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盡責任的成語

形容盡責任的成語


1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2赴湯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解釋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出處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3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出處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4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5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6任勞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釋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7嘔心瀝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釋 嘔:吐;瀝:滴。比喻極度勞心苦思。多用於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出處 唐 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8通宵達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釋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達:到;旦:天亮。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旦。」

9盡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解釋 竭:用盡;盡:全部用出。費盡心思;用出全部力氣。形容做事十分認真負責。

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10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解釋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進去。

出處 清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為苟難,遂成風俗。」

11夙興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釋 早起晚睡。形容勤勞。夙:早;興:起來;寐:睡。

出處 《詩經 衛風 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12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釋 克己:克製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13死而後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釋 已:停止;完畢。死了以後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奮鬥;一直到死為止。奉獻了一切。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4過門不入 [ guò mén bù rù ]

解釋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於職守,公而忘私。

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15盡心盡力 [ jìn xīn jìn lì ]

解釋 指費盡心力。

出處 《晉書 王坦之傳》:「且受遇先帝,綢繆繾綣,並誌竭忠貞,盡心盡力,歸誠陛下,以報先帝。」

16焚膏繼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釋 點起燈燭;接替日光照明。(焚:燒;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發憤讀書或勤奮學習。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17殫精竭慮 [ dān jīng jié lǜ ]

解釋 用盡精力;費盡心思(殫;竭:用盡;慮:心思)。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其用總之工,傳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殫力不能追步者。」

18風雨無阻 [ fēng yǔ wú zǔ ]

解釋 不受刮風下雨的阻礙。指預先約好的事情,一定按期進行。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黃秀才徼靈玉馬墜》:「黃秀才從陸路短船,風雨無阻,所以趕著了。」

19敢作敢當 [ gǎn zuò gǎn dāng ]

解釋 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5回:「敢作敢當,才是英雄好漢。」

20盡智竭力 [ jìn zhì jié lì ]

解釋 智:智慧,聰明;竭:完。比喻用盡心思和力量。

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君臣》:「群臣盡智竭力以沒其上。」

21勵精求治 [ lì jīng qiú zhì ]

解釋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擢禦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

22盡忠竭力 [ jìn zhōng jié lì ]

解釋 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

23竭忠盡智 [ jié zhōng jìn zhì ]

解釋 毫無保留地獻出一片忠誠和所有才智。

出處 《屈原列傳》:「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24盡心竭誠 [ jìn xīn jié chéng ]

解釋 盡心:竭盡心力;竭誠:竭盡忠誠。比喻竭盡心力和誠意。

出處 漢·張禹《奏事》:「以臣下各得盡心竭誠,而事公明。」

25周公吐哺 [ zhōu gōng tǔ bǔ ]

解釋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後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出處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26以身作則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7乘風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釋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誌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裏浪」、「長風破浪」。

出處 《宋書 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誌。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28馬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釋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單辦那八個廠,四十多萬也就馬馬虎虎混得過。」

29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0避重就輕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解釋 避重:指避開要緊的事;就輕:指抓小事情。避開重要的而揀次要的來承擔。也指回避要害問題;隻談無關重要的方麵。

出處 宋 劉摯《忠肅集 侍禦史黃君墓誌銘》:「民始不以多男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

31腳踏實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釋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認真、踏實、不虛浮;一步一個腳印。

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第18卷:「公嚐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32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處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

33千裏迢迢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解釋 迢迢:遙遠的樣子。形容路程非常遙遠。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範巨卿雞黍死生交》:「辭親別弟到山陽,千裏迢迢客夢長。」

34分秒必爭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釋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出處 柯岩《奇異的書簡 船長》:「我們現在要搞四化,分秒必爭哩!」

35代人受過 [ dài rén shòu guò ]

解釋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係軍閥懾於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36任重道遠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釋 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曆長期的奮鬥。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37爭先恐後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釋 爭著向前;唯恐落後。

出處 明 屠勳《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後。」

38光陰似箭 [ guāng yīn sì jiàn ]

解釋 時光流逝像飛箭一樣迅速。比喻時間消逝得極快。

出處 前蜀 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39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釋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複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40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釋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出處 《列子 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41說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解釋 道:說。指任意亂說亂講;惹是生非。

出處 清 崔灝《通俗編 言笑》:「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啟蒙鄉村,說三道四。」

42隻爭朝夕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解釋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出處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誌》:「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43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誌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44堅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釋 貞:節操。堅定有氣節;絕不屈服。

出處 唐 韋應物《江州集 睢陽感懷》詩:「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誌。」

45電光石火 [ diàn guāng shí huǒ ]

解釋 像閃電的光;燧石的火那樣一閃即過。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極快。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雪峰存禪師法嗣 保福從展禪師》:「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構得構不得,未免喪身失命。」

46無關緊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釋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後學,卻是不可少的。」

47艱苦卓絕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釋 卓絕:極不平凡。形容異常艱苦;達到超凡的程度。

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黨有幾十萬黨員,他們在領導人民,向著敵人作堅苦卓絕的鬥爭。」

48時不我待 [ shí bù wǒ dài ]

解釋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出處 清 秋瑾《贈蔣鹿珊先生言誌且為他日成功之鴻爪也》:「事機一失應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

49奮起直追 [ fèn qǐ zhí zhuī ]

解釋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後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9回:「義無反顧,惟有群策群力,奮起直追,迅電華會代表,堅持原案。」

50稍縱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釋 縱:放鬆;逝:失去。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出處 清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若寬而生玩,則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複食,稍縱即逝,恐不可挽。」

51發奮圖強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釋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出處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麵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52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釋 在牆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出處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53鞠躬盡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釋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出處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54匹夫有責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釋 匹夫:古時指平民中的男子;後泛指平常的人;有責:有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55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解釋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運行。比喻光陰過得快。

