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偷偷的笑的成語

形容偷偷的笑的成語


1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解釋 沾沾:輕浮的;自鳴得意的樣子。形容自滿得意的樣子。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2忍俊不禁 [ rěn jùn bù jīn ]

解釋 忍俊:原指抑製鋒芒外露;後指含笑。禁:止。不能克製自己;忍不住發笑。

出處 唐 崔致遠《答徐州時溥書》:「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榮頗切。」

3掩口而笑 [ yǎn kǒu ér xiào ]

解釋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

出處 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4偷偷摸摸 [ tōu tōu mō mō ]

解釋 形容瞞著別人做事,不敢讓別人知道。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3回:「偏咱們就這樣丁是丁卯是卯的,隻許你們偷偷摸摸的哄騙了去。」

5雞鳴狗盜 [ jī míng gǒu dào ]

解釋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這類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當的行為。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遊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遊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6哄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解釋 指滿屋子人一起大笑起來。

出處 宋 歐陽修《歸田錄》第一卷:「馮徐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

7幸災樂禍 [ xìng zāi lè huò ]

解釋 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幸:高興;樂:歡喜。

出處 南北朝 顏之推《顏氏家訓 誡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宮閫,幸災樂禍,首為逆亂。」

8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

解釋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處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

9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解釋 嗤:譏笑。用鼻子發出冷笑聲;表示輕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七回:「其初在鄉自立一學校,說於市,市人非之;請於巨紳貴族,更嗤之以鼻。」

10泣不成聲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釋 泣:低聲哭。哭得噎住了;連聲音也發不出來。形容極度悲傷。

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越王無餘外傳》:「堯崩,禹服三年之喪,如喪考妣,晝夜哭泣,氣不屬聲。」

11眉開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釋 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0回:「大盜一麵看著,隻喜的眉開眼笑。」

12握手言歡 [ wò shǒu yán huān ]

解釋 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以後又和好。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13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解釋 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談。

出處 清 閻爾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讀古人書,遇古人有氣誼、事功、文章者,輒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14談笑風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釋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生:有興致;很風趣。

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15賊頭賊腦 [ zéi tóu zéi nǎo ]

解釋 形容舉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處 清 李漁《玉搔頭 奸圖》:「後麵跟了一個賊頭賊腦的人,畢竟是個奸細。」

16躡手躡腳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解釋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裏來,隻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17冷嘲熱諷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解釋 冷嘲:冷言冷語;尖刁刻薄的風涼話;熱諷:辛辣難忍的諷刺語。用尖銳、辛辣的語言進行譏笑和諷刺。

出處 清 袁枚《隨園三十二種 牘外餘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諷。」

18少見多怪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解釋 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

出處 漢 牟融《理惑論》:「諺雲:'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19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解釋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處境尷尬。

出處 元 高安道《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得,笑不得。」

20鬼鬼祟祟 [ guǐ guǐ suì suì ]

解釋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

21啞然失笑 [ yǎ rán shī xiào ]

解釋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來;啞然:形容笑聲。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出處 漢 趙曄《吳趙春秋 趙王元餘外傳》:「禹乃啞然而笑。」

22捧腹大笑 [ pěng fù dà xiào ]

解釋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製。亦作「捧腹大喜」。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

23笑裏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釋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藏:隱藏。

出處 《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24付之一笑 [ fù zhī yī xiào ]

解釋 用一笑來回答。表示不值得理會。

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三》:「以此知《義海》、《西清》寡陋,而妄為之說,可付之一笑。」

25喜笑顏開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釋 顏:臉色;開:舒展;開朗。形容心裏高興;滿麵笑容。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

26笑逐顏開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釋 笑得使麵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逐:驅使;顏:臉麵。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

27自鳴得意 [ zì míng dé yì ]

解釋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賞。鳴:表達;表示。

出處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篇》:「揮策四顧;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鳴得意。」

28嬉笑怒罵 [ xī xiào nù mà ]

解釋 嬉:戲樂。指由各種感情產生的不同表現。

出處 宋 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讚》:「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29脅肩諂笑 [ xié jiān chǎn xiào ]

解釋 聳起雙肩;做出諂媚的笑容。形容巴結奉承別人的醜態。脅肩:聳肩;形容恭敬的樣子。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脅肩諂笑,病於夏畦。」

30閉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釋 閉: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31貽笑大方 [ yí xiào dà fāng ]

解釋 貽:遺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種專長的人。留下笑柄給內行人;讓內行人笑話。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32有說有笑 [ yǒu shuō yǒu xiào ]

解釋 連說帶笑。形容十分歡快。

出處 清 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33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解釋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無私。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易九》第73卷:「聖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

