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拾金不昧的成語

形容拾金不昧的成語


1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解釋 昧:隱瞞;金:原指金錢;現泛指錢物;拾到東西不藏起來據為己有。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2路不拾遺 [ lù bù shí yí ]

解釋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3節外生枝 [ jié wài shēng zhī ]

解釋 節:竹子分枝長葉的地方。竹子應該在節外生枝;節外生出杈枝來。比喻在不應該出現問題的地方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也用作「節上生枝」。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不是我節外生枝,囊裏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

4剛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解釋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5一心為公 [ yī xīn wéi gōng ]

解釋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6卑鄙無恥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釋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無廉恥。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賈某總辦河工,浮開報銷,濫得保舉。到京以後,又複花天酒地,任意招搖,並串通黃某,到處鑽營,卑鄙無恥。」

7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釋 高尚的品德;堅貞的節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餘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8夜不閉戶 [ yè bù bì hù ]

解釋 夜裏睡覺不用關門。形容社會秩序、風氣很好。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9高風峻節 [ gāo fēng jùn jié ]

解釋 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卷一:「餘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10私心雜念 [ sī xīn zá niàn ]

解釋 為個人利益打算的種種念頭。

出處 郭小川《憶延安》:「在向陽的山坡上點起鬥爭火焰,掃蕩著私心雜念,改造著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11散兵遊勇 [ sǎn bīng yóu yǒng ]

解釋 原指沒有統率的逃散兵士。現也指沒有組織到集體隊伍裏;獨自行動的人。

出處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為著確保城鄉治安、安定社會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遊勇,均應向當地人民解放軍或人民政府投誠報到。」

12廉潔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解釋 廉潔: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貪汙;不受賄;一心為公。

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12章:「你廉潔奉公,不就是個大公務員嗎?」

13寡廉鮮恥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解釋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汙;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出處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14大惑不解 [ dà huò bù jiě ]

解釋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塗的人迷惑一輩子。後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處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15厚顏無恥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釋 顏:臉麵;臉皮。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薛荔蒙恥。」

16寧折不彎 [ nìng zhé bù wān ]

解釋 本指白楊木受到外力作用,隻會斷折,不會彎曲變形。後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不屈服妥協。

出處 《齊民要術 卷五 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17卑鄙齷齪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釋 齷齪:肮髒。品行惡劣下流。

出處 明 唐順之《答俞教諭》:「其於卑鄙齷齪越禮放法者,固未嚐敢有雷同隨俗之心,而其間尚可告語轉移者。」

18羽翼已成 [ yǔ yì yǐ chéng ]

解釋 鳥的羽毛和翅膀已長全。比喻力量已經具備。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

19拜鬼求神 [ bài guǐ qiú shén ]

解釋 拜:叩拜,指下跪叩頭,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禱,求其保佑。

出處 唐 王建《三台》詩:「揚州橋邊小婦,長於市裏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20成雙作對 [ chéng shuāng zuò duì ]

解釋 配成一對。

出處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假若是怨女曠夫,買吃了成雙作對。

21茲事體大 [ zī shì tǐ dà ]

解釋 這件事性質重要,關係重大。

出處 東漢 班固《典引》:「茲事體大而允,寤寐次於聖心。」

22本固邦寧 [ běn gù bāng níng ]

解釋 指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出處 《書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孔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

23利齒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釋 伶:通「靈」,靈活,乖巧。能說會道。

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說短論長,那般的利齒伶牙。」

24語四言三 [ yǔ sì yán sān ]

解釋 指信口亂說閑話。

出處 《群音類選 〈分釵記 計誘皮氏〉》:「為何的語四言三,平白地將人譏誚。」

25雨散雲收 [ yǔ sàn yún shōu ]

解釋 ①指雨後轉晴。②比喻親朋離散。③指男女歡會已畢。

出處 唐·溫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詩:「心遊目送三千裏,雨散雲收二十年。」唐·慎氏《感夫詩》:「當時心事已相關,雨散雲收一餉間,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26尺短寸長 [ chǐ duǎn cù cháng ]

解釋 比喻人或物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7收離糾散 [ shōu lí jiū sàn ]

解釋 收集離散者。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荀彧傳》:「若紹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

28公耳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釋 見「公爾忘私」。

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

29火冒三尺 [ huǒ mào sān chǐ ]

解釋 見「火冒三丈」。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當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時,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罵了一聲:‘該死!’」

30將本求利 [ jiāng běn qiú lì ]

解釋 用本錢謀求利潤。

出處 元·無名氏《朱砂擔》楔子:「孩兒待將些小本錢到江西南昌地麵做些買賣,一來是躲避逃災,二來是將本求利。」

31神兵天將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 ]

解釋 比喻英勇善戰、行動迅捷的軍隊。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5回:「隻見風盡隨著宋軍亂滾,半空中又是一聲霹靂,無數神兵天將,殺將下來。」

32解衣包火 [ jiě yī bāo huǒ ]

解釋 比喻不解決問題,隻招致危險。

出處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33懷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解釋 瑾、瑜:美玉。懷裏揣著瑾;手裏拿著瑜。比喻人具有純潔而優美的品德。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34清源正本 [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

解釋 謂從根本上整頓清理,徹底解決問題。

出處 《文史知識》:「對每一種文體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都需要客觀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曆史長河中所起的作用。」

35枝詞蔓語 [ zhī cí màn yǔ ]

解釋 指繁冗蕪雜的言辭。亦作「枝辭蔓語」。

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 刑名 詞訟》:「或代書雖據事以書,不限定字格,枝詞蔓語,反滋纏繞。」

36念茲在茲 [ niàn zī zài zī ]

解釋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出處 《尚書 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37長揖不拜 [ cháng yī bù bài ]

解釋 揖、拜:舊時的拱手、磕頭禮。對長者或尊者隻彎腰行拱手禮,不跪拜磕頭。舊時指相見時態度不恭,為人高傲。

出處 《漢書·高帝記》:「……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長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倔於長者。’沛公輟足揮洗,起謝之。」

38彎弓飲羽 [ wān gōng yǐn yǔ ]

解釋 形容勇猛善射。

出處 《韓詩外傳》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石為之開,而況人乎!」

39對床夜雨 [ duì chuáng yè yǔ ]

解釋 指親友或兄弟久別重逢,在一起親切交談。

出處 唐 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40牙白口清 [ yá bái kǒu qīng ]

解釋 比喻說話清楚。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怎當得十三妹定要問他個牙白口清,急得無法。」

41三旨相公 [ sān zhǐ xiàng gōng ]

解釋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出處 《宋史·王圭傳》:「以其上殿進呈,曰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聖旨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