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錯了的成語

形容人錯了的成語


1引以為戒 [ yǐn yǐ wéi jiè ]

解釋 引來作為教訓;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別人過去的失敗和錯誤來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出處 清 錢大昕《士駕齋新錄》:「為古之士,當引以為戒。」

2聞過則喜 [ wén guò zé xǐ ]

解釋 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過失;就心裏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過失、錯誤。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3以儆效尤 [ yǐ jǐng xiào yóu ]

解釋 儆:告誡;警戒;效尤:效仿過錯;學人家做壞事。用對某些壞人壞事的懲罰來警戒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4屢教不改 [ lǚ jiào bù gǎi ]

解釋 屢: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戮子》:「嘉靖末年,新鄭故都禦史高捷,有子不才,屢戒不俊,因手刃之。」

5浪子回頭 [ làng zǐ huí tóu ]

解釋 浪子: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回頭:回心悔悟。不務正業者改邪歸正。

出處 明·陳繼儒《小窗幽記》:「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

6洗心革麵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釋 洗心:消除邪惡的思想;革麵:改變舊的麵目。比喻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麵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7一誤再誤 [ yī wù zài wù ]

解釋 一次錯了;二次又錯。形容不接受教訓;屢犯錯誤。

出處 《宋史 魏王廷美傳》:「太宗嚐以傳國之意訪之趙普。普曰:‘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耶?’」

8執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釋 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出處 《梁書 武帝紀上》:「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赫,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泯。」

9不教而殺 [ bù jiào ér shā ]

解釋 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10不教而誅 [ bù jiào ér zhū ]

解釋 誅:殺或懲罰。事先不加教育;出錯或犯法就懲罰或殺戮。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11複蹈前轍 [ fù dǎo qián zhé ]

解釋 蹈:踏上;前轍:先前車輪輾過的痕跡。重新踏上先前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不吸取教訓,重犯錯誤。

出處 《後漢書·竇武傳》:「今不想前事之失,複循覆車之軌。」

12負荊請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刑具。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13重蹈覆轍 [ chóng dǎo fù zhé ]

解釋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軋出的痕跡。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複循覆車之軌。」

14駭人聽聞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釋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15接二連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解釋 一個接著一個;連續不斷。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連三,也無暇及此。」

16擔驚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釋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

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出門紅月乍平西,歸時猶未夕陽低,怎教俺擔驚受怕著昏迷。」

17鑄成大錯 [ zhù chéng dà cuò ]

解釋 鑄造一把大銼刀。借指造成大錯誤。錯:錯刀;古代幣名。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18治病救人 [ zhì bìng jiù rén ]

解釋 治療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誠意地幫助別人糾正錯誤缺點。

出處 晉 葛洪《神仙傳》:「沈羲,吳郡人,學道於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19汗流浹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釋 浹:濕透。汗水流得濕透背衣。形容悶熱或幹活賣力氣。也形容極度惶恐或羞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

20明知故犯 [ míng zhī gù fàn ]

解釋 明知不對;卻故意違犯。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問:‘一切生靈具有佛性,既有佛性,為甚麼卻撞入驢胎馬腹?’師曰:‘知而故犯。’」

21改邪歸正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解釋 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指不再做壞事。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22接連不斷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釋 連續不間斷。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陳設兵衛,自王宮起,直至光家之門,街衢皆滿,接連不斷。」

23陰差陽錯 [ yīn chā yáng cuò ]

解釋 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4回:「真是談督的官運亨通,陰差陽錯裏倒被他糊裏糊塗的撲滅了。」

24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三折:「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25小心謹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釋 說話辦事細心慎重;不敢馬虎大意。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嚐有過,甚見親信。」

26不務正業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幹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27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28前車之鑒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解釋 前車:前麵的車子;鑒:鏡子。前麵車子翻了的教訓。比喻從前人的失敗中得來的教訓。

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周書》曰:‘前車覆,後車戒。’」

29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釋 因貪圖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處 漢 劉晝《新論》:「滅國亡身為天下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30大錯特錯 [ dà cuò tè cuò ]

解釋 完全錯了。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31源源不斷 [ yuán yuán bù duàn ]

解釋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出處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32誠惶誠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釋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33絡繹不絕 [ luò yì bù jué ]

解釋 絡繹:前後相連;連續不斷。不絕:也是不斷之意。形容行人、車馬、船隻等來往頻繁;連續不斷。也作「絡繹不斷」。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南匈奴傳》:「竄逃去塞者,絡繹不絕。」

34大驚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釋 色:神色。大為吃驚;臉色失常。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麵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35膽顫心驚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解釋 顫:發抖。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士女隨遷》:「生長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36言多必失 [ yán duō bì shī ]

解釋 言:話;失:失誤;錯誤。話說得多了;一定有失誤的地方。

出處 《鬼穀子 本經符》:「言多必有數短之處。」

37從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解釋 從:聽從;善:指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如流:像水從高處流下那麼快。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於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38有眼無珠 [ yǒu yǎn wú zhū ]

