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見識很多的成語

形容見識很多的成語


1博學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各方麵的才能。

出處 《晉書 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黨,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2博覽群書 [ bó lǎn qún shū ]

解釋 覽:觀看;閱讀。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形容學識淵博。也作「博覽群籍」。

出處 《周書 庾信傳》:「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3才華橫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釋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麵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出處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6年4月16日》:「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

4才高八鬥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釋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不佞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5見多識廣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釋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6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釋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出處 明 薑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7博聞強識 [ bó wén qiáng zhì ]

解釋 聞:見聞;識:記。見聞學識廣博;記憶力強。也作「博聞強記」、「博聞強誌」。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8學富五車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釋 學問很多;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9博學多聞 [ bó xué duō wén ]

解釋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出處 《文子 精誠》:「雖博學多聞,不免於亂。」

10博聞強記 [ bó wén qiáng jì ]

解釋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

11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願加三思。」

12飽學之士 [ bǎo xué zhī shì ]

解釋 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6回:「公等皆飽學之士,登此高台,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之勝事乎?」

13才華蓋世 [ cái huá gài shì ]

解釋 蓋:覆蓋。才能很高;遠遠超出當代的人。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時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個才華蓋世的名王。」

14飽經世故 [ bǎo jīng shì gù ]

解釋 指閱曆多,積累了豐富的處世經驗。

出處 宋 陸遊《書興》詩:「占得溪山卜數椽,飽經世故氣猶全。」

15學識淵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釋 指學識深而且廣。

出處 孫犁《小說雜談》:「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

16殫見洽聞 [ dān jiàn qià wén ]

解釋 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出處 漢 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啟發篇章,校理秘文。」

17宏儒碩學 [ hóng rú shuò xué ]

解釋 指學問淵博的人。

18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19不學無術 [ bù xué wú shù ]

解釋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讚》:「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20遊刃有餘 [ yóu rèn yǒu yú ]

解釋 刃:刀口;刀鋒;遊刃:運轉刀刃;餘:餘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21滿腹經綸 [ 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釋 腹:肚子;經綸: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引申為人的才學、本領、謀略等。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

出處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裏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綸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願。」

22百戰百勝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解釋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於作戰;所向無敵。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23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釋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24人才濟濟 [ rén cái jǐ jǐ ]

解釋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25駕輕就熟 [ jià qīng jiù shú ]

解釋 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出處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26德才兼備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釋 品德和能力都具備。兼備:都具備。

出處 《元史 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

27無堅不摧 [ wú jiān bù cuī ]

解釋 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能摧毀。

出處 《舊唐書 孔巢文傳》:「(田)乃就宴,悅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

28三頭六臂 [ sān tóu liù bì ]

解釋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六條臂。後比喻人本領高超;神通廣大。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昭禪師》:「三頭六臂擎天地,憤怒那吒撲帝鍾。」

29大開眼界 [ dà kāi yǎn jiè ]

解釋 開:擴展;眼界:眼睛看到的範圍。開闊視野;大長見識。

出處 唐 李濬《鬆窗雜錄 楚兒》:「光業馬上取筆答之曰:‘大開眼界莫言冤’。」

30坐井觀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解釋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狹小;見識有限。

出處 唐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1足智多謀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釋 足夠的才智;大量的計謀。形容善於動腦筋出主意。謀:計謀。

出處 元 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32飽經風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釋 飽經:充分經曆過;風霜:指艱苦的生活。形容經曆過種種的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練。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說到這裏,他的飽經風霜的發紅的老眼裏掉下了淚水了。」

33真才實學 [ zhēn cái shí xué ]

解釋 真正的才華和學識。實:真。

出處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實學。」

34少見多怪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解釋 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

出處 漢 牟融《理惑論》:「諺雲:'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35瓜熟蒂落 [ guā shú dì luò ]

解釋 瓜熟了;瓜蒂就脫落了。比喻條件或時機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 元氣論》:「如二儀分三才,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時。」

36經天緯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釋 經、緯:南北縱線為經;東西橫線為緯;引申為治理、規劃。比喻經營規劃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極大。

出處 《國語 周語》:「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擬連珠》:「蓋聞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37孤陋寡聞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釋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38身經百戰 [ shēn jīng bǎi zhàn ]

解釋 身:親身;百:極言其多;親身經曆過許多戰鬥。形容富於實戰經驗;也形容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

出處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經一百餘戰。」

39才疏學淺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釋 才:才能;疏:空虛;淺薄。才能不高;學問不深。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合巹》:「欲步蟾宮,奈才疏學淺,未得蜚衝。」

40艱難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釋 困難重重;處境艱苦。

出處 清 李漁《巧團圓 書帕》:「怎奈爹爹過於詳慎,定要把艱難困苦之事試過幾樁,才與他完姻締好。」

41棟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釋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出處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鬆,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42所向無敵 [ suǒ xiàng wú dí ]

解釋 沒有能敵得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不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不可當。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43熟門熟路 [ shú mén shú lù ]

