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突然站起來的成語

形容突然站起來的成語


1卷土重來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解釋 卷土:卷起塵土;形容人馬奔跑。比喻失敗之後重新集結力量反撲過來;或重新恢複勢力。

出處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色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2東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解釋 東晉時謝安退職後曾在會稽東山隱居(今浙江上虞縣);後來又出任要職。現以此比喻隱退後再度任職或失勢後又重新得勢。

出處 唐 杜甫《暮秋……呈蘇渙侍禦》:「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3從天而降 [ cóng tiān ér jiàng ]

解釋 天上掉下來的。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周亞夫傳》:「直入武庫,擊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

4擔驚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釋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

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出門紅月乍平西,歸時猶未夕陽低,怎教俺擔驚受怕著昏迷。」

5平起平坐 [ píng qǐ píng zuò ]

解釋 平:沒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時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時站起;同時坐下。現比喻地位相同;權力相等。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壞了學校規矩。」

6突如其來 [ tū rú qí lái ]

解釋 突然發生或到來。突如:出乎意料;突然來臨。

出處 《周易 離》:「象曰:‘突如其來如無所容地。’」

7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8金雞獨立 [ jīn jī dú lì ]

解釋 中國武術的一種姿式。像公雞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種武術姿式。也泛指用一隻腳站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我是金雞獨立,要一足微長。」

9心膽俱裂 [ xīn dǎn jù liè ]

解釋 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俱:都;裂:破開。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大37回:「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10猝不及防 [ cù bù jí fáng ]

解釋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備。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11拍案而起 [ pāi àn ér qǐ ]

解釋 案:幾案;桌子。拍著桌子憤然而立。形容極度憤怒。有時也形容對反動勢力的不屈服。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12出乎意外 [ chū hū yì wài ]

解釋 用於意想、預料之外。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不想姑娘鬧了個皮子,蔫蔫兒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時抓不著話岔兒。」

13傲然屹立 [ ào rán yì lì ]

解釋 傲然:堅強不屈的樣子;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形容堅定挺拔;不可動搖。

出處 古華《芙蓉鎮》:「抽莖了,長葉了,鐵骨青枝,傲然屹立。」

14傷弓之鳥 [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處 《晉書 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15雞皮疙瘩 [ jī pí gē dā ]

解釋 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的類似雞皮上的小疙瘩。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你這個令收起來罷,把我麻煩的一身雞皮疙瘩了!」

16狗吠之驚 [ gǒu fèi zhī jīng ]

解釋 謂小驚憂。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中國無狗吠之驚,而外累於遠方之備。」

17比肩而立 [ bǐ jiān ér lì ]

解釋 比肩:並肩。肩並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離極近。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寡人聞之,千裏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

18心膽俱碎 [ xīn dǎn jù suì ]

解釋 見「心膽俱裂」。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2回:「於途中連得告急之報,軍士已知家國被襲,心膽俱碎,又且遠行疲敝,皆無鬥誌。」

19擔驚受恐 [ dān jīng shòu kǒng ]

解釋 見「擔驚忍怕」。

出處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受恐。」

20擔驚忍怕 [ dān jīng rěn pà ]

解釋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做買賣的擔驚忍怕,眼見得疏林老樹噪昏鴉。」

21心驚膽怕 [ xīn jīng dǎn pà ]

解釋 內心驚懼害怕。

出處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驚膽怕,不似這兩三程行得人力盡身乏。」

22心驚膽喪 [ xīn jīng dǎn sàng ]

解釋 內心驚懼害怕。

出處 明·張四維《雙烈記·寇逸》:「忽聽喊聲來,心驚膽喪,急急奔離天羅地網。」

23麵如死灰 [ miàn rú sǐ huī ]

解釋 死灰:冷卻的灰燼。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

出處 《淮南子 修務訓》:「晝吟宵哭,麵若死灰,顏色黴墨,涕液交集。」

24坐言起行 [ zuò yán qǐ xíng ]

解釋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論必須切實可行,後比喻說了就做。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25一坐一起 [ yī zuò yī qǐ ]

解釋 猶言一舉一動。

出處 《吳子·論將》:「觀敵之來,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為不及,其見利佯為不知,如此將者,名為智將。」

26心膽皆碎 [ xīn dǎn jiē suì ]

解釋 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帝知事泄,心膽皆碎。」

27耽驚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釋 擔受驚嚇。

出處 元 劉致《端正好 上高監司》:「受官差在旅途,耽驚受怕過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風波苦。」

28心驚膽懾 [ xīn jīng dǎn shè ]

解釋 懾:恐懼。指人內心驚懼害怕。

出處 《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懷中履孝,道廣德新,合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

29崛地而起 [ jué dì ér qǐ ]

解釋 崛:高起,突起。從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種新興事物出現極為迅速。

30立盹行眠 [ lì dǔn xíng mián ]

解釋 立:站;盹:瞌睡。站著要打盹,行走要睡覺。形容非常疲倦。

出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我,我立盹行眠。」

31躭驚受怕 [ xīn jīng shòu pà ]

解釋 猶言擔受驚嚇。

32大言相駭 [ dà yán xiāng hài ]

解釋 大言:誇大的言辭;駭:驚擾。說大話嚇唬人。

出處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覷見俺似嬰孩,大言相駭。」

33高世駭俗 [ gāo shì hài sú ]

解釋 高世:超出世人;駭:驚嚇,震驚。具有令一般人吃驚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34蜂蠆作於懷袖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

解釋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

出處 《晉書·劉毅傳》:「蜂蠆作於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於意外故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