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鼾聲大的成語

形容鼾聲大的成語


1人聲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2震耳欲聾 [ zhèn ěr yù lóng ]

解釋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出處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3振聾發聵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釋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4鼻息如雷 [ bí xī rú léi ]

解釋 鼻息:鼾聲。打呼嚕的聲音就象打雷一樣響。形容熟睡時鼾聲大作。

出處 宋 沈括《夢溪筆談 人事》:「上使人微覘準所為,而準方酣寢於中書,鼻息如雷。」

5鼾聲如雷 [ hān shēng rú léi ]

解釋 鼾:熟睡時的鼻息聲。形容熟睡時鼾聲很大。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各去睡了,不多時,酣聲如雷。」

6酣聲如雷 [ hān shēng rú léi ]

解釋 酣:通「鼾」,熟睡時的鼻息聲。形容熟睡時鼾聲很大。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7回:「各去睡了,不多時,酣聲如雷。」

7高枕無憂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釋 把枕頭墊得高高的;無憂無慮地睡大覺。原形容平安無事;不必擔憂。後也指思想麻痹;放鬆警惕。

出處 《舊五代史 世襲傳二 高季興》:「且遊獵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無憂矣。」

8無依無靠 [ wú yī wú kào ]

解釋 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形容孤獨或沒有支持。

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如今閃的我老身無依無靠,著誰人養贍我來,兀的不好苦也。」

9驚天動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釋 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天;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出處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10響徹雲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解釋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11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慌的狀態。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12經久不息 [ jīng jiǔ bù xī ]

解釋 經:經過;息:停息。經過很長時間停不下來;多指掌聲或歡呼聲。

出處 劉堅《草地晚餐》:「人群沸騰起來,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

13形影不離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釋 像形體和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係親密;經常在一起。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恒相對嬉笑,不避忌人。」

14形形色色 [ xíng xíng sè sè ]

解釋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於萬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養之,形形色色,無所棄遺。」

15響遏行雲 [ xiǎng è xíng yún ]

解釋 遏:阻止。指聲音高入雲霄;把浮動著的雲彩也阻止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悅耳動聽。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16各式各樣 [ gè shì gè yàng ]

解釋 謂多種不同的式樣、種類或方式。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陽曬得馬路上的柏油發軟,汽車輪輾過,就印成了各式各樣的花紋。」

17鑼鼓喧天 [ luó gǔ xuān tiān ]

解釋 喧:聲音大。鑼鼓的聲音震天響。用敲鑼打鼓來表示喜慶的意思。

出處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麵,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一員,雄糾糾威風武藝顯。」

18形單影隻 [ xíng dān yǐng zhī ]

解釋 形容孤獨;沒有同伴。形:身體;單:孤單;影:身影;隻:指單獨。

出處 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唯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

19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

解釋 此:這;這個;彼:那;那個;伏:低下去。這裏起來;那裏下去。形容聯係緊密;互相配合行動。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出處 漢 張衡《西京賦》:「鳥畢駭,獸鹹作,草伏木棲,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20迷迷糊糊 [ mí mí hú hú ]

解釋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2回:「車門已硼的關上了,弄得彩雲迷迷糊糊,又驚又嚇。」

21形影相隨 [ xíng yǐng xiāng suí ]

解釋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係密切;永不分離。

出處 唐 崔峒《江山書懷》:「登高回首罷,行影自相隨。」

22形跡可疑 [ xíng jì kě yí ]

解釋 舉止和神情很值得懷疑。形跡:舉動和神色;可疑:值得懷疑。

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圓老故交雖多,因其形跡可疑,亦無人代為分辯。」

23形色倉皇 [ xíng sè cāng huáng ]

解釋 動作匆忙,神色慌張。

出處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46回:「威無從禁止,累得聲勢沮喪,形色倉皇。」

24昏昏欲睡 [ hūn hūn yù shuì ]

解釋 頭腦昏昏沉沉;隻想睡覺。形容非常疲勞或精神不振作。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賈奉雉》:「是秋入闈複落,邑邑不得誌,頗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強讀之。未至終篇,昏昏欲睡,心惶惑無以自主。」

25歡聲雷動 [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

解釋 歡呼聲像雷聲一樣響。形容熱烈歡樂的氣氛。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宋先鋒大喜,傳諭各門將佐,統領軍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無犯,歡聲雷動。」

26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釋 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麵色枯黃。枯槁:枯萎;枯幹。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漁父》:「顏色憔悴,麵容枯槁。」

27形容憔悴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解釋 憔悴;精神萎靡,麵色不好。身體瘦弱,麵色枯黃。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形容憔悴,泣曰:‘兒失形矣!’」

28震天動地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解釋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湧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29一病不起 [ yī bìng bù qǐ ]

解釋 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風霜,到家又傳了時症,一病不起,嗚呼哀哉死了。」

30聲如洪鍾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解釋 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31形孤影隻 [ xíng gū yǐng zhī ]

