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眼瞎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眼瞎的成語


1視而不見 [ shì ér bú jiàn ]

解釋 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沒看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2有眼無珠 [ yǒu yǎn wú zhū ]

解釋 珠:眼珠。長著眼睛沒有眼珠。比喻沒有識別人或事物的能力。

出處 元 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常言道賢者自賢,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蕕般各別難同處。怎比你有眼卻無珠。」

3有目無睹 [ yǒu mù wú dǔ ]

解釋 猶言有眼無珠。

出處 宋·蘇軾《淮陰侯廟記》:「淮陰少年,有目無睹,不知將軍,用之如虎。」

4目大不睹 [ mù dà bù dǔ ]

解釋 睹:看。眼睛很大卻看不見東西。形容徒具形式。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

5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釋 老鼠的眼睛隻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讚。」

6暗無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釋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陽;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點光明。形容社會極端黑暗;無理可言;無法可依。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老龍舡戶》:「剖腹沉石,慘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絕不少關痛癢,豈特粵東之暗無天日哉!」

7左顧右盼 [ zuǒ gù yòu pàn ]

解釋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態。顧、盼:看;望。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吳季重書》:「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誌哉!」

8視若無睹 [ shì ruò wú dǔ ]

解釋 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9瞎子摸象 [ xiā zǐ mō xiàng ]

解釋 比喻對事物一知半解,不對全局作判斷。

出處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斷這經濟的總趨勢,豈不等於瞎子摸象?」

10舉案齊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釋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後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11心事重重 [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

解釋 心裏掛著很多沉重的顧慮。

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第二七章:「毛人鳳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來回走著。」

12盲人說象 [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

解釋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出處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後》:「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13下不為例 [ xià bù wéi lì ]

解釋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這次為例子照樣做。指隻通融或寬恕這一次;以後不允許再做。

出處 明 餘繼登《曲故紀聞》:「疏聞,英宗謂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後不為例。」

14手疾眼快 [ shǒu jí yǎn kuài ]

解釋 疾:快。眼到手也到;指手和眼睛的動作都很快。形容動作機靈;眼光敏捷。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

15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解釋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出處 孫中山《行易知難》第六章:「不圖彼國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國之強,尤畏民黨得誌而礙其蠶食之謀。」

16獨具慧眼 [ dú jù huì yǎn ]

解釋 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能作出精細判斷。

出處 豐子愷《談自己的畫》:「隻有孩子們保住天真,獨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賞者。」

17常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釋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綁票、械鬥。」

18眼疾手快 [ yǎn jí shǒu kuài ]

解釋 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19問道於盲 [ wèn dào yú máng ]

解釋 盲:瞎子。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麼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出處 唐 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

20盲人瞎馬 [ máng rén xiā mǎ ]

解釋 失明的人騎著瞎了眼的馬。比喻處於極端危險的境況中。也比喻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21利己損人 [ lì jǐ sǔn rén ]

解釋 為了使自己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參見「損人利己」。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君當傳與世人,廣行方便,切不可淩弱暴寡,利己損人。」

22愁雲慘霧 [ chóu yún cǎn wù ]

解釋 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麵。

出處 瞿秋白《亂彈 一種雲》:「如果是驚天動地的霹靂,那才撥得開滿天的愁雲慘霧。」

23從中漁利 [ cóng zhōng yú lì ]

解釋 漁:勞取。漁利:乘機謀取不正當的權益。人當中撈取好處。

出處 清·許奉恩《裏乘》第四卷:「說其改醮,已則從中漁利,藉以餬口。」

24瞎子摸魚 [ xiā zǐ mō yú ]

解釋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調查研究。

出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誇誇其談,滿足於一知半解。」

25伏虎降龍 [ fú hǔ xiáng lóng ]

解釋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學師父伏虎降龍,跨鸞乘鳳。」

26盲人捫燭 [ máng rén mén zhú ]

解釋 見「盲翁捫鑰」。

出處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第三節:「盲人捫燭,而以為日,欲正告之,則不能免於詞費。」

27霜露之思 [ shuāng lù zhī sī ]

解釋 對父母先祖的思念。

出處 《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淒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28思緒萬千 [ sī xù wàn qiān ]

解釋 思緒:思想的頭緒。萬千:極多。指思想的頭緒相當多,思慮複雜多端。

29眾盲摸象 [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

解釋 許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說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說象一堵牆,摸到象尾的說象一條蛇,互相爭論不休。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30瞎子斷匾 [ xiā zǐ duàn biǎn ]

解釋 瞎子批判匾額上的字。指各說各的,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出處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第二章第十節:「於是《詩》有齊、魯、韓、毛四家,而四家之說,也就像瞎子斷匾一樣,各是其所是。」

31有眼無瞳 [ yǒu yǎn wú tóng ]

解釋 同「有眼無珠」。

出處 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都隻因氣送了人,到底成何用。誰知你有眼無瞳。」

32錯落高下 [ cuò luò gāo xià ]

解釋 猶言長短高低。

出處 宋·葉適《文林郎前秘書省正字周君南仲墓誌銘》:「已而耳改目化,氣竦神湧,古今事物,錯落高下,不以涯量。」

33臥雪眠霜 [ wò xuě mián shuāng ]

