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半夜的成語

形容半夜的成語


1黑燈瞎火 [ hēi dēng xiā huǒ ]

解釋 形容黑暗沒有燈光。

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嗬,你這個時候,走什麼,黑燈瞎火的。」

2萬家燈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解釋 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出處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3漆黑一團 [ qī hēi yī tuán ]

解釋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國文者,有話難開口,弄得漆黑一團。」

4月白風清 [ yuè bái fēng qīng ]

解釋 月光皎潔;微風涼爽。形容恬靜美好的夜景。

出處 宋 蘇軾《後赤壁賦》:「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5萬籟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6燈火輝煌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解釋 燈火燦爛;形容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理宗皇帝遊苑,登鳳凰山,至夜望見西湖內燈火輝煌,一片光明。」

7深更半夜 [ shēn gēng bàn yè ]

解釋 深夜。

出處 元 李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喚我做什麼?」

8月黑風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解釋 風高:風很大。沒有月光;風又很大。舊時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天氣。

出處 元 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雲:‘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9夜闌人靜 [ yè lán rén jìng ]

解釋 夜闌:夜將盡。夜深了;人都安靜下來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靜。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霧障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

10夜深人靜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釋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11半夜三更 [ bàn yè sān gēng ]

解釋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淩晨一點。

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麼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12更深人靜 [ gēng shēn rén jìng ]

解釋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1卷:「更深夜靜,共伊商量。」

13黑更半夜 [ hēi gēng bàn yè ]

解釋 指深夜。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14三更半夜 [ sān gēng bàn yè ]

解釋 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

出處 《宋史 趙昌言傳》:「四人者(陳象輿、胡旦、董儼、梁灝)日夕會昌言第。京師為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15俾夜作晝 [ bǐ yè zuò zhòu ]

解釋 把夜晚當作白晝一般利用,夜以繼日。

出處 唐 白行簡《李娃傳》:「四令生斥棄百慮以誌學,俾夜作晝,孜孜矻矻。」

16月明星稀 [ yuè míng xīng xī ]

解釋 月亮光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出處 三國 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17月夕花朝 [ yuè xī huā zhāo ]

解釋 月明的夜晚,花開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你則待要愛纖腰,可便似柔條,不離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當日個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頭燭滅香消。」

18柳暗花遮 [ liǔ àn huā zhē ]

解釋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朧的景色。

出處 元 吳昌齡《端正好 美妓》套曲:「漏永更長燭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19夜長夢多 [ yè cháng mèng duō ]

解釋 比喻時間拖久了;事情就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出處 清 呂留良《呂晚村先生家訓真跡》:「薦舉事近複紛紜,夜長夢多,鞏將來有意外,奈何?」

20一團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解釋 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沒有一點好的地方。

出處 陳登科《破壁記》:「這時候,突然狂風大作,一片烏雲飛也似地撲來,把月亮吞沒了,山衝裏頓時一團漆黑。」

21鴉雀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22雞犬不寧 [ jī quǎn bù níng ]

解釋 寧:安寧。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十分厲害。

出處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23顛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解釋 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24陽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解釋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後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25通宵達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釋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達:到;旦:天亮。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旦。」

26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27星星點點 [ xīng xīng diǎn diǎn ]

解釋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許或細碎。

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88回:「咱爺們要想就往大裏想,星星點點算不了事情!」

28萬籟無聲 [ wàn lài wú shēng ]

解釋 一點聲音也沒有。多形容自然環境的清靜或冷清。

出處 唐 皎然《戛銅碗為龍吟歌》:「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

29黑白不分 [ hēi bái bù fēn ]

解釋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惡。把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

出處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可惜一個賣土委員的調查,一個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30花前月下 [ huā qián yuè xià ]

解釋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靜地方。

出處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 瓦舍眾伎》:「今又有覆賺,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鐵騎之類。」

31良辰美景 [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

解釋 良:美好;辰:時辰;時光。良好的時刻;美好的景色。

出處 南朝 宋 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

32火樹銀花 [ huǒ shù yín huā ]

解釋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出處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33寒冬臘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解釋 臘月:農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出處 漢 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34大呼小叫 [ dà hū xiǎo jiào ]