解釋 同「形單影隻」。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聽選,留賢妻在家形孤影隻。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32哀喜交並 [ āi xǐ jiāo bìng ]

解釋 交:交錯。悲痛和喜悅交織。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33形影相對 [ xíng yǐng xiāng duì ]

解釋 同「形影相吊」。

出處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1回:「餘外就形影相對,差不多眼兒望穿,也不得周庸佑到來一看。」

34形孤影寡 [ xíng gū yǐng guǎ ]

解釋 同「形單影隻」。

出處 明·高濂《玉簪記·占兒》:「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形孤影寡,想殺我膝下斑斕。」

35酣然入夢 [ hān rán rù mèng ]

解釋 很舒適地進入夢鄉。酣然:暢快的樣子;引申為舒適。

36形勢逼人 [ xíng shì bī rén ]

解釋 指形勢發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出處 謝覺哉《冷和熱》:「‘熱’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熱起來,形勢逼人,不熱不可。」

37形枉影曲 [ xíng wǎng yǐng qū ]

解釋 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麼原因就會有什麼結果。

出處 《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38形諸筆墨 [ xíng zhū bǐ mò ]

解釋 形:描寫;諸:「之於」的合音。用筆墨把它寫出來。

出處 魯迅《出關>的「關」》:「但若形諸筆墨,昭示讀者,自以為得了這作品的魂靈,卻未免象後街阿狗的媽媽。」

39形銷骨立 [ xíng xiāo gǔ lì ]

解釋 身體消瘦;骨架凸現。形容身體極為消瘦。形:身形;形體;銷: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樹立;凸現。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葉生》:「生嗒喪而歸,愧負知己,形銷骨立,癡若木偶。」

40無所措手 [ wú suǒ cuò shǒu ]

解釋 見「無所錯手足」。

出處 《宋史·韓琦傳》:「迨置市易務,而小商細民,無所措手。」

41如雷灌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釋 亦作「如雷貫耳」。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出處 《三國誌平話》卷中:「‘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共吾決死?’叫聲如雷灌耳,橋梁皆斷。」

42形影自吊 [ xíng yǐng zì diào ]

解釋 同「形影相吊」。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張誠》:「父自訥去,妻亦尋卒;塊然一老鰥,形影自吊。」

43形影相附 [ xíng yǐng xiāng fù ]

解釋 同「形影相依」。

出處 明·李東陽《奉謙齋徐先生書》:「今已決策於此,又念賤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別無子弟可將事者。」

44天震地駭 [ tiān zhèn dì hài ]

解釋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麵令人驚駭。

出處 《三國誌 魏誌 文帝紀》裴鬆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於時天震地駭。」

45形影自守 [ xíng yǐng zì shǒu ]

解釋 謂孤身獨處。

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7回:「今白小姐人琴俱亡,小弟形影自守,決不負心而自求佳麗。」

46形影相依 [ xíng yǐng xiāng yī ]

解釋 ①謂在孤寂的處境中相依相伴。②形容孤單無依。③互相依靠,緊密相連。

出處 明·邵景詹《覓燈因話·孫恭人傳》:「郜與孫形影相依,親愛愈篤。」

47形禁勢格 [ xíng jìn shì gé ]

解釋 見「形格勢禁」。

出處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觀釁》:「逆亮自知形禁勢格,巢穴迥遙,恐狂謀無成而竄身無所。」

48形格勢禁 [ xíng gé shì jìn ]

解釋 格:阻礙;禁:製止。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製,事情難於進行。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救鬥者不搏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49穿雲裂石 [ chuān yún liè shí ]

解釋 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東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

50隻影單形 [ zhī yǐng dān xíng ]

解釋 隻:單。形容孤單一人。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2回:「又見辛環已死,隻影單形。」

51形劫勢禁 [ xíng jié shì jìn ]

解釋 見「形格勢禁」。

出處 嚴複《原強》:「夫奴虜之於主人,特形劫勢禁,無可如何已耳,非心悅誠服,有愛於其國與主,而共保持之也。」

52形單影雙 [ xíng dān yǐng shuāng ]

解釋 形容人無親無友、孤獨無依

53形輸色授 [ xíng shū sè shòu ]

解釋 謂以舉止、神態傳遞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悅。

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無題詩》:「一日見某部某郎,不覺傾倒,形輸色授,頗難自持。」

54形槁心灰 [ xíng gǎo xīn huī ]

解釋 槁:枯幹。形容身體消瘦不堪,心境極為冷漠,毫無生氣。

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舊聞 席氏多賢》:「今生已被虜,人被殺,兒孤婦寡,饑寒交迫,形槁心灰,雖生亦猶死也。」

55形具神生 [ xíng jù shén shēng ]

解釋 形:形體;神:精神。人的形體具備,精神隨之產生。

出處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藏)焉,夫是之謂天情。」

56無所措手足 [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

解釋 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