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責任的成語

形容責任的成語


1以身作則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義不容辭 [ yì bù róng cí ]

解釋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3代人受過 [ dài rén shòu guò ]

解釋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係軍閥懾於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4避重就輕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解釋 避重:指避開要緊的事;就輕:指抓小事情。避開重要的而揀次要的來承擔。也指回避要害問題;隻談無關重要的方麵。

出處 宋 劉摯《忠肅集 侍禦史黃君墓誌銘》:「民始不以多男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

5任重道遠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釋 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曆長期的奮鬥。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說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解釋 道:說。指任意亂說亂講;惹是生非。

出處 清 崔灝《通俗編 言笑》:「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啟蒙鄉村,說三道四。」

7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釋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不但上憲跟前兄弟無以交代,就連著老哥們也不好看,好像我們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8責無旁貸 [ zé wú páng dài ]

解釋 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形容應當由自己盡責。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

9匹夫有責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釋 匹夫:古時指平民中的男子;後泛指平常的人;有責:有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10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釋 克己:克製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11責有攸歸 [ zé yǒu yōu guī ]

解釋 責任有所歸屬。指應承擔的責任是推卸不掉的。

出處 宋 司馬光《體要疏》:「夫公卿所薦舉,牧伯所糾劾,或謂之賢者而不賢,謂之有罪而無罪,皆有跡可見,責有所歸,故不敢大為欺罔。」

12草草收兵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解釋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出處 歐陽山《苦鬥》:「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麼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麼?」

13聊以塞責 [ liáo yǐ sè zé ]

解釋 聊:姑且;塞:搪塞;應付。姑且用以搪塞、應付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我素乏捷才,且不長於吟詠,姐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

14引咎自責 [ yǐn jiù zì zé ]

解釋 咎:錯誤。主動承擔錯誤;並責備自己。

出處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責。」

15互相推諉 [ hù xiāng tuī wěi ]

解釋 諉:也作「委」,推辭;推諉:把責任推給別人。彼此之間互相推托,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出處 明·李贄《焚書·因記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為能明哲。」

16敷衍塞責 [ fū yǎn sè zé ]

解釋 敷衍:做事不認真;塞責:搪塞責任。做事不認真負責;表麵應付了事。

出處 清 張集磬《道鹹宦海見聞錄》:「而嚴令願為恪遵,委勘幾及年餘,始克竣事,半屬敷衍塞責。」

17滑頭滑腦 [ huá tóu huá nǎo ]

解釋 形容人狡詐、不誠實。也指圓滑,不肯負責任。

出處 林語堂《上海頌》:「及那些滑頭滑腦的旅館茶房的都市三呼:你真是偉大而不可思議啊!」

18敢作敢當 [ gǎn zuò gǎn dāng ]

解釋 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5回:「敢作敢當,才是英雄好漢。」

19國家棟梁 [ guó jiā dòng liáng ]

解釋 棟梁:支撐房架的大梁。這裏比喻責任或作用大。肩負國家重任的人。

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20分內之事 [ fèn nèi zhī shì ]

解釋 分內:自己,本分。本分之內的事情。指自己應負責任的事情。

出處 《聖諭廣訓·孝訓》:「皆孝子分內之事也。」

21避重逐輕 [ bì zhòng zhú qīng ]

解釋 指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出處 見「避重就輕」。

22己溺己饑 [ jǐ nì jǐ jī ]

解釋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後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出處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23講是說非 [ jiǎng shì shuō fēi ]

解釋 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受釵》:「這財禮雖是輕微,你為何講是說非?」

24消極怠工 [ xiāo jí dài gōng ]

解釋 指用消極的方法不認真工作。

出處 毛澤東《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五)消極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極起來,不做工作。」

25任重才輕 [ rèn zhòng cái qīng ]

解釋 責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勝任。常作謙詞。

出處 三國蜀 諸葛亮《與參軍掾屬教》:「任重才輕,故多闕漏。」

26開柙出虎 [ kāi xiá chū hǔ ]

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27非異人任 [ fēi yì rén rèn ]

解釋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年》:「楚君以鄭故,親集矢於其目,非異人任,寡人也。」

28一方之任 [ yī fāng zhī rèn ]

解釋 負一方麵責任的職務。

出處 《漢書·終軍傳》:「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29吃自在飯 [ chī zì zài fàn ]

解釋 指做沒有風險與責任的事,安閑享福。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那趙聰原是個極貪安宴,十日九不在書房裏的,做先生倒落得吃自在飯,得了重資,省了氣力。」

30問諸水濱 [ wèn zhū shuǐ bīn ]

解釋 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幹。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複,君其問諸水濱!」

31專心致誌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 心裏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誌:心意;誌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

32馬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釋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單辦那八個廠,四十多萬也就馬馬虎虎混得過。」

33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處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

34腳踏實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釋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認真、踏實、不虛浮;一步一個腳印。

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第18卷:「公嚐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35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36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解釋 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行:行動;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37不折不扣 [ bù zhé bù kòu ]

解釋 折、扣:原為商業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

出處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

38小心謹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釋 說話辦事細心慎重;不敢馬虎大意。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嚐有過,甚見親信。」

39盡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解釋 竭:用盡;盡:全部用出。費盡心思;用出全部力氣。形容做事十分認真負責。

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40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解釋 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41嘔心瀝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釋 嘔:吐;瀝:滴。比喻極度勞心苦思。多用於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出處 唐 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42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43當仁不讓 [ dāng rén bù ràng ]

解釋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麵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朱熹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44披肝瀝膽 [ pī gān lì dǎn ]

解釋 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髒;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裏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出處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係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45無所作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釋 作為:做出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然黃帝亦曾用兵戰鬥,亦不是全然無所作為也。」