解釋 高一聲低一聲地亂喊亂叫。形容呼喊吵嚷。

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是什麼人在門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35人聲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36傲雪淩霜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解釋 形容不畏嚴寒;傲然挺立於霜雪之中。

出處 宋 楊無咎《柳梢青》:「傲雪淩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37夕陽西下 [ xī yáng xī xià ]

解釋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處 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8夜半三更 [ yè bàn sān gēng ]

解釋 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半夜。指深夜。

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八回:「那一個?夜半三更,大呼小叫。」

39日暮途遠 [ rì mù tú yuǎn ]

解釋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出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40清夜捫心 [ qīng yè mén xīn ]

解釋 深夜不眠;進行反省。

出處 明 茅維《鬧門神》:「倘清夜捫心,原無芥蒂。」

41晝耕夜誦 [ zhòu gēng yè sòng ]

解釋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形容在艱苦的環境中抓緊時間學習。誦:讀書。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42燈火萬家 [ dēng huǒ wàn jiā ]

解釋 家家都點上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亦形容城鎮夜晚的景象。

出處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43十冬臘月 [ shí dōng là yuè ]

解釋 指陰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59回:「十冬臘月喝涼水,臨死埋在灶火坑。」

44粉妝玉砌 [ fěn zhuāng yù qì ]

解釋 用白粉裝飾;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也形容女子皮膚白嫩。

出處 《第一場雪》:「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裏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45更深夜靜 [ gēng shēn yè jìng ]

解釋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夜已很深,沒有一點聲響。形容夜深處於一片寂靜之中。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靜,共伊相商。」

46夜靜更深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解釋 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47晨鍾暮鼓 [ chén zhōng mù gǔ ]

解釋 暮:傍晚。佛教規矩,寺裏晚上打鼓,晚上敲鍾。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出處 宋 陸遊《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鍾暮鼓無休時。」

48黑燈下火 [ hēi dēng xià huǒ ]

解釋 形容黑暗沒有燈光的情景。

出處 老舍《駱駝樣子》十二:「你始終也沒進去。黑燈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49凜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解釋 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態度嚴肅,不易接近。

出處 宋 曾鞏《酬柳國博》詩:「洞無畦畛心常坦,凜若冰霜節最高。」

50良宵美景 [ liáng xiāo měi jǐng ]

解釋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胡全庵》:「從今永保無災障,莫思量,良宵美景,不樂計非長。」

51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解釋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顯的事情或高潔的品德。

出處 唐 王建《寄分司張郎中》:「青天白日當頭上,會有求閑不得時。」

52桑榆暮景 [ sāng yú mù jǐng ]

解釋 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教子讀書誌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53花辰月夕 [ huā chén yuè xī ]

解釋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處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54暮色蒼茫 [ mù sè cāng máng ]

解釋 指時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處 《茅盾散文 旅蹤屐痕 海參崴印象》:「海參崴在冬季白晝時間極短。上午八時天還未大亮,下午五時,已經暮色蒼茫。」

55黃卷青燈 [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

解釋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出處 宋·陸遊《劍南詩篇·客愁》:「蒼顏白發人衰境,黃卷青燈空心。」

56大天白日 [ dà tiān bái rì ]

解釋 白天。強調跟暮夜黑暗對照。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回:「大天白日人來人往,你就在這裏也不方便。」

57風清月白 [ fēng qīng yuè bái ]

解釋 微風清涼,月色皎潔。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風清月皎」。

出處 宋 歐陽修《采桑子》詞:「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58集螢映雪 [ jí yíng yìng xuě ]

解釋 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出處 南朝 梁 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既筆耕為養,亦擁書成學,至乃集螢映雪,編蒲輯柳。」

59月明風清 [ yuè míng fēng qīng ]

解釋 清:清澈。輕風清涼,月光皎潔。形容夜景優美宜人。

出處 孫犁《蘆花蕩》:「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裏撐出來,在澱裏,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60夜靜更闌 [ yè jìng gēng lán ]

解釋 闌:盡。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61良宵好景 [ liáng xiāo hǎo jǐng ]

