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愛說話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愛說話的成語


1滔滔不絕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釋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不斷的樣子。像水流一樣不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出處 五代 後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釋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3口若懸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釋 若:像;懸河:瀑布;激流奔瀉。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一樣滔滔不絕。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辯。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4能說會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5伶牙俐齒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釋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於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講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6妙語連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釋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

7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釋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裏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8口角生風 [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

解釋 比喻說話流利,能說會道。

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這樣罵人的時候卻是口角生風,不再有‘這個是’的打攪了。」

9口齒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解釋 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一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10娓娓而談 [ wěi wěi ér tán ]

解釋 連續不倦地談論著。形容健談。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新文學大係>小說二集序》:「隻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11能言善辯 [ néng yán shàn biàn ]

解釋 善:擅長;辯:辯論。形容很會說話;善於辯論;口才好。

出處 元 尚仲賢《氣英布》:「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

12能言快語 [ néng yán kuài yǔ ]

解釋 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

出處 元·高文秀《誶範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備能言快語之士,往聘齊國。」

13能說慣道 [ néng shuō guàn dào ]

解釋 形容人口才好,很會講話。

出處 明 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14三寸之舌 [ sān cùn zhī shé ]

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15辯才無礙 [ biàn cái wú ài ]

解釋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出處 《大乘起信論》:「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

16滿舌生花 [ mǎn shé shēng huā ]

解釋 比喻能說會道。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發想,變男為女作妾,以聽其言語,真詞令妙品,滿舌生花者。」

17平步青雲 [ píng bù qīng yún ]

解釋 平:平穩;穩當;步:行步;走上;登上;青雲: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輕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舊時用以形容科舉及第;或陡然富貴。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張邦昌納為婿。當徽宗時自謂平步青雲。」

18天花亂墜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釋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

出處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19沒完沒了 [ méi wán méi le ]

解釋 沒有完結的意思

出處 郭澄清《大刀記》第二章:「沒完沒了的苛捐雜稅不算,還他媽的亂搶亂奪。」

20引人入勝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釋 勝:引人進入佳境。優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風景或文藝作品吸引人。

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王衛軍雲,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21油嘴滑舌 [ yóu zhuǐ huá shé ]

解釋 形容人說話油滑輕浮;耍嘴皮子。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內,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騙得爹娘允了,方好進去。」

22侃侃而談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23談笑風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釋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生:有興致;很風趣。

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24巧言令色 [ qiǎo yán lìng sè ]

解釋 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語和諂媚的態度討好於人。

出處 《尚書 皋陶謨》:「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25對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解釋 回答問話像流水一樣流暢迅速。形容對問話的內容熟悉;反應敏捷;口才極好。

出處 唐 黃滔《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和尚蓋行高而言寡,是日對答如流。」

26津津樂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解釋 津津:興趣濃厚。樂道:樂於談論。形容很有味地談論感興趣的事。

出處 清 錢學綸《語新》下卷:「風流賢宰,疾惡憐才,俱假文字為勸懲,邑人士鹹津津樂道之。」

27應付自如 [ yìng fù zì rú ]

解釋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出處 鄒韜奮《經曆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28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釋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

出處 清 黃雲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29一瀉千裏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釋 江河奔流直下;迅達千裏。比喻文筆或曲調氣勢奔放、流暢。今又喻急劇持續地下降。

出處 宋 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大江在河,一瀉千裏。」

30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釋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31能言巧辯 [ néng yán qiǎo biàn ]

解釋 形容能說會道,善於言辯。

出處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恰才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征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王馳還……破項王必矣。」

32利齒能牙 [ lì chǐ néng yá ]

解釋 口齒伶俐,能說會道。

出處 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妮子使著嗬,早妝聾做啞。潑賤才,堪人罵,再休來利齒能牙。」

33俐齒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釋 能說會道。

出處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說短論長,那般的俐齒伶牙。」

34口如懸河 [ kǒu rú xuán hé ]

解釋 見「口若懸河」。

出處 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稱口如懸河,賓主頗也得合。」

35會道能說 [ huì dào néng shuō ]

解釋 形容很會講話。同「能說會道」。

出處 明 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36懸河瀉水 [ xuán hé xiè shuǐ ]

解釋 懸河:瀑布;瀉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瀉。比喻說話滔滔不絕或文辭流暢奔放。

出處 《晉書 郭象傳》:「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37能言善道 [ néng yán shàn dào ]

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由於他絕頂聰明,善於識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麵大方,所以三年滿師。」

38覽聞辯見 [ lǎn wén biàn jiàn ]

解釋 指見識多,能說會道。

出處 漢 袁康《越絕書 外傳紀策考》:「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39舌戰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釋 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40利齒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釋 伶:通「靈」,靈活,乖巧。能說會道。

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說短論長,那般的利齒伶牙。」

41利口捷給 [ lì kǒu jié jǐ ]

解釋 利口:能言善辯;捷給:言辭敏捷,善於應付。指能言善辯,言辭敏捷,善於應付。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

42辯口利辭 [ biàn kǒu lì cí ]

解釋 辯口:口才好,善於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出處 漢 班昭《女誡》:「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

43乖嘴蜜舌 [ guāi zuǐ mì shé ]

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於說討好人的甜言蜜語。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夥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惡。」

44鼓吻弄舌 [ gǔ wěn nòng shé ]

解釋 鼓弄唇舌。

出處 《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個梟鳥,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腳毛發森豎!」

45以辭取人 [ yǐ cí qǔ rén ]

解釋 見「以言取人」。

出處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宰我有文雅之辭,而智不充其辯。孔子曰:‘ ……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46喙長三尺 [ huì cháng sān chǐ ]

解釋 喙:嘴。嘴長三尺。形容人善於辨說。

出處 莊周《莊子 徐無鬼》:「丘願有喙三尺。」

47懸河注水 [ xuán hé zhù shuǐ ]

解釋 見「懸河瀉水」。

出處 《舊唐書·楊炯傳》:「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

48大辯不言 [ dà biàn bù yán ]

解釋 大辯:善於辯論。有口才、善於辯論的人,並不多說話以顯示自己。

出處 《莊子·齊物論》:「大辯不言,大仁不仁。」

49噓枯吹生 [ xū kū chuī shēng ]

解釋 噓:嗬氣。枯了的吹氣使生長,生長著的吹氣使枯幹。比喻在言論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幹。」

50言類懸河 [ yán lèi xuán hé ]

解釋 形容能言善辯,說話滔滔不絕。

出處 南朝·齊·王僧虔《誡子書》:「郭象言類懸河,不自勞苦,何由至此。」

51鬥唇合舌 [ dòu chún hé shé ]

解釋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出處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鬥唇合舌。」

52能牙利齒 [ néng yá lì chǐ ]

解釋 指能說會道,善於辭令。

53慧心妙舌 [ huì xīn miào shé ]

解釋 聰明的心靈,巧妙的口才。

54心巧嘴乖 [ xīn qiǎo zuǐ guāi ]

解釋 心思靈巧,能說會道。

55出言有章 [ chū yán yǒu zhāng ]

解釋 說話有條理。

出處 《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

56三寸不爛之舌 [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

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老兒放心,憑著我三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