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帶頭幹活的成語

形容帶頭幹活的成語


1以身作則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釋 指作戰時將帥親自衝在士兵的前麵;奮勇殺敵。現多用以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的前麵。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

3開路先鋒 [ kāi lù xiān fēng ]

解釋 原指軍隊中的先行分隊;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後行的大部隊創造行軍作戰的條件。後泛指行動、事業的先行者、帶頭人。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隻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4專心致誌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 心裏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誌:心意;誌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

5丟三落四 [ diū sān là sì ]

解釋 丟掉這些;又遺漏那些。形容馬虎健忘;顧此失彼。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俗語說的:‘夯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

6半途而廢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釋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7後患無窮 [ hòu huàn wú qióng ]

解釋 患:災難、憂患;窮:盡。指今後的憂患是沒有窮盡的。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武帝紀》:「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8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9捕風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釋 原指做事像風和影子一樣難以捕捉。後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的根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實,如捕風捉影,更無下功處,德何由進?」

10虎頭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釋 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後來勁頭很小。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麵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11爭先恐後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釋 爭著向前;唯恐落後。

出處 明 屠勳《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後。」

12公事公辦 [ gōng shì gōng bàn ]

解釋 公家事按公家規定來辦;不徇私情;不講情麵。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2回:「卑職也知道罪無可逭,所以帶印在此,情願納還此職,隻求大帥把這件事公事公辦。」

13分秒必爭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釋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出處 柯岩《奇異的書簡 船長》:「我們現在要搞四化,分秒必爭哩!」

14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15始終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釋 渝:變。自始至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出處 《晉書 陸曄傳》:「格勤貞固,始終不渝。」

16始終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解釋 自始至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

出處 《梁書 到洽傳》:「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成,立身行道,終始如一。」

17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8當機立斷 [ dāng jī lì duàn ]

解釋 麵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麵臨;斷:決斷。

出處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幹將之器,拂鍾無聲,應機立斷。」

19循序漸進 [ xún xù jiàn jìn ]

解釋 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漸:逐漸。

出處 《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20無所畏懼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釋 畏懼:害怕。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形容什麼也不怕。

出處 《魏書 董紹傳》:「此是紹之壯辭,雲巴人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瞎也。」

21猶豫不決 [ yóu yù bù jué ]

解釋 猶豫:遲疑。遲疑動搖;拿不定主意。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22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23言傳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釋 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麵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麵在行動上示範。指言語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24不知輕重 [ bù zhī qīng zhòng ]

解釋 輕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出處 戰國 秦 呂不韋《呂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

25任勞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釋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26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解釋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違反常規;違背情理的行為一般指違反社會道德準則和時代進步方向的行為。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伍子胥列傳》:「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27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28八仙過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解釋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後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處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29嘔心瀝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釋 嘔:吐;瀝:滴。比喻極度勞心苦思。多用於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出處 唐 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30堅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懈: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出處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複濮洲。」

31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2小心謹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釋 說話辦事細心慎重;不敢馬虎大意。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嚐有過,甚見親信。」

33汗流浹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釋 浹:濕透。汗水流得濕透背衣。形容悶熱或幹活賣力氣。也形容極度惶恐或羞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

34溫文爾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釋 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爾雅:文雅。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35笨鳥先飛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釋 笨拙的鳥先飛起來;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害怕落到別人後麵;比別人先著手做事。也作「夯鳥先飛」。

出處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36聚精會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釋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廣益的意思;現常用以形容專心致誌;精神高度集中。

出處 漢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37蛛絲馬跡 [ zhū sī mǎ jì ]

解釋 蜘蛛絲;馬蹄痕。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蛛絲:蜘蛛絲;馬跡:馬蹄印。

出處 唐 楊筠鬆《龍經 武曲星》:「拋梭馬跡,蛛絲長,梭中自有絲不斷。」

38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誌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39不知深淺 [ bù zhī shēn qiǎn ]

解釋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抑且水蕩坡塘,不知深淺。」

40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釋 隻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鬆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1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解釋 假:借助;依靠;不經過思考就作出反應;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也指不認真地隨便亂說。