34前仰後合 [ qián yǎng hòu hé ]

解釋 形容身體大幅度地前後晃動。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

出處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後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35喜不自勝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釋 勝:承擔。指喜悅難以克製。

出處 三國 魏 鍾繇《賀捷表》:「天道禍淫,不終厥命,奉聞嘉熹,喜不自勝。」

36強顏歡笑 [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

解釋 心裏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為?’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為笑。」

37一笑了之 [ yī xiào le zhī ]

解釋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出處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

38狗盜雞鳴 [ gǒu dào jī míng ]

解釋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出處 金·元好問《示懷祖》詩:「狗盜雞鳴皆有用,鶴長鳧短果如何?」

39笑麵夜叉 [ xiào miàn yè chā ]

解釋 比喻麵帶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處 宋·陳次升《彈蔡京第三狀》:「時人目之為笑麵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40自我解嘲 [ zì wǒ jiě cháo ]

解釋 掩飾、開脫自己被人嘲笑的事。

出處 鬱彥《閩西一老人》:「居然沒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說:‘年輕人,可別火氣太盛!你們就是吃了這個虧!’」

41前俯後仰 [ qián fǔ hòu yǎng ]

解釋 身體前後晃動。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樣子。

出處 薑樹茂《漁島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後仰,尖削的船頭就切著浪水。」

42大大方方 [ dà dà fāng fāng ]

解釋 指人的行為舉止自然不俗氣。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所以他們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總是賊頭賊腦,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43躲躲藏藏 [ duǒ duǒ cáng cáng ]

解釋 躲:避開,隱藏。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麵麵對。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那小芸二爺也有些鬼鬼頭頭的。什麼時候又要看人,什麼時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個心術不正的貨。」

44賊頭狗腦 [ zéi tóu gǒu nǎo ]

解釋 同「賊頭鼠腦」。

出處 《再生緣》第一回:「今天樓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劉奎璧對著樓上賊頭狗腦,以致第三箭失手。」

45躡腳躡手 [ niè jiǎo niè shǒu ]

解釋 同「躡手躡腳」。

出處 張天翼《春風·貝胡子》:「於是貝胡子躡腳躡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裏張一張院子裏——空空的。」

46賊頭鬼腦 [ zéi tóu guǐ nǎo ]

解釋 同「賊頭鼠腦」。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這個外國人賊頭鬼腦,我總疑著他。」

47賊頭鼠腦 [ zéi tóu shǔ nǎo ]

解釋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曉得。你賊頭鼠腦的,一定又變作個甚麼東西兒跟著我聽的。’」

48躡手躡足 [ niè shǒu niè zú ]

解釋 見「躡手躡腳」。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躡手躡足的在外間收拾那粉盒妝盝,不敢大聲說一句話,倒弄得內外靜悄悄的。」

49似笑非笑 [ sì xiào fēi xiào ]

解釋 像笑又不笑。

出處 魯迅《彷徨 祝福》:「後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隻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

50掩口葫蘆 [ yǎn kǒu hú lú ]

解釋 捂著嘴笑。

出處 《後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51鵲笑鳩舞 [ què xiào jiū wǔ ]

解釋 喜鵲歡叫,斑鳩飛舞。舊時用作喜慶的祝辭。

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六:「鵲笑鳩舞,來遺我酒。」

52插科打諢 [ chā kē dǎ hùn ]

解釋 科:古代戲曲用語;插科:指劇中人的表情和動作;諢:戲謔;開玩笑;打諢:用詼諧的語言相戲謔。指演劇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逗引觀眾發笑。現也指在鄭重場合中插入的戲謔動作或言語。也作「撒科打諢」、「攙科散諢」。

出處 明 高明《琵琶記 副末開場》:「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隻看子孝與妻賢。」

53掩口胡盧 [ yǎn kǒu hú lú ]

解釋 胡盧:笑貌。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應劭傳》:「昔鄭人以幹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54笑而不答 [ xiào ér bù dá ]

解釋 隻是微笑著,不作正麵回答。

出處 唐 李白《山中問答》詩:「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55鶴長鳧短 [ hè cháng fú duǎn ]

解釋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後用「鶴長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

出處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56載笑載言 [ zài xiào zài yán ]

解釋 邊笑邊說話。

出處 漢·楊修《節遊賦》:「於是迂回詳觀,目周一倦,禦於方舟,載笑載言。」

57皮笑肉不笑 [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

解釋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出處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

58明人不做暗事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

解釋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麵提出,不在背後搗鬼。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則俺這閉月羞花絕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當之,妝甚的謊子!」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