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柴桑的意思 柴桑造句

柴桑造句


10字左右

  • 1、互換防區,屯守柴桑
  • 2、真不減柴桑、愚溪品致也。
  • 3、醉石澗從村口流過,澗上有柴桑古橋。
  • 4、臨甘棠湖處也叫柴桑口。
  • 5、憶曾艤舟放柴桑,遺基故址俱荒涼。
  • 6、要結柴桑鄰裏,不須鷗鷺驚猜。
  • 7、新、沙羨、下雉、柴桑、潯陽等六縣。
  • 8、鼓洪濤於赤岸,淪餘波乎柴桑
  • 9、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 10、如何家柴桑,故裏久不省。

20字左右

  • 1、反之柴桑我們也是人地生疏,無法隱藏痕跡。
  • 2、陶潛,字淵明,或雲淵明,字元亮,尋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
  • 3、自古以來,柴桑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
  • 4、助爾躍龍門,唯師才無怨。畢功於柴桑,榜首盼湧泉。
  • 5、潯陽柴桑有一位追尋心中桃花源的隱士陶淵明。
  • 6、於是柴桑、彭澤、蘄春、建昌等九江附屬城郭盡皆出降。

30字左右

  • 1、孔明曰:"魯肅必不曾見吳侯,隻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甚計策,來誘我耳。
  • 2、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 3、與你執手漫布柴桑的桃花園上,看那桃花伴隨清風優雅地曼舞在空中。
  • 4、白骨不埋新戰恨,黃花空發舊枝香。寒煙冷日東籬下,西望柴桑路更長。
  • 5、柴桑地處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襟江帶湖,背倚廬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
  • 6、柴桑,襟江帶湖,背倚廬山,士高氣清,富有佳境,是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
  • 7、溫柔暴躁的媽媽柴桑區沙河街鎮中心小學三年級王欣婷指導教師:雷林青
  • 8、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辛棄疾
  • 9、九江古稱潯陽、柴桑,襟江帶湖,背倚廬山,士高氣清,富有佳境,是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
  • 10、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辛棄疾 

50字左右

  • 1、至於桑宏雲自然不用多說,而柴桑正是西津魔紋學院的校長,極其出色的製紋師,而西津魔紋學院,歸屬於鴻博財團。
  • 2、巍巍匡廬之畔,滾滾長江之濱,一位大文豪曾向我們款款走來,他,就是晉朝的陶淵明,田園詩的鼻祖,潯陽的驕傲,柴桑的輝煌。
  • 3、兩人是在這驛館中認識的,楊林雖被仁公主封了郎官,但官卑職小,這柴桑城中官比他大的人多了去了,因此驛館的接待並不待見他。
  • 4、王校尉,這裏可是柴桑城的驛館,雖說隻住著你我二人,但難免隔牆有耳,你若再這樣大吵大鬧,恐怕將軍沒當上,腦袋卻搬家了。
  • 5、孫權沒有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輕裝簡從來到了柴桑,待有人稟報時,孫仁已然闖入朝會,朝會上,孫權正與群臣議政。
  • 6、就在一個月前,柴桑派出大批艦隊,強行自黑虎灘登陸,並在第二天晚上,在預先派入青州的奸細配合下,打開了青州大門。
  • 7、柴桑乃是荊州大門,第一戰略要地,徐盛將軍為我們奪取柴桑,確實是立下了大功,拿下柴桑,至少給我們增加了一成的勝機。
  • 8、東風赤壁,便君有意,應是完人美玉,錦樂柴桑,小喬佳配,豈鴛鴦可喻?難解天意,巴丘弦盡,遺恨長河幾許?癡癡問,周郎已去,何人顧曲。

60字左右

  • 1、甕城內已有一千江東士兵手執巨盾殺入,在他們的巨盾掩護下,一百多名壯漢抱著巨大的撞槌向內城門衝去,這一幕和當初劉璟重奪柴桑城時完全一樣。
  • 2、九江古稱潯陽、柴桑,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境內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等鐵路線貫通。長江邊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齊全。
  • 3、她,為了守護他,江東年輕的君主,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在柴桑寒冷的冬夜供出始作俑的元凶,到頭來仇恨的火種萬箭齊發,她亦身陷囹圄,命幾衰絕。
  • 4、每當夜幕降臨,柴桑就亮起來了,廣場四周的燈,燈光閃爍,有的像椰子樹一樣,結的累累果實,綠綠油油的好像真的一樣,有的黃白相間,一閃一閃的。

70字左右

  • 1、苦重的柴桑,苦重的家園。柴桑,從古至今,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太和七年,三吳發生旱災;七年之後,東晉再次大旱,土地幹裂,糧食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餓死街頭,幸存寥寥。

80字左右

  • 1、翻開書頁,我也置身於這亂世之中,南征北戰、憂國憂民,忽見趙子龍於長阪坡前左衝右突、單騎救主;又見諸葛亮柴桑風度翩翩、舌戰群儒;才見周公瑾兩江口大展鴻才、火燒赤壁;又見老黃忠老當益壯、勇奪定軍山。

90字左右

  • 1、八九月份,那美麗的柴桑遠山下,總有一個熟悉的背影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雖然辛苦,卻又充實在白雲朵朵的藍天下,陶公心悅地笑了,這笑慢慢延長,到了重陽,於是他又采菊東籬下,飲酒近黃昏,醉了,睡了…

詞語解釋

柴桑[ chái sāng ]

1.古縣名。西漢置,因縣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東漢末,諸葛亮見孫權於此,共圖抗曹。晉以後曆為潯陽郡和江州治所。隋廢

2.借指晉陶潛。因其故裏在柴桑,故稱

3.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潛晩年隱居故裏柴桑,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裏

柴桑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