解釋 睡臥在霜雪之上,比喻艱苦的流浪生活。

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個梅香,背井離鄉,臥雪眠霜,若是他不戀春風畫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34盲翁捫籥 [ máng wēng mén yuè ]

解釋 比喻隻憑片麵了解或局部經驗就對事物妄加判斷。

出處 宋 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鍾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嚐見而求之人也。」

35有眼如盲 [ yǒu yǎn rú máng ]

解釋 雖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認識著名人物,或不識大體。

出處 元·範子安《竹葉舟》第四折:「師父,弟子有眼如盲,隻望師父救度咱。」

36有目如盲 [ yǒu mù rú máng ]

解釋 盲:瞎。雖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人缺乏見識,或不識大體。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於是李林甫、楊國忠二人,一齊上前取看,隻落得有目如盲,也一字看不出來,跼蹐無地。」

37瞎馬臨池 [ xiā mǎ lín chí ]

解釋 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38人情之常 [ rén qíng zhī cháng ]

解釋 通常情況下人們共有的情理或態度。

出處 宋 司馬光《應詔論體要》:「凡用一人,必或以為賢,或以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

39盲者得鏡 [ máng zhě dé jìng ]

解釋 形容事物不能發揮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沒人才。

出處 《淮南子·人間訓》:「盲者得鏡,則以蓋卮。」

40瞽言芻議 [ gǔ yán chú yì ]

解釋 瞽:瞎眼;芻議:草野平民的言論。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論。

出處 《南齊書·劉善明傳》:「不識忌諱,謹陳愚管,瞽言芻議,伏待斧鉞。」

41蔽明塞聰 [ bì míng sè cōng ]

解釋 蔽:遮;聰:聽覺靈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出處 宋 曾鞏《洪範傳》:「夫然,故蔽明塞聰,而天下之情可坐而盡也。」

42議論紛錯 [ yì lùn fēn cuò ]

解釋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出處 《後漢書 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43盲人把燭 [ máng rén bǎ zhú ]

解釋 瞎子手擎燭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出處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陳壽帝魏不帝蜀,議者蜂起,皆盲人把燭之談也。」

44裏談巷議 [ lǐ tán xiàng yì ]

解釋 裏:鄉裏、鄰居。鄰裏街巷間人們的議論談說。指民間的議論。

出處 宋·曾敏行《獨醒雜說·附錄》:「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裏雜家,裏談巷議,無不記覽。」

45發瞽振聾 [ fā gǔ zhèn lóng ]

解釋 發:開啟;瞽:盲人;振:振動;聾:耳聾。使盲人也能看見,使聾人也聽得見。比喻言論文章使人清醒感奮。

出處 漢·枚乘《七發》:「當時之是,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佉起蹙,發瞽振聾而觀望之也。」

46兩瞽相扶 [ liǎng gǔ xiāng fú ]

解釋 兩個瞎子互相攙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幫助。

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兩瞽相扶,不傷牆木,不陷井穽,則其幸也。」

47裂裳裹膝 [ liè cháng guǒ xī ]

解釋 裂:裁,扯;裳:下衣。撕裂衣服包裹受傷的膝蓋。形容行路的急切與艱辛。

出處 漢·趙曄《吳趙春秋·闔閭內傳》:「申包胥知不可,乃之於秦,求救楚,晝馳夜趨,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鶴倚哭於秦庭,七天七夜不絕聲。」

48目眥盡裂 [ mù zì jìn liè ]

解釋 目眥: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49膝行蒲伏 [ xī xíng pú fú ]

解釋 伏地爬行。

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複言重諾,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決腹,非勇也。」

50瞽言萏議 [ gǔ yán dàn yì ]

解釋 萏議:草野之人的議論。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論。常用作自謙之辭。

51盲翁捫鑰 [ máng wēng mén yào ]

解釋 比喻隻憑片麵了解或局部經驗就對事物妄加判斷。亦作「盲翁捫籥」。

出處 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鑰以為日也。日之與鍾鑰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嚐見而求之人也。」

52枝附影從 [ zhī fù yǐng cóng ]

解釋 枝條附著樹幹,影子隨從形體。比喻追隨模訪。

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雜文》:「自桓麟《七說》以下,左思《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餘家。」

53情淒意切 [ qíng qī yì qiē ]

解釋 謂心境十分悲傷。

出處 明·康海《王蘭卿》第二折:「他那裏肉跳心驚,你這裏情淒意切。」

54千仞無枝 [ qiān rèn wú zhī ]

解釋 比喻人品正直。

出處 《水經注·汶水》:「鬆樅高千仞而無枝,非憂王室之無柱也。」

55如之奈何 [ rú zhī nai hé ]

解釋 怎幺辦。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56月明千裏 [ yuè míng qiān lǐ ]

解釋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處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裏兮共明月。」

57龍跧虎臥 [ lóng quán hǔ wò ]

解釋 猶言龍蟠虎踞。喻山勢逶迤起伏。

出處 宋·範成大《山峨眉》詩:「龍跧虎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潮。」

58眢井瞽人 [ yuān jǐng gǔ rén ]

解釋 眢井:枯井;瞽:瞎子。處於枯井中的瞎子。比喻毫無見識的庸人。

出處 嚴複《救亡決論》:「蓋非西學洋文,則無以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將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無救於亡也審矣。」

59盲人騎瞎馬 [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

解釋 瞎子騎著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複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