46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47無關緊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釋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後學,卻是不可少的。」

48嚴懲不貸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釋 懲:處罰;懲處;貸:寬恕。嚴厲懲辦;決不寬容。

出處 明 餘繼登《典故紀聞》:「有或違者,必罰不貸。」

49鞠躬盡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釋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出處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50一絲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釋 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51損公肥私 [ sǔn gōng féi sī ]

解釋 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獲利。

出處 《新華月報》1979年第1期:「在群眾中,有些人損公肥私,無理取鬧。」

52一心為公 [ yī xīn wéi gōng ]

解釋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53虛度年華 [ xū dù nián huá ]

解釋 白白地度過年歲。虛:指沒有收獲、成就。

出處 《憶鄧拓 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

54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解釋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自己的私利。

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

55勤勤懇懇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釋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56敢作敢為 [ gǎn zuò gǎn wéi ]

解釋 做事果敢,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出處 明 王士性《廣誌繹 江南諸省》:「此自英雄大略之主,敢作敢為之事,意到即行。」

57擔當不起 [ dān dāng bù qǐ ]

解釋 指承擔不了責任。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回:「包懷原是謹慎之人,既有百萬之稱,自恐擔當不起。」

58身體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聖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59大包大攬 [ dà bāo dà lǎn ]

解釋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四章:「他手裏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60魯莽滅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解釋 形容行動粗魯莽撞,做事草率,不負責任。

出處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61不理不睬 [ bù lǐ bù cǎi ]

解釋 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麵罩重霜的不發一言,任憑這邊賠盡小心,那邊隻是不理不睬。」

62國家大事 [ guó jiā dà shì ]

解釋 大事:重大事情。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賈複傳》:「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

63千鈞重負 [ qiān jūn zhòng fù ]

解釋 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出處 《四川文學》:「探信的匆匆趕回來,說敵人已經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鈞重負,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64罪責難逃 [ zuì zé nán táo ]

解釋 因為犯罪,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責任是難以逃卻的。

出處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鳳化縣南丹衛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績廢事,非獨自敗壞,抑且罪責難逃。」

65敢做敢當 [ gǎn zuò gǎn dāng ]

解釋 敢於放手做事,也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35回:「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熱,敢做敢當報不平。」

66勤儉節約 [ qín jiǎn jié yuē ]

解釋 指人勤於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67漠不相關 [ mò bù xiāng guān ]

解釋 形容彼此毫無關聯。

出處 清·嚴複《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間,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關也者。」

68擔戴不起 [ dān dài bù qǐ ]

解釋 指承擔不了責任。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若有些須怠慢,山人就擔戴不起!」

69匪異人任 [ fěi yì rén rèn ]

解釋 異人:別人;任:承擔。表示責任不能推諉,要自己負責。

出處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吾四萬萬同胞乎!諸君固民國之主人也,喚起天下,驅除此醜類者,匪異人任。」

70國而忘家 [ guó ér wàng jiā ]

解釋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出處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71順口開河 [ shùn kǒu kāi hé ]

解釋 猶言信口開河。不假深思,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回:「我原來是私訪,為何順口開河?」

72責有所歸 [ zé yǒu suǒ guī ]

解釋 謂責任有所歸屬。

出處 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寧府庫藏》:「二司掌印官並該道分巡官,不時巡視閘點,毋得視常虛應故事,儻致疏失,責有所歸。」

73伴食宰相 [ bàn shí zǎi xiàng ]

解釋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出處 《舊唐書 盧懷慎傳》:「開元三年,遷黃門監。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74互相推托 [ hù xiāng tuī tuō ]

解釋 彼此之間互相推托,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彼此互相推托,皆齊之不收,反遺之以與金人用。」

75兒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釋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裏,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隻見得兩個。」

76官僚主義 [ guān liáo zhǔ yì ]

解釋 指隻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出處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77殫智竭力 [ dān zhì jié lì ]

解釋 殫:竭盡。用盡智能和力量。

出處 《呂氏春秋 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78操刀傷錦 [ cāo dāo shāng jǐn ]

解釋 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後人並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

79負乘致寇 [ fù chéng zhì kòu ]

解釋 指居非其位,才不稱職,就會招致禍患。

出處 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80責重山嶽 [ zé zhòng shān yuè ]

解釋 山嶽:大山。責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責任重大。

出處 南朝·梁·任後《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愜,物誰謂宜,但命輕鴻毛,責重山嶽。」

81無以塞責 [ wú yǐ sè zé ]

解釋 自謙之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

出處 《漢書 東方朔傳》:「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人,隆天重地,死無以塞責。」

82兒女之債 [ ér nǚ zhī zhài ]

解釋 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婚嫁的義務。

出處 元 高明《琵琶記 丞相教女》:「願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83指李推張 [ zhǐ lǐ tuī zhāng ]

解釋 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穀·比較》:「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

84守土有責 [ shǒu tǔ yǒu zé ]

解釋 指軍人或地方官有保衛國土的責任。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地方官守土有責,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辦理‘團練’,以求自保。」

85龜玉毀櫝 [ guī yù huǐ dú ]

解釋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86推賢進士 [ tuī xián jìn shì ]

解釋 推:舉薦。推薦賢人,引進學者。

出處 唐·姚崇《答張九齡書》:「近蒙獎擢,倍勵駑庸,每以推賢進士為務,欲使公卿大夫稱職。」

87虎兕出柙 [ hǔ sì chū xiá ]

解釋 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88無官一身輕 [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

解釋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輕鬆。封建官僚官以後常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現也泛指卸去責任後一時感到輕鬆。

出處 宋 蘇軾《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鬥老》詩:「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89以天下為己任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

解釋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出處 《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範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