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處理問題及時的成語

形容處理問題及時的成語


1雷厲風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釋 厲:猛烈;行:奔跑;引申為迅速。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對法令的執行嚴厲迅速。也用來形容工作極度緊張;辦事果斷;行動迅速。

出處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行。」

2迎刃而解 [ yíng rèn ér jiě ]

解釋 碰著刀口就分開了。比喻事情容易處理;問題容易解決。

出處 《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3輕而易舉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釋 輕:輕鬆;舉:向上托。很輕鬆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4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釋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複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5手到擒來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釋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裏用甚麼人馬!又那裏管甚麼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

6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7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隻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8刻不容緩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釋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後以及難產各症,不獨刻不容緩,並且兩命攸關。」

9一帆風順 [ yī fán fēng shùn ]

解釋 船滿帆;一路順風行駛。比喻境遇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挫折。

出處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裏風。」

10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釋 戰馬一到陣前就取得勝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處 元 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

11速戰速決 [ sù zhàn sù jué ]

解釋 用快速的戰術結束戰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戰爭已拖了一年多,而一點看不出速決的希望。」

12遊刃有餘 [ yóu rèn yǒu yú ]

解釋 刃:刀口;刀鋒;遊刃:運轉刀刃;餘:餘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13一絲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釋 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14一揮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解釋 就:成。筆一揮就寫(畫)成了。

出處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東坡一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15信手拈來 [ xìn shǒu niān lái ]

解釋 隨手拿來。多形容說話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例證豐富;選用時顯得輕鬆自如;不必費心尋找。信手:隨手;拈:用指頭夾取東西。

出處 宋 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隻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16一蹴而就 [ yī cù ér jiù ]

解釋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輕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出處 宋 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

17舉手之勞 [ jǔ shǒu zhī láo ]

解釋 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一點勞動。比喻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18易如反掌 [ yì rú fǎn zhǎng ]

解釋 像翻轉手掌一樣;比喻做事很容易。

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19釜底抽薪 [ fǔ dǐ chōu xīn ]

解釋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出處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20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釋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著急。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係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聞請旨。」

21輕車熟路 [ qīng chē shú lù ]

解釋 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種工作很熟悉;幹起來不費力。

出處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22舉手投足 [ jǔ shǒu tóu zú ]

解釋 投足:踏腳。一抬手一踏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23舉重若輕 [ jǔ zhòng ruò qīng ]

解釋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麼容易。比喻能輕鬆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傑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24甕中捉鱉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解釋 從大壇子裏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25事不宜遲 [ shù bù yí chí ]

解釋 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事不宜遲!’」

26江心補漏 [ jiāng xīn bǔ lòu ]

解釋 船到了江心;才著手堵塞漏洞。比喻錯失良機;補救已遲。

出處 元 無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葉公》:「今為吾主計之,必先預為準備,莫待臨歧勒馬、江心補漏,是臣之願也。」

27無往不利 [ wú wǎng bù lì ]

解釋 所到之處;沒有不順利的。指處處行得通。

出處 唐 李虛中《命書》:「官高祿厚,無往不利。」

28唾手可得 [ tuò shǒu kě dé ]

解釋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出處 《新唐書 褚遂良傳》:「但遣一二慎將,付銳兵十萬,翔會雲輣,唾手可取。」

29亡羊補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釋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30探囊取物 [ tàn náng qǔ wù ]

解釋 囊:口袋;探囊:向袋裏摸取。伸手到口袋裏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

出處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

31抽薪止沸 [ chōu xīn zhǐ fèi ]

解釋 抽掉鍋底下正燃燒的柴火,使鍋裏的水不再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出處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32順水行舟 [ shùn shuǐ xíng zhōu ]

解釋 同「順水推船」。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小的聞得老爺補升此任,亦係賈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賈府之親,老爺何不順水行舟,作個整人情,將此案了結,日後也好去見賈府王府。」

33收之桑榆 [ shōu zhī sāng yú ]

解釋 《後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以「收之桑榆」謂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34他山攻錯 [ tā shān gōng cuò ]

解釋 比喻拿別人的長處,補救自己的短處。

出處 《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35如湯沃雪 [ rú tāng wò xuě ]

解釋 湯:熱水;沃:澆。象用熱水澆雪一樣。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決。

出處 漢 枚乘《七發》:「小汴大歠,如湯沃雪。」

36救過不暇 [ jiù guò bù xiá ]

解釋 見「救過不贍」。

出處 宋·蘇舜欽《上三司副使段公書》:「符檄督責,終日憔悴,而救過不暇,惘然自疑。」

37出謀獻策 [ chū móu xiàn cè ]

解釋 出主意、想對策來幫助解決問題。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十章:「彎彎繞提出這個問題,明明是給馬之悅出謀獻策,眼前這個笨蛋,偏偏領會不了。」

38以勤補拙 [ yǐ qín bǔ zhuō ]

解釋 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出處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無別慮,筆不暫停。或畢景忘餐,或連宵不寐。以勤補拙,不遑自處。」

39補牢顧犬 [ bǔ láo gù quǎn ]

解釋 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 語本《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40決癰潰疽 [ jué yōng kuì jū ]

解釋 癰:瘡;潰:破;疽:癰疽。瘡癰破開了。比喻事情的症結得到解決。

出處 《南齊書·柳世隆傳》:「今乃舉兵內侮,奸回外熾,斯實惡熟罪成之辰,決癰潰疽之日。」

41救過不給 [ jiù guò bù gěi ]

解釋 猶救過不贍。

出處 《秦並六國平話》下卷:「明主能行督責之術,以獨斷於上;群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

42顧犬補牢 [ gù quǎn bǔ láo ]

解釋 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宜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43補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解釋 弊:害處;毛病。補救偏差;糾正錯誤。

出處 宋 魏翁《鶴山文集》:「臣願陛下以臣前所陳未喻六條行之,以明白洞達為目前補偏救弊之策。」

44來者可追 [ lái zhě kě zhuī ]

解釋 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45救過不遑 [ jiù guò bù huáng ]

解釋 救:挽救;遑:閑暇。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出處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卷:「上方綜核名實,分別功罪,群臣救過不遑。」

46抽丁拔楔 [ chōu dīng bá xiē ]

解釋 比喻解決疑難。丁,「釘」的古字。

出處 元·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大眾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抽丁拔楔。」一本作「抽丁抽楔」。

47目兔顧犬 [ mù tù gù quǎn ]

解釋 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出處 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48冰解的破 [ bīng jiě dì pò ]

解釋 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出處 清 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序》:「惟校讎之學,我朝獨為卓絕,幹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49救偏補弊 [ jiù piān bǔ bì ]

解釋 糾正偏向,補救弊端。

出處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與其高談性命,而無益於用,不如救偏補弊,隨事幹蠱,為有實效也。」

50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解釋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 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出處 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51彌縫其闕 [ mí féng qí què ]

解釋 彌縫:補救;闕:過錯。補救行事的過失。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

52救過不贍 [ jiù guò bù shàn ]

解釋 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積怒久矣,太後救過不贍,何暇及私魏醜夫乎?」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