ yuán jiāng jiǔ lèi ]

解釋 傳說中產於沅江流域的異龜。用以比喻稀少或難得的人才。

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負》:「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龜甲九肋者,蓋稀矣。」

85十步香車 [ shí bù xiāng chē ]

解釋 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86作育人材 [ zuò yù rén cái ]

解釋 培育人才。

出處 《詩經·大雅·域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87老手宿儒 [ lǎo shǒu xiǔ rú ]

解釋 宿儒:長期研究儒家經典的人。指年輩大的老師或知識淵博的學者。

出處 宋·陸九淵《語錄》:「三百篇之詩,有出於婦人女子,而後世老師宿儒,且不能注釋得分明,豈其智有所不若。」

88威風祥麟 [ wēi fēng xiáng lín ]

解釋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隻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後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 《宋史·符瑞誌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樂誌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89披沙剖璞 [ pī shā pōu pú ]

解釋 披:分開。剖:剖開。璞:含有玉的石頭。從沙粒中區分出金子,從石頭裏剖出美玉。比喻從許許多多人中間識別、挑選出所用的人才。

出處 唐·劉禹錫《唐尚書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銘序》:「一入中禁考策詞,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顯者落落然居多。」

90拔十失五 [ bá shí shī wǔ ]

解釋 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出處 《三國誌 蜀書 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誌者自勵,不亦可乎?」

91以言舉人 [ yǐ yán jǔ rén ]

解釋 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誌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92高才捷足 [ gāo cái jié zú ]

解釋 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眾,行動快。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7回:「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才捷足者為尊。」

93人文薈萃 [ rén wén huì cuì ]

解釋 人才和文物眾多,並聚集在一地。

94桃李之教 [ táo lǐ zhī jiào ]

解釋 指老師的教誨。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延師》:「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95眾人國士 [ zhòng rén guó shì ]

解釋 眾人:普通人;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國中傑出的人才。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一》:「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96鸞翔鳳集 [ luán xiáng fèng jí ]

解釋 比喻優秀的人才彙聚到一起。

出處 晉 傅鹹《申懷賦》:「穆穆清禁,濟濟群英。鸞翔鳳集,羽儀上親。」

97一樹百獲 [ yī shù bǎi huò ]

解釋 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98遺珠棄璧 [ yí zhū qì bì ]

解釋 本指棄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棄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優秀人才。

出處 宋·陸遊《〈曾裘父詩集〉序》:「然裘父得意可傳之作,蓋不止此,遺珠棄璧,識者興歎。」

99興觀群怨 [ xìng guān qún yuàn ]

解釋 興:聯想;觀:觀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認為讀《詩經》可以培養人的四種能力。後泛指詩的社會功能。

出處 《論語 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