出處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複黃會卿》:「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隻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42坐失良機 [ zuò shī liáng jī ]

解釋 不主動及時行動而失去好機會。

出處 清 昭槤《嘯亭雜錄 木果木之敗》:「若不審敵勢,坐失良機,使兵心至於潰敗。」

43夙興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釋 早起晚睡。形容勤勞。夙:早;興:起來;寐:睡。

出處 《詩經 衛風 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44一絲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釋 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45一馬當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解釋 策馬走在最前頭。比喻走在領先位置;起帶頭作用。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雷震等將簇擁左右。」

46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釋 在牆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出處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47手不釋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48曲盡其妙 [ qū jìn qí miào ]

解釋 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致地充分表達出來。形容表達能力很強。

出處 晉 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49必由之路 [ bì yóu zhī lù ]

解釋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50爭分奪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釋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出處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51大處著眼 [ dà chù zhuó yǎn ]

解釋 著眼:觀察。指從整體;長遠或大的方麵觀察;考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隻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兒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處著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52大處落墨 [ dà chù luò mò ]

解釋 畫畫或寫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筆墨;著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抓住關鍵。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的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53大頭小尾 [ dà tóu xiǎo wěi ]

解釋 猶「虎頭蛇尾」。比喻做事前緊後鬆,有始無終。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3回:「這是中國官場辦事一向大頭小尾慣的,並不是做書的人先詳後略,有始無終也。」

54有始無終 [ yǒu shǐ wú zhōng ]

解釋 有開始;沒有結尾。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孝至》:「或問:‘德有始而無終與有終而無始也,孰寧?’」

55礙手礙腳 [ ài shǒu ài jiǎo ]

解釋 礙;妨礙;阻礙。指多方受阻;難以順利做事。也指妨礙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2卷:「後邊有些嫌忌起來,礙手礙腳,到底不妙。」

56躲躲閃閃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解釋 躲避閃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亦形容遮遮蓋蓋,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三人於是躲躲閃閃,聯步而行。一麵走著,看那國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隻覺無窮醜態。」

57不知高低 [ bù zhī gāo dī ]

解釋 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洞賓見了,叫聲好,不知高低。」

58不辭勞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釋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出處 唐 牛肅《紀聞 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59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 老舍《文藝學徒》:「在他的一幅作品裏,四妙鹹備,樣樣表現著他終生勤學苦練、奮鬥不懈的精神。」

60受製於人 [ shòu zhì yú rén ]

解釋 製:控製,轄製。受別人所控製,不得自由。

出處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製於人。」

61盡其所能 [ jìn qí suǒ néng ]

解釋 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62當斷不斷 [ dāng duàn bù duàn ]

解釋 指應該決斷的時候不能決斷。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春申君列傳論》:「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63必經之路 [ bì jīng zhī lù ]

解釋 經: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出處 老舍《無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號才是敵人反撲必經之路,那裏高,那裏窄,我們不易仰攻,也無法多用人力。我們須在適當時間,放棄了它,堅守主峰和二十七號。」

64驚人之舉 [ jīng rén zhī jǔ ]

解釋 值得讚歎的、令人驚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達到的事情。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過去在學校裏的一些小小的‘驚人之舉’,完全出於性格本身所致。」

65所作所為 [ suǒ zuò suǒ wéi ]

解釋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

出處 明 李贄《答周西岩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66打鐵趁熱 [ dǎ tiě chèn rè ]

解釋 比喻做事要抓緊時機,加速進行。

出處 張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隻望說粗話,有道是打鐵趁熱。」

67熱情奔放 [ rè qíng bēn fàng ]

解釋 充滿熱情的,充滿活力、首創精神或應變能力的樣子。

68焚膏繼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釋 點起燈燭;接替日光照明。(焚:燒;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發憤讀書或勤奮學習。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69苦心孤詣 [ kǔ xīn gū yì ]

解釋 苦心:用心良苦。孤詣:獨到的成就或境地。用盡苦心;達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鑽研學問或技藝;很有獨到之處。

