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父母保護孩子的成語

形容父母保護孩子的成語


1無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釋 微:細微;至: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出處 宋 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讚軍事從丞相行奏劄》:「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

2關懷備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釋 關心得無微不至。

出處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3老牛舐犢 [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釋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4舐犢情深 [ shì dú qíng shēn ]

解釋 比喻對子女的慈愛。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5三遷之教 [ sān qiān zhī jiào ]

解釋 漢 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後人用「孟母三遷」、「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6孟母三遷 [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釋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 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7昊天罔極 [ hào tiān wǎng jí ]

解釋 蒼天廣大無邊。比喻恩情深厚廣大;要報答而無可報答。

出處 《詩經 小雅 蓼莪》:「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8牽腸掛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釋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起手時,牽腸掛肚;過後去,喪魄銷魂。」

9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釋 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大雅 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

10寸草春暉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釋 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的心意;難以報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報答不盡父母養育之恩。

出處 唐 孟郊《遊子吟》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1上行下效 [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

解釋 行:做;效:仿效。上麵的人怎麼做;下麵的人就跟著怎麼幹。

出處 東漢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12氣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釋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13潛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解釋 潛:暗地裏;不見形跡。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14循循善誘 [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釋 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指。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15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誌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16賢妻良母 [ xián qī liáng mǔ ]

解釋 既是丈夫的賢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親。舊時用以稱讚女子賢淑。

出處 朱自清《房東太太》:「道地的賢妻良母,她是;這裏可以看見中國那老味兒。」

17噓寒問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釋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出處 冰心《關於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

18和藹可親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釋 指一個人的修養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和氣;謙遜。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為人極其和藹可親,見了人總是笑嘻嘻的。」

19體貼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釋 形容對人照顧和關懷非常細心周到。體貼:細心為別人著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顧到。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8回:「‘隻要心平點,少看點利錢,那些貧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這可謂體貼入微了。’」

20掌上明珠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解釋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極受鍾愛的子女。

出處 晉 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21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

解釋 濡:音如;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處 唐 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22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釋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處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後成。」

23近朱者赤 [ jìn zhū zhě chì ]

解釋 朱:朱砂。靠近朱砂的變紅。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變好。指外部環境具有很大影響。

出處 晉·傅玄《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24望子成龍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解釋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送他上美國。」

25深思熟慮 [ shēn sī shú lǜ ]

解釋 熟:細致。反複細致地思索考慮。

出處 《魏書 程駿傳》:「且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

26恩逾慈母 [ ēn yú cí mǔ ]

解釋 逾:超過。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處 唐 韓愈《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陛下恩逾慈母。」

27身體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聖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28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 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係頭,懸屋梁。」

29愛如珍寶 [ ài rú zhēn bǎo ]

解釋 形容十分喜歡。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子興冷笑道:‘萬人都這樣說,因而他祖母愛如珍寶。’」

30舐犢之愛 [ shì dú zhī ài ]

解釋 舐:舔。犢: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現對它愛護。比喻對子女的疼愛。亦作「舐犢之念」、「舐犢之私」、「舐犢情深」。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31上梁不正 [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

解釋 比喻上麵的人行為不正,下麵的人也跟著幹壞事。

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隻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32母以子貴 [ mǔ yǐ zǐ guì ]

解釋 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

出處 《公羊傳 隱公元年》:「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33曾子殺彘 [ zēng zǐ shā zhì ]

解釋 彘:豬。指教育孩子說實話,要以身作則。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諸說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

34海納百川 [ hǎi nà bǎi chuān ]

解釋 納:容納,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讚》:「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35畫荻教子 [ huà dí jiào zǐ ]

解釋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 《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36畫荻丸熊 [ huà dí wán xióng ]

解釋 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 宋 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 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製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 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盡識鹿車鴻案?善教子者,豈皆熟記畫荻和丸?」

37目染耳濡 [ mù rǎn ěr rú ]

解釋 見「目擩耳染」。

出處 《太平天國·欽定士階條例》:「至於誦習書史,博覽篇章,目染耳濡,課學即求心之道。」

38春暉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解釋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出處 唐·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9鶉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釋 鷇:待母哺食的幼鳥,它不挑揀食物。如鵪鶉一樣居無定所,象幼雛一樣饑不擇食。比喻生活儉樸,不求享受。

出處 《莊子·天地》:「夫聖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

40哀哀父母 [ āi āi fù mǔ ]

解釋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處 《詩經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41畫荻和丸 [ huà dí huò wán ]

解釋 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同「畫荻丸熊」。

出處 宋 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 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製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郭沫若《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要寫母愛,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如推幹就濕、畫荻和丸之類,都是兒女小時的事。」

42曾母投杼 [ zēng mǔ tóu zhù ]

解釋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出處 《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43愛非其道 [ ài fēi qí dào ]

解釋 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

出處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餘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

44斷杼擇鄰 [ duàn zhù zé lín ]

解釋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出處 漢 劉向《列女傳 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45咽苦吐甘 [ yàn kǔ tǔ gān ]

解釋 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出處 《舊唐書 禮儀誌七》:「子之於母,慈愛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濕,咽苦吐甘,生養勞瘁,恩斯極矣。」

46斷織之誡 [ duàn zhī zhī jiè ]

解釋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出處 漢 劉向《列女傳 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47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解釋 指父母養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出處 《詩經 豳風 鴟鴞》:「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48寒泉之思 [ hán quán zhī sī ]

解釋 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出處 《詩經 邶風 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49升堂拜母 [ shēng táng bài mǔ ]

解釋 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出處 《三國誌·吳誌·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