解釋 熟悉門徑,了解情況,很有經驗。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門熟路,管門的一向認得,立時請進,並不阻擋。」

44無所不知 [ wú suǒ bù zhī ]

解釋 什麼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出處 《列子·黃帝》:「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45羽毛豐滿 [ yǔ máo fēng mǎn ]

解釋 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比喻已經成熟或力量相當強大了。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體肥大,羽毛豐茂。」

46老馬識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釋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47無往不勝 [ wú wǎng bù shèng ]

解釋 往:到。所到之處;沒有不勝利的。指在各處都行得通;辦得好;能取得成功。

出處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二場:「連長,我們軍民一心,就無往不勝!」

48飽經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釋 飽:充分;經:經曆;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曆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

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雞皮瘦損,看飽經霜雪,絲鬢如銀。」

49短見薄識 [ duǎn jiàn bó shí ]

解釋 指見識短淺。

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龐涓久後得地嗬!此人是個短見薄識、絕恩絕義的人。」

50卓爾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讚》:「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51老於世故 [ lǎo yú shì gù ]

解釋 老於:老練;有經驗;世故:處世的經驗。老練而又富於處世經驗。

出處 唐 韓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於事。」

52舉世無敵 [ jǔ shì wú dí ]

解釋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出處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他們認為是‘異常強大’的,‘舉世無敵’的。」

53飽經滄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釋 飽:充分地;經:經曆;滄桑:滄海桑田。意思是說滄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形容經曆了許多世事變化。生活經曆極為豐富。

出處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54能言善辯 [ néng yán shàn biàn ]

解釋 善:擅長;辯:辯論。形容很會說話;善於辯論;口才好。

出處 元 尚仲賢《氣英布》:「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

55寡見少聞 [ guǎ jiàn shǎo wén ]

解釋 聽的少,見的少。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出處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俚人不知,寡見鮮聞。」

56八鬥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釋 八鬥: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出處 唐 李商隱《可歎》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鬥才。」

57識途老馬 [ shí tú lǎo mǎ ]

解釋 認識路的老馬。比喻熟悉情況、富有經驗的人。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58攻無不克 [ gōng wú bù kè ]

解釋 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

59飽經憂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釋 飽:充分;經:經曆。長期、多次經曆過憂愁、困苦;社會經驗豐富。

出處 郭沫若《司徒 司馬 司空》:「飽經憂患的中國人上了好些次大當,並沒有再給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機會。」

60席卷天下 [ xí juǎn tiān xià ]

解釋 形容力量強大,控製了全國。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61戰無不勝 [ zhàn wú bù shèng ]

解釋 每次打仗沒有不獲勝的。形容軍隊每戰必勝;戰鬥力極強。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62學貫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解釋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

63坎坷不平 [ kǎn kě bù píng ]

解釋 坎坷:土地、道路高高低低。道路高低不平。引申為前進道路上有很多困難。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歲南巢之歇坷兮,易豳、歧之夷平。」

64井底蛤蟆 [ jǐng dǐ há má ]

解釋 指井底的癩蛤蟆,比喻沒有見識的人。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彈絲》:「妾閱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鳳。」

65博學洽聞 [ bó xué qià wén ]

解釋 博學:廣博。學問廣博,見識豐富。

出處 《晉書 荀顗傳》:「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

66博聞多識 [ bó wén duō shí ]

解釋 博:廣博;聞:見聞;識:學識。知識豐富,見聞廣博。

出處 《魏書 李業興傳》:「博聞多識,萬門千戶,所宜訪詢。」

67飽練世故 [ bǎo liàn shì gù ]

解釋 指對世態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驗。同「飽諳世故」。

出處 宋 葉適《郭府君墓誌銘》:「察江之言,皆飽練世故而不回撓,是足以繼其父兄矣。」

68伏虎降龍 [ fú hǔ xiáng lóng ]

解釋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學師父伏虎降龍,跨鸞乘鳳。」

69飽經世變 [ bǎo jīng shì biàn ]

解釋 指經曆了許多人世變故。

出處 瞿秋白《餓鄉紀程》三:「我這位表姊,本是家鄉的名美人,現在他飽經世變,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經如狂風驟雨掃淨了春意。」

70狂風驟雨 [ kuáng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原形容大風大雨。後也比喻處境險惡或聲勢猛烈。

出處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我是龍身,去處有狂風驟雨。」

71放眼世界 [ fàng yǎn shì jiè ]

解釋 放眼:放開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狹小範圍內。放開眼界,縱觀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處 元 張養浩《過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獨倚欄,古今如夢水雲間。」

72飽經風雨 [ bǎo jīng fēng yǔ ]

解釋 指經曆過許多艱難困苦。同「飽經風霜」。

出處 孫犁《秀露集 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於走到現在。」

73世態人情 [ shì tài rén qíng ]

解釋 社會風尚和為人處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出處 元·關漢卿《四塊玉·閑適》曲:「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曆多。」

