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反擊報複的成語

形容反擊報複的成語


1針鋒相對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釋 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的意見、觀點、策略、行動等尖銳的對立。也比喻在鬥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25卷:「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

2懷恨在心 [ huái hèn zài xīn ]

解釋 把怨恨藏在心裏。形容對人記下仇恨,以伺機報複。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縣聽玉姐說了一會,叫:‘皮氏,想你見那男子棄舊迎新,你懷恨在心,藥死親夫,此情理或有之。’」

3睚眥必報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釋 睚眥:瞪眼怒視;引申為小怨小忿;報:報複。連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報複。形容氣量極其狹小。也作「睚眥之恨」。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範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4以牙還牙 [ yǐ yá huán yá ]

解釋 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出處 《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5以眼還眼 [ yǐ yǎn huán yǎn ]

解釋 用瞪眼回擊瞪眼。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出處 《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6報仇雪恥 [ bào chóu xuě chǐ ]

解釋 雪:洗刷;除去。報冤仇;除恥辱;也作「報怨雪恥」。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報仇雪恥,夷萬乘之強國。」

7精衛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釋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後用來比喻不畏困難;意誌堅決。

出處 晉 陶淵明《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8冤冤相報 [ yuān yuān xiāng bào ]

解釋 佛家語;認為冤仇終會有報應。也指仇人互相報複。

出處 元 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又誰知蒼天有眼,偏爭他來早來遲,到今日冤冤相報,解愁眉頓作歡眉。」

9抱怨雪恥 [ bào yuàn xuě chǐ ]

解釋 報:報複。雪:洗刷掉。報怨恨,雪恥辱。

出處 《戰國策·燕策·樂毅報燕王書》:「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

10恩將仇報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釋 將:拿;把;報:報答。受了別人的恩惠卻用仇恨來報答。形容忘恩負義。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虧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將仇報,天理何在!」

11困獸猶鬥 [ kùn shòu yóu dòu ]

解釋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鬥:搏鬥。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鬥。比喻陷於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

12不共戴天 [ bù gòng dài tiān ]

解釋 共:共同;戴:頂著。不跟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極深;誓不兩立。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曲禮上》:「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13以毒攻毒 [ yǐ dú gōng dú ]

解釋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製服對方。

出處 宋 羅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積,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後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14公報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解釋 借公事來報私仇;是一種很卑劣的行徑。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今日又將我家人收留謀死了他,正好公報私仇,卻饒不得!」

15血海深仇 [ xuè hǎi shēn chóu ]

解釋 形容仇恨極大、極深。多指人被殺而引起的仇恨。

出處 清 陳天華《獅子吼》:「放著他血海冤仇三百載,鬼混了漢家疆宇十餘傳。」

16新仇舊恨 [ xīn chóu jiù hèn ]

解釋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出處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17深仇大恨 [ shēn chóu dà hèn ]

解釋 極深極大的仇恨。

出處 元 楊顯之《酷寒亭》:「從今後深仇積恨都消解。」

18後發製人 [ hòu fā zhì rén ]

解釋 發:發動;製:控製、製服。指先讓對方動手;抓住其弱點之後;再一舉反擊以戰勝對方。指後發動製服人的措施。

出處 荀況《荀子 議兵》:「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19錙銖必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釋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錙:四分之一兩;銖:二十四分之一兩;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

出處 《荀子 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20逼上梁山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解釋 梁山:又稱梁山泊;在今山東省東平湖西;梁山縣南;附近地區為古梁山泊;北宋以後;常為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水滸傳》裏有宋江、林衝等人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節。後用來比喻被迫做某種事。

出處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而且要有一種相當的壓力,就是公開號召,開許多會,將起軍來,‘逼上梁山’。」

21不記前仇 [ bù jì qián chóu ]

解釋 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賢。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今不記前仇,不避禍患,又來苦口相勸。」

22稱心滿意 [ chèn xīn mǎn yì ]

解釋 稱心如意。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稱心滿意,就死何恨。」

23以暴易暴 [ yǐ bào yì bào ]

解釋 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24反攻倒算 [ fǎn gōng dǎo suàn ]