解釋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出處 明 無名氏《認金梳》第三折:「我與你捧瑤殤酒滿傾,今日個堪賞玩在公廳,休辜負良宵好景。」

62月明如水 [ yuè míng rú shuǐ ]

解釋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樣。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雲何在,月明如水浸樓台。」

63夜住曉行 [ yè zhù xiǎo xíng ]

解釋 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趕路。形容長途趕路的辛苦。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9卷:「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不則一日,已到臨安府接官亭。」

64欺霜傲雪 [ qī shuāng ào xuě ]

解釋 欺:欺淩。傲:傲視,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對此敢於欺淩傲視。比喻堅貞不屈、氣勢非凡的精神。

出處 宋·楊無咎《柳梢青》:「傲雪淩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65月光如水 [ yuè guāng rú shuǐ ]

解釋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樣。

出處 唐·趙嘏《江樓舊感》詩:「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夭。」

66以夜繼日 [ yǐ yè jì rì ]

解釋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出處 《呂氏春秋·先識》:「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

67花朝月夜 [ huā zhāo yuè yè ]

解釋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68月夜花朝 [ yuè yè huā zhāo ]

解釋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69玉樹瓊枝 [ yù shù qióng zhī ]

解釋 ①形容樹木華美。②喻貴家子弟。

出處 唐·李煜《破陣子》詞:「鳳闕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70月落星沉 [ yuè luò xīng chén ]

解釋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將亮時。

出處 五代蜀·韋莊《酒泉子》詞:「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71黃綿襖子 [ huáng mián ǎo zǐ ]

解釋 比喻冬天的太陽。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連旬,忽爾開霽。閭裏翁媼相呼賀曰:‘黃綿襖子出矣。’」

72橙黃橘綠 [ chéng huáng jú lǜ ]

解釋 指秋季景物。

出處 宋·蘇軾《贈劉景文》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73蛤蟆夜哭 [ há má yè kū ]

解釋 蛤蟆於夜晚哭泣。形容毫無根據誣陷好人。

出處 《艾子雜說》:「複聞有言曰:‘吾今幸無尾,但恐更理會蝌蚪時事也。」

74葛屨履霜 [ gě jù lǚ shuāng ]

解釋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過分節儉吝嗇。

出處 《詩經 魏風 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幼學瓊林 卷二 衣服類》:「葛屨履霜,誚儉嗇之過甚。」

75歲暮天寒 [ suì mù tiān hán ]

解釋 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76積雪封霜 [ jī xuě fēng shuāng ]

解釋 形容操守高潔堅貞。

出處 《南史 齊江夏王鋒傳》:「常忽忽不樂,著《修柏賦》以見誌,曰:‘……衝風不能摧其枝,積雪不能改其性。’」

77夜行晝伏 [ yè xíng zhòu fú ]

解釋 伏:藏匿。夜間行走,白天隱藏。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伍子胥櫜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於蓤夫。」

78山寒水冷 [ shān hán shuǐ lěng ]

解釋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

79天凝地閉 [ tiān níng dì bì ]

解釋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處 《晉書 張協傳》:「天凝地閉,風厲霜飛。」

80銜枚疾走 [ xián méi jí zǒu ]

解釋 銜:用嘴含;枚:像筷子的東西,兩頭有帶,可係於頸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軍。

出處 宋 歐陽修《秋聲賦》:「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81夜月花朝 [ yè yuè huā zhāo ]

解釋 朝:早晨。明月當空的夜晚,鮮花盛開的早晨。指美好時刻。比喻男歡女愛的時光。

出處 元·無名氏《符金錠》第四折:「不負了夜月花朝,當日個彩樓上眾人鬧。」

82月明千裏 [ yuè míng qiān lǐ ]

解釋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處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裏兮共明月。」

83晝警暮巡 [ zhòu jǐng mù xún ]

解釋 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範嚴密。

出處 宋·戴少平《王榮神道碑》:「公家之事,知無不為,晝警暮巡,考課尤著。」

84冬裘夏葛 [ dōng qiú xià gě ]

解釋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處 《公羊傳·桓公七年》:「士不及茲四者,則冬不裘,夏不葛。」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