出處 清 翁方綱《複初齋文集 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70大處著墨 [ dà chù zhuó mò ]

解釋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71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解釋 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

72吹灰之力 [ chuī huī zhī lì ]

解釋 比喻極輕微的力量。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台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73安安分分 [ ān ān fèn fèn ]

解釋 為人規矩老實,做事不敢越軌。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倘使他安安分分的畫了出來,寫了個老老實實的上下款,未嚐不過得去。」

74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解釋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於政事;後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解薑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75代人捉刀 [ dài rén zhuō dāo ]

解釋 指代人作事或寫文章。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6哀而不傷 [ āi ér bù shāng ]

解釋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後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77映雪讀書 [ yìng xuě dú shū ]

解釋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出處 《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78身體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聖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79不知肉味 [ bù zhī ròu wèi ]

解釋 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出處 春秋 孔子《論語 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80不知高下 [ bù zhī gāo xià ]

解釋 指說話做事不知輕重。

出處 明 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謝得您救俺也,隻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話兒敢說幺?」

81乘熱打鐵 [ chéng rè dǎ tiě ]

解釋 比喻做事抓緊時機,加速進行。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老大實在有可愛的地方;於是,他決定乘熱打鐵,把話都說淨。」

82十載寒窗 [ shí zǎi hán chuāng ]

解釋 載:年。指長期苦讀。

出處 元 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十載寒窗積雪餘,讀得人間萬卷書。」

83坐以待旦 [ zuò yǐ dài dàn ]

解釋 旦:天亮。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出處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旁求俊彥。」

84備位充數 [ bèi wèi chōng shù ]

解釋 備位:如同屍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盡職;充數:用不夠格的人來湊足數額。是自謙不能做事的話。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蕭望之傳》:「吾嚐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85成敗利鈍 [ chéng bài lì dùn ]

解釋 利:鋒利;順利;鈍:不鋒利;不順利。指事業的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泛指處事的各種情況和結果。也作「成敗得失」。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86無冬無夏 [ wú dōng wú xià ]

解釋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出處 《詩經 陳風 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87昂頭天外 [ áng tóu tiān wài ]

解釋 昂:抬起。抬起頭望著天邊。形容態度傲慢或做事脫離實際。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蕭軍、蕭紅》:「他們昂頭天外,評論之後,不知那裏去了。」

88秉公無私 [ bǐng gōng wú sī ]

解釋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攙雜私念。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無私,但有報應輕重遠近之別耳。」

89避難就易 [ bì nán jiù yì ]

解釋 避:躲開,回避。避開困難的揀容易的做。

出處 《元史 文宗紀四》:「大都總管劉原仁稱疾,久不視事,及遷同知儲政院事,即就職,僥幸巧宦,避難就易。」

90阿諛諂媚 [ ē yú chǎn mèi ]

解釋 阿諛:迎合別人的意思,向人討好;諂媚:巴結,奉承。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九卷:「隻是這幫阿諛諂媚的,要博相國歡喜,自然重價購買。」

91坐薪懸膽 [ zuò xīn xuán dǎn ]

解釋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嚐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出處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92百中百發 [ bǎi zhòng bǎi fā ]

解釋 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陳桐聞腦後鸞鈴響處,料是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

93膽大心雄 [ dǎn dà xīn xióng ]

解釋 形容膽子大,有雄心,做事無所畏懼。

出處 明 杜睿《初聞燈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膽大心雄選鋒手。」

94雞鳴而起 [ jī míng ér qǐ ]

解釋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95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96傾耳注目 [ qīng ěr zhù mù ]

解釋 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勢極大,為眾敬畏。後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出處 《三國誌·魏誌·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97匹馬當先 [ pǐ mǎ dāng xiān ]

解釋 一馬當先。指衝鋒在前。

出處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橫宇宙三軍喪,匹馬當先戰百合。」

98得手應心 [ dé shǒu yīng xīn ]

解釋 見「得心應手」。

出處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99礙足礙手 [ ài zú ài shǒu ]

解釋 同「礙手礙腳」。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