出處 宋 高登《東溪集 朱黃雙硯》:「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

56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釋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處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後成。」

57一往無前 [ yì wǎng wú qián ]

解釋 形容勇猛地、無畏地一直向前進(一往:一直向前進;無前:前麵沒有東西能阻擋)。

出處 明 孫傳庭《官兵苦戰斬獲疏》:「曹變蛟遵臣指畫,與北兵轉戰衝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無前。」

58在所不辭 [ zài suǒ bù cí ]

解釋 辭:推辭。表示全部接受;決不推辭。

出處 鄒韜奮《經曆》:「隻須能盡我的微薄的力量,推進或促成這個主張的實現,任何個人的艱險,是在所不辭的。」

59爭分奪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釋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出處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60精衛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釋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後用來比喻不畏困難;意誌堅決。

出處 晉 陶淵明《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61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釋 滴:液體一點一點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落;把石頭穿透。比喻隻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自然會成功。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筆判雲:‘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62草草收兵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解釋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出處 歐陽山《苦鬥》:「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麼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麼?」

63互相推諉 [ hù xiāng tuī wěi ]

解釋 諉:也作「委」,推辭;推諉:把責任推給別人。彼此之間互相推托,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出處 明·李贄《焚書·因記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為能明哲。」

64勤勤懇懇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釋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65吃苦耐勞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釋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經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勞累。

出處 朱自清《新中國在望中》:「新中國雖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勞,才能到我們手裏。」

66堅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釋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67敷衍塞責 [ fū yǎn sè zé ]

解釋 敷衍:做事不認真;塞責:搪塞責任。做事不認真負責;表麵應付了事。

出處 清 張集磬《道鹹宦海見聞錄》:「而嚴令願為恪遵,委勘幾及年餘,始克竣事,半屬敷衍塞責。」

68滑頭滑腦 [ huá tóu huá nǎo ]

解釋 形容人狡詐、不誠實。也指圓滑,不肯負責任。

出處 林語堂《上海頌》:「及那些滑頭滑腦的旅館茶房的都市三呼:你真是偉大而不可思議啊!」

69大包大攬 [ dà bāo dà lǎn ]

解釋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四章:「他手裏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70擔當不起 [ dān dāng bù qǐ ]

解釋 指承擔不了責任。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回:「包懷原是謹慎之人,既有百萬之稱,自恐擔當不起。」

71敢做敢當 [ gǎn zuò gǎn dāng ]

解釋 敢於放手做事,也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35回:「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熱,敢做敢當報不平。」

72國家棟梁 [ guó jiā dòng liáng ]

解釋 棟梁:支撐房架的大梁。這裏比喻責任或作用大。肩負國家重任的人。

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73十載寒窗 [ shí zǎi hán chuāng ]

解釋 載:年。指長期苦讀。

出處 元 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十載寒窗積雪餘,讀得人間萬卷書。」

74分內之事 [ fèn nèi zhī shì ]

解釋 分內:自己,本分。本分之內的事情。指自己應負責任的事情。

出處 《聖諭廣訓·孝訓》:「皆孝子分內之事也。」

75避重逐輕 [ bì zhòng zhú qīng ]

解釋 指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出處 見「避重就輕」。

76老大徒傷 [ lǎo dà tú shāng ]

解釋 老大:年紀大;徒:徒然。年老了還一事無成隻好悲傷而已。

出處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77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解釋 九: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誌堅定,不認經曆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78講是說非 [ jiǎng shì shuō fēi ]

解釋 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受釵》:「這財禮雖是輕微,你為何講是說非?」

79擔戴不起 [ dān dài bù qǐ ]

解釋 指承擔不了責任。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若有些須怠慢,山人就擔戴不起!」

80己溺己饑 [ jǐ nì jǐ jī ]

解釋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後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出處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81匪異人任 [ fěi yì rén rèn ]

解釋 異人:別人;任:承擔。表示責任不能推諉,要自己負責。

出處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吾四萬萬同胞乎!諸君固民國之主人也,喚起天下,驅除此醜類者,匪異人任。」

82囊螢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解釋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出處 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83韋編三絕 [ wéi biān sān jué ]

解釋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84互相推托 [ hù xiāng tuī tuō ]

解釋 彼此之間互相推托,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彼此互相推托,皆齊之不收,反遺之以與金人用。」

85操刀傷錦 [ cāo dāo shāng jǐn ]

解釋 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後人並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

86非異人任 [ fēi yì rén rèn ]

解釋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年》:「楚君以鄭故,親集矢於其目,非異人任,寡人也。」

87兒女之債 [ ér nǚ zhī zhài ]

解釋 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婚嫁的義務。

出處 元 高明《琵琶記 丞相教女》:「願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88牛角掛書 [ niú jiǎo guà shū ]

解釋 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89懸梁刺骨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禦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係頭,懸屋梁。後為當世大儒。」

90尺壁寸陰 [ chǐ bì cùn yīn ]

解釋 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 《淮南子 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91吃自在飯 [ chī zì zài fàn ]

解釋 指做沒有風險與責任的事,安閑享福。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那趙聰原是個極貪安宴,十日九不在書房裏的,做先生倒落得吃自在飯,得了重資,省了氣力。」

92鞠躬君子 [ jū gōng jūn zǐ ]

解釋 謂謹敬盡職的人。

93小廉大法 [ xiǎo lián dà fǎ ]

解釋 舊時指大臣盡忠,小臣盡職。

出處 《禮記·禮運》:「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

94虎兕出柙 [ hǔ sì chū xiá ]

解釋 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95老大徒傷悲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解釋 老大:年紀大;徒:徒然。年老了還一事無成隻好悲傷而已。

出處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