解釋 珠:眼珠。長著眼睛沒有眼珠。比喻沒有識別人或事物的能力。

出處 元 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常言道賢者自賢,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蕕般各別難同處。怎比你有眼卻無珠。」

39倒打一耙 [ dào dǎ yī pá ]

解釋 比喻犯了錯誤或幹了壞事不承認;反咬對方一口。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

40知錯就改 [ zhī cuò jiù gǎi ]

解釋 知道自己錯了就立即改正。

出處 王朔《劉慧芳》:「我這人缺點很多,知錯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41將錯就錯 [ jiāng cuò jiù cuò ]

解釋 將:依順;順從;就:遷就。既然錯了;索性就順著錯誤做下去。

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道楷禪師》:「祖師已是錯傳,山僧已是錯說,今日不免將錯就錯,曲為今時。」

42膽戰心寒 [ dǎn zhàn xīn hán ]

解釋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2回:「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戰心寒,不敢出戰。」

43源源而來 [ yuán yuán ér lái ]

解釋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地到來。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故源源而來。」

44一念之差 [ yī niàn zhī chā ]

解釋 差:差錯。一個念頭的差錯。

出處 宋 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

45死不悔改 [ sǐ bù huǐ gǎi ]

解釋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頑固。

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雖是吃後悔藥可悲,但總比那些花崗岩腦殼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46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釋 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痛:徹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錯誤。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這所房子與你夫妻兩個住下。」

47接踵而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解釋 踵:腳後跟;接踵:足跟相接。後頭的人腳尖挨上前頭人的腳跟;一個跟著一個來到。形容人特別多;絡繹不絕。或事情連續不斷地發生。也作「繼踵而至」、「接踵而來」。

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軍接踵而至。」

48惶惶不安 [ huáng huáng bù ān ]

解釋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49連三接二 [ lián sān jiē èr ]

解釋 猶言接連不斷。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裏落淚,悲女哭弟,又為寶玉耽憂.如此連三接二,都是不隨意的事,那裏擱得住?」

50一差二錯 [ yī chà èr cuò ]

解釋 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親有個一差二錯,又耽擱住了,或者有個門當戶對的來說親。」

51千慮一失 [ qiān lǜ yī shī ]

解釋 失:錯誤。指聰明人的考慮,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

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52恐後爭先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解釋 指害怕落後,追求上進。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8回:「他卻橫衝直撞,恐後爭先。」

53幡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釋 思想轉變很快,徹底悔悟

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八回:「話說譚紹洸聽得馮雲山這番議論,已幡然悔悟。」

54隨踵而至 [ suí zhǒng ér zhì ]

解釋 踵:腳後跟。一個跟著一個前來。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出處 《戰國策·齊策三》:「子來,寡人聞之,千裏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

55比肩而立 [ bǐ jiān ér lì ]

解釋 比肩:並肩。肩並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離極近。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寡人聞之,千裏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

56膽裂魂飛 [ dǎn liè hún fēi ]

解釋 裂:破裂。魂:魂靈、神誌。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回:「秦鳳一聞此言,膽裂魂飛,忙忙奏知李娘娘。」

57差三錯四 [ chā sān cuò sì ]

解釋 顛倒錯亂。

出處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這小廝本說的丁一確二,這婆子生扭做差三錯四。」

58怛然失色 [ dá rán shī sè ]

解釋 恐懼使得人變了神色。

出處 宋 蘇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聞千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

59牽五掛四 [ qiān wǔ guà sì ]

解釋 謂接連不斷。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

60忙中有失 [ máng zhōng yǒu shī ]

解釋 匆忙當中難免有失誤。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歸咎何人?」

61骨寒毛豎 [ gǔ hán máo shù ]

解釋 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謂骨寒毛豎也。」

62業業兢兢 [ yè yè jīng jīng ]

解釋 猶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負責貌。

出處 《後漢書·明帝紀讚》:「顯宗不承,業業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勝。」《晉書·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後承。一日萬機,業業兢兢。」

63東差西誤 [ dōng chà xī wù ]

解釋 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池、錯誤。形容辦事不得力。

出處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原約一到任所差人進京圖幹此事,誰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這裏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個信來,定是東差西誤的。」

64秕言謬說 [ bǐ yán miù shuō ]

解釋 秕:壞,不良的;謬:錯誤。錯誤的言論。

出處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論三從》:「秕言謬說,自相矛盾。」

65木朽蛀生 [ mù xiǔ zhù shēng ]

解釋 朽:腐爛。木朽腐爛就會生蟲子。比喻失去檢點就會犯錯誤。

66誅故貰誤 [ zhū gù shì wù ]

解釋 謂嚴懲故意犯罪的人,寬赦無意中犯錯誤的人。

出處 漢·王充《論衡·答佞》:「故曰:刑故無小,宥過無大。聖君原心省意,故誅故貰誤。」

67言寡尤,行寡悔 [ 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 ]

解釋 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出處 《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