解釋 指被打倒的階級敵人或反動勢力糾集起來向革命人民進行反撲報複。

出處 丁玲《在嚴寒的日子裏》第四章:「哪裏隻是當幹部的才受壓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25以血洗血 [ yǐ xuè xǐ xuè ]

解釋 洗:洗雪。用仇敵的血來洗雪血仇。指殺敵報仇。

出處 《舊唐書·源休傳》:「我國人皆欲殺汝,唯我不然。汝國已殺突董等,吾又殺汝,猶以血洗血,汙益甚爾。」

26恩怨分明 [ ēn yuàn fēn míng ]

解釋 恩:恩惠;怨:仇恨。對於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27鳥窮則啄 [ niǎo qióng zé zhuó ]

解釋 鳥陷於絕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出處 《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

28國仇家恨 [ guó chóu jiā hèn ]

解釋 國家被侵略之仇,家園被破壞之恨。

出處 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九回:「孩子,想當初你姑爹……也是為了報國仇家恨呀!」

29不解之仇 [ bù jiě zhī chóu ]

解釋 解除不了的仇恨。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又見張權買房開店,料道是丈人暗地與他的銀子,越加忿怒,成了個不解之仇。」

30打擊報複 [ dǎ jī bào fù ]

解釋 打擊:攻擊。用敵對的態度回擊對方。

出處 《人民日報》1988.12.31:「披露了我們向上級反映我店截留利潤六十五萬元的問題後,遭受打擊報複的一些真相。」

31舊仇宿怨 [ jiù chóu sù yuàn ]

解釋 結了很久的怨仇。

32枕戈嚐膽 [ zhěn gē cháng dǎn ]

解釋 頭枕兵器,口嚐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憤圖強,或報仇雪恥心切。

出處 南朝·梁·沈初明《勸進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緯天,沉明內斷,橫劍泣血,枕戈嚐膽。」

33枕戈飲膽 [ zhěn gē yǐn dǎn ]

解釋 見「枕戈嚐膽」。

出處 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孤以不德,天降之災,枕戈飲膽,扣心泣血。」

34十年生聚 [ shí nián shēng jù ]

解釋 比喻培養實力,為報仇雪恥作長期的準備。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35獸窮則齧 [ shòu qióng zé niè ]

解釋 謂野獸陷於絕境必然進行搏噬反撲。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會竭力反擊。

出處 《韓詩外傳》卷二:「獸窮則齧,鳥窮則啄,人窮則詐。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36借身報仇 [ jiè shēn bào chóu ]

解釋 見「借交報仇」。

出處 明·高啟《結交少年場行》:「結交須結遊俠兒,借身報仇心不疑。」

37寢苫枕幹 [ qǐn shān zhěn gàn ]

解釋 謂古時父母被人所殺,子女臥草枕盾,表示時刻不忘報仇。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

38借交報仇 [ jiè jiāo bào chóu ]

解釋 幫助別人報仇。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遊俠列傳》:「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

39枕戈剚刃 [ zhěn gē rǎo rèn ]

解釋 謂準備殺敵複仇。剚刃,用刀劍插入物體。

出處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此則枕戈剚刃之事,秦趙已不能施於白項,而漢族猶可施於滿洲,章章明矣。」

40枕戈飲血 [ zhěn gē yǐn xuè ]

解釋 枕著武器,咽著血淚。形容極度悲憤,矢誌報仇殺敵。

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五:「賊氛未殄,主上焦勞,凡為臣子,皆當枕戈飲血,共憤同仇。」

41探丸借客 [ tàn wán jiè kè ]

解釋 《漢書·酷吏傳·尹賞》:「長安中奸猾浸多,閭裏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後以「探丸借客」喻遊俠殺人報仇。

出處 《漢書·酷吏傳·尹賞》:「長安中奸猾浸多,閭裏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

42枕幹而寢 [ zhěn gān ér qǐn ]

解釋 幹:盾。枕著盾牌睡覺。形容複仇之心急切而堅定。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

43欲得而甘心 [ yù dé ér gān xīn ]

解釋 想要弄到手才稱心滿意(多用於對人的報複或打擊)。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