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詞典 柴桑
cháisāng

柴桑


拼音 chái sāng

簡拼 CS


詞語解釋

柴桑[ chái sāng ]

1.古縣名。西漢置,因縣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東漢末,諸葛亮見孫權於此,共圖抗曹。晉以後曆為潯陽郡和江州治所。隋廢

2.借指晉陶潛。因其故裏在柴桑,故稱

3.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潛晩年隱居故裏柴桑,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裏


引證解釋

1.古縣名。 西漢 置,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東漢 末, 諸葛亮 見 孫權 於此,共圖抗 曹。晉 以後曆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廢

晉 郭璞 《江賦》:「鼓洪濤於赤岸,淪餘波乎柴桑。」

2.借指 晉 陶潛。因其故裏在 柴桑,故稱

清 錢謙益 《吳封君七十序》:「指婁水為潯陽,即家園為廬阜,飲柴桑之酒,一觴獨進;鼓少文之琴,眾山皆響。」

陳三立 《次韻黃知縣苦雨》:「陸沉共有神州痛,休問柴桑漉酒巾。」

3.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 潛 晚年隱居故裏 柴桑,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裏

清 趙翼 《哭亡兒耆瑞》詩之五:「葬留嬴博空題墓,歸到柴桑孰舁輿?」


國語辭典

1.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縣西南。漢置,屬豫章郡。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取荊州,劉備派諸葛亮見孫權於此。晉陶潛故裏

2.借指故裏

唐·杜甫〈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餘下沔鄂〉詩:「正解柴桑纜,仍看蜀道行。」


網絡解釋

1.柴桑 (江西地名)

柴桑區,古稱柴桑縣,原名九江縣,為江西省九江市市轄區,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故鄉,民族英雄嶽飛的第二故鄉。

柴桑區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部,長江中遊南岸,廬山西麓。東倚潯陽區、濂溪區、廬山風景區,南鄰廬山市、共青城市、德安縣,西接瑞昌市,北與湖北省黃梅縣、武穴市隔長江為界,東北部飛地江洲鎮四麵環水,為長江衝積島,隔鄱陽湖與湖口縣相望,隔長江與湖北省黃梅縣、安徽省宿鬆縣為界。

柴桑區全境東西長62公裏,南北寬57公裏,總麵積911平方公裏,是江湖平原與低山丘陵相混交連地區,屬於鄱陽湖衝積平原和江南丘陵相混地形地貌,呈西南高而東北低,東南和西南為低山高丘,中部多丘陵崗地,東北和西北部沿江濱湖一帶地勢平坦,有赤湖、官湖、江洲、新洲等衝積平原和洲地。

柴桑區,現下轄7個鎮、5個鄉、3個場、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區政府駐沙河街鎮,總人口33.16萬(2015年末數據)。

柴桑區地理位置佳,交通便利,有九江廬山機場、京九鐵路沙北編組站、京九鐵路、昌九城際鐵路、武九高鐵、福銀高速公路、都九高速公路、105國道、九(江)瑞(昌)公路,北有長江黃金水道54公裏。境內岷山鄉一帶地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贛北革命根據地。

2017年8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西省調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國函〔2017〕104號)文件已同意撤銷九江縣,設立九江市柴桑區,以原九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柴桑區的行政區域,柴桑區人民政府駐沙河街鎮廬山北路168號。

2.柴桑 (漢語詞語)

chái sāng

ㄔㄞˊ ㄙㄤ

(1).古縣名。 西漢 置,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東漢 末, 諸葛亮 見 孫權 於此,共圖抗 曹 。 晉 以後曆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廢。

晉 郭璞 《江賦》:「鼓洪濤於 赤岸 ,淪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晉 陶潛 。因其故裏在 柴桑 ,故稱。

清 錢謙益 《吳封君七十序》:「指 婁水 為 潯陽 ,即家園為 廬 阜,飲 柴桑 之酒,一觴獨進;鼓 少文 之琴,眾山皆響。」

陳三立 《次韻黃知縣苦雨》:「陸沉共有神州痛,休問 柴桑 漉酒巾。」

(3).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 潛 晚年隱居故裏 柴桑 ,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裏。

清 趙翼 《哭亡兒耆瑞》詩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題墓,歸到 柴桑 孰舁輿?」

相關漢字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柴桑造句

柴桑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