74果熟蒂落 [ guǒ shú dì luò ]

解釋 謂果實成熟,果蒂自然脫落。亦以比喻時機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處 冰心《悼念茅公》:「他們都是當時文壇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殘紅後,結了碩大深紅的果子,果熟蒂落,他們一個個地自己貢獻出來。」

75有膽有識 [ yǒu dǎn yǒu shí ]

解釋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76有才無命 [ yǒu cái wú mìng ]

解釋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誌。

出處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濟》詩:「比看書父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

77博物多聞 [ bó wù duō wén ]

解釋 博: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指見多識廣。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周榮傳》:「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夜》之篇,《五典》之策,無所不覽。」

78才蔽識淺 [ cái bì shí qiǎn ]

解釋 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見識淺陋。南朝梁·江淹《蕭重讓揚州表》:「臣才蔽識淺,非集譽於鄉曲;榮降寵臻,乃假翼於皇極。」

出處 南朝·梁·江淹《蕭重讓揚州表》:「臣才蔽識淺,非集譽於鄉曲;榮降寵臻,乃假翼於皇極。」

79旁收博采 [ páng shōu bó cǎi ]

解釋 廣泛收集采納。

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怗畢》:「裴鬆之之注《三國》也,劉孝標之注《世說》也,偏記雜談,旁收博采。」

80能征慣戰 [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

解釋 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很能打仗。

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法聰早當此際,遙遙地望見,果是會相持,能征慣戰,不慌不緊不忙,果手疾眼辨。」

81戰無不克 [ zhàn wú bù kè ]

解釋 見「戰無不勝」。

出處 清·昭梿《嘯亭續錄·轉庵和尚》:「將軍之事吳王亦至矣,為之辟地攻城,戰無不克,數月之間招徠數郡。」

82熟路輕車 [ shú lù qīng chē ]

解釋 見「熟路輕轍」。

出處 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一任恁地網天羅,怎禁俺熟路輕車。」

83靡堅不摧 [ mí jiān bù cuī ]

解釋 謂能摧毀任何堅固的東西。形容力量強大。

出處 鄭藻如《危言>序》:「陶齋之書之切直,洞中夫時局之隱微,斯不啻李將軍射虎之矢,靡堅不摧。」

84囊括四海 [ náng kuò sì hǎi ]

解釋 囊括:比喻統統包羅在內。指統一全國。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85鉤深致遠 [ gōu shēn zhì yuǎn ]

解釋 致:招致。探取深處的,使遠處的到來。比喻探討深奧的道理。

出處 《周易 係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86通才練識 [ tōng cái liàn shí ]

解釋 博學多才,見識練達。

出處 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觀之頌序》:「夫其通才練識,贍學多聞,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87熟路輕轍 [ shú lù qīng zhé ]

解釋 駕輕快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處世有經驗,辦起事來很容易。

出處 宋·張榘《摸魚兒·為趙懶窩壽》詞:「君看取,世道羊腸曲折,依然熟路輕轍。」

88所當無敵 [ suǒ dāng wú dí ]

解釋 猶言所向無敵。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嚐一日行千裏,不忍殺之,以賜公。」

89折節下士 [ zhé jié xià shì ]

解釋 折節: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出處 《三國誌·魏誌·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90無堅不陷 [ wú jiān bù xiàn ]

解釋 見「無堅不摧」。

出處 三國·魏·曹操《表稱樂進於禁張遼》:「每臨戰攻,常為率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

91飽諳世故 [ bǎo ān shì gù ]

解釋 指對世態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驗。

出處 宋 樓鑰《吳參議達觀齋》詩:「吳侯晚到東海濱,飽諳世故無戚欣。」

92博聞強誌 [ bó wén qiáng zhì ]

解釋 博:廣博;聞:傳聞;誌:記住,記憶。指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博聞強誌,不合王製。」

93博識多通 [ bó shí duō tōng ]

解釋 博:廣博。識:學識。通:精通事理。指學識廣博,精通事理。

94閱人多矣 [ yuè rén duō yǐ ]

解釋 形容人閱曆多,跟各種各樣的人打過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壞以至於他的前程。

出處 《舊唐書·房玄齡傳》:「仆閱人多矣,未見如此郎者,必成偉器。」

95包舉宇內 [ bāo jǔ yǔ nèi ]

解釋 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並吞天下,占有一切。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96開闊眼界 [ kāi kuò yǎn jiè ]

解釋 指對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於狹隘的範圍內,眼光要放寬。

97明於治亂 [ míng yú zhì luàn ]

解釋 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彊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98騁懷遊目 [ chěng huái yóu mù ]

解釋 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遊目:遠眺。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出處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99豁目開襟 [ huò mù kāi jīn ]

解釋 豁目:開闊眼界;襟:襟懷,胸懷。極目遠視,開闊胸襟

出處 唐·李中《登毗陵青山樓》詩:「高樓閑上對晴空,豁目開襟半日中。」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