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不能動的成語

形容不能動的成語


1按兵不動 [ àn bīng bù dòng ]

解釋 按:止住。控製住軍隊;暫不行動;泛指接受任務後不肯行動。常用以表示持觀望態度而不行動。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2目不轉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釋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3紋絲不動 [ wén sī bù dòng ]

解釋 一點也不動。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8回:「金蓮坐在床上,紋絲兒不動,把臉兒沉著。」

4堅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釋 堅:牢固;磐石:大石頭。牢固得像大石頭一樣。形容非常堅固;不可動搖。

出處 《玉台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作》:「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5雷打不動 [ léi dǎ bù dòng ]

解釋 形容決心和意誌堅定;在任何情況下也不能動搖;或形容不可改變的規定和製度。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勞動可是雷打不動的,從下午兩點一直要幹到吃晚飯。」

6一動不動 [ yī dòng bù dòng ]

解釋 指靜止不動或懶得活動。

出處 王朔《浮出海麵》:「我繼續一動不動地凝視他們,這對可憐的情人實在無法保持冷靜,鬆開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7巋然不動 [ kuī rán bù dòng ]

解釋 高大挺立;難以撼動。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

8文風不動 [ wén fēng bù dòng ]

解釋 一點兒也不動。形容沒有絲毫損壞或改變。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不動。」

9穩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解釋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來勢不兩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10安如盤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釋 安:安穩;盤石:大石頭。像盤石一樣安穩不動。形容非常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

11安於磐石 [ ān yú pán shí ]

解釋 安:安穩;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樣安然不動。形容非常穩固。

出處 戰國 趙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於磐石,壽於旗翼。」

12不可動搖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釋 形容極其堅定、牢固。

出處 魯迅《而已集·革「首領」》:「雖然這‘北京文藝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學燈》上指定,隱隱然不可動搖了。」

13寂然不動 [ jì rán bù dòng ]

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出處 《周易·係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14猶豫不決 [ yóu yù bù jué ]

解釋 猶豫:遲疑。遲疑動搖;拿不定主意。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15四平八穩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釋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隻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麵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16瞻前顧後 [ zhān qián gù hòu ]

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17不動聲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18原封不動 [ yuán fēng bù dòng ]

解釋 封:封口。原意為原來貼好的封口一點也沒變動。比喻一切照原樣;絲毫沒有變動。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小娘子道:‘日日與主翁來看爐,是原封不動的,不知何如?’」

19誇誇其談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釋 誇誇:說大話。言辭浮誇;大談特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時浮誇;不切實際而又滔滔不絕。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誇誇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坐下。」

20心有餘悸 [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釋 指可怕的事情雖已過去;心裏還感到害怕。悸:因為害怕而心跳。

出處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餘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

21動蕩不安 [ dòng dàng bù ān ]

解釋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22驚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解釋 驚魂:受驚嚇的心靈。形容受驚嚇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出處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隻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遊縲絏之中。」

23寸步難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解釋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出處 元 白仁甫《東牆記》:「聽了他淒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24畏縮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解釋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

25巍然不動 [ wēi rán bù dòng ]

解釋 巍然:高大的樣子。形容高大堅固,不可動搖。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

26嵬然不動 [ wéi rán bù dòng ]

解釋 嵬然:高大的樣子。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

27屹然不動 [ yì rán bù dòng ]

解釋 屹然:高聳的樣子。像山一樣高聳而堅定,不可動搖。

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十回:「全軍卻伏在營裏,屹然不動。」

28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釋 安:安穩;泰山:我國著名的高山;在山東省。像泰山一樣穩固;形容事物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西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29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解釋 巍然:極高的樣子;屹立:山勢直立高聳。比喻象高山一樣直立地上,不可動搖。

出處 梁啟超《新民說》第三節:「吾國夙巍然屹立於大東,環列皆小蠻夷,與他方大國,未一交通。」

30斂聲屏息 [ liǎn shēng píng xī ]

解釋 見「斂聲屏氣」。

出處 周立波《李大貴觀禮》:「三十萬軍民斂聲屏息地傾聽領袖莊嚴洪亮的宣告。」

31文絲不動 [ wén sī bù dòng ]

解釋 一點兒也不動。

出處 楊朔《三千裏江山》:「路邊幾棵見了風,最愛噪嘴的小葉楊也那麼安生,文絲不動。」

32變動不居 [ biàn dòng bù jū ]

解釋 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固定的形態。

出處 《易係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孔穎達疏:「言陰陽六爻更互變動,不恒居一體也。」

33躡足屏息 [ niè zú bǐng xī ]

解釋 躡足:放輕腳步;屏息:忍住呼吸。指放輕腳步,隱蔽行蹤。形容行動小心隱秘。

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似乎昏昏的睡去,他躡足屏息的想往外走。」

34昂昂不動 [ áng áng bù dòng ]

解釋 昂昂:氣概軒昂的樣子。形容目中無人,十分傲慢的樣子。

出處 楚劇《葛麻》第一場:「見了員外,昂昂不動,豈不是丟了一個揖?」

35動不失時 [ dòng bù shī shí ]

解釋 時:時宜,時機。行動不失時機。指不做不切合時宜的事。

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